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双岙平坑古道

双岙平坑古道,起点是双岙村,终点是瓯海区茶山村。南靠南坑山,北依弹子山。全长约25公里,宽1.5米,块石建造。东西走向,建于明代后期。是永强和茶山人民,农贸、工商、探亲、访友最便捷的脚力通道

双岙平坑古道基本信息

双岙平坑古道概述

人文历史

双岙山位于永中镇双岙村境内,以村名而得名。海拔169米。西接南坑山;南临峰台山;东南坐落在双岙村;北腰坡种植农作物与水果林,在山麓的沙田里种植桑树、粮蔗、花生等作物。山体植被较好,名胜古迹丰富,双岙水库在其境内,是人们游览的佳地。

平坑山位于永中镇西北部,海拔102米。南连南坑山,西接青山与瑶溪火烧岭背的山平岗,北接弹子山。溪水车流注人双岙水库。有山园与梯田50多亩,有山路通往永中镇屯山村、茶山镇、瑶溪风景区。

洞潜龙洞位于双岙水库大坝脚之北。为古潭旧址。直径2米,深80余米,下有小泉涓流四季不断,距洞口20来米深处,尚有洞外光照反射透人。至此烦热顿消。寒冬则温暖如春。

火烧岭位于瑶溪风景区的交界处,也是两景区互通要道。该岭从瑶溪风景区的瑶湖东岸至双岙水库的西岩(原水库)。

一虹瀑位于永中镇双岙村境内,为双岙水库溢洪道,因水流只有在雨季或山洪瀑发时发生。故是间断瀑。瀑阔二十米1下垂十五米,每当雨季或山洪瀑发时水流顺着石壁倾泻而下,声如雷鸣,传闻数里。地人称为一虹瀑。

双凤瀑位于永中镇双岙风景点,石胜观对面,笋蒙窟之西,周围峰峦如障如屏。该瀑落差三十余米,宽约五、六米,上窄下广,自练从半空中垂下,气势磅礴。

蒙泉位于永中镇双岙风景区境内,石胜观斗姥阁之东十余步。泉水从巨岩隙缝中涌出,注人长约1米,宽约60公分,深约20公分石盘内,清洌甘美,爽人可口。涝天不满,旱天不竭,地人称为蒙泉。

南坑儿龙潭位于永中镇双岙风景区南坑山东南。潭以山名。双岙水库之西有小溪,沿溪山道崎岖,长约四里,尽是突兀乱石,下大上尖。南坑儿尽头巨岩空隙拱成一洞,溪水从洞中涓涓流出注人一潭,潭横宽各约2米,深约20米,潭口有长方形巨石,名龙床,床后有沙井。过去求雨捕捉小水虱,作为小龙,以表求雨凯旋归来。大雨山洪暴发人称"龙泻潭"。

双溪位于永中镇双岙风景区境内。据光绪《永嘉县志》卷二载,双溪在城东南华盖乡二都,源出双岙山。水面平坦宽阔,可以通船,两岸沙坎,地人称之沙河。后因山岩风化剥蚀,沙石冲积,溪流面积逐渐缩小。近年已对河道进行清理。该溪是永强塘河支流。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明中叶著名诗人何白等留有双溪诗篇。

两榕树位于永中镇双岙村口。二树距离约10余米,位置相互对称,树龄约二百年。风水树。树冠扩展,蔚然成荫。1996年因道路翻修,以石围砌保护,并刻榕荫景爽、"蓍英安逸"青石板,分别立榕树下。

揽胜亭位于永中镇双岙水库大坝西墩,1979年双岙水库大坝竣工时建。六角形,六只方形柱,平顶。可观双溪山水风光故称"揽胜亭"。六柱嵌对联。

罗宁桥位于永镇双岙村双岙村双岙水库溢洪道上。双拱,水泥结构,东西走向,长25米,宽5米高20米,站在平地仰望,桥貌古朴,造形新颕,桥上桥下各具风采。

安仁寺位于永中镇双岙村双岙山北正麓。创建于后晋开运元年

(944年)寺前一望平畴,山环水抱,环境清幽70年代圮,近年当地群众在原址上重建。明代,壬至彪的艺文,"重建双溪安二寺募缘疏"。

石胜观位于永中镇双岙村双岙山北麓。双岙水库坝脚东侧。(始建年代不详),到明、清时期日渐衰落。民国初年,本镇新路人胡理岳,在废墟上搭起茅庐供奉玉皇大帝,民国十年永中镇桥北王晋庚父子、永兴下垟街王新洪等,兴建大罗宝殿(今称玉皇殿)续建左右两庑各三间,又数年,在殿后修建三间斗姥阁,规模粗广。王荣年为题山门匾额"石胜道观",今重新恢复旧观。

