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9日在宿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缪瑞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的一年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宿迁发展历史上极不寻常、弥足珍贵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积极适应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挑战,努力克服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困难,顺利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在“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宿迁”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十一五”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
——综合实力迈上新的平台。201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5亿元,是“十五”末的1.9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525元,折合3200美元。财政总收入五年翻三番,达到205.8亿元,年均增长51.4%;一般预算收入89.6亿元,在全国地级市排名上升到70位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0亿元,是“十五”末的3.8倍,年均增长30.3%。完成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其中出口9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末的7.2倍和6.6倍。
——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2010年,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7.9:47.5:34.6,二、三产占比分别比“十五”末提高5.1个和3个百分点。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林木加工、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达百亿级规模,新兴产业重点企业达到103家。高效农业、高效渔业占比分别达到42.2%和53.6%。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地区生产总值1个百分点以上。
——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到2010年底,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1%,比“十五”末提高9.5个百分点。交通、水务、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市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5平方公里,人口突破60万,相当于五年再建一个新城区。三个县城初步达到中等城市规模,沭阳县城人口超过50万。小城镇配套集聚功能明显增强,农民集中居住区累计新建住房12.8万套。
——民计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累计达到289.7亿元,年均增长32.8%。2010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740元、6875元,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面覆盖,14项小康指标提前达到省定标准。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培植新的增长点,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五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坚持年年都是工业突破年、招商引资年、项目推进年,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努力在外引内培中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五年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5倍。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476家,其中销售超亿元的157家,分别是“十五”末的3.9倍和6.8倍,苏酒集团成为全市第一家销售过百亿的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4亿元,是“十五”末的2.8倍,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第一。把开发区作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以共建园区为载体深化与苏州的挂钩合作,各县区开发区全部获批为省级开发区,与苏州合作共建工业园区6家。2010年,全市开发区共实现业务总收入775.4亿元、财政总收入78.2亿元,分别是“十五”末的9.5倍和18.1倍。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五年累计新发展高效农业176万亩、高效渔业49.7万亩,15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10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134.5亿元。加强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先后建成义乌国际商贸城、淮海建材城、海宁皮革城、国际汽配城、红利来建材大市场等专业市场。创建4A级旅游景区2家,获批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0年,全市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6亿元,增长18.9%。引导江苏银行、交通银行、苏南五家农商行、紫金保险、省再担保公司等金融企业到宿迁设立分支机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总数位居苏北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成功当选“中国金融生态市”。截至2010年底,全市各类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1家,是“十五”末的2.1倍,各项贷款当年净增202.2亿元,增长42.9%。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强化规划的引领和控制作用,对中心城市重大规划方案实行国际征集,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实现城乡规划的全面覆盖。集中力量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建设,加强交通、供水、供电、商贸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并出台政策引导农村和外来人口加快向城市集聚。对幸福路、徐淮路、黄运路等商业街区实施改造提升,古黄河滨水核心区、霸王举鼎商圈等城市综合体初现雏形,“一湖两河”水系沟通、省第七届园博会园博园等景观和配套工程让滨水城市的特色日益凸显,中心城市整体形象发生重大变化。沭阳、泗阳、泗洪三个县城全面拓展了新的空间,配套建设了一批重要的公共基础和商贸服务设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形象。稳步实施小城镇“1 4”工程,累计新增新型农贸市场150万平方米、商业街区100万平方米、居住小区250万平方米。启动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798个。徐宿淮高速、宿邳一级公路、市区南二环等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京杭运河泗阳、刘老涧、皂河三座船闸建成通航,宿淮铁路、宿新高速、205国道、245省道、325省道等重点交通工程任务过半,新改建农村道路3816公里,所有行政村全部贯通水泥路,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7公里。实施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4座,铺设配套污水管网1109公里,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5.5万吨,超额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新沂河整治、淮北大堤加固、中心城市第二水源地等重点水务工程全面完成。电网最大网供负荷由2005年的53.5万千瓦增加到2010年的130.7万千瓦。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荣获“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大力开展以“六清六建”、“三清一绿”为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累计疏浚县乡河道4859公里、整治河塘1.1万面,完成改厕17.1万户,解决了137.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持续推进城乡绿化,全市森林覆盖率五年提高7个百分点,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提高2.52个和2.77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净增2.34平方米,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构建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内生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的五年。顺利完成了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率先在全省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认真落实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授予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必要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分别由2005年的587项和281项减少到2010年的331项和126项,实现行政权力全流程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不断加大财税改革力度,调整完善市区财政体制,实行招投标管理体制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新成立注册资本亿元以上担保机构15家,市、县农村信用社全部改制为农合行或农商行。洋河股份、秀强股份成功上市。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洋河、双沟通过股权收购组建苏酒集团。积极创新土地利用方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五年累计盘活存量土地2.9万亩。完善以奖代投机制,成立市、县区教育、医疗卫生资产投资管理中心,有效解决对民办学校和民营医院的投入问题,促进各类教育卫生机构持续健康发展。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不遗余力促进富民增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始终把创业作为发展之源、富民之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文化,落实引导扶持政策,激发全民创业热情,获得“中国创业之城”称号。截至2010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达到16.2万户和2.9万家,比“十五”末净增7.8万户和1.56万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促进和帮助城乡各类群体就业,五年共新增城镇就业人口15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着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安全网,2010年,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6.6万人、39.1万人、26万人、26.7万人和19.9万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180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均稳定在98%以上,实现了市域范围医保“一卡通”。