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要求,配电箱应作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开关箱,开关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这样配电层次清楚,既便于管理又便于查找故障。同时要求,照明配电与动力配电最好分别设置,自成独立系统,不致因动力停电影响照明。
(2)“两级保护”主要指采用漏电保护措施,除在末级开关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上形成两级保护。
2、关于加装漏电保护器
《规范》规定:“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施工现场虽然改TN-C为TN-S后,提高了供电安全,但由于仍然存在着保护灵敏度有限问题,对于大容量设备的碰壳故障不能迅速切断保险,对于较小电流的漏电故障又不能切断保险,而这种漏电电流对作业人员仍然有触电的危险,所以还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进行保护。在加装漏电保护器时,不得拆除原有的保护接零(接地)措施。
3、关于漏电保护器的主要参数
(1)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当漏电电流达到此值时,保护器动作。
(2)额定漏电动作时间。指从达到漏电动作电流时起,到电路切断为止的时间。
(3)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漏电电流在此值和此值以下时,保护器不应动作,其值为漏电动作电流的1/2。
(4)额定电压及额定电流。与被保护线路和负载相适应。
4.参数的选择与匹配
(1)两级漏电保护器应匹配:
《规范》规定:“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功能”。
“两级保护”是指将电网的干线与分支线路作为第一级,线路末端作为第二级。第一级漏电保护区域较大,停电后影响也大,漏电保护器灵敏度不要求太高,其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大于后面的第二级保护,这一级保护主要提供间接保护和防止漏电火灾,如果选用参数过小就会导致误动作影响正常生产。
漏电保护器的漏电不动作电流应大于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的总泄漏电流值2倍以上,在电路末端安装漏电动作电流小于30mA的高速动作型漏电保护器,这样形成分级分段保护,使每台用电设备均有两级保护措施。
分级保护时,各级保护范围之间应相互配合,应在末端发生事故时,保护器不会越级动作和当下级漏电保护器发生故障时,上级漏电保护器动作以补救下级失灵的意外情况。
(2)总分配电箱(第一级保护):
总分配电箱一般不宜采用漏电掉闸型,总电箱电源一经切断将影响整个低压电网用电,使生产和生活遭受影响,漏电保护器灵敏度不要求太高,可选用中灵敏度漏电报警和延时型保护器。
漏电动作电流应按干线实测泄漏电流2倍选用,一般可选漏电动作电流值为300~1000mA。
(3)分配电箱(第二级保护):
分配电箱装设漏电保护器不但对线路和用电设备有监视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开关箱起补充保护作用。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主要提供间接保护作用,参数选择不能过于接近开关箱,应形成分级分段保护功能,当选择参数太大会影响保护效果,但选择参数太小会形成越级跳闸,分配电箱先于开关箱跳闸。
人体对电击的承受能力,除了和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外,还与电流在人体中持续的时间有关。根据这一理论,国际上把设计漏电保护器的安全限值定为30mA.s,即使电流达到100mA,只要漏电保护器在0.3s之内动作切断电源,人体尚不会引起致命的危险。这个值也是提供间接接触保护的依据。
分配电箱漏电保护器主要提供间接保护,其参数按支线上实测泄漏电流值的2.5倍选用,一般可选漏电动作电流值为100~200mA(不应超过30mA.s限值)。
(4)开关箱(第三级保护):
《规范》规定:“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开关箱是分级配电的末级,使用频繁危险性大,应提供间接接触防护和直接接触防护,主要用来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防护。
虽然设计漏电保护器的安全界限值为30mA·s,但当人体和相线直接接触时,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与所选择的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无关,它完全由人体的触电电压和人体在触电时的人体电阻所决定(人体阻抗随接触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这种触电的危险程度往往比间接触电的情况严重,所以临电规范及国标都规定:“用于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时,应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所指快速动作型即动作时间小于0.1s。由此用于直接接触防护漏电保护器的参数选择即为30mA×0.1s=3mA·s。这是在发生直接接触触电事故时,从电流值考虑应不大于摆脱电流;从通过人体电流的持续时间上,小于一个心博周期,而不会导致心室颤动。当在潮湿条件下,由于人体电阻的降低,所以又规定了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
5.漏电保护器的测试
测试内容分两项,第一项测试联锁机构的灵敏度,其测试方法为按动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三次;带负荷分、合开关三次,均不应有误动作;第二项测试特性参数,测试内容为:漏电动作电流、漏电不动作电流和分断时间,其测试方法应用专用的漏电保护器测试仪进行。以上测试应该在安装后和使用前进行,漏电保护器投人运行后定期(每月)进行,雷雨季节应增加次数。
6.隔离开关
(1)隔离开关一般多用于高压变配电装置中。《规范》考虑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强调电箱内设置电源隔离开关,其主要用途,是在检修中保证电气设备与其他正在运行的电气设备隔离,并给工作人员有可以看见的在空气中有一定间隔的断路点,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隔离开关没有灭孤能力,绝对不可以带负荷拉闸或合闸,否则触头间所形成的电孤,不仅会烧毁隔离开关和其他邻近的电气设备,而且也可能引起相间或对地孤光造成事故,因此必须在负荷开关切断以后,才能拉开隔离开关,只有先合上隔离开关后,再合负荷开关。