石胜观(双岙)有艺文:云深处原是罗山旧迹,日出时便添双岙新姿。

摩崖题刻

双岙石胜观摩崖造像位于永昌双岙村古佛岩。石胜观为石结构、依山而筑,前为玉皇殿(晚清建筑)面临沙岙龙潭。造像共十四尊,分三组,皆坐南面北。最大一尊,通高1.33厘米,宽0.55厘米,凸出0.21厘米。东首第一尊,上解阴刻有"张氏妈娘舍山路捌丈,洋路四十二丈,祈保寿命延长",揩书。第一组共4尊,为三官(即天、地、水三官,亦称三元)和土地神;第二组5尊,全为女性造像,面相半满硕长,头梳螺髻有鬓、胸佩缨络、赤足垂莲踏杂、身着长裙、披去肩、头后有圆光;第三组,靠近女神的,似为摩呵目犍连,足踏祥云、披云肩;接下3尊,肉髻、披云盲、首U型领服,结跏趺坐莲座,应为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第四尊戴风帽、披帛、着U型领服,结跏趺坐莲座,似为地藏王。石胜观造象,容相慈祥、造型古朴、刻工精炼,是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就造型风格而言,当是宋代造象。1990年列为瓯海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代建筑

双岙水库位于永中镇双岙村,1979年6月建成。土石结构,总库容量107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量8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6200亩。1986年后,对大坝(此水库坝原在平坑下段口处,1972年曾修建)配套加固维修。

特色

最值得一提的是双岙至礼部主寺的一段石阶小道,是古道的精华所在。海拔高仅为100米左右。路程五公里,因路面平坦而得名为平坑古道。据史料记载,这条古道早在明朝就形成。古道附近重要的景点有白岩宫、王瓒书院、馒头岩、乌龟岩、和尚岩、篾筛潭、龙潭、观音岩、安仁寺、石胜观、双岙水库、引水山洞、背篷岭、礼部主寺,瑶溪水库,瑶溪山庄等主要景点。

历史悠久,传说甚多,在东周时双岙还是一片滩涂,双岙溪是东瓯航行避风之最,鱼夫经常在此岙避风过夜,有一天鱼夫夜闻奇音,岩缝里火光四射,察现岩矗洞深,察觉佛光显灵,随之在洞内设炉图佑。直至北宋时,永强成陆,罗东若居万民仁者将此处建成宫,因岩是白色,故起名为白岩宫。(史料来自白岩宫碑文)。至明朝成化12年(1477年)二都殿前青儒王瓒慕名至此,觉得岩异泉清,池水涟漪,林茂青幽,必隐大穴。故于此功读诗书,后中榜眼,平番封王。当时白岩宫就成为王瓒书院。

沿着古道向前几十米就可看到更为奇特的馒头岩,形状象馒头,上方直径8米,高10米,下面基盘的直径仅有5米,下有乌龟岩,头朝馒头岩,相互呼应,依依不舍。

古道旁边的安仁寺,始建于后晋开运元年(944)位列永嘉场五大古刹之一,讫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坐落于双岙西首,朝迎旭日,一望平畴,背依陵丘,万木葱茏,北旁双溪,水声潺潺,南依南坑,群峰葱翠,环石水抱,景色清幽,自唐至宋,朝廷崇佛,香火颇盛。此寺曾出过圣僧逆川和尚。寺不在大有僧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传说逆川和尚功德无量,来往香客很多,寺院有一片田园。有一天逆川圣僧将收成的稻谷放在稻桶岩上晒,那天天高云淡,烈日高照,有空就邀龙潭龙王下棋,那天龙王总是输给圣僧,后来龙王休棋便指点圣僧去把稻谷收起,圣僧反而责怪龙王说,大晴天为何会下雨呢?当龙王一走,一场大雨将所有的稻谷冲走了。此时,圣僧卡指一算,便知是龙王所为,就取白狗血倒入龙潭,逼龙王上南坑。后来就有南坑峡谷藏有龙的传说。

