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生土建筑始于人工凿穴,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留存的烽火台、墓葬和故城遗址等,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情况。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1981年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曾举办世界各地生土建筑展览。21世纪初期世界上约有1/3的人口居住在生土建筑中。中国黄土高原63~6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乡村居民,大多仍然居住在窑洞及其他生土建筑中。由于地理条件、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民族习俗的不同,各地区的生土建筑在施工技术和建筑风格上也各有特点,这已经成为各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福建省永定地区的多层土楼堪称世界建筑的一个奇迹。
生土建筑按材料、结构和建造工艺区分,有黄土窑洞、土坯窑洞、土坯建筑、夯土墙或草泥垛墙建筑和各种“掩土建筑”,以及夯土的大体积构筑物。按营建方式和使用功能区分,则有窑洞民居、其他生土建筑民居和以生土材料建造的公用建筑(如城垣、粮仓、堤坝等)。
生土建筑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施工,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节省能源,它又融于自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因此,这种古老的建筑类型仍然具有生命力。但是各类生土建筑都有开间不大,布局受限制,日照不足,通风不畅和潮湿等缺点,需要改进。
生土建筑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也是祖先留给我们丰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生土建筑发源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干燥少雨,丰富的黄土层成为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生土建筑结构体系大概经历了掩土结构体系(穴居、窑洞)、夯土结构体系及土坯结构体系三个阶段。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建造了各种生土建筑,距今7 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地湾文化时期,已有圆形、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大约4000年前人类初步掌握的夯土技术,最具有特征的便是夯土建造的村社与城墙。土坯结构的出现,使生土建筑在保留人类与自然依恋关系与形式美感方面均达到很高的水准。能够看到的生土建筑有形史料,大都保留在黄土高原西北方向的地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建房已逐步用黏土砖代替土坯、土夯墙体,使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走向消亡。然而,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这个曾经被工业文明遗忘的人类瑰宝又一次引起有识之士关注。
作为人类最早的建筑方式之一,生土建筑很多地方的古文化遗址中,都有其文物遗留,像古长城的遗址、墓葬以及故城遣址等,都可以看到古人用生土营造建筑物的痕迹。生土建筑分布广泛,几乎遍及全球。中国黄土高原6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乡村居民,大多仍然居住在窑洞及其他生土建筑中。由于地理条件、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民族习俗的不同,各地区的生土建筑在施工技术和建筑风格上也各有特点,这已经成为各国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福建省永定地区的多层土楼,堪称世界建筑的一个奇迹。
中国生土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
1.窑洞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黄上高原的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一是在天然的山崖开挖洞穴,街道没住民居的另一侧,另一种是带天井庭院的下沉式窑洞。
2.夯土建筑
分布在中国沿黄河以北的’仁千旱地区,如河北省、东北三省一些地区和内蒙古等地。这些地区冬季气温低,而土是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夯土的施工技术可以用在建筑的许多部位j南方的板筑墙体甚至可做到二层楼高。
3.土坯建筑
中国北方的土坯技术是典型的构造方式,天然的、干燥的土坯砖是由粘土,草泥胶合在一起用手工在砖模中制造的。
生土建筑 earth construction 主要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
生土建筑按材料、结构和建造工艺区分,有黄土窑洞、或草泥垛墙建筑和各种“掩土建筑“,以及夯土的大体积构筑物。按营建方式和使用功能区分,则有窑洞民居、其他生土建筑民居和以生土材料建造的公用建筑(如城垣、粮...
