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设备点检维修制技术及应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化设备管理的概念、点检维修制的由来、推行点检维修制的技术体系、点检维修制的方案设计、维修类型决策、点检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等内容,使维修工作由被动走向主动;结合大型企业的应用案例,加以论述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该技术的可操作性,以期利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故障信息来进行针对性维修,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现代化管理的水平。
《设备点检维修制技术及应用》可作为工矿企业、单位的技术人员、设备管理者和维修人员的工具书、阅读参考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的教材,或供其他相关人员参考。
前言
第1章 现代化设备管理概述
1.1 设备及设备管理
1.1.1 设备分类
1.1.2 设备管理
1.1.3 近代设备管理的发展阶段
1.2 设备全寿命周期
1.2.1 设备寿命周期曲线
1.2.2 设备综合效率
1.3 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的三个典型代表
1.3.1 美国的"后勤学"
1.3.2 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1.3.3 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
1.3.4 维修发展的新趋势
1.4 现代化煤矿设备管理状况分析
1.4.1 煤矿设备管理情况
1.4.2 现行设备管理合理性分析
第2章 点检维修制
2.1 点检维修制的由来
2.1.1 点检维修制的概念
2.1.2 点检维修制的特征
2.2 点检分类
2.2.1 按点检周期分类
2.2.2 煤机点检分类
2.2.3 按是否解体(设备)分类
2.3 点检作业内容
2.3.1 日常点检作业内容
2.3.2 定期点检作业
2.3.3 精密点检作业
2.4 点检维修制的适用条件及意义
2.4.1 点检维修制的适用条件
2.4.2 点检维修制的意义
2.4.3 实行点检制会给企业带来新动力
2.5 点检维修制与传统维修方式的区别
2.5.1 点检与传统设备检查的区别
2.5.2 点检维修与计划预修制的区别
2.6 "三位一体"的点检活动
2.6.1 对一般点检员的要求
2.6.2 对专职点检员的要求
第3章 推行点检维修制的技术体系
3.1 确定点检部位
3.2 确定点检内容
3.2.1 点检内容的基本组成
3.2.2 确定点检项目应考虑的因素
3.3 制定点检的判断标准
3.4 编制润滑标准
3.4.1 给油脂标准
3.4.2 润滑标准
3.5 维修标准
3.5.1 维修技术标准
3.5.2 维修作业标准
3.6 确定点检周期及方法
3.6.1 确定点检周期
3.6.2 简易诊断
3.6.3 精密诊断
3.6.4 点检工具
3.7 编制点检表
3.8 建立点检记录分析、考核制度
3.8.1 分析制度
3.8.2 考核制度
3.9 点检现场管理
3.9.1 按专业划分点检区域
3.9.2 点检路线图
3.9.3 设置标识牌
3.10 我国企业推行设备点检维修制要解决的问题
第4章 点检维修制的方案设计
4.1 方针目标的确定
4.2 宣传教育和培训
4.3 建立组织管理机构
4.3.1 各级组织机构的任务
4.3.2 基层管理网络
4.4 点检维修管理模型
4.4.1 维修类别
4.4.2 维修方式
4.5 进行设备ABC分类
4.5.1 设备分类管理法
4.5.2 分类原则
4.5.3 重点管理模式
4.6 确定点检维修制的技术文件
4.7 点检维修流程
4.7.1 工作流程
4.7.2 信息流程
4.7.3 维修工作流程
4.8 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
4.8.1 点检维修的信息来源
4.8.2 维修信息流程
4.8.3 信息处理
4.9 PDCA及考核指标
4.9.1 PDCA概念
4.9.2 考核指标
4.10 推行点检维修制的总工作程序
第5章 维修类型决策
5.1 基本原则
5.2 设备劣化程度的量化处理
5.2.1 劣化与维修的关系
5.2.2 劣化度
5.3 维修项目的模糊评判
5.3.1 项目状态的因素集
5.3.2 项目状态的评语集
5.3.3 因素权重集
5.3.4 项目劣化度的综合评判
5.4 整机劣化度的综合评判
5.5 维修类型决策框图
5.5.1 定性分析
5.5.2 定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决策
第6章 现场管理及应用
6.1 煤矿设备操作维修规范
6.1.1 排水泵司机
6.1.2 矿井大型设备维修电工
6.1.3 矿井大型设备维修钳工
6.2 采煤机故障诊断
6.2.1 采煤机故障检测方法
6.2.2 设备故障原因及主导频率关系
6.3 A公司设备点检章 程
6.3.1 设备点检管理章 程(部分)
6.3.2 点检考核办法(部分)
6.4 A公司点检维修程序
6.4.1 点检项目、内容和标识
6.4.2 点检标准
6.4.3 每周点检分析
6.4.4 信息化点检系统
6.4.5 点检总结
6.5 点检应用案例
6.5.1 普通点检案例
6.5.2 精密点检案例
第7章 点检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
7.1 数控机床点检管理
7.1.1 数控机床点检管理要求
7.1.2 数控机床点检规程
7.1.3 数控系统日常维护
7.1.4 建立设备维修网络
7.2 数控车点检实例
7.2.1 CH5716点检
7.2.2 VF-120点检
7.3 加工中心点检
7.4 数控机床维修
7.4.1 数控系统故障诊断与对策
7.4.2 数控机床维修概述
附录
附录A润滑方法和装置
附录B大型铲车点检路线图
参考文献
……
书 名: 设备点检维修制技术及应用
作 者:何庆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111282839
开本: 16开
定价: 21元
主要写一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工作总结就是要让你的领导了解你,体现你的工作价值所在。所以写好几点:1、你都做了哪些事2、这些事情中有...
