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序
前言
本书使用说明
第1章 Solidworks软件介绍
1.1SolidWorks软件的概述
1.2设计意图
1.2.1设计意图示例
1.2.2特征如何影响设计意图
1.3文件参考
1.3.1对象链按与嵌入(0LE)
1.3.2文件参考实例
1.4打开与保存文件
1.5SolidWorks用户界面
1.5.1不可选的图标按钮
1.5.2菜单
1.5.3快捷键
1.5.4工具栏
1.5.5工具栏的摆放
1.5.6快速提示
1.5.7FeatureManager设计树
1.5.8PropertyManager
1.6任务窗格
1.6.1使用设计库打开练习文件.
1.6.2SolidWorks搜索
1.6.3鼠标
1.6.4系统反馈
1.6.5选项
第2章 草图绘制简介
2.1二维草图
2.2处理流程
2.3文件保存
2.4了解草图
2.5绘制草图
2.5.1默认平面
2.5.2草图指示器
2.6草图实体
2.7基本草图绘制
2.7.1草图绘制模式
2.7.2推理线(自动添加关系)
2.7.3草图反馈
2.7.4草图状态
2.8草图绘制规则
2.9设计意图
2.9.1控制设计意图的因素
2.9.2需要的设计意图
2.10草图几何关系
2.10.1自动草图几何关系
2.10.2添加草图几何关系
2.10.3草图几何关系示例
2.10.4选择多个对象
2.11标注尺寸
2.11.1尺寸选取与预览
2.11.2角度尺寸
2.12草图圆角
2.13拉伸
练习2—1绘制水平和垂直直线
练习2—2根据推理线绘制直线
练习2—3绘制直线
第3章 基本零件建模
3.1基本建模
3.2专业术语
3.2.1特征
3.2.2平面
3.2.3拉伸
3.2.4草图
3.2.5凸台
3.2.6切除
3.2.7内圆角和外圆角
3.2.8设计意图
3.3选择最佳轮廓
3.4选择草图平面
3.4.1参考基准面
3.4.2模型的放置
3.5零件的分析
3.5.1标准视图
3.5.2主要凸台特征
3.5.3最佳轮廓
3.5.4草图平面
3.5.5设计意图
3.5.6绘制第一特征草图
3.5.7拉伸特征选项
3.5.8重命名特征
3.6凸台特征
3.7在平面上绘制草图
3.7.1草图绘制
3.7.2切线弧、法线弧的目标区域
3.7.3绘直线和绘切线弧的自动转换
3.7.4视口
3.8使用异型孔向导
3.8.1创建标准直孔
3.8.2添加柱形沉头孔
3.9切除特征
3.10视图显示方式
3.11圆角特征
3.11.1建立圆角特征的规则
3.11.2最近的命令
3.11.3圆角延伸
3.12出详图基础
3.12.1设置
3.12.2工具栏
3.12.3新建工程图
3.13工程视图
3.14中心符号线
3.15模型尺寸
3.15.1插入所有模型尺寸
3.15.2操作尺寸
3.15.3从动尺寸
3.15.4模型与工程图的相关
3.16改变参数
3.16.1重建模型
3.16.2重画
3.16.3孔标注
练习3—1图版
练习3—2基本更改
练习3—3支架
练习3—4零件工程图
第4章 铸件或锻件建模
4.1实例研究:棘轮
4.2设计意图
4.3带有拔模斜度的凸台特征
4.3.1创建手柄部分
4.3.2手柄部分的设计意图
4.4草图中的对称
4.4.1草图绘制时建立对称
4.4.2草图绘制后建立对称
4.4.3两侧对称拉伸
4.4.4拔模开/关
4.5模型内绘制草图
4.5.1过渡部分的设计意图
4.5.2绘制圆形轮廓
4.5.3绘制圆
4.5.4改变尺寸标注外观
4.5.5成形到下一面
4.5.6头部特征设计意图
4.5.7SketchXDert
4.6视图选项
4.6.1显示选项
4.6.2修改选项
4.6.3鼠标中键功能
4.7快捷键
4.8草图中使用模型边线
4.8.1放大选取范围
4.8.2绘制等距实体
4.9剪裁草图几何体
4.9.1剪裁和延伸
4.9.2修改尺寸
4.9.3转化曲面选项
4.9.4测量
4.10使用复制和粘贴
4.10.1创建孔
4.10.2复制和粘贴特征
4.10.3悬空关系
4.10.4编辑草图
4.11编辑特征
练习4—1支架
练习4—2工具手柄.