以危旧片区改造为抓手,强化住房保障,五年累计新开工经济适用房21078套,新增廉租房2954套,建设拆迁安置房549万平方米,2010年当年实施危旧片区改造拆迁189万平方米,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住房保障范围。以助困、助学、助老、助残为重点,努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2010年,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30元和155元,累计发放低保金2.65亿元、物价补贴3148万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900元和2300元,集中供养率提高到64%。持续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五年累计有88.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特别是泗洪西南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社会和谐程度稳步提升的五年。强化教育办学能力建设,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实现快速协调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先后完成“六有”、“校校通”等教育工程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已完成加固5万平方米、新建103万平方米。2010年,全市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3.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连续六年保持苏北第一,高考本科达线连续两年突破万人规模;宿迁学院本科在校生超过1.4万人;中职在校生增加到12.3万人,普职比调整到4.3:5.7;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1%。加强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有效组织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医疗救治;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级乙等医院,新建二级医院10所,完成108家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为848个村卫生室配置了基本设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16万份。加强计生服务体系建设,新改建村级计生服务室1385个,县区及乡镇世代服务中心全部投入使用。连续举办创业文化节、西楚文化节,文学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整合组建宿迁报业、广电两大集团,实现乡镇文化站全达标、农家书屋全覆盖、有线电视村村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参加第十七届省运会实现金牌、奖牌、总分全面翻番。反腐倡廉建设得到加强,政风行风有了明显改善。扎实推进平安宿迁、法治宿迁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社会治安满意率持续位居苏北第一。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七年“双下降”。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提前完成支援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任务,得到各方高度评价。统计、审计、档案、物价、气象、工会、妇女、青少年、工商联、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无线电管理等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全面达小康、实现新突破引领“十二五”发展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宿迁建成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更大突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请本次大会审议。按照纲要(草案),“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谋求更大突破为主题,以创新发展方式、加速产业集聚为主线,以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城乡统筹、外向带动、创业富民、科教优先、生态立市六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着力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加快建成长三角地区新兴工商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和创新创业城市,努力开创宿迁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完成“两大任务”:一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体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到2012年,打好发展基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400元左右,超过2009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长14.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4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500元和8700元左右。第二步,到2015年,实现全面小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00元左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长14.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500元和12700元左右。
提出这样的目标任务,既是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更是宿迁全面达小康、实现新突破的必然选择。展望新五年的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从宏观环境看,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经济治理机制导入变革期,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宿迁自身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3000美元,加快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正在进入经济稳定增长的新阶段,加上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辐射带动,以及省委、省政府优惠扶持政策的支持拉动,一个梦寐以求的新的黄金发展期已经到来。因此,尽管国内外经济环境仍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发展过程中也还面临着资源约束、要素瓶颈等各种压力,但只要我们抓紧抓牢大好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未来五年的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的目标任务,集中力量实施好六大发展战略。立足“产业强市”,着力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招大培强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提高一产发展水平,拉动三产快速发展,实现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到2015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例达到9:52:39,培育形成新兴产业、酿酒食品、纺织服装三个千亿级和林木加工、机械电子、商贸物流三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着眼“城乡统筹”,着力构筑一体发展新格局。围绕城乡一体化、城市现代化,坚持以就业集中人口、以人口繁荣城市,着重推动中心城市和三个县城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群;优先发展重点中心镇,稳步发展一般小城镇,合理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在此基础上,科学配置和利用城乡要素资源,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到2015年,市区和沭阳县城人口均达80万以上,泗阳、泗洪县城达到50万以上,全市城市化率达到55%左右。强化“外向带动”,着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把对外开放作为实现更大突破的强大引擎,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升档进位,更加主动地对接沿海开发、融入长三角,全面提升外经外贸和利用外资水平,促使开放型经济在三年内实现倍增。到201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40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7亿美元,年均增速双双达到30%。突出“创业富民”,着力拓宽群众增收新渠道。进一步扩大投资领域,优化创业环境,支持更多群众走上创业致富道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全力扩大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和帮扶救助,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确保实现“五年倍增”目标。致力“科教优先”,着力增强创新发展新支撑。突出教育第一基础、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努力培养和引进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到2015年,全市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在苏北领先;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提高到1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人才总量超过40万人。坚持“生态立市”,着力增创持续发展新优势。把绿色生态作为最稀缺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始终恪守环保优先方针,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把“生态宿迁、绿色家园”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完成省定任务。
