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认知无线电技术

《认知无线电技术》是200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BruceA Fette。

认知无线电技术基本信息

认知无线电技术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42寸
  • 海尔
  • 13%
  • 深圳市首舟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功率(W):15;品种:普通型铃;防护等级:IP54;额定压(V):220
  • 正泰
  • 13%
  • 广州市正泰电气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解板

  • 1.2*1219*C SECCN
  • t
  • 邯郸原厂
  • 13%
  • 佛山市顺德区盈通贸易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解板

  • 0.8*1219*C SECCN
  • t
  • 邯郸原厂
  • 13%
  • 佛山市顺德区盈通贸易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解板

  • 0.9*1219*C SECC
  • t
  • 邯郸原厂
  • 13%
  • 佛山市顺德区盈通贸易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热器检查接线

  • 肇庆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热器检查接线

  • 韶关市2010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kW·h
  • 梅州市大埔县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kW·h
  • 梅州市蕉岭县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kW·h
  • 梅州市大埔县202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无线电基站

  • 具体型号参数详见附件文档
  • 1套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14
查看价格

无线电遥控

  • PDA( 1台)、控制软件
  • 1台
  • 1
  • Philips/Compulite/MA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5-25
查看价格

无线电子巡查点

  • 无线电子巡查点
  • 133个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10-19
查看价格

无线电屏蔽装置

  • ,30M-3000MHz 波段的场强度不超过12V/m、磁场强度不超过0.032A/m、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不超过0.4W/ m2;并可调节功率至场强度小于5V/m. 无线电作弊防控设备在产生场强度分别
  • 189台
  • 1
  • 综合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0-24
查看价格

条形无线电吊扇遥控器

  • 型号:AS-CF239L 条形带灯三速无线电遥控开关.功率:灯路600W,不限负载类型,风扇150W.无线电遥控,信号穿透力墙,无需对准方向 遥控器带LCD液晶显示.
  • 7166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3-31
查看价格

认知无线电技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认知无线电技术文献

低信噪比下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低信噪比下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低信噪比下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格式:pdf

大小:12.6MB

页数: 68页

中山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低信噪比下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姓名:张思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戴宪华 20100606 低信噪比下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作者: 张思敏 学位授予单位: 中山大学 本文链接: 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692054.aspx

低信噪比情况下的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低信噪比情况下的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低信噪比情况下的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格式:pdf

大小:12.6MB

页数: 71页

中山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低信噪比下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姓名:张思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指导教师:戴宪华 20100606 低信噪比下认知无线电的频谱感知技术 作者: 张思敏 学位授予单位: 中山大学 本文链接: 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692054.aspx

认知无线电认知无线电的标准化

认知无线电技术被视为解决当前频谱资源利用率低的有效方案。各标准化组织和行业联盟纷纷展开对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并着手制定认知无线电的标准和协议,以其推动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涉及认知无线电标准化的机构主要有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电信联盟(ITU)、软件无线电论坛(SDRForum)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等。

IEEE涉及认知无线电的标准最受关注的有两个:IEEE802.22和IEEESCC41(或者称为P1900)。其中,IEEE802.22是采用认知无线电技术为基础的空中接口标准,IEEESCC41的标准化工作主要涉及动态频谱接入的相关技术。另外,我们认为,共存问题、动态频谱选择和功率控制、动态频谱接入等技术都属于认知无线电的范畴。因此,除上述两个标准之外,IEEE还有其他几个标准也涉及认知无线电,如IEEE802.11h、IEEE802.15和IEEE802.16h等。

已经完成的标准化有:(1)IEEE802.16.2-2001,(2)IEEE802.16a-2003,(3)IEEE802.16.2-2004,(4)IEEE802.15.2-2003,(5)IEEE802.15.4-2003,(6)IEEE802.11h-2003。

查看详情

认知无线电研究现状

国内外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物理层、MAC层、网络层的功能方面,如频谱感知、功率控制、频谱共享、频谱移动性管理、认知无线电的安全技术以及认知无线电的跨层设计等技术。

