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苏铁类植物,裸子植物的一类。
与银杏类和松柏类一起繁盛于中生代。包括本内苏铁目(又称拟苏铁目)和苏铁目。两者共同的特点是叶作羽状及种子和茎的解剖构造属裸子植物型。区别在于:①本内苏铁目生殖器官的构造和被子植物的花相似,为顶生、两性,胚珠托为“雄蕊”所包围;苏铁目生殖器官多为球果状、单性,胚珠位于大孢子叶边缘。②本内苏铁目叶部角质层较厚,表皮细胞壁常弯曲,气孔器为本内苏铁式(又称连唇式),即保卫细胞和付卫细胞同源,由同一气孔器母细胞分裂两次而成;苏铁目叶部角质层较薄,表皮细胞壁直,气孔器为苏铁式(又称单唇式),保卫细胞和付卫细胞不同源,即保卫细胞由气孔器母细胞分裂一次而成,付卫细胞则直接由表皮细胞形成。苏铁类植物可能起源于古生代的种子蕨,其祖先最可能为髓木目。这类植物的个别种属始现于晚古生代(中石炭世),中生代三叠纪大量出现(苏铁类的两个类型在晚三叠世以前已分化完成),至中晚侏罗世达到极盛期,在当时植物界占显著地位,与银杏类、松柏类一起使中生代成为裸子植物时代。它在中生代广泛分布于亚、非、欧、美各大陆,甚至今北极圈的格陵兰和南极洲都有分布。至晚白垩世苏铁类植物开始衰颓,本内苏铁目绝灭;苏铁目的大部分种属也告绝灭,当今仅剩下约10个属、100余种,分布仅限于中美、南非、澳大利亚和东亚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如苏铁等。苏铁类植物保存为化石的有叶、生殖器官及树干等部分,常见的是叶部化石,以印痕化石或压型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长几厘米至一米以上,通常一次羽状分裂,少数为单叶,全缘,具革质,有厚角质层。叶形各异,有带形、披针形、卵形、倒卵形。脉序有单脉、平行脉、网状脉和放射脉等。根据裂片在叶轴上着生位置的不同及叶形分成不同的叶型属,如侧羽叶、耳羽叶、蕉羽叶、蓖羽叶、带羽叶和毛羽叶等。
苏铁是铁树。
蘇铁目(学名:Cycadales)统称蘇铁,是蘇铁纲(Cycadopsida)中一个唯一目,蘇铁纲植物传统分类被分到裸子植物门,但後来发现裸子植物门是个并系群(被子植物也是起源於裸子植物祖先),且各种...
苏铁熟称:铁树,别名:辟火焦、凤尾蕉、凤尾松、凤尾草。苏铁属,一是因其木质密度大,入水既沉。
辽西上三叠统大型完整苏铁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简要报道辽西地区新近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大型苏铁类植物化石标本.化石采自北票地区常河营晚三叠世的羊草沟组,且完整保存在一整块砂岩上,高89cm,宽130cm,包括有长达82cm的羽状叶、茎顶及着生其上的雄性球果.通过对羽叶和小羽片的形态及其着生方式、叶脉、球果及其着生状态等与现生苏铁类植物的对比,表明当前化石材料与现存苏铁目的泽米科有着密切的系统学关系.这是目前化石记录中保存最完整且同时具有营养和生殖器官的大型苏铁类化石,对于研究化石苏铁类的总体形貌、形态演化以及古气候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等主编的《常见苏铁类植物识别手册》共包含了76个种,涵盖了苏铁类3科11属,列出了中国所有分布种、中国邻国分布的可能涉及走私的种类、常见贸易种和各科属的代表种。 本书以简明文字和典型特征的图片,介绍了每个物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分类、分布及保护级别等,通过查阅,可以较快地对有关物种进行鉴别。本手册也可用于执法培训和宣传教育等方面。 2100433B
作 者:印红编
丛 书 名:出 版 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61079
出版时间:2011-03-01
版 次:1
页 数:153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所属分类:图书 > 科学与自然 > 生物科学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