(2)《规范》规定,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以及开关箱中,都要装设隔离开关,满足”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电设备实行电源隔离"的规定。
(3)空气开关不能用作隔离开关:
自动空气断路器简称空气开关或自动开关,是一种自动切断线路故障用的保护电器,可用在电动机主电路上作为短路、过载和欠压保护作用,但不能用作电源隔离开关。主要由于空气开关没有明显可见的断开点、断开点距离小易击穿,难以保障可靠的绝缘以及触点有时发生粘合现象,鉴于以上惰况,一般可将刀开关、刀形转换开关和熔断器用作电源隔离开关。刀开关和刀形转换开关可用于空载接通和分断电路的电源隔离开关,也可用于直接控制照明和不大于5.5kW的动力电路。熔断器主要用作电路的短路保护,也可作为电源隔离开关使用。2100433B
三级配电:配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类标准电箱。开关箱应符合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三类电箱中的各类电器应是合格品;
两级保护:选取符合容量要求和质量合格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
这既有利于现场电气系统的维护,又能充分保证施工安全,同时也是现场标准化管理、文明施工的一种体现。所以,对“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做到合理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首端,中端,末端三级配电是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两级保护是指:总配电箱和开关箱装漏电保护。三级配电《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配电箱应作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下...
施工临时用电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中的两级保护规定中第一级必须加漏保么,可以不加而二三级加么
参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 设置漏电保护器(1) 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至少应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的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做合理配合,使之具...
详细见《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标准配电
1.三级配电二级漏保总体要求 ★ 施工现场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 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 ★ 漏电保护器参数应匹配并灵敏可靠; ★ 总配电箱与开关箱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分配电箱与开关箱、 开关箱与用电设备的距离应 符合规范要求; 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参考图例 2. 总配电箱设置 ★ 箱体结构、箱内电器设置及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 ★ 配电箱、开关箱电器可靠、完好,进出线整齐。 设置要求: 1、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关箱;总配电箱应设在 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 的距离不得超过 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3m。 (JGJ46-2005 第 8.1.2 条) 2、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 于 0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用电要求
1.三级配电二级漏保总体要求 ★ 施工现场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 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 ★ 漏电保护器参数应匹配并灵敏可靠; ★ 总配电箱与开关箱应安装漏电保护器分配电箱与开关箱、 开 关箱与用电设备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系统参考图例 2. 总配电箱设置 ★ 箱体结构、箱内电器设置及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 ★ 配电箱、开关箱电器可靠、完好,进出线整齐。 设置要求: 1、总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可设若干开 关箱;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 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 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3m。 (JGJ46-2005第 8.1.2 条) 2、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 30mA
施工方案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现场各种用电机械
现场各种用电机械,电气线路要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应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漏电保护装置应符合规定,配电箱应上锁,并有防雨措施及安全标识。专职安全员应组织电工、机械工经常定期检查其完好程度。
第1章概述
1.1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
1.2常用焊接方法
1.2.1电弧焊
1.2.2电渣焊
1.2.3电阻焊
1.2.4钎焊
1.3电焊机型号
1.4焊接作业安全管理
1.4.1设备及操作
1.4.2人员及工作区域的防护
