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简介
人類的每一個行動,決定著這個世界的樣子 從人類文明之始走向現代空間,要你一本就通世界建築! 如果沒有金錫澈,現代韓國將缺少一躍而升的重要力度 參與多項世界級景觀重建計畫,韓國建築界領軍者 親身走訪24處世界偉大建築,建築家理性感性交融的終極呈現 從空間中觀看歷史,在線條角度裡發掘生活的痕跡 建築設計師與建築的私密對話,帶我們穿出進入人類文明的起始,一路橫亙到現代 我們也正在為後來者,寫下屬於此代人的建築故事 金錫澈 生於1943年。京畿高中畢業,就讀漢城大學建築系期間,師從韓國著名當代建築師金重業、金壽根。1970年與金熙春、趙昌傑共同創立漢城大學應用科學研究所並出版《現代建築》期刊,兼任總編輯一職。參與21世紀城市宣言「梅加利德憲章」起草,陸續在北京清華大學、倫敦建築聯盟學院任教。作為韓國當代建築界的傑出代表人物,金錫澈長期致力東亞地區建築設計與城市發展的研究,貢獻卓越;所參與的建築物件如首爾藝術中心、漢城奧運奧林匹克中心、濟州島電影博物館、韓國海印寺新佛教中心等,咸視為當代建築經典之作。因其建築領域的卓越成就,獲頒第一屆韓國建築文化大獎、鐵塔工業勳章、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等重要獎項。2004年,應威尼斯大學之邀於卡特隆宮舉辦「金錫澈建築作品展」,並在札格拉布國立博物館舉辦「白南哲/金錫澈雙人展」、在東京與巴賽隆納舉辦「跨越亞洲」等展出,獲邀為維農娜博物...(展开全部) 金錫澈 生於1943年。京畿高中畢業,就讀漢城大學建築系期間,師從韓國著名當代建築師金重業、金壽根。1970年與金熙春、趙昌傑共同創立漢城大學應用科學研究所並出版《現代建築》期刊,兼任總編輯一職。參與21世紀城市宣言「梅加利德憲章」起草,陸續在北京清華大學、倫敦建築聯盟學院任教。作為韓國當代建築界的傑出代表人物,金錫澈長期致力東亞地區建築設計與城市發展的研究,貢獻卓越;所參與的建築物件如首爾藝術中心、漢城奧運奧林匹克中心、濟州島電影博物館、韓國海印寺新佛教中心等,咸視為當代建築經典之作。因其建築領域的卓越成就,獲頒第一屆韓國建築文化大獎、鐵塔工業勳章、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等重要獎項。2004年,應威尼斯大學之邀於卡特隆宮舉辦「金錫澈建築作品展」,並在札格拉布國立博物館舉辦「白南哲/金錫澈雙人展」、在東京與巴賽隆納舉辦「跨越亞洲」等展出,獲邀為維農娜博物館任國際大獎評審委員。金錫澈目前為「阿奇拜(ARCHIBAN)建築城市研究院」總設計師,威尼斯大學、哥倫比亞建築城市研究所、北京清華大學等校客座教授,兼任韓國明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著有《阿奇拜宣言》、《韓國人之家2000年》、《千年建築,千年城市》、《世界建築紀行》等,以及《水城》、《Seoul:City of Ethics,City of Nature》、《China Housing 2000》等電子書。陳寧寧 1945生,台灣台南人。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文學士、文學碩士,韓國建國大學文學博士畢業。現任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所專任教授。1970年代起在《聯合報》、《中國時報》等發表韓國文學翻譯作品共30餘篇,出版《韓國現代小說選》、《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第32集》、《韓國研究導論》、《悠悠家園》、《韓客記》等。1998年獲韓國政府頒發寶冠文化勳章。陳慶德 台灣嘉義市人,東海大學中文、哲學系雙學士,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目前就讀南韓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西洋哲學組博士班。現任中南部救國團、社區大學韓國語講師。翻譯著作《用21個句型環遊世界》以及著作《簡單快樂韓國語》、《韓語40音輕鬆學》。 譯者簡介 陳寧寧 1945生,台灣台南人。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文學士、文學碩士,韓國建國大學文學博士畢業。現任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所專任教授。1970年代起在《聯合報》、《中國時報》等發表韓國文學翻譯作品共30餘篇,出版《韓國現代小說選》、《當代世界小說家讀本第32集》、《韓國研究導論》、《悠悠家園》、《韓客記》等。1998年獲韓國政府頒發寶冠文化勳章。 陳慶德 台灣嘉義市人,東海大學中文、哲學系雙學士,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目前就讀南韓首爾國立大學(Seoul National Uni.)西洋哲學組博士班。現任中南部救國團、社區大學韓國語講師。翻譯著作《用21個句型環遊世界》以及著作《簡單快樂韓國語》、《韓語40音輕鬆學》。2100433B
素有国际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第36届“金块奖”“金块奖” 建筑界的奥斯卡 由PCBC(太平洋建筑协会)组织发起的“金块奖”,作为地产界每年一度的顶级盛事,今年已迈入第43个年头。这是目前在全世界建...