在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今天,特别是中国西北地区,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致使该地区经济落后,森林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地区被缺水所困扰。我们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土建筑按材料、结构和建造工艺区分,有黄土窑洞、或草泥垛墙建筑和各种"掩土建筑",以及夯土的大体积构筑物。按营建方式和使用功能区分,则有窑洞民居、其他生土建筑民居和以生土材料建造的公用建筑(如城垣、粮仓、堤坝等)。
生土建筑可以就地取材,易于施工,
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节省能源;它又融于自然,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因此,这种古老的建筑类型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但是各类生土建筑都有开间不大,布局受限制,日照不足,通风不畅和潮湿等缺点,需要改进。
生土建筑最早、也是最普通的方式,就是夯土建筑。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一些地方的农村还在采用这种方式。在山区,一种方法是用一种能够固定在墙上的专用木制盒,用锹往板上添土,人站在墙上,用一种特制的榔头,把松软的土夯结实;另一种方法是用两块长长的木板,栽上几根木桩,用粗绳子把木板固定住,形成一个木槽,再往木槽里添土,用一种专用的木榔头把土捶紧。这种方式做成的墙,好像比一般火砖砌成的墙还要结实。有的住了20多年,生土夯成的墙还是刚夯成的样子。到最后拆屋的时候,要用锄头费好大的劲,才把那墙拆掉。
生土建筑的另一个方式就是先把生土做成砖,再用这种砖来砌墙。做砖的方法有碾压、和泥等多种,在水稻田比较多的地方,做砖多采用碾压的方式。其工序是选一块较平整、离村湾不远的稻田,收了稻之后,不等田里的土太干,就用牛拉上打场用的石磙,在田里把表面的一层土碾结,这道工序用的时间校长,据说要碾到一块砖上有7个牛的脚印,才算碾好了。碾好后,趁土还没有干,就用铁锹在土上切出-条条的缝,再用-种专用的锹,前面个人用力拉,后面一个人掌着专用的锹,把土撮成一块块的砖。和泥的方式也有几种,一种是把适合做土砖的土浇上水,把牛赶到浇了水的土里,活成泥巴,再把泥巴放进专用的木架里,做成一块块的土砖。砌墙的时候,砖和砖之间的粘合,也是用泥巴。
用生土做成的墙,年数多了后,这种墙就是很好的肥料,勤劳的人家,过一些年,就把屋里的老墙换一遍,把换下来的墙送到田里去,这也是积肥的一种方式。
由于生土材料的抗弯、抗剪、抗折强度很低,致使生土建筑在抗震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性不足。中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绝大部分地区地震活动还相当强烈。历次地震后的宏观调查表明,生土建筑震害普遍十分严重,但也有一些生土建筑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地震摇撼,依然完好无损。这就说明,生土结构只要设计合理,构造措施得当,也能满足抗震要求。2100433B
由于生土材料的抗弯、抗剪、抗折强度很低,致使生土建筑在抗震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性不足。中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绝大部分地区地震活动还相当强烈。历次地震后的宏观调查表明,生土建筑震害普遍十分严重,但也有一些生土建筑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地震摇撼,依然完好无损。这就说明,生土结构只要设计合理,构造措施得当,也能满足抗震要求。
生土建筑下沉式窑洞建筑的精神和延续
介绍了下沉式窑洞的平面布局、墙体材料、供暖系统及采暖方式,并对其热工性能及节能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下沉式窑洞在热工方面的缺陷并分析了其原因,最后展望了北方传统乡土民居的未来,以使传统的民居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国建筑学会生土建筑分会是由任震英先生亲自倡导并于1980年创立的。
二十多年来,热心生土建筑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建筑师,走遍了黄土高原、新疆、藏北 、滇北、川西、闽粤等我国主要生土建筑分布区,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他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自然能源,科学地解决了窑居与生土建筑的采光、防潮、保温、通风、抗震等问题,给古老的生土建筑赋予了新的生命。
天气炎热,无心游乐。最近小编时不时就畅游在凉爽的省图的书海里,看了不少建筑类书籍,实在是非常过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生土建筑这个词?如果没听过,那么巧了,今天小编正是要同大家一起欣赏顺便再了解一些比较美观的生土建筑。