确保“十二五”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各位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宿迁发展更大突破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2011年)各项工作,保持和巩固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2011年)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实际到账外资均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0.8%;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具体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不懈引大培强,提升工业经济集聚发展水平。着力实施“五大计划”。一是亿元以上大项目推进计划。全年确保新引进、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300个、100个和100个,每个县区引进投资15亿元以上或6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不少于2个,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二是重大项目竣工提速计划。重点帮助和推动长电科技、德力化纤、蒙牛乳业、达利食品、旭源科技、欧亚薄膜、荣马能源、常盈科技等在建重大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三是新兴产业扩张计划。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年确保新开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个,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年内销售收入均增长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提高到8%以上。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计划。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确保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林木加工、机械电子产业年内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200亿元、230亿元和240亿元。五是大企业大集团培育计划。继续实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全年确保新培育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的规模企业200家,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0家以上。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坚持以特色园区建设引领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支持洋河双沟酿酒产业园、国家级食品产业园、双向拉伸薄膜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通过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环境营造,吸引相关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开发区升档进位。今年(2011年)各省级开发区在全省综合排名确保上升5个位次,宿迁经济开发区力争年内建成国家级开发区,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全年确保新增入园企业30家以上、实现业务收入3亿元以上。推动南北共建园区的产业对接、项目对接,苏宿工业园区年内力争引进2个5亿元以上、3个亿元以上项目,其他共建园区确保分别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根据财力增长相应增加工业引导资金投入,与省财政支持宿迁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统筹使用,通过集中投入、重点投入、连续投入,确保政策和资金效益发挥最大化。科学搞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时掌握重点企业、行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态势,针对性做好煤电油气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保障。认真落实减税减费政策,及时兑现奖励扶助资金,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完成首批市级园区认定的同时,重点做好4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和1个省级渔业产业园申报认定工作。全年确保新增高效农业40万亩、高效渔业15万亩,其中新发展设施农业15万亩,新增适度规模经营面积45万亩。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大力实施以籼稻改粳稻、旱田改水田、直播改栽插、手栽改机插为主要内容的水稻“四改”工程,加快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蔬菜种苗繁育中心建设,年内全市蔬菜集中育苗能力达到3亿株以上。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推行无害化、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质量检测网络,支持农产品品牌创建,年内确保新创建地理标志商标1件、省级著名商标10件、省级名牌农产品10个,新增绿色食品20个、有机农产品10个。加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年内各县区确保规划和启动建设年产值15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个,全市新认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着力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转型升级,全年分别新发展省、市级“五好”示范社10个和30个。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市区华东农业大市场一期工程确保上半年投入运营,各县区也加快建设区域性的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力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加强农业综合开发。特别是抓住中央重点支持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机遇,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带动的方式,统筹推进水利合作组织建设,加快灌区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农村河道疏浚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集中整治245省道、新宿邳路、新宿沭路沿线以及西南岗农田沟渠,改善农田排灌条件,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基本农田,全年确保新建成高标准农田20万亩。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鼓励农业企业、生产大户添置农机设备。不断提高高效农业政策性保险参保率,切实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三)推动服务业提速增效,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重点打造核心商圈、总部经济、商务楼宇和特色街区,全面提升城区商贸质态。构筑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市区依托在建的宿淮铁路和京杭运河宿迁中心港,重点推进宿迁中心港物流园区、江苏中联物流中心、宿迁翔盛物流中心、宿迁交通物流集装箱站场建设。各县区年内也相应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的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培育壮大一批物流企业。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华东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整合骆马湖周边旅游资源,加快运河文化城、中国水城、温泉度假城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启动骆马湖水上旅游开发,打造皂河旅游古镇,确保年内骆马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成功。推进以洪泽湖湿地公园为重点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重点开发特色旅游乡镇(村)、生态休闲农庄、特色农业观光园、民俗风情园、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年内确保创建旅游特色村9家。积极开展“文化产业发展年”活动,加快泽达创意产业园、苏酒博物馆、市图书馆新馆、新华书城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精心筹拍一批特色影视作品,促进报业集团、广电集团、楚凤文化等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搞活流通促进消费。有效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巩固发展城乡消费持续增长的好势头。健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支持纺织品、服装、家具、建材等专业市场建设,引导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加快餐饮酒吧、休闲会所、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服务场所建设,培育汽车、旅游、住房等消费热点,促进市场持续繁荣。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营造快捷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四)全力加快重点工程建设,集中展示城市整体形象。紧扣时间节点,倒逼推进园博园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高质量承办好省第七届园博会。上半年园博会主场馆力争竣工并启动布展工作,博览园及罗曼园配套设施和景观工程全面完成;八月份完成宿迁景区建设任务;九月份星辰国际会议中心竣工运营,年底前城市展览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运河国际会议中心完成内外装修。着力打造市区核心地标群。年内宝龙城市广场商业部分建成运营,金鹰天地广场进入中心店主体施工,宿迁1897、中央国际购物广场三季度开工建设,加快中豪国际商业中心、金三角金融财富广场、恒力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市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科学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加快110指挥中心、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建设,新区商务楼、便民服务中心以及江苏银行、民丰银行综合办公楼年内确保投入使用。快速推进沭阳南部新城、泗阳运河新城、泗洪中心商务区建设,不断增强县城的集聚能力和带动功能。大力开展“精品城市”创建。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加快市区路灯亮化集中监控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大力整治沿路、沿街的残破危旧建筑,全面修复损坏的人行道板等公共设施;集中力量整治背街小巷、河道沟边卫生死角,对城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实行全天候保洁;加强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整治,严控餐饮附属设施油烟排放,保持城市空气质量良好。深入开展“绿化品位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城市大型绿廊和干道绿色通道,重点打造市府新区、宿豫新区、宿城新区三大园林景观精品片区和20个园林景观精品庭院、20条园林景观精品道路。始终坚持镇当城建的理念,按照中小城市发展要求,对省市重点中心镇进行全面规划建设,着重支持洋河镇发展,打造未来的洋河新城。按照“三集中、三靠近”的原则,尊重农民意愿,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与小城镇一体规划、建设和发展。同时,充分考虑城市化快速推进所带来的公共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优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布局,积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有能力的农民到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中心镇购房居住、就业生活,不断加快城市、城镇人口集聚的步伐。
(五)全面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提高区域综合承载能力。重点推进四个方面的基础工程建设。一是重大交通工程。全力加快宿新高速宿迁段、205国道、344省道、325省道以及发展大道南延等工程建设步伐,326省道沭阳段、121省道宿迁段、245省道泗洪至安徽段确保年内启动,京杭运河宿迁一号桥确保年内建成通车;宿淮铁路宿迁段年内建成,并认真做好徐宿淮铁路前期和启动工作;京杭运河宿迁中心港、成子河船闸工程确保年内开工。二是城市水务工程。重点推进古黄河雄壮河湾景区改造、环城西路以西景观提升以及民便河景区改造、七堡引湖枢纽等工程,古黄河与民便河内环沟通工程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加快西民便河综合整治和管网清淤,六塘河疏浚整治工程确保三季度完工,市区积水地段改造、古黄河疏浚整治、城区排涝泵站和排水管网工程年内完成,市第二水厂年底前实现并网供水。三是节能环保工程。确保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5万平方米,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市危险废弃物填埋场、苏华达新材料脱硫、河西污水处理厂二期以及相关污水处理厂强化脱氮等工程年内建成运行。切实做好新沂河北偏泓尾水通道扩容工程前期工作,按计划推进南水北调截污导流扩容工程建设,确保重点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明显提升。四是区域电网工程。大力完善高压电网,强化中低压电网,推动国电二期2×600兆瓦发电工程尽快启动建设,年内确保500千伏双泗变扩建和4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按期达标投产,切实提高配电线路联络率、配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同时,继续加大供气、供热以及广电管网、加油站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提高保障水平和承载能力。
