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III
1 渗透检测基础知识 1
1.1 渗透检测的定义和作用1
1.2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1
1.3 渗透检测的分类2
1.4 渗透检测操作程序2
1.5 渗透检测的优缺点2
1.6 表面缺陷无损检测方法的比较3
2 渗透检测的物理化学基础4
2.1 自然界的三种物质形态4
2.2 表面张力与表面张力系数4
2.2.1 表面张力4
2.2.2 表面张力产生的机理6
2.3 润湿7
2.3.1 润湿(或不润湿)现象7
2.3.2 润湿方程与接触角8
2.3.3 润湿的三种方式和润湿的四个等级8
2.4 毛细现象10
2.4.1 毛细现象10
2.4.2 毛细现象中的液面高度10
2.4.3 渗透检测中的毛细现象13
2.5 吸附现象15
2.5.1 固体表面的吸附现象15
2.5.2 液体表面的吸附现象15
2.5.3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16
2.5.4 渗透中的吸附现象16
2.6 溶解17
2.6.1 溶解现象及溶解度17
2.6.2 渗透剂浓度17
2.7 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剂18
2.7.1 表面活性与表面活性剂的定义18
2.7.2 表面活性剂的H. .B 值19
2.7.3 乳化作用19
2.8 渗透剂的渗透性20
2.8.1 静态渗透参量 Static Penetration Parameter(SPP)20
2.8.2 动态渗透参量 Kinetic Penetration Parameter(KPP)21
2.9 渗透检测的光学基础22
2.9.1 光度量术语及单位22
2.9.2 发光23
2.9.3 紫外线24
2.9.4 人眼对光的响应24
2.9.5 对比度和可见度25
3 渗透检测材料27
3.1 渗透剂27
3.1.1 渗透剂的分类和组成27
3.1.2 渗透剂的性能28
3.1.3 着色渗透剂31
3.1.4 荧光渗透剂32
3.1.5 特殊用途的渗透剂33
3.2 去除剂与乳化剂33
3.2.1 去除剂33
3.2.2 乳化剂34
3.2.3 溶剂去除剂35
3.3 显像剂35
3.3.1 显像剂的分类及组成35
3.3.2 显像剂性能37
3.4 渗透检测材料系统38
3.4.1 常见的渗透检测材料系统38
3.4.2 渗透检测材料系统的选择原则38
4 渗透检测器材40
4.1 渗透检测装置40
4.1.1 便携式渗透检测装置40
4.1.2 固定渗透检测装置41
4.2 检测场地及光源45
4.2.1 检测场地45
4.2.2 检测光源46
4.3 测量设备46
4.3.1 紫外线辐照计46
4.3.2 白光照度计47
4.3.3 荧光亮度计47
4.4 渗透检测试块48
4.4.1 A型试块(铝合金淬火裂纹试块)48
4.4.2 B型试块(不锈钢镀铬试块)49
4.4.3 C型试块50
4.4.4 1型参考试块51
4.4.5 2型参考试块52
4.4.6 缺陷试件53
5 渗透检测技术54
5.1 渗透检测基本步骤54
5.1.1 表面准备和预清洗55
5.1.2 施加渗透剂 59
5.1.3 去除多余的渗透剂 60
5.1.4 干燥 61
5.1.5 显像 62
5.1.6 观察和评定 64
5.1.7 后清洗及复验 65
5.2 缺陷显示及裂纹检出能力66
5.2.1 缺陷显示66
5.2.2 裂纹检出能力67
5.2.3 影响渗透剂渗入开口缺陷的因素67
5.3 典型渗透检测方法68
5.3.1 水洗型渗透检测法68
5.3.2 后乳化型渗透检测法70
5.3.3 溶剂去除型渗透检测法72
5.4 渗透检测方法的选用73
5.5 渗透检测剂系统的选择原则74
5.6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75
5.6.1 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75
5.6.2 工艺规程实例76
6 检测评定78
6.1 显示的解释和评定78
6.2 显示的分类78
6.3 缺陷的评定与记录80
6.3.1 缺陷显示的分类80
6.3.2 缺陷的分类81
6.3.3 缺陷显示评定的一般要求82
6.3.4 缺陷显示记录82
6.4 渗透检测报告83
6.4.1 检测报告基本内容83
6.4.2 检测报告示例83
7 渗透检测应用及缺陷图谱85
7.1 焊接件85
7.1.1 坡口的渗透检测85
7.1.2 焊接过程中的渗透检测85
7.1.3 显示评定86
7.1.4 典型焊接缺陷显示图谱87
7.2 铸件90
7.2.1 铸件渗透检测的特点90
7.2.2 铸件渗透检测要点91
7.2.3 铝合金铸件的渗透检测92
7.2.4 显示评定92
7.2.5 典型铸造缺陷显示图谱94
7.3 锻件96
7.3.1 锻件渗透检测的特点96
7.3.2 锻件渗透检测要点97
7.3.3 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的渗透检测98
7.3.4 显示评定99
7.3.5 典型锻件缺陷显示图谱99
7.4 热处理件101
7.4.1 热处理件渗透检测的特点和要点101
7.4.2 淬火件渗透检测102
7.4.3 显示评定102
7.4.4 典型热处理缺陷显示图谱102
7.5 机械加工件103
7.5.1 机械加工件渗透检测的特点和要点103
7.5.2 精加工件渗透检测103
7.5.3 显示评定103
7.5.4 典型机械加工缺陷显示图谱104
7.6 在役件104
7.6.1 在役件渗透检测的特点和要点104
7.6.2 钢制在役件的渗透检测105
7.6.3 显示评定105
7.6.4 典型在役件缺陷显示图谱105
8 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106
8.1 质量控制的必要性106
8.1.1 渗透检测人员106
8.1.2 渗透检测材料的性能检查107
8.1.3 渗透检测材料系统的灵敏度鉴定114
8.1.4 渗透检测材料的质量控制114
8.1.5 渗透检测器材的质量控制116
8.1.6 渗透检测工艺操作的质量控制117
8.2 渗透检测安全防护119
8.2.1 防火安全119
8.2.2 卫生安全120
9 渗透检测试验122
9.1 试验1:着色渗透检测综合灵敏度校验122
9.2 试验2:焊缝着色渗透检测122
9.3 试验3:不同温度下着色渗透材料性能比较123
附录A 渗透检测术语125
附录B 国内外渗透检测标准对比分析128
参考文献1342100433B
本书是一部渗透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的培训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渗透检测基础知识,渗透检测物理化学基础,渗透检测材料,渗透检测器材,渗透检测技术,检测评定,渗透检测应用及缺陷图谱,质量控制与案例防护和渗透检测实验等。为了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本书还收录了渗透检测术语,国内外渗透检测标准对比分析等内容。