1.4.3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1.4.4环境危险因素识别和反事故措施
第2章焊接接头、坡口与焊缝表示方法
2.1焊接接头与坡口
2.1.1接头形式
2.1.2钢筋的焊接接头的表示方法
2.1.3焊接坡口
2.2焊缝形式与表示方法
2.2.1焊缝形式
2.2.2焊缝的构造与布置
2.2.3焊缝符号的表示方法
2.2.4钢构件常用焊缝的表示方法
第3章焊接材料
3.1常用焊接材料的牌号与型号
3.1.1焊条
3.1.2焊丝
3.1.3焊剂
3.1.4保护气体
3.2焊接材料的选用与管理
3.2.1焊条的选用
3.2.2埋弧焊焊接材料选用
3.2.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材料的选用
3.2.4电渣焊焊接材料的选用
3.2.5常用碳素钢及合金钢焊接材料选用
3.2.6焊接材料的管理
第4章焊接方法与工艺
4.1手工电弧焊
4.1.1弧焊电源选用
4.1.2焊接参数
4.1.3引弧
4.1.4运条
4.1.5焊缝接头与收尾
4.1.6各种焊接位置操作
4.1.7焊接工艺要求
4.2埋弧焊
4.2.1埋弧自动焊工艺参数
4.2.2焊接操作
4.2.3埋弧焊常见缺陷
4.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4.3.1工艺参数
4.3.2工艺准备
4.3.3施焊要点
4.3.4焊后变形与缺陷返修
4.4电渣焊
4.4.1作业条件
4.4.2工艺准备
4.4.3工艺参数
4.4.4施焊要点
4.4.5焊接变形与矫正
4.5栓焊(螺柱焊)
4.5.1栓焊焊接过程
4.5.2栓焊材料
4.5.3拉弧式栓钉焊接设备
4.5.4栓焊工艺
4.5.5缺陷修复
4.5.6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
第5章钢构件焊接工艺
5.1钢柱连接焊接工艺
5.1.1焊接准备
5.1.2工艺流程
5.1.3施焊要点
5.1.4焊缝质量检验
5.2薄壁型钢屋架的装配和焊接
5.2.1薄壁型钢屋架装配
5.2.2薄壁型钢屋架焊接
5.3箱形柱制造加工与安装
5.3.1箱形柱制造加工
5.3.2箱形柱的安装
5.4空心球钢管网架结构焊接
5.4.1空心球制作焊接
5.4.2球管接头焊接
5.4.3焊接质量要求
5.5钢管桁架结构焊接
5.5.1焊接坡口要求
5.5.2制作及安装焊接工艺
5.6钢构件焊接质量标准
5.6.1一般规定
5.6.2主控项目
5.6.3一般项目
5.7焊缝质量检验
5.7.1焊缝质量等级
5.7.2检验方法
5.7.3焊接检查
第6章钢筋焊接工艺
6.1一般规定
6.1.1材料要求
6.1.2焊接方法
6.1.3焊接准备
6.1.4低温焊接工艺措施
6.1.5注意事项
6.2钢筋电弧焊接
6.2.1焊接机具与焊条
6.2.2焊接方法
6.2.3电弧焊接头质量检验
6.3钢筋电阻点焊
6.3.1点焊工艺
6.3.2点焊参数
6.3.3施焊要点
6.3.4点焊缺陷及消除措施
6.3.5焊接骨架和焊接网质量检验
6.3.6焊接质量控制
6.4钢筋闪光对焊
6.4.1钢筋对焊工艺过程
6.4.2闪光对焊参数
6.4.3施焊要点
6.4.4对焊缺陷及消除措施
6.4.5对焊接头质量检验
6.5钢筋气压焊
6.5.1钢筋气压焊机具
6.5.2施焊要点
6.5.3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
6.5.4气压焊接头质量检验
6.6钢筋电渣压力焊
6.6.1焊接机具
6.6.2焊接工艺
6.6.3焊接参数
6.6.4施焊要点
6.6.5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
6.6.6电渣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
6.7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
6.7.1设备要求
6.7.2焊接工艺
6.7.3焊接参数
6.7.4焊接缺陷及消除措施
6.7.5埋弧压力焊接头质量检验
6.8钢筋接头质量验收
第7章焊接工艺措施与工艺评定
7.1焊接工艺措施
7.1.1一般规定
7.1.2焊接工艺试验要求
7.1.3引弧板、引出板和背面衬板
7.1.4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7.1.5防止层状撕裂的工艺措施
7.1.6冬期低温焊接工艺
7.2焊接工艺评定
7.2.1一般规定
7.2.2焊接工艺评定规则
7.2.3重新进行工艺评定的规定
7.2.4试件和检验试样的制备
第8章焊接变形矫正与补强加固
8.1焊接变形矫正
8.1.1焊接变形
8.1.2构件焊后矫正
8.1.3焊后热处理
8.1.4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防治
8.1.5焊接缺陷与返修
8.2焊接补强与加固工艺
8.2.1补强与加固要求
8.2.2补强或加固方法
8.2.3负荷状态下进行补强与加固
8.2.4焊接修复或补强
8.2.5焊缝的补强与加固
附录A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的推荐坡口
附录B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参考文献262
1) 井点管透水节段必须包裹严实不透砂,埋设深度应达到方案要求标高,并插于透水层。透水节段必须回填中粗砂,保证透水效果。
2) 井点管与橡胶管、橡胶管与集水管、集水管和真空泵的连接保证密封不漏气。
3) 抽水用电必须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配电系统釆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
4) 降水期间,应设专人巡视降水情况和机具设备的维护,当发生机械故障,如电机烧坏、开挖无意破坏或出现清水混浊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处理,确保正常抽水。
5) 对各水管连接处保证一天检查一次,防止漏气,影响抽水效果。
6) 开始抽水时,如观测降水在计算时间内还未达到规定降水深度时,应立即检查原因,对降水进行重新修正和计算,直到达到规定降水深度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施工。
7) 井点管间距、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一组井点管和接头中心,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8) 如基坑周围有高楼或重要建筑物时,在抽水期间内,应在基坑周围建筑物设临时沉降观测点每日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一次(观测应有观测记录),当发现有沉降异常时,应及时釆取措施处理,处理时可在井点管和建筑物之间设回灌井,釆用回灌法,保证建筑物地基以下水位平衡。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