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是2002年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普特、黄占斌等。本书基于雨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利用观点,主要阐述了人工方式汇集雨水及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基本信息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小流域雨水资源潜力与供需分析

第三章 区域降水资源潜力与供需状况分析

第四章 雨水汇集方式与配套技术

第五章 雨水存贮与净化技术

第六章 汇集雨水的高效利用技术

第七章 典型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状况

第八章 雨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第九章 雨水利用工程规划设计指南

第十章 关于雨水集蓄利用若干问题的思考 2100433B

查看详情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装配人工费用

  • 门上无操作
  • 正泰
  • 0%
  • 深圳大鑫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人工

  • S3
  • m
  • 0%
  • 湖南德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长沙市厂商期刊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人工

  • 规格:S3
  • m
  • 0%
  • 湖南德维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长沙市厂商期刊)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年度维保人工

  • 恒润
  • 0%
  • 北京恒润佳通科技发展中心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年度维保人工

  • 0%
  • 北京同方科迅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人工

  • 2007年公路工程概算预算定额
  • 工日
  • 阳江市2016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人工

  • 2007年公路工程概算预算定额
  • 工日
  • 阳江市2016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人工

  • 2007年公路工程概算预算定额
  • 工日
  • 阳江市2015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人工

  • 工日
  • 肇庆市德庆县2015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人工

  • 2007年公路工程概算预算定额
  • 工日
  • 阳江市2015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网关

  •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网关
  • 1个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10-20
查看价格

雨水回收利用设备

  • 排泥泵:Q=10m3/h,H=15M,P=1.5KW,雨水
  • 1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22
查看价格

雨水回收利用设备

  • 雨水提升泵参数:ISG50-125(I) Q=25m3/h,H=20m,P=3kw,管道混合器 DN80,混凝加药装置参数:100L ,含计量泵、搅拌电机、加药桶等,石英砂过滤器:Q=20m3/h
  • 2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08
查看价格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pp模块蓄池 14×9×3.5(H)m,有效容积350m3 3.包括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砂垫层找平,铺设土工布、土工膜、防渗布,外包防渗布、防护板、包含雨水处理一体机,而雨水处理一体机包括絮凝、过滤、消毒,除湿、补、排槽及应急排功能,一体机外壳采用铸钢焊接成型,外壁三油两布防腐处理.
  • 1套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2-23
查看价格

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见图纸
  • 1套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3-16
查看价格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图书信息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定价:28

条形码:9787806215388

ISBN:ISBN 7-80621-538-7

作者:吴普特、黄占斌等

印刷日期:2002-4-1

出版日期:2002-4-1

精装平装_开本_页数:平装16开,229页

中图法:

中图法一级分类:

中图法二级分类:

书号:

简介:主要内容包括:雨水的汇集、存贮、净化及雨水高效利用技术;区域降水资源潜力与开发利用模式;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指南及对发展雨水集蓄利用若干战略问题的探讨等。全书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特别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集雨经验及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96~006-02-04)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主要供从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及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使用,亦可供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参考。

查看详情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文献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主要进展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主要进展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主要进展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 未知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主要进展——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为“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专题之一,主要研究利用雨水发展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通过雨水汇集、存贮和高效利用,促进当地农业生产。主要取得的进展为:确立了试...

雨水利用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雨水利用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雨水利用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24KB

页数: 3页

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雨水利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园林中建立与景观相结合的雨水利用体系不仅有利于节约城市园林的养护成本,也有利于完善和维护自然界的水循环,是一种短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生态效益双收益的有效方法。综述了雨水利用设施在园林中的应用。

