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基本信息

三峡水电站组织结构

三峡电厂不是独立法人,它是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单位。三峡枢纽除通航建筑以外的所有设备设施均由三峡电厂管理,包括左岸电站、右岸电站、地下电站、电源电站、泄洪设施、大坝水工建筑等。

三峡左岸电站全部14台机组均已投产,总装机容量达到了980万千瓦。右岸电站预计在2007-2008年完成全部12台机组的安装。左岸电站机组投产情况如下:

左岸1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3年11月22日投产发电。

左岸2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3年7月10日投产发电。

左岸3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3年8月18日投产发电。

左岸4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3年10月28日投产发电。

左岸5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3年7月16日投产发电。

左岸6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3年8月31日投产发电。

左岸7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4年4月20日投产发电。

左岸8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4年8月24日投产发电。

左岸9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5年9月7日投产发电。

左岸10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4年4月7日投产发电。

左岸11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4年7月26日投产发电。

左岸12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4年11月22日投产发电。

左岸13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5年4月24日投产发电。

左岸14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5年7月21日投产发电。

三峡电站左右岸机组现已全部投产,2010年7月20日8时,三峡枢纽迎来大坝建成以来最大洪峰,三峡电站按照上级调度安排,从容应对,精心组织电力生产。7月21日21时,三峡电站机组达到了满出力运行的水头和水量条件,26台机组开始满出力运行试验;7月28日21时10分,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

查看详情

三峡水电站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路面材料

  • 混凝土C20,细粒(03-05mm);1立方=1.8吨
  • t
  • 蛇口建安
  • 13%
  • 深圳市蛇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路面材料

  • 混凝土C25,细粒(03-05mm);1立方=1.8吨
  • t
  • 蛇口建安
  • 13%
  • 深圳市蛇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路面材料

  • 混凝土C30,细粒(03-05mm);1立方=1.8吨
  • t
  • 蛇口建安
  • 13%
  • 深圳市蛇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路面材料

  • 混凝土C20,细粒(03-05mm);1立方=1.8吨;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混凝土路面
  • t
  • 洪发
  • 13%
  • 深圳市洪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路面材料

  • 混凝土C25,细粒(03-05mm);1立方=1.8吨;彩色纳米无机聚合物透混凝土路面
  • t
  • 洪发
  • 13%
  • 深圳市洪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水电(约)

  • 江门市台山市2006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水电(约)

  • 江门市台山市2006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居民用水三

  • 每月每户用超出30立方米,从31立方米以上用
  • 珠海市2015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居民用水三

  • 每月每户用超出30立方米,从31立方米以上用
  • 珠海市2015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居民用水三

  • 每月每户用超出30立方米,从31立方米以上用
  • 珠海市2014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水电站

  • 4750×900
  • 1个
  • 1
  • 普通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11-14
查看价格

三峡牌油漆

  • kg
  • 1kg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0-12-21
查看价格

麻石水电站

  • 4750×4475
  • 1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11-10
查看价格

水电站用桥式起重机

  • 起重量:125/25;跨度:15m;重量90.5t
  • 9台
  • 1
  • 中原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9-06
查看价格

水电站用桥式起重机

  • 起重量:250/30;跨度:20m;重量171t
  • 10台
  • 1
  • 中原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8-14
查看价格

三峡水电站国防安全

巨大的三峡会成为敌对国家或恐怖组织的袭击目标。

但是针对这些怀疑,支持者就认为,三峡水电站能够疏解中国东部紧张的电力供应问题,而且拥有很强的蓄洪能力,减缓几乎每年夏季都会发生的长江洪涝灾害。另外水电站由于大坝体积浩大,需要威力非常强大的炸药才可能摧毁或损坏大坝,因此单独的恐怖主义活动无法危及大坝安全。而战争中袭击他国民用水利设施则是违反国际法的严重行为,肯定会遭到最严厉的反击。