本书既注重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又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及时介绍国内、外渗透检测的新观点和新技术。
本书除作为渗透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培训教材外,也可供各企业生产一线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工艺技术人员、研究机构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首先要确定一点,是不是材料学院或者化工学院。如果是,那么我可以回答你。检测技术就是利用各种手段对被检测的东西做出质量上的判断。通俗讲,就是检查东西好不好。实际应用中,一般来说,对金属材料的检测,主要通...
学科概况本学科是隶属于控制学科与工程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将自动化、电子、计算机、控制工程、信息处理、机械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融合为一体并综合运用的符合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
检测技术及应用是专科专业。学业性质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专科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从事生产过程检测与控制、机电产品质量检测、设备维修和企业质量与计量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内容本专业重点培养...
静电喷涂荧光渗透检测线的建造及应用
对于大型的复杂型面零件,静电喷涂荧光渗透检验具有独特的优势。介绍了静电喷涂荧光渗透检测线的建造思路和布局,总结了在建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合静电喷涂荧光渗透检验操作工艺,说明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静电喷涂荧光渗透检验适合在民航维修中推广应用。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技术及应用实践
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技术及应用实践 河北道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范威 摘 要:路面抗滑能力是影响道路行车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是保证公路行车安全及维 护必要的允许行车速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路面抗滑性能检测的相关技术、 方法、标准及发展趋势。结合应用实践,重点阐述了在我国高等级公路推荐使用的横 向力系数测试仪的应用经验和基本要求。并对路面抗滑性能设计、检测、标准提出了 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检测技术;应用实践及建议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截至目前我国的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已建成通 车4万公里以上,成为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养护质量由 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沿线设施等指标组成,其中路面是道路使用者直接接触的 部分,路面的养护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道路使用者的利益和道路本身的使用寿命。随着 时间的推移、交通量增长和自然环境的变化
《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现代检测技术及应用》以“应用”为目标,兼顾宽度与深度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注重基础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学科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检测技术与检测装置(产品)相结合。在阐述典型参数的检测技术时,首先对该参数的常用检测方法进行一般性讲解和纵横比较,以满足宽度方面的要求;然后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进行较深入的阐述,包括传感原理、调理电路、性能特点、选用要点、安装、校验、故障处理等,以满足深度方面的要求。所选被深入阐述的检测方法,覆盖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热电式、压电式、霍尔式、电磁式、超声式等常用的传感原理。在深入剖析这些典型传感原理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传感检测的共性关键技术。
2100433B
《检测技术及应用》在取材上注意了实用性与先进性的结合,突出了基本技能的培养,加强了实验实训的内容。全书共分6章。第1章为绪论;第2章讲述检测技术基本知识;第3章讲述经典传感器,包括温度、压力、物位、流量等各种非电量传感器;第4章讲述现代传感器,包括光电、光纤、超声波传感器,气敏、湿敏、色敏传感器以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等现代新型传感器的选型和应用;第5章讲述传感器接口与检测电路;第6章为检测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教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检测技术及应用》可作为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人员参考。
在土力学中,一般把渗透力(也称渗流力)定义为单位体积的土体内土骨架受到的孔隙水的渗流作用力。渗透力是一种体积力,量纲与水的容重的量纲相同,作用方向与渗流的方向一致。因为土骨架受到的渗流作用力与土骨架给孔隙水的渗流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可以通过分析孔隙水的受力得到渗透力的表达式。
几乎所有的土力学教科书给出的饱和土的渗透力的表达式均为
J=γwi
式中
J——渗透力(矢量);
γ——水的容重;
i——渗透坡降(矢量),也称为水势梯度(矢量),以下称水势梯度。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