(六)着力深化综合配套改革,更大力度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巩固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实施洋河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开展市级扩权强镇试点,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大力推进招投标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新机制。不断强化财税体制创新,完善市区财税管理体制,加大预算资金统筹调配力度,稳妥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继续争取市外股份制银行来宿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农合行改制为农商行,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试点。积极引进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手段进行直接融资,探索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年内各县区分别设立1家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的创投公司。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年底前市区和三个县分别建成不少于1000公顷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积极探索在市域范围内综合统筹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办法,创新土地流转和土地股份合作方式,研究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保障住房的“双置换”试点。坚持以改革促开放,切实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利用海关运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培育外贸主体,加快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创建,争取宿迁国检上半年获批。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开拓国际市场,确保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3亿美元。加大外资引进力度,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0家,实际到账外资2.4亿美元。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拓展对外劳务合作和境外建设市场,年内自营外派劳务600人,实现营业额2000万美元以上。 (七)切实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创新型经济快速发展。全面落实与省科技厅的会商制度,抓好科技园区和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把宿迁经济开发区科技产业园和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建成一流的省级现代科技园区。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园区发展,加快产业研究院建设步伐,支持智能输变电设备、功能膜材料、生物酿酒、木材加工等研究院建设,确保国家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年内建成使用,国家玻璃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力争年内立项建设。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精心筹办好“中国宿迁生态科技博览会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推动企业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联合,吸引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参与产业研究院建设,争取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学研基地、研发机构落户宿迁,年内确保实施合作项目200个以上。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切实完善和提升服务功能。继续加大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确保年内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到35家以上。支持企业参与高新技术认定,年内全市按国家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0家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发明创造,全年专利申请量确保超过1000件。广泛开展名牌商标和名牌产品创建活动,全年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件以上、省名牌产品20个以上。足额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面启动“十大重点人才工程”,统筹实施好领军人才“双百计划”、产学研人才“双千计划”、新兴产业人才“双万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年内确保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100名,培训科技企业家100名,签约外协专家200名以上。认真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金蓝领”计划,拓展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全年确保培养技师、高级技师600人,组织行业鉴定2000人。
以富民惠民的实际行动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围绕更大力度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2011年)将以就业创业、城乡安居、医疗教育、公交通达、扶贫济困、养老保障、便民服务、环境改善等八个方面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为重点,切实解决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全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确保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让人民群众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活感受,进一步提高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千方百计推动创业扩大就业。制定更富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完善创业配套服务,加快创业孵化和培训基地建设,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规模,鼓励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向创业者开放。全年确保发放青年创业小额贷款5000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3万户、私营企业3000家。大力开展各类培训,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实用技术培训24.2万人、农民创业及“致福工程”培训1.8万人,对2000名退役士兵和复员士官开展免费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增加就业再就业资金安排,健全完善四级联网、资源共享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就业援助力度,促进各类群体充分就业,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农村零转移家庭。全年确保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4.5万人,帮助8500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新建大学生见习基地72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在住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本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返土就业、市外人员选择来宿迁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强化劳动监察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引导企业逐步提高职工劳动报酬,不断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
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不断完善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标准,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继续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实施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稳步提升保险统筹层次,全市五险扩面新增合计18万人。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城镇户籍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新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行“即征即保”,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到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参保率都稳定在98%以上。落实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年内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240元、21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3200元、2600元,集中供养率达65%以上。深入开展城乡医疗救助,加快同步结算平台建设,实现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无缝对接,对获得医保补偿以后的个人自付部分再给予不低于30%补助,为贫困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提供特殊救助。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农村敬老院“关爱工程”,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年完成“关爱工程”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新增床位510张,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20个。扎实推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区)创建,认真落实好各项优抚安置政策。
你好,目前官网暂时还未公布入围体检的名单,只有面试名单。宿迁市2019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入围面试人员名单公告
宿迁市教育局地址:太湖路261号。
户型 3室2厅2卫 约132.41㎡ 总价约79.01万 户型 2室2厅1卫 &nbs...
