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发展
一、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二、景观生态学发展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特点和应用
一、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二、景观生态学学科地位和特点
三、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应用
第二章 景观结构及要素的生态作用
第一节 景观结构及形成因素
一、景观的组成要素
二、景观结构
三、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景观要素及其生态作用
一、斑块及其生态功能
二、廊道及其功能
三、基质
四、孔隙度和网络
第三节 景观总体结构
一、景观格局构型
二、景观多样性和异质性
三、景观的连接度
四、景观的网络结构
五、景观的对比度和粒度
第三章 等级理论与尺度效应
第一节 系统及其等级理论
一、系统及特点
二、系统的基本性质和等级组织
第二节 尺度及相关概念
一、尺度研究发展以及重要性
二、尺度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三、尺度对生态学格局和过程的影响
四、尺度的选择
第三节 尺度推绎
一、尺度推绎的必要性
二、尺度推绎的复杂性
三、尺度推绎的途径
第四章 景观格局定量化分析方法
第一节 景观格局定量化
一、景观格局定量化方法以及问题
二、空间数据类型
三、空间分析
第二节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一、景观组成
二、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第三节 空间统计分析
一、空间自相关分析
二、半方差分析
第五章 景观生态模型
第一节 模型以及分类
一、模型及模拟
二、生态学模型分类
第二节 生态学模型一般过程
一、建立生态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二、模型普遍性、真实性和准确度
三、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模型
第三节 生态学模型案例——土地利用系统分析模型
一、系统分析和建立概念模型
二、模型的发展和过程定量化
三、模型的检验
第六章 干扰和景观动态
第一节 干扰的类型、特征
一、干扰及其类型
二、干扰体系、干扰的特征
第二节 干扰与景观格局和过程
一、景观对干扰格局的影响
二、干扰对景观格局的影响
三、干扰与景观过程
第三节 景观动态平衡
一、平衡范式、多平衡和非平衡范式
二、景观动态以及测度
三、干扰和景观平衡
四、人类活动与景观动态
第七章 土地/景观动态过程及模型
第一节 土地/旦观变化的空间模式
一、人类活动对土地/景观变化的影响
二、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
三、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
四、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第二节 土地/旦观变化模型
一、空间马尔柯夫模型
二、细胞自动机模型
三、景观过程模型
四、空间直观模型
第三节 景观格局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
一、研究区及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结论和讨论
第四节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
一、数据与方法
二、结果与讨论
第五节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及其应用
一、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研究方法
二、CLUE—sⅡ在北京市海淀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的应用
三、海淀区土地利用模拟结果
第八章 景观与生态过程
第一节 景观功能一生态过程(流)
一、生态过程
二、景观功能和流
三、景观要素间流的产生机制和驱动力
第二节 景观要素间物质流
一、空气流
二、水流和土壤侵蚀
第三节 水滨生态学
一、水滨及其结构
二、河岸的生态功能
三、滨水区景观设计原则
第九章 景观中的生物过程
第一节 景观与生物关系的理论研究
一、岛屿生物地理学说
二、复合种群生物学
三、源和汇
第二节 景观格局与生物
一、生物在景观中运动
二、景观格局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景观生态学与保护生物学
二、景观生态学与自然保护区设计
三、生物多样性的景观规划途径
四、农田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
五、生境模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十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第一节 土地/景观生态分类
一、景观生态分类概念和主要分类体系
二、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和步骤
第二节 景观评价
一、景观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评价
二、景观生态系统健康
三、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第三节 景观文化和美学评价
一、景观的文化功能
二、景观的美学价值
第十一章 景观生态规划
第一节 景观生态规划概述
一、生态学在规划中的应用发展
二、几种相关规划方法的发展
第二节 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和方法
一、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二、景观生态规划方法和步骤
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
一、曲周县土地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二、土地利用系统和技术策略的确定
三、县域土地持续利用情景
第四节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
一、参与式方法概念和原则
二、参与式规划
三、参与式规划的步骤及方法
四、参与式工具(方法)——参与式学习与行动(PLA)
五、参与式乡村景观规划——情景可视化
第五节 景观生态规划“预案”研究方法与实例
一、辽河三角洲区域概况
二、区域农业开发与湿地保护的景观规划‘‘预案”设计
第十二章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景观规划
一、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
二、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
三、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与农村景观建设
一、农村景观研究的历史
二、农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三、景观生态学在农村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与园林规划设计
一、园林景观的发展历史
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三、景观生态学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 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恢复
一、生态系统恢复的发展历史
二、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应用
第五节 景观生态学与森林景观管理
一、森林景观管理的研究历史
二、森林管理的景观生态原理、原则
三、景观生态原理在森林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2100433B
作 者:于振荣主编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3-1
版 次:1
页 数:317
字 数:437000
印刷时间:2008-3-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122017222
包 装:平装
生态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生态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计划。避免过多的人口密度。 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和能量。一些周围的环境中,如空气,光,湿气,热和无机盐,如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物理条件和化学品...
