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生态工程学,是指运用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污染,采用分层多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技术,并在系统范围内同步获取高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学科。主要采用模拟自然生态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原理,并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去分析、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疏通物质、能量、信息流通渠道,开拓未被有效利用的生态位,使人与自然双受益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生态技术。1962年美国的奥德姆首先使用了生态工程概念,并把它定义为“为了控制生态系统,人类应用来自自然的能源作为辅助能对环境的控制”,管理自然就是生态工程,它是对传统工程的补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侧面。
[英] ecological engineering
生态工程的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分别由美国生态学家H.T.Odum及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提出的[1-2]。
H.T.Odum(1962)将生态工程定义为:“在人类所操纵的环境中,利用一小部分额外的能量来控制一个主要能量仍源于自然资源的系统,生态工程所应用的规则虽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出发点,但之后所衍生出的新系统将有别于原者。”
随着20世纪30年代之后国际上多次公害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深思,并进而在关注全球性的粮食、人口、环境、资源等的背景下逐渐掀起了生态工程的热潮[3]。已经有一些著作研究了生态工程学的分室模型,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设计中[4-6]。生态学系统在狭义上作为研究对象的系统,即使具体的内部实体不明,但从总体或局部所给与的各种作用和刺激(输入信号)及其结果所产生的反应(响应)来看,是通过输入信号与响应的形式进行数据模型处理,以构建系统整体的机能状况,再通过经验式或回归式,对各个组成要素进行量化处理,便可得到笼统的总体状况或经验论的记载模型的观点[7]。
生态工程专家:H.T.Odum ,马世俊,钦佩,安树青,颜京松,徐克学
[1].Odum H.T. Enviroment,Power and Society[M]. New York :Wiley,1971.
[2].马世俊.生态工程—生态系统原理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1983,2(3):177-309.
[3].方萍,陈聿华.丘陵旱地农—桐生态工程模式的生态效应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3):72-77.
[4].钦佩,安树青,颜京松. 生态工程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39-45.
[5].程胜高,罗泽娇,曾克峰.环境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9-138.
[6].徐克学.生物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97-379.
[7].汤俊兵.生态学线性系统的建立与S域变换求解法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卷),2007,136-138.2100433B
福建生态工程学校 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的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直属于福建省林业厅,其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福建省林业干部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积极培植“严谨、勤奋、 求实、奉...
在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有两种基本功能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通过生物或子系统间相互协调形成的合作共存、互补互惠的共生功能;另一个是以多层营养结构为基础的物质转化、分解、富集和循环再生功能。这两种功能的强弱...
现在最新的版本,分支已经不需要做任务了,直接在奥格瑞玛的技能训练师就可以选择,好像是到了275还是225就可以选
生态工程学论文
《生态工程学》课程论文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手机: Email: 备注: 二零年月 国内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及其保护 摘要: 红树林是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具有重要的生态效 益,因此红树林的保护问题受到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红树林的现状研究, 比较深入地解读了国内红树林的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对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研 究重点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红树林; 生态要素; 生态多样化;生态保护区;立法保护 引言: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 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 组成的物种 包括草本、藤本红树。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 是陆地向海洋过 度的特殊生态系。红树林生态群落具有植物多样性相对单一、 浅海鱼类及鸟类 多样性较为复杂、 整体群落对微生物环境依赖性较强的生态特点。红树林根系
第12章_区域生态工程学
第12章_区域生态工程学
《公路生态工程学》(作者林才奎、周晓航、夏振军)从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的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公路生态工程学的原理及应用。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公路生态工程学原理、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公路沿线土壤保护与利用、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公路污染控制。
《公路生态工程学》可供从事公路桥梁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简述了生态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生态工程设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各类生态工程的设计思想、程序和关键技术。全书以生态系统生态学为理论指导,吸纳了景观生态学的部分理论,既保证生态工程学理论框架的完整,又强调了生态工程学的实用性,并附加案例。本书还力求反映生态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特别是对刚刚起步的微观生态工程、区域生态工程和湿地生态工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生态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教材和研究生的选修教材,还可供从事地理学、环境科学的科研工作者参考。
序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0章 绪论
0.1 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与地位
0.2 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特点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1章 林业生态工程基本理论
1.1 生态工程基本理论
1.1.1 生态学理论
1.1.2 系统科学理论