奥运场区雨水利用技术研究内容简介

《奥运场区雨水利用技术研究》针对奥运场区内硬化铺装、绿地、树阵、下沉广场、市政道路和场区环境建设的特点,结合已有的成果基础,研究满足部分公共设施和景观用水需求、经济适用的雨洪控制和利用技术和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系统研发了透水地面雨洪控制与利用技术,建立了基于防洪安全的深下沉区域雨水渗排利用技术,提出了铺装树阵地面雨水下渗收集、存储和自动地下灌溉技术,集成了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利用监控技术,提出雨水利用效果评价技术,建立了奥运场区雨水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奥运场区的工程建设,建成了多创新、高集成、大面积的雨水利用示范工程,展示了雨水利用措施显著的增加下渗、减少径流、削减排水峰值和流量、增加可用水量、改善环境等效果,落实了北京奥运"三大理念"。

查看详情

接地汇集线简介

接地汇集线一般设计成环形或排状,材料为铜材,截面积不应小于120平方毫米,也可采用相同电阻值的镀锌的扁钢。

接地汇集线2100433B

查看详情

奥运场区雨水利用技术研究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综述

1.2.2 透水地面雨水利用技术

1.2.3 深下沉区域雨水利用技术

1.2.4 绿地雨洪集蓄与灌溉利用技术

1.2.5 雨水利用效果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项目组织实施

第2章 透水铺装地面雨水下渗收集利用与径流控制技术

2.1 透水铺装地面降雨产流规律试验研究

2.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2 透水砖地面降雨入渗产流规律

2.1.3 透水锖装地面降雨产流影响因素

2.1.4 透水砖地面铺装结构优化选择

2.2 透水铺装地面降雨产流模型

2.2.1 下渗机理与产流模式

2.2.2 降雨产流模型

2.2.3 算例分析

2.3 透水砖铺装地面下渗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2.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2 透水铺装地面下渗雨水的水质特性