额,过山车,房子,宫殿,自动售货机,自动感应门,自动售货机,升降电梯,风车,别墅,,厕所,厨房,农牧场一体化,游泳池,桥,海中房子,楼主可以试一下
我想应该是日本,你看看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和在岛屿上的国家。但是土木的桥梁技术在全世界都很有名。例如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悬索桥。当时的一个大地震都奈何不了它,可想而知,土木的建筑结构设...
《世界建筑及欣赏》课程论文
《世界建筑及欣赏》课程论文 大学校园建筑和规划过程中, 重点除了规划与设计具体形态的建筑, 更需结 合校园建筑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慎重建设。 并且,在此过程中, 要注重大 学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 运用规划设计规范, 结合其发展趋势进行科学、 合 理设计。在分析现代大学校园建筑与规划存在的问题, 充分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大学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理念及发展趋势 校园建筑并不复杂, 但这里孕育着莘莘学子的希望和梦想。 这种包涵校园氛 围的规划,较理想的做法是将城市设计的方法引入校园设计。 在此过程中, 重点 并非是规划与设计具体形态的建筑, 而是一整套游戏规则, 这里包含对空间和单 体建筑控制要素, 以及执行方法, 建立一套可以不断完善的机制。 尤其是建筑使 用的主体人群师生们的意见应当受到重视。 现代大学建筑设计理念: 1、功能分区 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 学校规模的发展,严格强
世界建筑欣赏论文
东京都厅展望室 :东京都厅是日本东京都政府的总部所在地, 位于新 宿区西新宿。 1990年 12月落成, 1991年正式启用。在日本泡沫经济 最高峰时策划兴建, 是当时日本最高的大厦, 近年被讽刺为“泡沫之 塔”。东京都厅舍由兴建至落成时的都知事(东京都首长)为铃木俊 一,由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厅舍的设计主要为后现代主义路线,被 认为是引用了歌德式教堂的设计作为蓝本, 采用了和巴黎圣母院相似 的横三段和竖三段式立面。 东京都厅舍楼高 243米,在落成时比丰岛区池袋的阳光 60 高而成为 日本最高的大厦,纪录其后被 1993年竣工,高 296米的横滨地标大 厦打破。东京都厅舍每年的维修管理费用高达 40 亿日圆,内设的豪 华都知事室被批评“浪费纳税人的金钱”。不过,另一方面,东京都 厅舍已成为东京的观光胜地之一,到 45楼的展望室参观的访客络绎 不绝。 厅舍由 3 坐建筑组成: 1 号办公楼
《世界建筑》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等收录。
据2020年9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世界建筑》共出版文献10121篇。
据2020年9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世界建筑》载文量为6595篇、基金论文量为138篇。
据2020年9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世界建筑》总被下载2615332次、总被引35995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493、(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84。
据2020年9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世界建筑》被引量为17983次、下载量为118864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世界建筑》影响因子为0.45,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4054名。
《世界建筑》曾被意大利国家大学与研究机构评估局(anvur)评为A类学术期刊。
《当代世界建筑》是新世纪关于世界建筑的一部概论。《当代世界建筑》着眼于当代建筑类型和产生这些作品的源泉,对全世界主要建筑师设计的600多座建筑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当代世界建筑》分析了13种独立的建筑类型,追溯了1970年代到新千年伊始的多元化建筑思想发展的踪迹。HUGH PEARMAN向我们讲述了这个由新形式演绎的故事,以及这些新形式对美学标准所做的潜在性探索。2100433B
刊登内容
《世界建筑》报道中国国内外建筑科学的新成果,刊登世界各国城乡规划和园林建筑实例,介绍各种建筑流派及世界著名建筑师。
主要栏目
《世界建筑》设有设计选例、学术交流、建筑论坛、历史与理论、名作巡礼、全景视窗为主要栏目。
读者对象
《世界建筑》的读者包括建筑、城市规划领域的设计师、学者,负责规划建设的城市管理者,以及建筑设计类高校的师生。
据2020年9月《世界建筑》杂志社官网显示,《世界建筑》编委会有委员65人,编辑部有编辑6人、客座编辑1人、主编助理1人。
职务 |
名单 |
编委会委员 |
马岩松、马清运、王方戟、王昀、王建国、王辉、王路、支文军、孔宇航、朱小地、朱文一、朱锫、朱颖心、伍江、华黎、庄葵、刘克成、刘晓都、刘家琨、齐欣、孙一民、李东、李兴钢、李虎、李晓东、吴耀东、余加、沈磊、张永和、张利、张轲、张桦、张颀、张雷、陈刚、邵韦平、范雪、周畅、周恺、周榕、单军、孟建民、孟岩、胡越、查金荣、倪阳、徐全胜、常青、黄居正、黄艳、梅洪元、龚恺、崔彤、崔恺、梁井宇、葛家琪、董卫、董丹申、董功、曾坚、赖德霖、Bruce Abbey、Jürgen Rosemann、Peter Rowe、Luca Molinari |
编辑 |
项琳斐、叶扬、王欣欣、天妮、庞凌波、潘奕 |
客座编辑 |
刘晨 |
主编助理 |
范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