练习4—3棘轮体手柄修改.
练习4—4惰轮臂
练习4—5带轮
第5章 阵列
5.1使用阵列的优点
5.1.1阵列比较
5.1.2阵列选项
5.1.3弹出的FeatureManager设计树
5.2参考几何体
5.3线性阵列
5.3.1删除实例
5.3.2几何体阵列
5.4圆周阵列
5.5镜向
5.6使用只阵列源
5.7草图驱动的阵列
5.8草图尺寸自动标注
练习5—1线性阵列
练习5—2草图驱动的阵列
练习5—3跳过实例
练习5—4线性和镜向阵列
第6章 旋转特征
6.1实例研究:手轮
6.2设计意图
6.3旋转特征
6.3.1旋转特征的草图几何体
6.3.2控制旋转特征草图的规则
6.3.3标注草图
6.3.4直径标注
6.3.5建立旋转特征
6.4建立轮缘
6.4.1顶端加盖等距
6.4.2多实体
6.5建立轮辐
6.5.1完成路径和轮廓草图
6.5.2倒角
6.6编辑材料
6.7质量特性
6.8文件属性
6.8.1文件属性的分类
6.8.2创建文件属性
6.8.3文件属性的用途
6.9COSMOSXDress
6.9.1概述
6.9.2网格
6.9.3分析结果
6.10使用设计分析向导
6.10.1第l步:选项
6.10.2第2步:材料设置
6.10.3第3步:约束
6.10.4第4步:载荷
6.10.5第5步:分析
6.10.6第6步:结果
6.10.7第7步:优化
6.10.8更新模型
练习6—1法兰
练习6—2轮子
练习6—3导向件
练习6—4柱形工具
练习6—5扫描
练习6—6COSMOSXpress
第7章 抽壳和筋
7.1抽壳和筋的概述
7.2分析和添加拔模
7.2.1拔模分析
7.2.2拔模特征
7.2.3中性面拔模
7.3抽壳
7.3.1操作次序
7.3.2表面选择
7.3.3参考基准面
7.4筋
7.4.1筋草图
7.4.2转换实体引用
7.5完整圆角
7.6薄壁特征
练习7—1泵盖
练习7—2压缩盘
练习7—3天花板扇形球
练习7—4电动机护罩
练习7—5转臂
练习7—6吊钩
练习7—7吹风机
练习7—8面罩
练习7—9刀片
第8章 编辑:修复
8.1零件编辑
8.2编辑的内容
8.2.1模型的信息
8.2.2找到并修复问题
8.2.3设置
8.2.4【什么错】对话框
8.2.5从哪里开始
8.3检查草图合法性
8.3.1框选择
8.3.2继续vs停止并修复
8.3.3FeatureXpert
8.4FilletXpert
8.5DraftXpert
练习8一1错误1
练习8—2错误2
练习8—3错误3
练习8—4复制和悬空关系
练习8—5使用FilletXpert
第9章 编辑:设计更改
9.1零件编辑
9.2设计更改
9.3模型信息
9.3.1退回
9.3.2退回到草图
9.4重建工具
9.4.1退回特征
9.4.2压缩特征
9.4.3重建进度和中断
9.4.4.特征统计
9.4.5删除
9.4.6编辑特征
9.4.7重排特征顺序
9.4.8编辑草图
9.5草图轮廓
9.5.1可用的草图轮廓
9.5.2共享草图
9.5.3复制圆角
9.6添加纹理
练习9一1设计更改
练习9—2添加拔模斜度
练习9—3编辑零件
练习9—4轮廓草图
练习9—5手柄.
练习9—6油泵.
