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2006.07.27:科技部下发“关于组织申报新建国 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2. 2006.09.17:教育部专家组进校实地考察实验室
3.2006.11.01:科技部专家组在北京对实验室申请报告进行初审
4. 2007.01.14:科技部专家组到校进行实地考察实验室
5.2007.01.15:在北京举行新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终审答辩
6.2007.04.02:科技部下发“关于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通知”
7.2007.12.28:在北京举行实验室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会
8.2008.05.16:科技部下发“关于批准建设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通知”
9.2008.8.4-5: 实验室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实验室主要开展深部岩体力学与围 岩控制理论、深部土力学特性及其与地下工程结构相互作用、深厚表土人工冻结理论与工程应用基础以及深部复杂地质环境与工程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这几方面研究内容既密切联系又各有侧重,围绕研究与解决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难题这一总体目的,构成以深部岩土体、深部重大地下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深部复杂环境、岩体、岩石、深部土体、人工冻土体为系统研究对象;以高围压、高水压、高气压、开挖卸荷、静力荷载、动力荷载为系统荷载特征;以深部复杂地质环境精细探测、深部围岩稳定、深立井井壁稳定、冻结壁工程稳定、地下工程动力稳定、深部岩体地热综合利用为根本研究目标;从宏观层面(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到中观层面(破碎岩体、节理岩体、裂隙岩体、软岩体、冻结壁、复合井壁),到细观层面(岩石、深部土、结构面、岩土介质、物理结构及破坏过程的细观演化),再到多相(固体、液体、气体)、到跨相变温度(人工冻结、地热利用)的系统、完整的研究体系。因此,本实验室具有独有的深部、地下特色。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工程力学等国家重点学科的特色服务对象是深部矿山建设工程和地下工程,传统优势是深部岩体、破碎岩体受荷后再破碎的岩体、深部土体、人工冻结壁的力学特性、人工地层冻结理论和工程稳定、深部岩土体工程稳定理论与技术等。
(2)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煤矿突水机理与防治基础理论研究项目”。
2010年11月2日上午,科技部在中国矿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验收会议。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处长吴根,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明媚,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鼎成为组长的七位验收专家组成员,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副校长缪协兴、刘炯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出席了验收会。出席会议的还有江苏省科技厅科研机构与条件处副处长李太生,徐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王建华,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带头人、教授崔广心,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何满潮以及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政办公室、学科处、研究生院、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实验室与设备处、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和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等部门负责人、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验收会由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处长吴根主持。 会上,校长葛世荣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结合学校百年办学历史和发展现状,强调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促进作用。他说,学校对于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高度重视,实验室坚持立足于国家深部资源开发和地下空间利用战略,瞄准深部地质环境与岩土介质相关科学问题和重大地下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他表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副处长吴根从总体要求、建设验收内容、会议程序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验收的有关要求。 学校副校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缪协兴就实验室基本信息、研究方向与进展、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平台建设、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和实验室合作与交流等六个方面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 我校副校长刘炯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姜耀东分别代表实验室依托单位就实验室建设期间的支持和管理运行情况作了介绍。中国矿业大学刘炯天副校长说,学校始终坚持“重点支持、关键保障、做好服务”原则,高度重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从学科建设、人才保障、经费和空间条件保障、运行保障等方面为实验室的建设提供良好条件,推动实验室的顺利运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姜耀东副校长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详细介绍了各分室的实验系统,并表示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将全力支持、重点保障。
随后,验收专家组与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并现场 考察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经过考察、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实验室定位准确,目标集中,重点突出,在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突破,解决了一些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难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富有创新活力、团结奋进的学术团队,建立了以学术团队为研究单元的运行模式和创新机制,完善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人本、学术、包容、规范”的文化氛围,按计划完成了条件和平台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的创新能力,依托单位对实验室建设高度重视,在学科建设、经费投入、试验用房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实验室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同时,专家组建议,实验室应进一步加强年轻学术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吸引海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合作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校长葛世荣表示,学校将认真听取专家组的建议,以这次建设验收作为新的起点,以创新引领全局,进一步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坚持科学持续发展、引领深部地下方向”的目标。
最后,教育部科技司基础研究处副处长明媚、江苏省科技厅科研机构与条件处副处长李太生分别代表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发表了讲话。明媚副处长强调,学校要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重视和条件保障,并充分利用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优势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应有的成绩。李太生副处长表示,江苏省将对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和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希望实验室能为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尤其是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我是矿大(徐州)毕业的,大一进去应该就是在资源学院的地质工程专业,大二才分方向(自己选),分成岩土工程和资源勘探。专业实力应该也是相当不错的 地质工程就业率很高,专业毕业生评级也是A+ 岩土工程工...