2011年从化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2011 年 3 月 5 日在从化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代市长 郭清和 各位代表: 我代表从化市人民政府, 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 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十一五”时期和 2010 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 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我们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信心, 把握机遇, 攻坚克难, 真抓实干, 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全面进步, 圆满完成“十一五” 规划主要任务,为推动从化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过去的五年, 我们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 全面推进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水 平。2010 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185.29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 14.5%,比 2005年增长 83.3%,
2011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1月 11日在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李万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 2010年和 “十一五 ”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 是我市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 略、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 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 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150 亿元,增长 15.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 入 500.8 亿元,增长 25.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08 亿元(常规口径),增长 5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30亿元,增长 17.8%;实际使用外资 100.3亿美元, 增长 66.7%;城
2011年洛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8日在泰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徐郭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和“十一五”发展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泰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积极应对宏观形势的新变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协调推进全市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圆满完成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6.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3.1%。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6.2亿元,增长32.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3.6亿元,增长2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7亿元,增长18.5%。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6.7亿美元,增长18.1%。完成进出口总额222.8亿美元,增长47.7%,其中出口155.6亿美元,增长43.2%。新增高效农业14.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0.9万亩。新增上市企业5家,通过审核待发5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26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37元,分别增长10.6%、12.9%。新增城镇就业8.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企业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继续保持在97%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99%。新增廉租房保障家庭1062户,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家庭724户,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实物配租855户,我市住房保障全覆盖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西绕城高速、宁杭城际铁路、京沪高铁及其配套场站、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常溧高速开工建设。沪宁城际铁路、常州客运中心和戚墅堰站建成投运。青洋路高架、中吴大道、飞龙东路、新机场路以及机场高架路等建成通车。“三河三园”工程全面完成。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承办十七届省运会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江苏历史上最精彩、最圆满、最成功、最难忘、最和谐的体育盛会。我市获得奖牌第一、总分第二、金牌第三的好成绩。全新的城市面貌、精彩的开幕闭幕、一流的组织水平、超越的竞技体育、市民的文明素养,全面展示了常州的崭新形象,大大激励了常州人民“事事争当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的奋勇争先精神。 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它为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十一五”是常州经受巨大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克服了铁本事件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五年,是我市结构调整进展最快、成效最明显的时期;是民生改善最为突出、百姓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是城乡建设力度最大、面貌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市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外形象迅速提升的时期。 |
——综合实力跨上大台阶。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3倍。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到4550.5亿元和3011.7亿元,分别比2006年年初增加2900.9亿元和1898.4亿元。五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412亿元,外贸出口达到574.1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达到100.5亿美元,分别是“十五”的3.3倍、3倍、4.7倍。五年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34个、新增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0个。五年新增私营个体企业45236户、个体工商户138967家、个私注册资本1284.9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14.4%、28.7%、133.8%。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新增12家,累计达到13家;入库税收超亿元企业达到35家;五年上市企业新增11家,累计达21家。
——结构调整取得大进展。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3︰61.1︰34.6调整到2010年的3.4︰56.0︰40.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7387.8亿元,是2005年的3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79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1.4%,比2005年提高了14.8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09.7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国内外游客总数突破2700万人,是2005年的2.1倍。规模农业面积达到136.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1.4%,水稻单产实现全省“八连冠”。
——科技创新迈出大步伐。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3%,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以常州科教城为引领,探索形成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新模式。全市引进重大研发机构59家,实施产学研项目2000余项;新建企业“两站三中心”392家,累计502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引进海外人才1802人、创业团队300个。全市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6家,累计授权专利20241件,其中发明专利1412件。
——城乡面貌发生大变化。
城市骨架拉大、功能完善、管理创新、环境优化。南部新城16.6平方公里核心区基本建成,西太湖整治保护开发利用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北部高铁新城全面启动。东大门21条主次道路建设全面拉开。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50平方公里增加到230平方公里。运河南移、城市高架、快速公交、城际高铁、空港改造、奥体中心、博物馆、规划馆、大剧院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运。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建成区数字化城管全覆盖,被评为全省优秀管理城市第一名、“全国交通畅通工程”A类一等管理水平同类城市第一名。累计新增城乡绿地11334公顷。市区60条河道全面整治,清水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所有村实现“三清一绿”,50%以上村达到“五化三有”。县乡河道全面疏浚,大中型水库以及病险小水库全部加固。
——人民生活得到大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制度全覆盖,跨入全国地级市相对富裕城市前10名。新建和改造提升市政公园绿地57个,对中心城区所有公厕实施改造,公园公厕全部免费开放。对388条背街小巷、103个菜市场全面实施了改造提升。“公交优先”全面推进,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到100%,公交出行率从2005年的8.9%提高到2010年的25.8%。完成了1000多万平方米、125个老小区的综合整治,50万老小区居民受益。