练习9—7运用轮廓选择工具
第10章 零件配置
10.1配置
10.2使用配置
10.2.1激活ConfigurationManager
10.2.2分割FeatureManaget窗口
10.2.3添加新配置
10.2.4定义配置
10.2.5修改配置
10.2.6配置改名和复制
10.3编辑带有配置的零件
10.4设计库
10.4.1特征文件夹
10.4.2默认设置
10.4.3多参考
10.4.4放置在圆形平面上
练习10-1配置
练习10-2更多配置
练习10-3使用配置
第11章 设计表和方程式
11.1设计表
11.2链接数值
11.3方程式
11.3.1建立方程式的准备
11.3.2函数
11.3.3方程式形式
11.3.4关于方程式的几点说明
11.4设计表
11.4.1自动生成设计表
11.4.2Excel格式
11.4.3设计表的布局
11.4.4添加新的属性头
11.4.5添加配置到设计表
11.5已有的设计表
11.5.1插入设计表
11.5.2插入空白设计表
11.5.3保存设计表
11.5.4配置的其他用途
11.6针对配置的建模策略
11.7关于建立工程图的更多知识
11.7.1工程图属性
11.7.2简单剖面视图
11.7.3局部视图
11.7.4注解
11.7.5尺寸链尺寸
11.7.6参数注释
11.7.7区域剖面线
11.7.8工程图中的设计表
11.8关于配置的高级教程
练习ll一1使用链接数值
练习11—2使用方程式
练习11一3零件设计表
练习ll一4已有配置和链接设计表
练习ll一5配置设计
练习11一6工程图
第12章 自底向上的装配体建模
12.1实例研究:万向节
12.2自底向上的装配体
12.2.1处理流程
12.2.2装配体
12.3新建装配体文件
12.4放置第一个零部件
12.5FeatureManageI设计树及符号
12.5.1自由度
12.5.2零部件
12.5.3外部参考的搜索顺序
12.5.4文件名
12.5.5注解
12.5.6退回状态标记
12.5.7重新排序
12.5.8配合与配合组
12.6向装配体中添加零部件
12.6.1插入零部件
12.6.2移动和旋转零部件
12.6.3配合零部件
12.6.4配合类型和对齐
12.6.5同轴心和重合配合
12.6.6宽度配合
12.6.7平行配合
12.6.8动态模拟装配体的运动.
12.6.9显示装配体中的零件配置
12.6.10第一个Pin零件
12.7在装配体中使用零件配置
12.7.1第二个Pin零件
12.7.2打开一个零部件
12.7.3选择配置的其他方法
12.8复制零部件实例
12.9零部件的隐藏和透明度
12.10零部件属性
12.1l子装配体
12.12智能配合
12.13查看配合
12.14插入子装配体
12.14.1配合子装配体
12.14.2距离配合
12.15多配合模式
练习12—1配合关系
练习12—2研磨器
练习12—3装配零件设计表
练习12—4变速箱装配
练习12—5修改万向节装配体
第13章 装配体的使用
13.1概述
13.2装配体分析
13.2.1计算质量特性
13.2.2干涉检查
13.2.3静态干涉检查与动态碰撞检查
13.2.4关于系统性能方面的问题.
13.2.5修正干涉
13.3修改尺寸值
13.4使用物资动力
13.4.1演示实例
13.4.2关于使用物资动力的几点说明
13.5物理模拟
13.5.1模拟工具栏
13.5.2工具栏选项
13.5.3模拟元素
13.5.4动画控制器
13.5.5播放选项
13.5.6FeatureManager设计树
13.6装配体爆炸图
13.6.1设置爆炸视图的步骤
13.6.2爆炸单个零部件
13.6.3爆炸多个零部件
13.6.4爆炸子装配
13.6.5自动间距零部件
13.6.6重用爆炸视图
13.7爆炸直线草图
13.7.1爆炸直线
13.7.2动画爆炸视图
13.8装配体工程图
13.8.1材料明细表
13.8.2添加零件序号
13.9关于工程图的知识
练习13—1干涉检查
练习13—2爆炸视图
练习13—3爆炸视图和装配体工程图
附录
A.1选项设置
A.1.1应用修改
A.1.2修改默认选项
A.1.3建议设置
A.2文件模板
A.2.1如何建立一个零件模板
A.2.2程图模板与图纸格式
A.2.3组织自己的模板
A.2.4默认模板2100433B
《SolidWorks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2007版)是根据SolidWorks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2007:SolidWorks》编译而成,着重介绍了使用SolidWorks软件创建零件、装配体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以及生成工程图的基础知识。与以前的培训教程相比较,《SolidWorks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2007版)详细介绍了(特征专家)、(草图专家)、查看调色板等SolidWorks 2007的最新功能。
选弹簧的前视基准面和圆柱的前视基准面重合。再选弹簧的右视基准面和圆柱的右视基准面重合。如果弹簧上端有切的平面的话,选这个平面和圆柱的底面(或顶面)重合或距离多少配合。
我的感觉是:Solidworks 不推荐在装配体内做装配了,建议使用零件内部的焊接选项(因为,焊接后的两个零件可以看作为一个零件),所以应在零件内部做好焊接,再进行装配工作;楼上的说法不完整,Soli...