查看详情

三峡水电站建设过程

在全国人大通过兴建议案后,1993年,国务院设立了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为工程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国务院总理兼任委员会主任。此后,工程项目法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成立,实行国家计划单列,由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直接管理。1994年12月14日,各方在三峡坝址举行了开工典礼,宣告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三峡工程的总体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工程共分三期进行,总计约需17年,目前已全部完工。

一期工程从1993年初开始,利用江中的中堡岛,围护住其右侧后河,筑起土石围堰深挖基坑,并修建导流明渠。在此期间,大江继续过流,同时在左侧岸边修建临时船闸。1997年导流明渠正式通航,同年11月8日实现大江截流,标志着一期工程达到预定目标。

二期工程从大江截流后的1998年开始,在大江河段浇筑土石围堰,开工建设泄洪坝段、左岸大坝、左岸电厂和永久船闸。在这一阶段,水流通过导流明渠下泄,船舶可从导流明渠或者临时船闸通过。到2002年中,左岸大坝上下游的围堰先后被打破,三峡大坝开始正式挡水。2002年11月6日实现导流明渠截流,标志着三峡全线截流,江水只能通过泄洪坝段下泄。2003年6月1日起,三峡大坝开始下闸蓄水,到6月10日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闸开始通航。7月10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到当年11月,首批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标志着三峡二期工程结束。

三期工程在二期工程的导流明渠截流后就开始了,首先是抢修加高一期时在右岸修建的土石围堰,并在其保护下修建右岸大坝、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电源电站,同时继续安装左岸电站,将临时船闸改建为泄沙通道。整个工程已全部完工。

查看详情

三峡水电站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三峡水电站三大效益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历史上,长江上游河段及其多条支流频繁发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时,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荆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没乡村和农田,以保障武汉的安全。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三峡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发电。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广东省的南方电网。三峡的上网电价按照各受电省份的电厂平均上网电价确定,在扣除相应的电网输电费用后,约为0.25元。由于三峡电站是水电机组,它的成本主要是折旧和贷款的财务费用,因此利润非常高。由于长江属于季节性变化较大的河流,尽管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大于伊泰普水电站,但其发电量却少于后者。

在三峡建设的早期,曾经有人认为三峡建成后,其强大的发电能力将会造成电力供大于求。但现在看来,即使三峡水电站全部建成,其装机容量也仅及到那时中国总装机容量的3%,并不会对整个国家的电力供需形势产生多大影响。而且自2003年起,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煤炭价格飙升,三峡机组适逢其时开始发电,在它运行的头两年里,发电量均超过了预定计划,供不应求。

自古以来,长江三峡段下行湍急,唐代诗人李白曾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的千古名句。但同时,船只向上游航行的难度也非常大,并且宜昌至重庆之间仅可通行三千吨级的船舶,所以三峡的水运一直以单向为主。到三峡工程建成后,该段长江将成为湖泊,水势平缓,万吨轮可从上海通达重庆。而且通过水库的放水,还可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不过由于永久船闸分为五级,因此通行速度较为缓慢,理论上过闸要2小时40分钟,在目前实际运行中,往往需要4个小时以上才能通过。

查看详情

三峡水电站首试运作

首试成功

2012年5月4日,三峡地下电站27号机组首次启动成功,此举标志着三峡工程最后一台70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进入倒计时阶段。据悉,27号机组是目前三峡工程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机组,与已投产发电的28号机组为同一型号机组,均是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巨型蒸发冷却机组,采用了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定子绕组自循环蒸发冷却”技术,并由中国电机企业自行设计生产。

通过试运行

2012年5月23日15时,三峡电站最后一台70万千瓦机组顺利通过满负荷并网72小时试运行。图为三峡地下电站厂房全景。

查看详情

三峡水电站相关问题

负面事件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前,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组在大坝表面发现了80多条裂缝,此事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上对三峡工程质量的纷纷议论。但据验收组副组长潘家铮解释,这些裂缝的确存在,但极为细微,最宽不超过0.2毫米,对大坝安全几乎没有影响,而且这些裂缝的产生均为技术问题,绝非质量问题,世界上其他一切水电站也都存在这种裂缝。