设备点检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设备异常或隐患,维护(保养)是为了保持设备规定状态所做的工作。打个比方,你就容易理解了。定期去牙科检查牙齿或自己不定期检查牙齿(蛀牙、颜色、刷痕磨损等),是点检;自己每天刷牙漱...
作者:赵玉冰 主编ISBN:10位[7502626212]13位[9787502626211]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6-1定价:¥24.00元
设备点检标准
一、炉顶设备点检标准 设备名称 点检部位 点检标准 南北放散 严密无破损及漏气, 油缸动作正常, 无漏 现象 受料斗 隔栏无堵塞,磨损在设计 计 高 度 的 1/ 3 之 内 。 料流阀 阀瓣 开关灵活 角度 误差不能大于 1° 减速机 /油缸 油位在视油窗 1/2-1/3 处,不漏油, 无异 常噪音,温度低于 75℃ 上密 密封 严密无破损及漏气 轴头密封 严密无破损及漏气 油缸 无脱扣、漏油 料罐 无漏气现象 下密 开关情况 开关灵活,无卡阻,关闭严密 轴头密封 严密无破损及漏气 油缸 无脱扣、漏油 均压 提升杆密封 严密无破损及漏气 人孔 严密无泄漏 均放 提升杆密封 严密无破损及漏气 人孔 严密无泄漏 气密箱 冷却水 冷却水进出畅通无阻,冷却水压力 0.2-0.3MPa 之间, 冷却水流量 5-6m3/h 进出口水温差≤ 15℃,进水温度< 30℃,最大颗粒物直径≤ 0.2mm;
设备点检制度
设备点检制度 点检制 设备点检制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点检人员既负责设备点检,又 负责设备管理。点检、操作、检修三者之间,点检处于核心地位。点检人员是设备维修的责任 者和管理者。点检人员的任务是: (1) 对其管区设备负全权责任; (2) 严格按标准进行点检; (3) 编制和修订点检计划; (4) 编制检修计划,作好检修工程管理; (5) 编制材料计划及维修费用预算要求;以最低费用实现设备预防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提高设备利用率。 点检制实行的是“三位一体”制,即:运行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人员的定期点检和专业技术 人员的精密点检相结合, 3个方面的人员对同一设备进行系统的维护、诊断和修理。 点检的“五层防护线”是日常点检、专业定期点检、专业精密点检、技术诊断与倾向管理、精 度 /性能测试检查相结合,形成保证设备健康运转的防护体系。 点检制的 5层防护体系 层次
臧焜岩编的《轧钢设备点检技术应用(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共4个情境,主要内容包括操作人员的轧钢设备预防维修、班组级轧机维修及设备预防维修、车间级的设备管理知识、企业级轧钢设备点检管理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冶金类专业教材(配有教学课件),也可供冶金企业轧钢等相关岗位职工培训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为了提高、维持生产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五感(视、听、嗅、味、触)或者借助工具、仪器,按照预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规定部位(点)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密检查的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称为点检。
点检是车间设备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目的是通过点检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况,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保证正常生产。
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点检表的编制,编制时应根据设备进行分类,依据设备的说明书、操作规程等,制定详细的点检周期、点检内容,如下几个事项的检查内容:
·每日开机前应检查设备各类紧固件有无松动。
·设备各种指示灯的指示及各类表计有读数是正常。
·设备各转动部位是否转动灵活,有无卡转、堵转现象,润滑是否良好。
·设备各部件气压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气路接头有无漏气现象,及有无松动现象。
·设备有无漏油,温度过高等情况。
·设备上的水管及接头有无漏水现象。
·设备的异常现象,跑、冒、滴、漏情况;发生紧急情况后(如漏电),应立即停电,并马上上报设备管理部。
·设备不用或下班后,必须停机,关闭总电源,房间灯开关,气阀门以及水阀门都必须关闭,使用部门设备使用过程中,注意设备运行状态。
生产各车间、设备管理部指定设备操作人员专人对设备进行点检,或规定专人根据点检要求安排点检。具体要求如下:
1.定点:要详细设定设备应检查的部位、项目及内容,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实施点检作业。
2.定标:即制订标准,作为衡量和判别检查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
3.定期:制订点检周期,按设备重要程度、检查部位是否重点等。
4.定人:制订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生产、点检、专业技术人员等)
5.定法:对检查项目制订明确的检查方法,即采用"五官"判别,还是借助于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判别。
说明:
当前大部分企业在做设备点检时,都是直接由指定点检人员到车间对各个定点按照设备的标准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再由点检人员输入到设备点检记录表格里,最后再把记录统计表交由设备管理部确认签名留底.这种由手工填报点检结果效率低、容易漏项或出错, 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设备状况,难以制定最佳的保养和维修方案.针对目前这一种情况,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系统来协助我们完成设备点检工作,可以摆脱无人工填写设备点检表的烦琐工作,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的PDA手持巡检终端可自动采集检查项目是否合格,还能通过此终端拍照保留证据,点检工作完成后可通过巡检终端的同步功能把检查结果上传至数据库生成各种设备点检记录汇总报表。
优势:
·设备点检规范化:规范点检周期及评分权重;
·设备点检内容标准化:针对不同设备制定点检标准,并规范巡检内容;
·点检过程高效化:手持终端集报表,拍照,无线上传一体,实现无纸化巡检,节省50%人力成本;
·异常反馈实时化:将巡检异常点实时通报相关人员;
·异常跟踪系统化:跟踪异常处理过程,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异常状况统计分析:统计各类异常状况次数及时间,并进行归类分析;
设备点检工作的"五定"内容是什么?
1)定点--设定检查部位、项目和内容
2)定法--设定检查方法
3)定标--制定检查标准
4)定期--设定检查周期
5)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由谁实施
a)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或岗位维修工承担
b)短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承担
c)长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检修部门实施
d)精密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技术部门或检修部门实施
e)重点点检--当设备发生疑点时,对设备进行的解体检查或精密点检
a)操作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承担
b)专业点检--由专业点检修护人员承担
a)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
b) 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改
c)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
1)编制和修订所管设备的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2)协助进行所管设备操作规程的修改,制定修改维护规程和检修规程
3)检查指导日常点检工作,对需专检的设备专业点检
4)编制设备检修计划、备件计划、材料计划等各种计划
5)参加设备事故管理
6)负责检修工程的管理
7)填写设备技术档案
8)上报设备管理报表
(1)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
(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
(3)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4)清扫--隧道、地沟、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扫;
(5)给油脂--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7) 排水--集汽包、储气罐等排水;
(8) 使用记录--点检内容及检查结果作记录。
定期点检的内容
(1)设备的非解体定期检查;
(2)设备解体检查;
(3)劣化倾向检查;
(4)设备的精度测试;
(5)系统的精度检查及调整;
(6)油箱油脂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换、添加;
(7)另部件更换、劣化部位的修复。
1)指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2)按计划和标准实施点检和修理工程
3)检查实施结果,进行实绩分析
4)在实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措施,自主改进
为了把握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程度和减损量的变化趋势,必须对其故障参数进行观察,实行定期的劣化量测试,对设备劣化的定量数据进行管理,并对劣化的原因、部位进行分析,以控制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从而预知其使用寿命,最经济的进行维护。
设备点检表是由操作者每班负责对使用的设备进行前期检查,反映具体状态的记录性文件,是指导设备修理的重要前提,是让设备修理从消防队员转换为提前预防的关键步骤。
制作步骤: 1、提出问题(定义);2、初步原因分析;3、过程分解(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5个Why、Y=fX、矩阵表);4、改进方法;5、实施并总结;6、推广及控制。
《设备与维修工程现代技术及应用》是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的会议论文集,汇集了约207篇应征论文。其中论文按照专业分类:设备管理方面的20篇,设备润滑与液压方面的35篇,设备维修与改造方面的63篇,节能减排方面的18篇,设备监测与诊断方面的71篇。
入选论文贴近企业、贴近生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乏创新的学术论点和学术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体现了近年来在设备管理、设备维修与改造、设备润滑与液压、设备监测与诊断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开发应用案例,具有交流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