在solidworks装配体中零件(非焊接件)之间如何建立焊接,且在工程图有所体现
既然不是焊接件,建立焊件做什么?如果是板焊件,那就用多实体,激活焊件模式,可以添加焊缝,这个焊缝可以在工程图体现出来。
SolidWorks根据装配体生成工程图的宏程序
在网上看到的:在 WIN7 SW2014下现在不能用,看看改了能用不?烦请懂的人指 点下,并将文件上传到群里来: SolidWorks 生成工程图纸程序 下面代码是工程图助手中的 “生成工程图” 模块内容。它按照我们的图纸存 储规范,把一个产品的每个装配体都生成一个 solidworks 的工程图文件。 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在试图使用 VBA来改善工作的时候, 可以参考下面的思 路来进行,当然,这也只是个人的一些经验之说,并不是最好的工作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发现问题所在:工艺人员在试图提高 solidworks 工作效率的时候提到了使用 SolidWorks Task Scheduler 来自动出 图纸的方法(具体方法就不讨论了)。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现,使用 SolidWorks Task Scheduler 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问题在于,它将每个 solidwor
零件测绘实验教程
1 传动轴测绘实验教程 学习目的 通过对轴类零件测绘,掌握: (1)游标卡尺,直尺,螺纹规的使用方法; (2)轴各部分结构及主要工艺性结构; (3)轴草图的绘制; (4)轴上键槽,螺纹参数的确定和计算; (5)轴类零件尺寸标注的一般方法; 实验准备 A4 图象方格纸一张, 徒手绘图工具(铅笔、橡皮等) 。 预习测量工具(游标卡尺、直尺、螺纹规等)的使用方法。 回顾轴类零件视图布置和尺寸标注方法。 准备相关国家标准,查阅标准螺纹、键槽,退刀槽,倒角尺寸。 2 人一组 测绘步骤 一、熟悉结构:熟悉轴各部分结构(主要轮廓由几段圆柱体构成,有几处有倒角,有几 处退刀槽,有几处键槽,有几处螺纹) 二、绘制草图:在草稿纸上选择视图投影方向,徒手绘制草图并标出尺寸线。 (注意选 取尺寸基准) 三、测量数据: 轴向尺寸:用直尺配合测量轴的长度及各段主要轮廓的长度; 注意不能注出封闭尺寸链。 径向尺寸:用
《(2014)SolidWorks公司原版系列培训教程·CSWP全球专业认证考试培训教程:SolidWorks零件与装配体教程》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SOLIDWORKS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19版)》是根据DS SOLIDWORKS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2019:SOLIDWORKS Essentials》编译而成的,着重介绍了使用SOLIDWORKS软件创建零件、装配体的基本方法和相关技术,以及生成工程图的基础知识。本教程提供练习文件下载,详见“本书使用说明”。本教程提供3D模型和300min高清语音教学视频,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免费查看。
本教程在保留英文原版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了编译,配套教学资料齐全,适于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
《SolidWorks零件与装配体教程》(2009版)是根据SolidWorks公司发布的《SolidWorks 2009 Training Manuals:SolidWorks Essentials》编译而成的。
本套教程在保留了原版英文教程精华和风格的基础上,按照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编译,配套教学资料齐全,适合企业工程设计人员和大专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