——社会事业有了大进步。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所有辖市区均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区)。江苏工业学院成功提升为常州大学。医疗机构布局合理调整,阳湖医院即将建成。以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完成了市属文艺院团和部分文化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任务,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3件作品获得国家、省“五个一”工程奖。和谐安民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审批事项集中度达82%。与此同时,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审计统计、人武人防、海关国检、药监质监、粮食供销、边防海事、档案地方志、防灾减灾、安全生产、民族宗教、援疆援川、人口和计划生育、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构想和2011年主要工作
从今年(2011年)开始的“十二五”,是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全面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四大战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竞争力、生态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努力把常州建设成为创新创业城、现代产业城、生态宜居城、和谐幸福城。
“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
——在经济发展上,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以上,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要实现新的突破,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争取达到50%。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农业产业协调发展。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00亿元,人均超1.5万美元。
——在城乡建设上,大力推进“三城融合,南北建新;东西协调,开发东部;统筹兼顾,城乡一体”。中心城区在进一步完善功能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建成现代大气、环境优美、管理有序、宜居宜业的高品质中心城区。南部新城在着力提升核心城区的同时,重点开发建设滨湖新城,做到城市框架基本形成,重要基础设施和功能布局基本到位,成为凸显旅游休闲、生态居住、科技教育等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新城区。北部新城全面推进高铁枢纽、旅游动漫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一个全新的高铁、商务、创意城将迅速在常州北部崛起。对包括戚区、天宁和武进东部270平方公里的东大门实行“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发展”,21条主次干道建设全部完成,轨道交通等重点特色产业初步形成,常州东部地区将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个新区域。城乡要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的一体化,全面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对外开放上,要用更宽广的视野,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开发区为重要载体,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全面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要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和市场结构,提高双自产品出口比重,增加外贸出口附加值。要鼓励企业大胆“走出去”,充分利用海外的市场、技术、人才和资源,拓展国际发展空间。要在更广领域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全面提高常州的国际化水平。
——在人民生活上,要富民优先,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让常州人民都能过上宽裕安康的生活。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在增加居民工资收入的同时,还要增加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以上。要采取切实措施扶贫帮困,进一步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政府救助为主体、以社会救助为补充的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并努力帮助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社会建设上,要做到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升。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市委十届十次全体会议的精神,市政府编制了《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现已发给各位代表,提请大会审议。
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做好今年(2011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2011年)全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10%;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目标将根据省下达指标确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5分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年”活动,以60项重点工程为抓手,全力推进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1)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节能服务和商务服务业,推进100家制造企业主辅分离。创新金融服务业,确保信贷投放增长15%以上,中小企业贷款增长18%以上。组建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引进1家外地金融机构,探索成立科技银行。力争10家以上企业境内外上市。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农村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完成创业投资5亿元以上。(2)突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推进运河五号等8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发展卡龙动漫等5个骨干文化企业,培育手机报刊等3个新型文化业态。(3)突破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城市旅游,着力推进环球动漫嬉戏谷、东方盐湖城、中华纺织博览园等十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国内外游客突破3300万人次。(4)提升发展商贸市场物流业。年成交额超50亿元的市场达到13个以上,超100亿元的市场5个。重点抓好武进区花园街商业街、新北区通江中路商业街区等新型商业街区建设。(5)提升发展房地产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支持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建设力度。
2.加快发展新兴产业。(1)实施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计划。重点扶持100家重点企业,实施100个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今年(2011年)新兴产业中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5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以上。(2)扩大有效投入。推进100项工业重点项目,工业投入增长18%,新兴产业中制造业投入占全市工业投入的70%。(3)加大与央企对接合作力度。重点推进中石油、东风汽车等项目建设,力争央企在常投资企业产值增长22%以上。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1)推动企业技术改造。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2)实施品牌带动。全市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件、江苏省著名商标20件、境外注册商标80件,新增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2个。(3)加快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组织实施“十企示范、百企试点、千企升级”两化融合推进工程。
4.大力发展现代农业。(1)推进“双百万亩”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新增高效种植业10万亩、高效渔业3万亩。(2)推动规模农业发展。完成土地流转5万亩,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5万亩。(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家以上,建设武进现代农业产业园、溧阳曹山现代农业产业园、长荡湖河蟹产业园、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综合园区。
(二)强化科技创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
1.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1)增强园区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把园区建成科技创新先导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集约发展示范区。(2)完善健全工作和政策体系,集聚整合全市的科技、教育、人才和产业资源,促进“一核八园”裂变发展。(3)壮大园区产业规模,组织实施“一核八园”重点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00项,8个园区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
2.突出企业主体地位。(1)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家、高新技术产品150只,100家创新领航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2)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机构、创新联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新增产学研项目250项。(3)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2万件和4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100件。