高校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 说明:关于每个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数目不好说,因为有实验室有合并组建和共建之说,不过已有详细说明;里面应该有少量错误,请注意。仅供参考。 清华大学 13 新型陶瓷与...
实力很强,本科,硕士全部同过评估,发建筑学学士学位和建筑学硕士学位。建筑学专业评估通过学校和有效期情况统计表(截至2016年5月,按首次通过评估时间排序)序号学 校本...
在中国矿业大学,实验室总面积5600m 2;拥有固定资产4500余万元,大型仪器设备43台件。
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验室面积1660m2,拥有固定资产2900余万元。
(1)深部岩体力学特性及基本理论试验系统
主要设备仪器包括:高压岩石三轴试验机、岩石剪切流变仪、岩石扭转试验机、岩石静动态伺服试验机、多功能岩土动力试验系统、霍普金森压杆动力试验系统、拉压真三轴及岩爆试验设备系统、数字式电荷载实验仪、深部煤岩T-P耦合化学效应实验系统等。
(2)深部土、冻土力学性质及基本理论试验系统
主要设备仪器包括:高压土三轴试验机、高压土直残剪试验机、GDS土高压三轴试验系统、大尺度高压冻土静动态三轴伺服试验机、大型低温恒温试验箱、冻土冻胀机理与控制试验系统等。
(3)深部岩土工程物理模拟试验系统
主要设备仪器包括:复杂条件下深部地下工程模拟试验系统、大型多功能竖井模拟试验系统、深井井壁模拟试验系统、受控定向钻进系统等。
(4)深部岩体工程原位检测试验系统
主要设备仪器包括:深部岩土体钻孔地质雷达探测仪、多通道地震仪、遥测数字地震仪、表面地质雷达探测仪、专用声发射系统等。
(5)试验研究测试分析系统
主要设备仪器包括:低温恒温制冷系统、高压恒压液压加载系统、TTM热辐射扫描仪、高精度视频扫描仪、声波测试仪、高速摄像机、高端红外热像仪、高能激振器;日本产动态应变仪、高速高精度静态应变仪、超动态应变分析系统、高精度动态应变仪、气相色谱仪、氮氢空一体机。
(6)数值模拟与分析系统
主要软件系统包括:工作站、ABAQUS、ANSYS、FLAC、UDEC、GTS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等。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及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验室建设始于2007年4月2日,2007年12月28日实验室通过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2008年5月16日,科技部批准实验室启动建设。实验室在科学整合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相关省部级实验室优质资源的基础上组建而成。2010年通过科技部验收。实验室依托岩土工程、工程力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两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2010年8月28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一行来到中国矿业大学,视察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通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 核心的优秀创新团队,实验室研究人员结构合理,凝聚力强,创新能力显著。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3人,其中研究人员40人。实验室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优秀创新团队,实验室研究人员结构合理,凝聚力强,创新能力显著。
主任委员(1人)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科技委
副主任委员(2人)
黄鼎成,研究员,地质工程与物理勘探,中国科学院
缪协兴,教授,深部岩体力学,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矿业大学
委员(12人)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岩石力学,四川大学
余海岁,教授,土力学,英国Nottingham大学
赵 坚,教授,岩石动力学与隧道工程,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
唐春安,教授,岩土力学与工程,大连理工大学
马 巍,研究员,冻土力学与工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顾大钊,中国工程院院士,特殊凿井与地下工程,神华集团
李 晓,研究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黄茂松,教授,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同济大学
陈云敏,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环境岩土工程,浙江大学
何满潮,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周国庆,教授,深部土力学与地下工程,中国矿业大学
隋旺华,教授,工程地质与灾害地质,中国矿业大学
学术带头人:
姓名 |
学位 |
职称职务 |
研究方向 |
在实验室工作起止年限 |
缪协兴 |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岩体力学与工程 |
2006-至今 |
周国庆 |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深土力学理论与地下工程 |
2006-至今 |
杨维好 |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人工地层冻结理论与应用 |
2006-至今 |
何满潮 |
博士 |
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
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 |
2006-至今 |
靖洪文 |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岩体力学与工程 |
2006-至今 |
王连国 |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岩体力学与工程 |
2006-至今 |
蒋斌松 |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土力学理论与地下工程 |
2006-至今 |
杨仁树 |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冻土动力学与工程稳定 |
2006-至今 |
岳丰田 |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冻土力学及冻土工程 |
2006-至今 |
刘盛东 |
硕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岩土工程物理勘探 |
2006-至今 |
高峰 |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工程力学 |
2006-至今 |
创新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深部煤矿开采工程灾害控制
江苏省创新团队:采动岩体动力学灾变机理及控制研究
校创新团队:岩土特殊施工技术
校创新团队:大变形、非线性岩土工程稳定理论与技术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域良好类实验室。