1.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1.4 水土保持学原理
1.1.5 系统工程理论
1.2 植被恢复基本理论
1.2.1 生态环境脆弱带理论
1.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1.2.3 植被恢复理论
第2章 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2.1 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
2.1.1 林业生态工程
2.1.2 林业生态工程特征
2.1.3 林业生态工程任务
2.2 林业生态工程的历史与现状
2.2.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
2.2.2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
2.3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
2.3.1 我国生态环境分区建设
2.3.2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布局
2.4 全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战略布局
2.4.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布局
2.4.2 主要林业生态工程概况
第3章 人工林培育基础知识
3.1 人工林发育阶段
3.1.1 人工林生长发育基础
3.1.2 人工林生长发育阶段划分
3.2 立地类型划分及适地适树
3.2.1 立地与立地类型
3.2.2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3.2.3 立地质量评价
3.2.4 适地适树
3.3 树种选择与人工林组成
3.3.1 树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3.3.2 混交理论
3.3.3 混交技术
3.4 林分密度规律
3.4.1 林分密度作用规律
3.4.2 密度确定依据与方法
3.4.3 种植点配置
第4章 人工造林技术
4.1 整地技术
4.1.1 整地的作用
4.1.2 整地的方法
4.1.3 整地的季节
4.2 造林技术
4.2.1 人工播种造林
4.2.2 植苗造林
4.2.3 分殖造林
4.3 人工林抚育管理
4.3.1 土壤管理
4.3.2 林分管理
4.4 森林经营
4.4.1 森林定向培育
4.4.2 森林健康管理
4.4.3 森林可持续经营
第5章 水源保护林工程
5.1 我国重要水源保护区
5.1.1 水源涵养与水源保护
5.1.2 水源保护区范围
5.1.3 重要水源保护区
5.1.4 水源保护林的历史与现状
5.2 水源保护林营造
5.2.1 水源保护林结构
5.2.2 水源保护林营造
5.3 水库及河岸防护林
5.3.1 水库及湖泊周围防护林
5.3.2 河岸防护林
5.3.3 河岸生物工程
第6章 山地水土保持林工程
6.1 水土保持林工程体系
6.1.1 小流域水土保持林空间配置
6.1.2 水土保持林草建设布局
6.2 坡面水土保持林
6.2.1 坡面荒地水土保持林
6.2.2 坡耕地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
6.3 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林工程
6.3.1 土质侵蚀沟道水土保持林工程
6.3.2 石质山地沟道水土保持林工程
6.3.3 沟谷川台地水土保持林工程
第7章 平原防护林工程
7.1 平原防护林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7.1.1 平原防护林类型
7.1.2 平原防护林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7.1.3 平原防护林效益
7.2 农田生态防护林
7.2.1 农田生态林结构类型
7.2.2 农田生态林营造技术
7.2.3 农田生态林经营管理
7.3 草牧场防护林
7.3.1 草牧场防护林结构类型
7.3.2 草牧场防护林营造技术
7.3.3 草牧场防护林经营管理
第8章 海岸防护林工程
8.1 我国海岸类型和防护林的效益
8.1.1 海岸类型及特点
8.1.2 海岸林减灾效益
8.2 海岸防护林的配置与结构
8.2.1 海岸防护林
8.2.2 林带结构与配置
8.3 海岸防护林的营造技术
8.3.1 海岸立地特点
8.3.2 防护林营造技术
8.3.3 海岸防护林更新
第9章 森林恢复与保护工程
9.1 我国天然林保护技术
9.1.1 天然林保护概况
9.1.2 天然林保护的意义
9.1.3 天然林保护的技术措施
9.2 退耕还林的技术模式
9.2.1 退耕还林立地特点
9.2.2 退耕还林技术模式
9.3 近自然林经营
9.3.1 近自然林经营的基本概念
9.3.2 近自然经营技术
第10章 工矿废弃地复垦林业工程
10.1 土地复垦的意义
10.1.1 土地复垦的概念
10.1.2 我国工矿废弃地概况
10.1.3 土地复垦的意义
10.2 土地复垦中要考虑的因素
10.2.1 自然因素
10.2.2 工程因素
10.2.3 社会经济因素
10.3 工矿废弃地复垦技术
10.3.1 土地整理技术
10.3.2 土地复垦技术
10.4 废弃地绿化技术
10.4.1 不同类型废弃地绿化基础工程
10.4.2 不同类型废弃地绿化技术
10.5 工矿区废弃地复垦经典实例
10.5.1 国外复垦经典实例
10.5.2 国内复垦经典实例
第11章 能源林工程
11.1 生物质能源林概述
11.1.1 生物质能源现状
11.1.2 生物质能源特点
11.1.3 生物质能源啉的类型及发展
11.1.4 全国薪炭林规划
11.2 生物质能源林营造
11.2.1 生物质能源树种
11.2.2 生物质能源林配置及造林技术
第12章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
12.1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概述
12.1.1 效益评价的内涵
12.1.2 效益评价的意义
12.1.3 外部效益评价概况
12.2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方法
12.2.1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的评价
12.2.2 林业生态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
12.2.3 林业生态工程社会效益的评价
12.2.4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12.3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2.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
12.3.2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2.3.3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确定
12.3.4 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的建立
12.3.5 评价案例
第13章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
13.1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
13.1.1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任务
13.1.2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内容
13.1.3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程序
13.1.4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的步骤
13.1.5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文件
13.2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
13.2.1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组成与要求
13.2.2 初步设计文件的审批
13.2.3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总说明书
13.2.4 林业生态工程设计总概算书
13.3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方法
13.3.1 制定长远建设目标与总体规划
13.3.2 造林树种选择设计
13.3.3 造林技术措施设计
13.3.4 种苗规划设计
13.3.5 规划设计文件编制
13.4 规划设计案例
13.4.1 经济林基地的划定
13.4.2 经济林调查
13.4.3 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
13.4.4 经济林基地建设规划
13.4.5 经济林调查及规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