2005年1月,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了三十个未办理环保手续就违规开工的工程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三峡电源电站和三峡地下电站。三峡总公司一开始对此极力争辩,并不顾环保总局的停工命令,继续施工,双方形成顶牛之势。后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调解下,三峡总公司被迫认错停工,缴纳罚款。直到2005年4月,在补办完所有手续后,方又重新开工。

三峡工程自开工以来,就一直有媒体报道其中存在部分贪污腐败现象。到2004年末,查处的贪污资金已有4000多万,大部分都是挪用或者侵占移民款。

影响和对策

从三峡工程筹建的那一刻起,它就与各种争议相伴。早期的不同意见多偏重于经济和技术因素,普遍认为经济上无法支撑,技术上也无法也难以实现预定目标,并且移民的难度极大。

到了19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中国国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更加广泛,涵盖了政治、经济、移民、环境、文物、旅游等各个方面。三峡工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例如,究竟要投入多少资金,资金从何筹集,如何调拨,如何使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贪腐?再如,建设质量如何保证,出现过多少裂缝和其他事故、隐患?——迄今公众没有看到过相关报告,他们只是从官员们在“胜利取得什么什么进展”的宣布中偶然透露的片言只语里隐约知道曾经有过裂缝或其它。

中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说,一些媒体在报道中笼统地讲今年三峡大坝可防御百年一遇的洪水是不准确的,这必须到三峡工程全部竣工后才能办到。——为什么媒体会向公众发出不准确的信息?这正是因为媒体自己也不明白真实的三峡工程。以己之昏昏,欲令人之昭昭,只能助长不知情所带来的风险。

这位官员又说,即便三峡工程完全建成也不能完全解决长江的超额洪量问题。三峡大坝以下还有八十万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遇1954年型大洪水时,即使三峡工程完全竣工、发挥最终防洪效益,长江中下游仍有三百多亿立方米的超额洪水需靠分洪解决。——这种说法再一次重创公众的期待。原来三峡工程并不能彻底解除长江中下游的水患。

我们可以表示理解并且接受这样的事实,即无论一个水库多么巨大和先进,也未必能彻底解决广袤地区的水患。但是,是什么理由妨碍了官方将事实早一点告知公众呢?是什么理由使得官方不愿意把三峡工程的利弊大大方方讲出来呢?是什么理由要让公众在工程完工以后才能知道工程的利弊呢?是什么理由不能让公众参与讨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呢?最后,关于三峡工程,还有多少资讯公众仍不知晓?

在环保方面,在清淤方面,在移民方面,在设计方面,在监理方面,在安全方面……公众迄今只知道主建派的说辞,方方面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问题严重性如何?解决方案是否可行?有何缺漏?如何弥补?公众有权提出疑虑,同时有权知道如何解除这些疑虑。如果不知道,疑虑就无法消除,这就产生巨大的风险。

建设三峡工程是全民大事,它的代价是由全民来承担,那么,当全民对工程所知寥寥或者只能得到片面信息之时,他们对工程的信心也就非常脆弱,对工程的风险也就缺乏足够的承受力。如果公众蒙在鼓里,只能靠零零星星的资讯来拼凑真相,他们就永远不会相信掌握了真相,事实与盲目的信心期待之落差就会越来越大,从而酝酿出越来越大的风险。一旦信心被颠覆,就将是巨大的危险。

移民问题

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便占到了45%。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在世界工程史上绝无仅有,并且如果库尾水位超出预计,还会再增加新的移民数量。移民的安置主要通过就地后靠或者就近搬迁来解决,但后来发现,水库淹没了大量耕地,从而导致整个库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于是对农村人口又增加了一种移民方式,就是由政府安排,举家外迁至其他省份居住,目前已经有大约14万名库区移民迁到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库区外)、湖南、广东、重庆(库区外)、四川等省市生活。