2010年8月28日上午,全国政 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行来到中国矿业大学,视察了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徐倞、社会发展司司长马燕合、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叶玉江、重大专项办公室副主任金奕名、基础司副司长廖小罕、高新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咸武,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及江苏省副省长何权,省政府副秘书长朱步楼,科技厅厅长朱克江、副厅长王秦,徐州市市长张敬华、副市长段雄、市政协副主席吕中亚等陪同视察。 在校长葛世荣等校领导陪同下,万钢一行听取了实验室副主任靖洪文教授关于实验室科学研究情况的介绍,视察了实验室红外热成像系统、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太阳能与深部地热耦合热泵系统、深厚表土层冻结壁模拟试验系统等。每到一处,万钢部长都仔细询问研究进展情况。
承担“九五”、“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获5000多万元专项资助,基本建立了基本性质、工程模拟、工程检测、数值分析、试验测试等高水平的研究系统。近年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等各类重大科研项目近5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合作重大项目130多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取得了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600m特厚表土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9年 |
矸石充填置换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8年 |
破碎岩体渗流规律及其在煤矿突水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7年 |
三峡库区巨型古滑体稳态预测预报及信息化选址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6年 |
废弃矿井高强渗流水综合治理技术与矿井安全生产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4年 |
中低焓地热工程建设技术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3年 |
高应力极软岩工程锚注支护机理及技术研究与应用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2年 |
面向21世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国家教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2001年 |
软岩工程岩体力学理论与实践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1年 |
实验室主任:缪协兴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常务副主任:周国庆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副主任:何满潮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副主任:靖洪文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副主任:王连国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副主任:马金荣教授,中国矿业大学2100433B
实验室与十几个国家的几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 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每年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的教师达数十人次。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四届、第五届国际采矿科学与技术大会、混凝土与结构新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协办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先后有120余人次应邀赴美国、英国、波兰、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访问讲学。同时,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波兰、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100余人次来访和开展合作研究。 由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总策划,国际岩土力学界一批著名学者作为编委会的国际学术杂志GeoMechanics and GeoEngineering 已由国际著名出版商Talor and Francis在2005年底正式出版并在全球发行。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获准启动建设。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省部级重点学科。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2008年获准启动建设,隶属于工程科学学科领
2007年1月,中科院以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吸纳湖北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组建的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批准。2007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实验室的建设计划。2009年,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葛修润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谢和平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冯夏庭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作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应用基础研究单元,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高技术研究课题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
中国矿业大学道桥与地下工程系承担土木工程博士后,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博士、硕士研究生,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以及土木工程专业矿山建设与地下工程方向、交通土建方向本科生的培养任务。
多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工业重点项目等20余项,研究经费500余万元;厂矿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经费25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7项;出版专著与教材近20部,先后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人,硕士生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