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水土保持林

水土保持林是为防止﹑减少水土流失而营建的防护林。是水土保持林业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表现在﹕调节降水和地表径流。通过林中乔﹑灌木林冠层对天然降水的截留﹐改变降落在林地上的降水形式﹐削弱降雨强度和其冲击地面的能量。通过增加地表覆盖物的形式减少雨水对地表物质的侵蚀。可以改善地表物质组成。改善微生物环境。最终改善小气候。

水土保持林基本信息

水土保持林各国现状

日本近百年来﹐一些石质山地也结合工程措施﹐营造人工林以防止耕地(主要是水田)被水冲沙压和减免山洪﹑泥石流的为害。欧洲一些国家如联邦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紧密结合荒溪(小流域)综合治理﹐采用工程措施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方法在防治山区水土流失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以经营农业﹐牧业为主的一些水土流失地区﹐农田﹑牧场的水土保持工作也以营造人工林作为主要的措施。

查看详情

水土保持林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其他绿化和牧草、水土保持植物

  • 草坪组合-蓝景1号品种:种子带;规格(kg/袋):22.7;质量标准(P/G):98/85;英文名称:LandscapingⅠ;
  • kg
  • 青风
  • 13%
  • 石家庄青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其他绿化和牧草、水土保持植物

  • 无芒雀麦品种:种子带;规格(kg/袋):25;质量标准(P/G):95/85;英文名称:Smoothbromegrass;
  • kg
  • 青风
  • 13%
  • 石家庄青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其他绿化和牧草、水土保持植物

  • 草坪组合-蓝景2号品种:种子带;规格(kg/袋):22.7;质量标准(P/G):98/85;英文名称:LandscapingⅡ;
  • kg
  • 青风
  • 13%
  • 石家庄青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其他绿化和牧草、水土保持植物

  • 冰草品种:种子带;规格(kg/袋):25;质量标准(P/G):98/85;英文名称:CrestedWG;
  • kg
  • 青风
  • 13%
  • 石家庄青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其他绿化和牧草、水土保持植物

  • 披碱草品种:种子带;规格(kg/袋):25;质量标准(P/G):98/85;英文名称:Wildrye;
  • kg
  • 青风
  • 13%
  • 石家庄青风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混凝

  • C60砼20石 现场搅拌站
  • 佛山市顺德区2009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混凝

  • C60砼20石 现场搅拌机
  • 佛山市顺德区2009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混凝震捣器

  • 插入式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稳定拌合机

  • 功率105kW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稳定拌合机

  • 功率135kW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亿流开关及其配件

  • 亿
  • 1个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0-03-01
查看价格

Enkamat7020水土保护毯

  • 7020
  • 30000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1-08-26
查看价格

生态水土保护毯A20型

  • A20型
  • 2823m²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1-16
查看价格

EnkamatA20水土保护毯

  • A20
  • 15000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1-08-26
查看价格

三维水土保护毯

  • 三维聚合物材质--聚酰胺(PA6)水土保护毯宽
  • 80000m²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12-14
查看价格

水土保持林防护作用

主要是控制水土流失,即水力土壤侵蚀,也包括重力侵蚀及所形成的泥石流。在治理上,首先要防止加速侵蚀。配置水土保持林的地段和其邻近的各种生产用地,由于林分的存在及其形成的森林环境的影响,发挥着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 主要表现在:

1.调节地表径流:配置在流域集水区,或其他用地上坡的水土保持林,借助于组成林分乔、灌木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改变落在林地上的降水量和降水强度,从而有利于减少雨滴对地表的直接打击能量,延缓降水渗透和径流形成的时间。林地上形成的松软的死地被物层,包括枯枝落叶层和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层,及其下的发育良好的森林土壤,具有大的地表粗糙度、高的水容量和高的渗透系数,发挥着很好的调节径流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达到控制坡面径流泥沙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下坡其他生产用地的土壤水文条件。

2.固持土壤:根据各种生产用地或设施特定的防护需要,如陡坎固持土体,防止滑坡、崩塌,以及防冲护岸、缓流挂淤等,通过专门配置形成一定结构的水土保持林,依靠林分群体乔、灌木树种浓密的地上部分及其强大的根系,以调节径流和机械固持土壤。至于林木生长过程中生物排水等功能,也有着良好的稳固土壤的作用。水土保持林和必要的坡面工程、护岸护滩、固沟护坝等工程相结合,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改善局部小气候:通过水土保持林在各种生产用地上及其邻近地段的配置,发挥着改善局部小气候条件(如气流运动、气温、湿度、蒸发蒸腾等)的作用,从而使这些生产用地处于相对良好的生物气候环境之中。

查看详情

水土保持林概念

水土保持林是在水土流失地区,以调节地表径流、防治土壤侵蚀、减少河流、水库泥沙淤积等为主要目的,并提供一定林副产品的天然林和人工林。水土保持林是防护林的一个林种,它又可分为水源涵养林、坡面防蚀林、沟道防护林、梯田地坎造林、池塘水库防护林等,这些林种在流域内形成水土保持林体系,是综合治理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