生土材料,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原状生土为主要原料,无需焙烧仅需简单加工便可用于房屋建造的建筑材料,其传统形式包括夯土、土坯、泥砖、草泥、屋面覆土、灰土等。以生土作为主体结构材料的房屋通常被称为生土建筑。
从中国传统沿用的以‘土木之功’这一作为所有建造工程的概括,就可以看出生土与木材一样,在我国传统营造技术和建筑文化遗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土建筑具有低碳环保、造价低廉等优点。鉴于其突出的生态效益和普遍的地域适应性,现代生土基材料及其建造技术已成为实现绿色建筑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受到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研究机构与政府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
▲墨西哥艺术学校
▲柏林教堂
▲Handmade School
▲Gugler印刷厂
▲尼科米普沙漠文化中心
在生土建筑分布最广泛、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国,部分建筑师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尝试。
▲水岸山居
▲二分宅
▲马岔村民活动中心
生土建筑作为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建造形式,过去半世纪以来,欧美发达国家针对传统生土材料及其建造技术的改良和现代化应用,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取得了具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有效克服了传统生土建筑在防水、耐久和抗震方面的缺陷,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现代生土基材料优化及应用理论体系。
鉴于其突出的生态效益和普遍的地域适应性,现代生土材料及其建造技术已成为实现绿色建筑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受到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研究机构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怎么样,对于生土建筑,是不是多了一些了解?以后在建筑大神面前也可以胸有成竹的聊上几句。可把我牛逼坏了,插会儿腰~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缘起
1.1.1 建筑存在的原型及意义
1.1.2 走向终结的神话
1.1.3 尴尬的文明
1.1.4 生态文明理念生成的弱脉
1.1.5 生态与生土建筑
1.2 选题的价值
1.3 研究对象及目的
1.4 国内外有关生土建筑研究的现状及成果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黄土高原的生土建筑及语言嬗迭
2.1 黄土高原的生土建筑与黄土文明的足迹
2.1.1 天然洞穴——孕育人类文明的地母之穴
2.1.2 生土穴居与黄土文明的足迹
2.2 穴居形态的变迁与生土结构语言
2.2.1 穴居形态的变迁
2.2.2 生土结构语言的丰富
2.3 生土家园的营造
2.3.1 穴居语言的繁衍和流变
2.3.2 黄土经营的意匠
第三章 黄土高原人居环境中的机制文化
3.1 生命意识与居住环境理念
3.1.1 聚落形成的基本内涵
3.1.2 聚落生活的精神结构与变迁
3.2 生命理念与伦理模式
3.2.1 定居生活的第一神
3.2.2 与天理相通的伦理意识
3.3 生活理念与院落空间形态
3.3.1 院落形态及空间意象
3.3.2 门堂分立与登堂入室之缘起
3.3.3 院落形态的地域性成因
第四章 陕北黄土高原传统人居环境的生态价值分析
4.1 聚落形态与生态环境
4.1.1 地域概念及生态环境
4.1.2 人文历史的形成与演变
4.1.3 聚落形态及布局特征
4.2 生态空间与宅形理念
4.2.1 宅形的地理属性
4.2.2 气形观念与生态景观体系
4.3 建筑的人性、物性及天性
4.3.1 生活理念与空间语言
4.3.2 生土结构——会呼吸的有机生命体
4.3.3 石为骨、土为肉的生命模式
第五章 黄土文明的生命指向及人性关怀
5.1 黄土崇拜与黄土文明的积淀与嬗变
5.1.1 抟土做人与黄土崇拜
5.1.2 女娲崇拜产生的文化原型
5.1.3 黄土文明的积淀与嬗变
5.2 黄土文明的生命时空观
5.2.1 三才合一的宇宙生境
5.2.2 万物交感的生命能量场
5.2.3 生命的守护
5.3 黄土文明的伦理观
5.3.1 和谐是天大的伦理
5.3.2 从门脸、门气到门风
第六章 生土建筑人居环境设计理念及实践探索
6.1 国外生土建筑的过去和未来
6.1.1 洞穴——人类共同的故居
6.1.2 泥土——古老而通俗的语言
6.1.3 土坯王国
6.1.4 生土建筑的新生与未来
6.2 设计理念的探索
6.2.1 回归天地之家的环境意识
6.2.2 机制文化更新与空间理念的拓展
6.2.3 生命模式的设计意识
6.3 设计实践探索——陕西三原县柏社村生土建筑改造及创新设计
6.3.1 地理与人文历史背景
6.3.2 生土民居现状调研
6.3.3 对生土建筑走向衰落的反思
6.3.4 改造和创新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