古道旁的石胜观的传说更希奇。民国八年永强新路人(城北村)富家弟子胡成华,看破红尘出家修行,原选址在孙洋山独猫洞,用石木结构建起十平方左右的小庵苦修。至民国十年的一个夏天,夜坐庵前背经的胡成华,朦胧中看见西南角有火光出现。次日便以火光方向处去寻觅,只见独有路亭一座。胡成华就在亭周围四处精细寻觅,果然在亭内石板下找到二钵大洋,后萌思在此建观。当时还联络永强信佛大户援助(助者老碑可考)。终于在民国十六年古庵落成。因路亭全石建成,又从石下得银,故取名为石胜观。至今保存全好,观内的摩岩石刻都记载在永中街道志中。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登上古道便见双岙水库,前面就是引水岩洞,高3米,宽3米,长100多米。洞口上方刻有《高峡出平湖》。行人可以在洞内通往。到背蓬岭还有二公里,土道为主。当你登上背蓬岭时,人们站在刚建的亭中,总想松一口气,贪婪地饱赏和吮吸天然氧吧,真是通自然之心,步入精神之境。从岭巅往下看,道上满目苍翠,林木夹道,沿着健身步道,便是瑶溪山庄。

平坑古道引人入胜之处,不在于它的高度,而在于其有非同寻常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 。

Copyright 2014 中国古道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14028401号-1

查看详情

双岙平坑古道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电半平半坑扒炉

  • 730×500×230
  • 13%
  • 东莞市宏量环保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短管

  • DN100*1000 铸铁
  • 飞翔
  • 13%
  • 翼城县飞翔铸管有限公司成都代理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短管

  • DN150*0.3
  • 13%
  • 成都科兴达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短管

  • DN150*0.3
  • 川杭塑胶
  • 13%
  • 四川省川杭塑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短管

  • DN150*0.7
  • 13%
  • 成都科兴达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钻机

  • 直径100内
  • 台班
  •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辊板料样

  • 厚度×宽度 10×2000mm
  • 台班
  • 广州市2008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辊板料样

  • 厚度×宽度 10×2000mm
  • 台班
  • 广州市2007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辊板料样

  • 厚度×宽度 16×2000mm
  • 台班
  • 广州市2007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多辊板料样

  • 厚度×宽度 16×2000mm
  • 台班
  • 广州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燃气扒炉

  • 800x900x850 INTECH HHG-4C-N深圳
  • 1台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10-08
查看价格

扒炉

  • 1160×805×800+175 电磁,8KW×2,380V,可煎饺子、煎扒等
  • 1.0个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11-02
查看价格

POM、45号调质钢吊轮

  • POM、45号调质钢吊轮
  • 100m
  • 2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03-02
查看价格

生态古道形砖

  • 600×600×40,深色
  • 7568m²
  • 1
  • 舒布洛克
  • 普通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5-26
查看价格

电半平半坑扒炉

  • 730×500×230
  • 1台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5-23
查看价格

双岙平坑古道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双岙平坑古道文献

和县丰乐古道施工组织设计 和县丰乐古道施工组织设计

和县丰乐古道施工组织设计

格式:pdf

大小:1.0MB

页数: 84页

和县丰乐古道(西埠街道至熊官塘) 改建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和县丰乐古道(西埠街道至熊官塘) 改建工程项目部 2017年 2月 和县丰乐古道施工组织设计 目 录 第一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 第二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 ............. 第三章 工期保证措施及保证体系 ........................................... 第四章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第五章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 第六章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南昌抚河古道软基处理工程沉降、位移监测 南昌抚河古道软基处理工程沉降、位移监测

南昌抚河古道软基处理工程沉降、位移监测

格式:pdf

大小:1.0MB

页数: 3页

南昌抚河古道软基处理工程沉降、位移监测——从设计、施工到成果分析全面介绍了南昌大桥沙河子桥段软基固结处理过程中的沉降、位移动态监测技术。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