2.3.3 透水铺装地面雨水下渗收集水量

2.3.4 不透水铺装与透水铺装立体结舍的雨水收集技术

2.4 雨水渗透设施的效果测试分析

2.4.1 透水铺装综合透水能力测试

2.4.2 渗水井(沟)综合渗水能力测试

2.5 透水铺装设计与施工工艺研究

2.5.1 透水铺装地面关键技术参数

2.5.2 透水铺装地面设计方法

2.5.3 透水铺装地面施工工艺

2.5.4 透水铺装地面检验方法

2.6 透水铺装雨水利用技术体系与标准化

2.6.1 透水铺装雨水利用技术体系

2.6.2 透水地面技术标准

2.7 小结

第3章 深下沉区域雨洪调蓄与利用技术

3.1 深下沉区域的防洪和雨水利用标准

3.2 下沉花园雨洪利用技术方案研究

3.2.1 下沉花园洪水分析计算

3.2.2 防洪、雨水利用方案确定

3.2.3 下沉花园防洪保障措施

3.3 下沉花园降雨径流模拟试验

3.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深下沉区域雨水利用监测与效果分析

3.4.1 监测方案

3.4.2 监测结果分析

3.5 深下沉区域雨水优化调度与运行管理方案

3.5.1 雨水优化调度方案

3.5.2 运行管理方案

3.6 小结

第4章 绿地雨洪集蓄与灌溉利用技术研究

4.1 地下负压灌溉试验研究

4.1.1 负压灌溉技术原理

4.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3 负压灌水器的选择

4.1.4 多孔陶瓷板负压灌溉效果

4.2 微压地下滴灌试验研究

4.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2 微压供永条件下灌水器的自然出流量

4.2.3 微压情况下{簟水器在土壤中的出流量

4.2.4 地埋灌水器在微压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特性

4.3 微压地下渗灌试验研究

4.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铺装树阵雨水就地渗蓄自灌技术体系

4.4.1 铺装树阵雨水就地渗蓄自灌系统构成与应用前景

4.4.2 铺装树阵雨水就地渗蓄自灌系统设计前期工作

4.4.3 铺装树阵雨水就地渗蓄自灌系统关键技术

4.4.4 案例分析

4.5 奥运场区树阵雨水渗集自灌技术方案与应用示范

4.5.1 技术方案

4.5.2 效果监测与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雨水利用监控技术

5.1 水位、流量和水质监测技术现状

5.1.1 水位监测

5.1.2 流量监测

5.1.3 水质监测

5.1.4 项目采用仪器

5.2 监控目标与内容

5.2.1 监控目标

5.2.2 监控内容

5.2.3 监控范围

5.3 监控系统总体方案

5.3.1 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5.3.2 系统结构及功能范围

5.4 水量监测系统

5.4.1 天然降雨水量监测

5.4.2 雨洪利用集水池和下沉花园外排水量监测

5.4.3 实验区外排水量监测

5.4.4 地下水位动态监测

5.4.5 水量监测结果分析

5.5 水质监测系统

5.5.1 水质监测

5.5.2 水质监测结果

5.6 小结

第6章 雨水综合利用成套技术集成

6.1 奥运中心场区非机动车道与跨水系构筑物雨水利用技术

6.1.1 中心区非机动车道雨洪削减与径流污染控制技术

6.1.2 跨水系构筑物的雨洪利用技术

6.2 水系岸边绿地雨水利用技术

6.2.1 水系生态护岸技术

6.2.2 水系生态防渗技术

6.3 构筑物顶面雨水下渗集用技术

6.3.1 休闲花园观众席草地雨水蓄一排技术

6.3.2 大面积地下空间屋顶雨水蓄一排技术

6.3.3 陡坡屋面雨水蓄一排技术

6.4 雨水利用组件开发

6.4.1 PP透水网材料

6.4.2 防嵌排水网

6.4.3 渗滤型排水沟

6.4.4 雨水渗滤井

6.4.5 无动力弃流井

6.5 奥运场区雨洪综合利用技术体系

6.5.1 技术体系框架

6.5.2 入渗补源与净化回用技术

6.5.3 景观生态改良技术

6.5.4 防洪减灾技术

6.6 小结

第7章 奥运场区雨水综合利用示范与应用

7.1 示范区概况

7.1.1 场区水文气象条件

7.1.2 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7.2 雨水利用总体方案

7.2.1 雨水利用原则

7.2.2 雨水利用标准

7.2.3 雨水利用系统流程

7.3 透水铺装地面

7.3.1 混凝土透水砖铺装地面

7.3.2 风积砂透水砖铺装地面

7.3.3 露骨料透水混凝土铺装地面

7.3.4 停车场植草地坪

7.3.5 木塑地面

7.3.6 嵌草石板汀步

7.4 透水地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7.4.1 技术流程

7.4.2 关键设施

7.5 绿地雨水利用措施

7.5.1 下凹式绿地

7.5.2 草地雨水蓄一排工程

7.5.3 屋顶雨水蓄一排工程

7.6 雨水利用组件的示范应用

7.6.1 渗滤型排水沟

7.6.2 雨水渗滤井

7.6.3 无动力弃流井

7.7 下沉花园雨水利用

7.8 示范工程雨水利用效果

7.8.1 雨水综合利用量

7.8.2 减少雨水外排量

7.8.3 水质特性

7.8.4 示范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7.9 成果推广应用

7.9.1 南水北调惠南庄泵站雨水利用工程

7.9.2 永定河综合治理雨水利用工程

7.9.3 大明宫御道广场雨水利用工程

7.10 小结

第8章 奥运场区雨水综合利用效果评价与优化管理

8.1 奥运场区雨水利用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

8.1.1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概述

8.1.2 奥运中心区雨水利用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

8.2 奥运场区雨水利用效果评价

8.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8.2.2 指标计算

8.2.3 因素层次分析及权重确定

8.2.4 评价标准

8.2.5 对目标层和准则层因子综合评价

8.2.6 评价结果及分析

8.3 奥运场区雨水利用技术改进

8.3.1 透水地面的铺装技术改进

8.3.2 水系岸边绿地雨水利用技术改进

8.3.3 绿地雨水利用技术改进

8.3.4 透水砖技术改进与优化

8.3.5 雨水蓄水设施的改进与优化

8.3.6 雨水回渗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8.4 奥运场区雨水利用措施优化管理模式

8.4.1 工程措施优化管理

8.4.2 非工程措施优化管理

8.5 小结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