3.建设创新创业平台。(1)加快科教城建设。科教城研发机构及高科技企业总数突破500家,研发人才总数突破1万人,产学研合作项目突破500项。(2)加大孵化器建设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加速器试点,全市孵化器、加速器面积累计达3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3300家。(3)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增企业创新平台60家,其中省级以上“两站三中心”30家。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0家。
4.加快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1)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和“龙城英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全年引进100个领军型海归创业团队和1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力争有25人入选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壮大创新创业型企业,促进领军型海归创业企业向成长型企业发展。(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创新创业人才扶持政策,组建海归创业服务中心。
(三)扩大对外开放,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1.提高利用外资水平。(1)确立新的理念。把利用外资从原来的注重规模转到“量质并举、以质为重、优化结构、提升水平”的思路上来。(2)突破外资大项目。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或工商登记注册外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35个,力争突破超10亿美元的特大型项目。(3)调整外资结构。新兴产业利用外资占制造业的比重达到5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到账外资比重提升5个百分点。
2.优化外贸外经结构。(1)优化出口结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25%,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0%,新兴产业出口占比达30%。(2)培育规模出口企业。通过市场开拓、品牌带动等措施,加快培育规模型重点出口企业,出口超亿美元企业达25家。(3)加强外经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推进企业建立境外产业基地,中方协议投资增长15%,外经营业额增长5%。(4)发展服务外包。吸引境内外大型服务外包企业进驻常州,培育一批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和中高端人才,服务外包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
3.推进开发区新跃升。(1)营造产业特色。鼓励各级开发区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开发区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2)促进提档升级。加快推进省级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园区,加快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各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超过100亿元。(3)提高贡献份额。开发区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分别超过75%、50%和50%,新增总投资超亿美元制造业项目占全市80%以上。
(四)改善民生办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1.加快推进富民进程,全面提高人民收入水平。(1)就业富民。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新增就业7万人,大学生就业3万人,技职校毕业生就业1.7万人,援助困难群体就业3000人,动态消除城乡零就业家庭。(2)创业富民。年内净增私营企业1万户,新增个体工商户2万户,新增个私注册资本330亿元。组织各类创业培训1万人次,扶持创业5000人,创业带动就业3万人,建立实训基地、孵化基地60个。(3)保障富民。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分别净增参保3万、3万、2万人,实现应保尽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平均提高10%以上,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元,市区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提高到220元。(4)改革富民。继续推进农村合作改革,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率达到40%,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5)增收富民。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0%,企业签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数增长10%。鼓励城乡居民多渠道增加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提高集体经济分配股息、红利和承包土地流转收入。
2.加大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切实保障。(1)市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月390元提高到430元,低保边缘困难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1000元。(2)当季度平均物价指标达到或超过3%时,对城乡低保等九类低收入群体,按当地低保标准的25%发放季度物价补贴。当公用事业或公益性服务价格上调时,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优惠补贴。(3)全额资助市区低保、三无、五保和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对市区低保、三无、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贫困家庭儿童及孤儿等困难群体实施医疗救助。对城区低保重症精神病人门诊自费部分实行全额资助,对城区低保边缘重症精神病人门诊自费部分资助50%。(4)开展大病、困难大学生等慈善救助,全年救助1500万元以上。(5)落实帮困助学金2200万元以上。中职1-2年级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每人每年1500元,中职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实行免费教育。对具有常州户籍的城乡低保、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在园就读幼儿以及孤残幼儿、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少数民族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给予每人每年保育教育费1000元的政府补助。
3.切实改善居住条件,提高住房保障水平。(1)新开工廉租房和公共租赁房12万平方米,续建35万平方米。三年增加实物配租廉租房、公共租赁房6500户,其中今年(2011年)确保增加1300户。住房公积金扩面7万人,发放公积金贷款20亿元。(2)启动市区8万平方米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试点工程。对市区80万平方米左右的老住宅区进行整治提升,市区住宅小区增设停车泊位3300个。
4.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1)加快医疗机构布局调整。建成阳湖医院一期、新北医院、儿童医院病房楼。加快一院综合病房大楼、七院门急诊综合楼等建设步伐。(2)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居民在社区就诊比例达50%以上。(3)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职工医保个人住院现金自付比例稳定在30%以内,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制度规定范围内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和60%。新农合参保率保持100%,人均筹资达280元以上,住院补偿率达45%。(4)切实减轻就医负担。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做好医学检查同城互认和医疗费用控制工作,门诊和住院费用增幅低于同期物价指数增幅。
5.实施爱老助老工程,让老年人享受更多关爱。开工建设市老年康复中心和武进新东方颐养园等8家社会养老机构。运河山庄养老院、戚区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年内竣工,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800张。建成A级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31个。市区增建老年人助餐点20个。完成培训养老专业人员600人次以上。新建区级老年大学2所,实现两市五区老年大学全覆盖。
6.推进残疾人帮扶工程,用爱心温暖残疾人。为4000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为城区750名低保重度、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实施居家安养服务,为320户有需求的困难残疾人家庭装配无障碍设施,筹建残疾人康复医院和12家残疾人托养机构。创建5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培训600名残疾人,帮助1000名贫困残疾人脱贫。
7.加大农村公共投入,建设幸福新农村。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2500人。为农服务社覆盖全市行政村达90%以上。每镇送戏不少于4场,每村每月送电影不少于1场,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万户。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4421户。综合整治村庄河塘856个,疏浚县乡级河道100条,建设桥梁100座。全面完成中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年度建设任务。
8.深入推进“公交优先”,全面实施畅通工程。(1)大力发展公交事业,新购更新空调车874辆,市区空调车比例达100%。建设公交调度指挥中心、礼河公交综合枢纽。新辟10条、优化调整16条公交线路,快速公交一号线延伸至高铁站。(2)科学组织道路交通,实施白云路星园路路口、龙城大道潞横路路口等道口渠化。对机场路等70个道路路口实施交通信号“绿波”控制。全面推进交通文明行动计划。(3)切实解决交通堵点问题,重点解决广化街吊桥路路口、丽华北路、北大街、怀德路劳动西路路口、健身路关河路路口、通江中路以及局前街小学、二十四中、省常中等时段性交通堵点。
9.实施和谐安民提升工程,增强居民安全感。80万平方米老小区提升工程防范设施补建到位,实现老小区保洁、保绿与保安一体化管理。完成沿街商铺技防入户1.5万户,城镇居民技防入户10万户,农村居民技防入户25万户,技防覆盖率达到60%。新增治安复杂场所、易发案地区、背街小巷、居民区视频监控摄像机2000个,建成318所学校主要出入口视频监控系统。开展城中村和次新小区安防设施建设试点工作。
10.加大环保力度,营造宜居环境。推进京杭运河等8个小流域综合整治,确保3条入太湖河道水质稳定达标。对市区外围的40条黑臭河道实施整治,对市内已整治的60条河道实施长效监管。继续对全市13个区域开展废气污染专项整治,新建“禁燃区”54平方公里。加大对机动车、扬尘和餐饮油烟等污染的防治力度,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以上。