为解决移民问题,政府在1980年代中期曾筹备设立三峡省予以统筹管理,但后来考虑到该地区较为贫困,新成立的省恐难以实现经济自立,并且湖北省抵制情绪严重,方案最终只得作罢。到了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后,为促进占库区移民总数85%的重庆市在移民问题上的积极性和主导性,中央政府决定推动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并在1997年3月14日由全国人大以88%的赞成票通过。重庆直辖市于当年6月14日正式成立,包括了原四川省的重庆、万州、涪陵和黔江四个地区的范围,因此它虽然被称为市,但实质上更接近于省。

三峡工程实行“开发性移民”模式,即在移民的同时,也伴随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造和产业建设,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其经费除了由三峡建设基金拨付外,三峡总公司在电站投产后的若干年内每年也要支付给地方政府一笔资金用于移民安置。此外,国家还要求全国的二十一个省市,每个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一个县。但目前的现状是,虽然移民城镇的基础建设较快,但是工业发展较差,大批搬迁的企业破产倒闭,库区整体呈现出一种产业空心化的状态,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较高,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导致数万人包围政府机关的“万州事件”。

泥沙淤积和水位

由于有三门峡水电站的前车之鉴,因此泥沙问题始终是三峡工程技术讨论的重中之重。据测算,长江上游江水每立方米含沙1.2千克左右,每年通过坝址的沙量在5亿吨以上。在三峡工程未建前,这些泥沙大量淤积在曲折的荆江河段,抬高了河床水位,并危胁到整个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危。

当三峡水库形成后,受水势变缓和库尾地区回水影响,泥沙必然会在水库内尤其是大坝和库尾(回水的影响)淤积。不过乐观者认为,长江的含沙量有季节性差异,汛期江水中的含沙比例比枯水期来得大,因此三峡水电站可以采用“蓄清排浑”的方法来应对,即在汛期时加大排水量使浑水出库,在枯水季节大量蓄积清水,便可以减少泥沙在水库内的淤积,这种方式与目前水电站的一般运行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不用过于担心三峡的泥沙淤积问题。他们认为在三峡蓄水的初期,排沙比例只有30%至40%,将发生轻度淤积,但主要是填充死库容,影响不大,随着水库运行时间的增长,排沙比例会逐渐提高,在80至100年后,将基本达到平衡,不再出现新的淤积,旧有淤积也可以通过由临时船闸改建的泄沙通道和加强疏浚等方法清理。那时水库将依然保持90%左右的库容,不会对发电、航运以及沿岸城镇尤其是重庆造成大的不良影响,而且随着长江上游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江水的泥沙含量也将缓慢下降。

但是工程的反对者如黄万里等认为,长江上游河流所携裹的除了泥沙,还有颗粒较大的鹅卵石,在三峡大坝筑起后将极难排出,会造成堵塞,并向上游延伸,进而影响重庆。此后在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准由三峡总公司承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上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等四座巨型水电站,其建设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分担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减缓三峡库区的泥沙淤积速度,这也再度引起某些人们对三峡泥沙问题的担忧。

与泥沙淤积问题同样极具争议的,还有水位问题。在三峡蓄水至135米后,有人发现从大坝到库尾之间的水位落差多达34.7米,远远超过了工程论证报告认为的0.4米,因此担忧重庆可能会在三峡完全蓄水后被淹没。不过三峡验收组副组长潘家铮对此解释,论证报告中计算的是满蓄水后的情况,而现在的库尾水位其实是天然水位,它和大坝水位目前存在着巨大落差并不令人意外。