《景观生态学》试卷(B)
《景观生态学》试卷 共 4 页第 1 页 安徽师范大学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 2004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景观生态学》期末考试试卷( B)(时间 120分钟) 1.景观按照人类的影响程度, 可以分为: 、 、 。 2.景观规划的要点包括: 、 、 。 3. 尺度转换即为尺度信息转换 ,将小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大尺度上的过程 , 一般称 为 。 4.景观多样性主要表现为: 、 、 等方面。 5.大尺度指较大空间范围内的景观特征,往往对应于 比例尺、 分辨率。 6.基质判定的三个标准:① ; ② ;③ 。 1.景观结构 2.尺度 3.廊道 4.生态系统服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分 得分 学 院 : 年 级 /班 级 : 姓 名 : 学 号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一、填空题 ( 每空 1分,共 15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二
景观生态学论文
- -----中国古代园林折射的景观生态 摘要:本文从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和描绘着手, 从它们的特色、本质、 寓意等方面对景观生态学进行中国文化式的分析,以鄙人对中 国园林特色浅薄的观点来浅谈景观生态在中国文化中所面临的 局面,而且还从中国的园林中寻找着景观生态的影子并进行了 文化和理念的跟踪,从古代先人们的生态意识当中渐渐的展现 景观生态最原始的解释和最圆满的形态, 最终达到“以和而治” 的理想,也就是中国古代园林所折射的景观生态的缘由! 关键词:景观生态,中国古代园林,自然,设计理念,以和而治 研究背景 :中国古代园林屹立在世界之林而不倒,固然有其必然的 美学道理,于是在结合景观生态和景观设计的理念之后, 经过我的一番追本溯源和挖掘探讨,中国独特的景观文化 就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正文:中国古代园林折射的景观生态 一:浅谈对景观生态的初步认识 自从上了景观生态学这门课以后,有一个词就深深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景观与景观生态学1
一、景观1
二、景观生态学2
三、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3
四、景观生态学的科学地位4
第二节景观生态学的由来与发展5
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5
二、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10
三、景观生态学中的十大研究论题10
第二章景观要素13
第一节斑块13
一、斑块的概念13
二、斑块的成因13
三、斑块的数量、大小、形状与构型15
四、斑块的生态学意义22
五、斑块动态23
第二节廊道26
一、廊道的概念与起源26
二、廊道的结构特征26
三、廊道类型30
四、廊道的功能30
五、道路廊道32
六、输电线路36
七、树篱、防风林带和绿道36
八、河流廊道41
第三节基质46
一、基质的概念与标准46
二、基质的特征48
第三章景观要素的镶嵌50
第一节景观异质性50
一、景观异质性的概念50
二、景观异质性的形成51
三、景观异质性的生态意义52
四、景观异质性的测度53
第二节景观空间格局55
一、空间格局的概念55
二、常见的空间格局55
第三节景观多样性56
一、景观多样性的概念与类型56
二、斑块多样性57
三、类型多样性57
四、格局多样性58
五、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测度59
第四节景观粒度与景观对比度61
一、景观粒度61
二、景观对比度61
第五节景观边界与生态交错带62
一、基本概念及特征62
二、景观边界类型64
三、景观边界的功能65
四、景观边界的度量指标65
五、景观边界影响域66
六、基于景观边界特征的景观格局分析68
第六节网络69
一、网络的结构特征69
二、网络的功能70
三、网络的测度70
第四章景观生态过程71
第一节干扰71
一、干扰的概念与类型71
二、常见的干扰72
三、干扰的特征因子与性质77
四、中度干扰假设78
五、干扰的生态学意义78
第二节景观中的生态流79
一、物种运动79
二、水分与养分的运动83
第三节景观中的人文过程86
一、人文过程及其特点86
二、人类文明发展对景观的影响87
三、景观与文化87
第四节景观破碎化89
一、景观破碎化过程89
二、景观破碎化的生态意义90
三、景观破碎化测度91
第五节景观连接度92
一、景观连接度的概念92
二、影响景观连接度的因素92
三、景观连接度与连通性的关系93
第六节“源”“汇”景观理论93
一、“源”、“汇”景观的概念93
二、“源”“汇”景观理论的生态学意义95
第五章景观动态变化97
第一节景观稳定性及其测度97
一、稳定性的概念97
二、景观要素稳定性100
三、景观稳定性的尺度问题101
四、景观稳定性的测度101
第二节景观动态与干扰103
第三节人类在景观变化中的作用104
一、人口因素104
二、科学技术因素106
三、政治经济体制与政策因素107
四、文化因素108
第四节景观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109
一、景观变化的气候效应109
二、景观变化的土壤效应110
三、景观变化的水文效应110
四、景观变化的生物效应111
第五节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和模式111
一、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111
二、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113
第六节景观变化的定量表述与动态模拟115
一、景观变化动态115
二、景观变化的定量表述116
三、景观变化动态模型121
第六章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128
第一节景观生态分类128
一、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128
二、主要景观分类系统129
三、景观生态分类案例133
第二节景观生态系统价值评价145
一、景观系统的生产力评价145
二、景观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150
三、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157
四、景观系统的文化、美学评价162
五、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165
第七章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与景观生态规划168
第一节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168
一、关于斑块的基本原理168
二、关于廊道的基本原理169
三、关于景观镶嵌体的基本原理170
四、关于整体格局原理170
第二节景观生态规划171
一、概述171
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174
参考文献183 2100433B
1938年,德国地理植物学家特罗尔首先提出了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70年代后,全球性资源、环境、人口、粮食问题日趋严重,加之生态系统思想的广泛传播,使景观生态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参与景观生态研究的有自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农学家、规划专家、建筑家、环境保护学者以及经常学者等各方面的人士。景观生态学的目的就是要协调人类与景观的关系,如进行区域开发、城市规划、景观动态变化和演变趋势分析等等。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以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
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一般认为是属于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景观这个层次上,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作为一门学科,景观生态学是在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早期欧洲传统的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直到80年代初才在北美受到重视,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景观生态学(第2版)》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系统介绍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如景观的结构、功能与变化,3S技术与尺度转换,景观规划与管理等,以及上述理论和方法在典型景观类型研究中的应用。书中案例材料翔实生动,内容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景观生态学(第2版)》可供高等院校地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