针对认知无线电的发展,世界各国通信专家都密切关注,国内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相续开展了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机构有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se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维吉尼亚无线通信技术中心、英国移动电信技术虚拟中心多模终端研究小组、布里斯托尔大学通信系统研究中心和欧洲通信协会等。此外,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无线研究中心、荷兰的代尔夫特大学、德国柏林技术学院等也有关于认知无线电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研究机构也开始关注和跟踪该技术,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这些研究机构主要是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鉴于认知无线电的研究状况,国家“863”计划基金也在2005年首次支持了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的研究。

查看详情

认知无线电应用

认知无线电1、在WRAN中的应用

2003年12月,FCC在其规则的第15章公布了修正案。法律规定[7]“只要具备认知无线电功能,即使是其用途未获许可的无线终端,也能使用需要无线许可的现有无线频带”,这为新的无线资源管理技术奠定了法律基础。WRAN的目的就是使用认知无线电技术将分配给电视广播的VHF/UHF频带(北美为54~862MHz)的频率用作宽带访问线路,将空闲频道有效地利用起来。IEEE802.22标准工作组于2005年9月完成了对WRAN的功能需求和信道模型文档,2006年开始对各个公司提交的提案进行审议和合并,并于2006年3月形成了最终的合并提案作为编写标准的基础。

认知无线电2、在UWB中的应用

UWB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于脉冲雷达(ImpulseRadar),美国军方利用其进行安全通信中的精确定位和成像。至20世纪90年代之前,UWB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之后UWB技术开始应用于民用领域。UWB由于具有传输速率高、系统容量大、抵抗多径能力强、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的革命性技术,而且是未来多媒体宽带无线通信中最具潜力的技术。

认知无线电采用频谱感知技术,能够感知周围频谱环境的特性,通过动态频谱感知来探测“频谱空洞”,合理地、机会性地利用临时可用的频段,潜在地提高频谱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认知无线电技术还支持根据感知结果动态地、自适应地改变系统的传输参数,以保证高优先级的授权主用户对频段的优先使用,改善频谱共享,与其他系统更好地共存。

认知无线电3、在WLAN中的应用

以IEEE802.11标准为基础的无线技术已经成为WLAN技术的主流,通过接入无线网络实现移动办公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随着无线局域网的普及,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某些工作频段的通信业务近乎达到饱和状态,无法满足新的业务请求;同时,某些其他频段比较空闲,能够提供更多的可用信道。在这样的背景下,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认知无线电技术能通过不断扫描频谱段,获得这些可用信道的信道环境和质量的认知信息,自适应地接入较好的通信信道,这正是解决WLAN频段拥挤问题的方法。因此认知无线电技术对于WLAN而言更具有吸引力。而且无线局域网具有工作区域小、工作地点灵活、无线环境相对简单等特点,更有利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实现。

认知无线电4、在Mesh网络中的应用

无线Mesh网络是近年来出现的具有一种无线多跳(Multi-hop)的网络结构。在Mesh网络中,每个节点可以和一个或者多个对等节点直接通信;同时也能模拟路由器的功能,从邻近节点接收消息并进行中继转发。这样,Mesh网络通过邻近节点之间的低功率传输取代了远距离节点间的大功率传输,实现了低成本的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中所有节点之间是相互协作的,如果Mesh网络中的一条链路失效了,网络可以通过替代链路将信息路由到目的地,优化了频谱的使用。

认知无线电和无线Mesh网络结合,正是在增大网络密度和提高服务吞吐量的发展趋势下提出来的,适用于可能有严重的线路争用情况的人口稠密城市的无线宽带接入。认知Mesh网络通过中继方式可以有效地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当一个无线Mesh网的骨干网络是由认知接入点和固定中继点组成时,无线Mesh网的覆盖范围能够大大增加。尤其是在受限于视距传输的微波频段,认知Mesh网络将有利于在微波频段实现频谱的开放接入。

认知无线电5、在Ad-hoc中的应用

一般的多跳Ad-hoc网络在发送数据包时会预先确定通信路由。认知无线电技术能够实时地收集信息并且自动选择波形,并向各方通知尚未使用的频率信息,适用于具有不可提前预测的频谱使用模式的应用场景。因此,当认知无线电技术应用于低功耗多跳Ad-hoc网络,能够满足分布式认知用户之间的通信需求。

由于认知无线电系统可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动态地进行频率的选择,而频率的改变通常需要路由协议等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Ad-hoc网络需要新的支持分布式频率共享的MAC协议和路由协议。 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