生态环境影响

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甚至还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将会使得全球的气候和海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库区人们对三峡工程影响环境的最大担忧来自于水库的污染。目前三峡两岸城镇和游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在蓄水后,由于水流静态化,污染物不能及时下泻而蓄积在水库中,因此已经造成了水质恶化和垃圾漂浮,并可能引发传染病,部分城镇已在其他水源采集生活用水。同时大批移民开垦荒地,也加剧了水体污染,并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对此,当地政府正在大力兴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以期解决污染问题,如果发现污染过于严重,也可能会采取大坝增加下泄流量来实现换水。

三峡水库库容极大,因此必然会增加库区地震的频率。但支持工程的人士认为,当时论证坝址时,非常重要的一个考虑因素就是地质条件,三斗坪附近的岩体比较完整,断裂少,历史上也极少发生有感地震,因此不大可能发生破坏剧烈的强震。三斗坪的上游地区,地质条件主要是碳酸盐岩,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但烈度估计最高也不会超过6级,而三峡的主要建筑物都是按照防7级地震烈度来设计的。由于三峡两岸山体下部未来长期处于浸泡之中,因此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频率会有所增加,这将是三峡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质灾害。而工程的反对者们则质疑论证过程只考虑了地质的静态状况,没有考虑蓄水后可能带来的地质条件质变。

根据葛洲坝水电站的运行经验,三峡工程将会对周边生态造成严重的冲击。因为有大坝阻隔,鱼类无法正常通过三峡,它们的生活习性和遗传等会发生变异。三峡完全蓄水后将淹没560多种陆生珍稀植物,但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淹没线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两种完全在淹没线以下,现均已迁植。

三峡蓄水后,水域面积扩大,水的蒸发量上升,因此会造成附近地区日夜温差缩小,改变库区的气候环境。由于水势和含沙量的变化,三峡还可能改变下游河段的河水流向和冲积程度,甚至可能会对东海产生一些影响,并进而改变全球的环境。但是考虑到海洋的互通性,以及长江在三峡以下的一千多公里流程中还有湘江、汉江、赣江等多条重要支流的水量汇入,因此估计不会对全球海洋和气候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环境的变化是由多种可变因素交织形成的,极其复杂,所以也无法确定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明细程度。

除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三峡工程也会对环境产生有益的作用。水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将会代替大批火电机组,使每年的煤炭消耗减少5000万吨,并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和引起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间接实现了环保。 三峡建成后,坝区附近的天气气候受到明显的影响,冷暖无常,破坏了几千年来的地质环境,进而破坏了微生物群体,所带来的无形损失不可估量。

查看详情

三峡水电站文献

世界最大电站——三峡水电站 世界最大电站——三峡水电站

世界最大电站——三峡水电站

格式:pdf

大小:182KB

页数: 1页

世界最大电站——三峡水电站首批发电机组首 次充水试运行,这标志首批发电机组已进入启动试 运行阶段,中国人享受三峡水电已为时不远。

葛洲坝--三峡水电站实习报告 葛洲坝--三峡水电站实习报告

葛洲坝--三峡水电站实习报告

格式:pdf

大小:182KB

页数: 30页

生产(专业)实习报告用纸 1/30 摘 要 本次生产实习,我选择了举世闻名的“水电城”——宜昌,有幸见识了三峡 水利枢纽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壮观和伟大, 本次实习地点主要集中在葛 洲坝,巍巍大坝,世界闻名,葛洲坝是我国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屈指 可数的巨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水利枢纽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都体现 了我国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本次实习参 观了葛洲坝 500kV开关站、大江电厂、二江电厂、二江电厂 220kV 开关站、 直流输电换流站和三峡大坝等工程和建筑,听了安全教育以及葛洲坝与三峡 电厂情况介绍,电厂主设备、主接线、厂用电,直流输电,继电保护,高压绝缘 等方面的课程和讲座, 通过讲座和参观, 得以了解和掌握水电厂动力部分、 电力 部分及直流输电等方面的知识, 较好的将讲座与

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发 电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将产生巨大的电力效益。