(五)加强社会管理,促进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1.推进教育均衡发展。(1)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建设、改造校舍25万平方米,对26所幼儿园园舍进行新建、扩建、改造。(2)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省优质中小学占比达70%以上,就读率达80%以上。省优质职业学校占比、就读率均达90%以上。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吸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达87%以上。(3)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完善减负增效工作机制,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增市体育、德育、科技、艺术等特色学校90所,新创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100所。
2.繁荣发展文体事业。(1)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完成常州图书馆及少儿图书馆改造并向社会免费开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各类文化阵地公益性演出1000场,低票价经营性演出1000场。培育10家民间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和10支民间骨干业余社会文艺团队,提供多层次的文化服务。(2)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全面启动青果巷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升。(3)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对户外健身器材实施更新改造,完成新建公园、广场、绿地的配套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积极备战省十八届运动会。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1)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加强社区管理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各项设施,推进和谐物管,实现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管理的良性互动。(2)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畅通民意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制度化,继续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和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3)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发挥应急中心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作用,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4)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提升综合监管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4.统筹发展各项事业。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提升全民素质。实施“市民卡”工程,年内发放100万张以上。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实施优生优育早教工程,提高婴幼儿素质。强化食品生产、流通环节监管,提高饮食卫生安全水平。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防灾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六)推进城乡一体,实现环境建设新跃升
1.推进“三城融合”。(1)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建设延陵路、中吴大道等现代商务集聚区,提升文化宫、南大街商业集中区品位。(2)加快建设北部新城。加快推进高铁新城区、旅游动漫等四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全面完成京沪高铁站配套工程,提升高新、电子光伏及出口加工区等五大片区功能。(3)强力推进南部新城建设。进一步完善武进区“十纵十横”的道路框架,加快延政路商务区等“八大街区”建设步伐,加快建设西太湖“滨湖新城”。启动花园街和晋陵路对接工程,龙江路高架南延工程建成通车。
2.合力开发东部。(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东大门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明路、中吴大道东段、劳动东路东段等主次干道建设,促进东部地区交通路网与主城区的无缝对接。(2)完善区域城市功能。加快建设一批商业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促进人口集聚。(3)优化人居环境。建设玫瑰湖体育休闲公园,建成丁塘河主题公园。组织对圩墩小区等老城区的全面整治,提升市容市貌。
3.完善城市功能。(1)加快构建对外交通体系。常州西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加快泰州大桥接线常州段、常溧高速公路、104国道溧阳西段、241省道金坛北段建设步伐。京沪高铁、宁杭城铁建成投运。常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部完工并正式投运。(2)完善城市路网。续建棕榈路、清潭西路等主次干道,新建新堂北路延伸、晋陵南路延伸等城市骨架道路,改造提升丽华路、劳动东路、永宁北路翠竹段等城市道路。做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前期工作。(3)加快航道建设。完成苏南运河常州西段三级航道整治及戚墅堰大桥建设,加快丹金溧漕河、芜申运河溧阳段等三级航道网整治。(4)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大运河东枢纽、采菱港、藻港河南枢纽等城市防洪节点工程。(5)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加快电网改造,实施220千伏及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实施老小区和新北区农村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快江边污水厂三期、魏村水厂取水口移址工程建设步伐。新建燃气管网50公里。
4.改善生态环境。(1)建成国家生态市。年内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在此基础上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2)继续实施五大“特色绿化工程”。建成太湖湾嬉戏谷、高铁南北广场等绿地,完成蔷薇园和翠竹公园的改造提升,对新堂北路、晋陵南路等新建道路实施绿化,开工建设10个小游园,新增绿地面积355公顷。(3)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施重点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60项,加快建设城市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对100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监测,淘汰落后用能设备100台(套)。开展新一轮化工、工业园区和集中区专项整治,推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及交易工作。
5.深化长效管理。(1)提升数字城管。完善数字化城管监控系统建设,进一步强化网格管理,提高城管水平。(2)美化市容市貌。对新堂北路、会馆浜路、劳动西路等道路两侧环境进行整治与提升,加大户外广告清理整治力度,维护城市良好形象。(3)改善环卫设施。完成工业固体废弃物安全填埋场一期、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提标扩能项目主体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一期工程建成投运。
6.加快城乡一体。(1)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修订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完成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组织编制城乡统筹发展规划,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的全覆盖。(2)提升城镇发展水平。加快金坛、溧阳两个中等城市建设步伐,推进6个市级示范中心镇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发展集约的现代化城镇体系。(3)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五个一体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85%以上行政村的村级集体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增长10%。
(七)提升服务效能,优化科学发展软环境
1.推进依法行政。(1)规范行政行为。政府的各项工作都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2)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处罚,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工作,努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3)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
2.探索管理创新。(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建设项目并联审批、联审会办,行政审批时限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速20%以上。完善行政服务“两集中两到位”,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度提高到87%以上。(2)推行阳光政务。深化网上政务公开系统,优化在线服务办件系统,做到权力全覆盖、运行全透明、流程全受控。(3)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完善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提高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充分利用市长公开电话、“市长与网民”、《每周一报》、《每月一告》等与市民沟通的渠道,倾听民意,汲取民智,呼应民心,为人民服好务、办好事。
3.强化工作落实。(1)提高执行能力。全体公务员要弘扬求实、务实、踏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为民服务能力。(2)敢于创新创造。要从常州发展的实际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在工作中敢于试验、探索和创造,善于用改革的手段和创新的举措,不断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3)加大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效能建设问责体系,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4.加强廉政建设。(1)坚持廉洁从政。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三重一大”等重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2)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积极预防和打击各种腐败行为。(3)优化支出结构。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财政保障机制,公共财政要向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得益的事情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