查看详情

水土保持林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水土保持林历史

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魏岘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自序》较系统地阐述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及其改善河川水文条件等。明代刘天和提出“沿河六柳”(即卧柳、编柳、浸柳、深柳、低柳、高柳),巧妙地利用林木,特别是活柳调节洪峰顶溜归槽的特殊功能以治河保堤,至今仍不失为有效措施。山区人民群众所以历来对村庄和住宅前后的“照山”和“靠山”备加爱护,主要是由于他们认识到这是森林保持水土在生活上的重大作用。至于在生产上广泛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等方法,以护坡、保土、护田、护路、保护水利设施(渠道、水塘、水库、水工建筑物等),防护河川,防止滑坡、山崩、泥石流等,在中国的一些水土流失地区,都有着长期的历史传统。水土保持作为现代科学的分支于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出现时,水土保持学科的先驱者即在山东崂山、山西五台山等地研究森林的水土保持效用。1934年陕西省林务局在渭河沿岸冲积滩地,采用柳树、白杨、白榆、臭椿等进行造林,并创设了天水县林场、宝鸡县林场等若干处。此后,在沟道治理中应用各种活柳谷坊、沿河保滩中应用“柳篱挂淤”等生物工程,以及水库周围防护林、梯田地坎的护坡林等水土保持措施,也得到不断的完善与推广。1949年以来,中国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根据水土流失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提出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按流域、水系实行小流域(面积一般在30平方公里以上)综合治理。其中包括:山区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各种生产用地上有利于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和经营管理措施;必要的坡面、沟道和河川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及相应的生物措施等。随着山区生产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水土保持林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与应用。70年代末中国开始兴建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中,水土保持林是重要的组成林种。

查看详情

水土保持林营造特点

表现在树林配置和营造技术两个方面。

水土保持林配置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一般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根据不同地形和不同防护要求﹐以及配置形式和防护特点﹐可细分为分水岭地带防护林﹑护坡林﹑护牧林﹑梯田地坎防护林﹑沟道防蚀林﹑山地池塘水库周围防护林和山地河川护岸护滩林等。不同的水土保持林种可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地采取(林)带﹑片﹑网等不同形式。在一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小流域范围内﹐要注意各个水土保持林种间在其防护作用和其配置方面的互相配合﹑协调和补充﹐还要注意与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相结合﹐从流域的整体上注意保护和培育现有的天然林﹐使之与人工营造的各个水土保持林种相结合﹐同时又注意流域治理中水土保持林的合理﹑均匀的分布和林地覆被率问题。

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

由于大多数水土流失地区的生物气候条件和造林地土壤条件都较差﹐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和经营上有如下特点﹕选择抗性强和适应性强的灌木树种﹐同时注意采用适当的混交方式。在规划施工时注意造林地的蓄水保土坡面工程﹐如小平条﹑鱼鳞坑﹑反坡梯田等(见造林整地)。可采用各种造林方法﹐以及人工促进更新(见森林更新)和封山育林等。造林的初植密度宜稍大﹐以利提前郁闭。

查看详情

水土保持林文献

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造林整地工程效益的研究 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造林整地工程效益的研究

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造林整地工程效益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127KB

页数: 5页

本文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入渗、土壤水分动态以及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等几个方面对不同整地工程的效益进了研究.结果表明,整地工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是增加土壤非毛管孔隙度,进而增大了土壤饱和导水率,同时改善了土壤入渗性能,为土壤水分的贮存和保持创造了条件.整地工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整地工程土壤水分具有年内变化周期,以4、5、6月份为土壤于旱期.这期间除穴状整地外,其他各种整地工程土壤含水率比同坡向荒坡均有较明显的增加.其中,隔坡反坡梯田效果最为显著.

12山区、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及林种配置 12山区、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及林种配置

12山区、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及林种配置

格式:pdf

大小:127KB

页数: 13页

第十二章 山区、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及林种配置 第一节 山区、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 一、水土保持林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地位 在山区和丘陵区,不论从水土保持林占地面积和空间,从发挥其控制水土 流失,调节河川径流, 还是为开发山区,发展多种经营,形成林业产业进而提 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等方面,水土保持林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水土保持林的功能 (1)生态屏障 (2)林业产业 防护林体系: 根据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林种为主体, 因害设防、因地制宜的片、带、网相结合所形成的综合森林防护体系。 防护林体系的形成 地区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自然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地 带性,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其自己的特征, 各区域、各类型的生态环境是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即使是同一土地利用方式, 在不同地带所受到的灾害因 子也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灾害因子,不同地区的防护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简介

中文名称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
英文名称
forestgrassing measure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定  义
在水土流失地区实行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效益的措施。
应用学科
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水土保持(二级学科),水土保持措施(水利)(三级学科)

查看详情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简介

中文名称
水土保持林业措施
英文名称
forestry measure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定  义
造林营林增加地面森林覆盖率,保持水土与涵养水源的措施。
应用学科
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二级学科)

查看详情

水土保持林防护体系简介

水土保持林防护体系以具有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作用的各个水土保持林种为主题。

1.现有的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2现在保存的人工乔、灌木林:包括木本粮、油、林基地,果园基地和“四旁”植物3.根据农牧业生产及其有关设施的生产需要规划设计的各个水土保持林种。由此可以看出,同事,将其他林业生产内容也纳入防护林体系中。这是因为从防护作用的整体来看,这些以林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林种它们同时也覆盖着一定面积,占据着一定空间,在改善当地农、牧业生产条件,控制着水土流失,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作用,都是防护林体系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