1)三峡水电站的供电地区

三峡水电站发出的电力,主要供电地区为华中电网(湖北、河南、湖南)、华东电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重庆。三峡水电站将引出15条500千伏超高压线路,分别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接入华中、华东电网,至广东建直流输电工程。

三峡水电站将和华中、华东地区已建、在建和拟建的电站群相结合,使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相结合,将有力地解决华中、华东地区的缺电问题,极大地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2)三峡水电站对华中、华东地区供电的特殊意义

华中、华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从北方调进相当数量的煤炭,受煤炭生产特别是运输的制约。华东地区水能资源本来就不多,条件较优越的多已开发,今后主要开发中小水电站和修建抽水蓄能电站。华中地区可开发而尚未开发的剩余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据两地电力发展规划,到2015年,需新增装机容量1.7亿kW,增加电量8600亿kW·h。兴建三峡工程和其他水电站,如五强溪、隔河岩、水布垭、高坝洲等水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站后,仍需增建火电站1.3亿kW,这要从华北能源基地每年运进原煤2亿多t。如果不建三峡工程,则需要建更多的火电站,这将进一步加剧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困难,并带来环境污染。

3)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规模巨大,地理位置适中,将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电效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支持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的发展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平均年发电量相当于建设13座140万kW级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益十分可观。兴建三峡工程对解决21世纪初期一段时间内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用电增长的需要,对促进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2)有利于全国电力联网

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它所供电的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供电距离都在400~1000km的经济输电范围以内。

三峡水电站全部投入后,可以把华中、华东、西南电网联成跨区域的大型电力系统,可取得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效益和水火电厂容量交换效益。仅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就可取得300万~400万kW的错峰效益,从而具备了北联华北、西北,南联华南,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组成全国联合电力系统的条件。

(3)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以向国家缴纳大量得税。

(4)具有显著的增值效应

按华中、华东地区1990年每kW·h电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算,三峡水电站每年可以国家增加工农业产值6218亿元提供电力保证。

(5)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

清洁、价廉、可再生的水电替代火电后,每年可少排放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1.3亿t,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约300万t和一氧化碳1.5万t,以及氮氧化合物等。可见,三峡工程也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工程。

查看详情

水情水压丨天天关注水情水压

1月13日上海中心城区水压、水量信息

管网平均服务压力:207Kpa

日供水量:562.94立方米

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介绍

+

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范围涉及湖北省和 重庆市的21个县市,串流2个城市、11个县城、1711个村庄,其中有150多处国家级文物古迹,库区受淹没影响人口共计84.62万人,搬迁安置的人口有113万。淹没房屋总面积3479.47万平方米。17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形成总面积达108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2010年7月18日三峡水库将迎建成后最大洪水,堪比98年最高峰值。

2015年10月7日8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枢纽工程的水库水位突破170米,新一轮175米试验性蓄水进入“5米倒计时”。按照计划,三峡工程将于10月底或11月份蓄水至175米水位。

根据国家防总批复的三峡工程2015年175米试验性蓄水实施方案,9月10日,三峡工程新一轮175米试验性蓄水正式启动。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长江上游来水较往年同期偏枯,但仍处于控制范围之内,三峡水库已按计划于9月30日前蓄水至165米。进入10月后,三峡枢纽工程根据用电负荷适时调整下泄流量,三峡水库按照每天升幅0.5米进行蓄水。

查看详情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辉煌成就

公司拥有各类水下施工船舶设备共计43台套。享有“葛洲坝水师”之美誉的本公司,有着光辉的传统和卓越的成绩,近三十年来先后参战了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等国家大型水电站的砂石骨料水下开挖和运输,承建了京杭运输运河航道疏浚、香港国际机场清淤、葛洲坝导流明渠水下开挖、三峡平抛垫底加糙工程、三峡二期围堰拆除等大型工程,为祖国的水电事业作出了贡献。步入重庆市场以来,承接了嘉陵江航道整治工程二期工程草街至北碚C标段的建设。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