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该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吸收了与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有关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技术科学的成果,重点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宏砚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微观工程系统思维的理体系、思维模式和技术路线,该成果注意高新理论密切联系地质工程实体动态思维方法和理论模式应用到地质工程中去,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态的复杂的大系统问题。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19950130[07310] |
项目名称 |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系统思维 |
第一完成单位 |
西安地质学院 |
主要完成人 |
张明定、杜东菊、许彦卿、李同录、谭以安 |
研究起始日期 |
1993-10-01 |
研究终止日期 |
1994-12-01 |
主题词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地学哲学;理论研究 |
任务来源 |
H |
水文地质勘查主要是争对区域内的水环境进行调查,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进行的工作主要是试验、长期观测及示踪法等;工程地质勘查主要是调查工程的岩土体性质,持力层等,解决边坡的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
专业尚可。是属于纯理工科类。前景尚可,地下水资源和工程勘察方向现在也很火。毕业后从事勘查和设计工作。可入职勘察设计部门。一般为事业单位。少量有企业。
我学的就是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好像是按学校分的不一样。我们当时是勘察技术与工程,分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方向和“地球物理探索”方向。不过现在学校又改了划分,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划分到环境学院了。差不...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结合应用探讨
随着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结合应用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持肯定态度.认为二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互相作用.通过将水文地质同工程地质进行相互结合,有助于保障勘测工作的全面性和精准性,为提高施工工程质量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通过从简单说明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勘察目的入手,结合具体实例对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结合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相结合的应用
水文以及工程地质的研究属于公益性、基础性的工作,事关国家生态管护、资源安全等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顺应国际大趋势,多学科综合研究,依托高技术,解决、探索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科学难题,为此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必须要向着科技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并探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权威推荐
推荐序1
推荐序2
推荐序3
前言
第一部分:知识基础
01设计师应掌握系统思维/ 002
1.1 所有人都是设计师/ 004
1.2 设计师,不要局限了自己/ 006
1.3 设计师的工作本质是设计系统/ 007
1.4 让我们发现、分析、改变系统/ 011
1.5 时代发展的诉求/ 012
1.6 让系统思维成为精神实质/ 014
1.7 系统思维的来源/ 015
02系统的基础知识/ 016
2.1 系统的三个构成部分/ 017
2.2 不断循环增强的系统: 循环系统/ 025
2.3 让你的系统变得可控:调节系统/ 028
2.4 系统中可量化的一面:流量、存量、增量/ 030
2.5 系统的洋葱结构: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037
2.6 不要被狭隘所困:系统的边界/ 040
2.7 耐心的等待:系统的延迟/ 043
03常见的系统模型/ 044
3.1 系统与模型/ 045
3.2 通信系统模型/ 046
3.3 控制系统模型/ 050
3.4 控制论与人工智能/ 056
3.5 教学与学习模型/ 057
3.6 模型是一种边界对象/ 061
3.7 万变不离其宗——模型的魅力/ 063
3.8 运用和更新——模型的生命力/ 067
第二部分:灵活运用
04产品的宏观系统:产品服务生态系统/ 074
4 .1 生态系统概述/ 076
4 .2 自然界生态系统/ 078
4 .3 互联网生态系统/ 083
4 .4 产品服务生态系统/ 086
4 .5 设计产品服务生态系统/ 099
05连接宏观和微观系统的桥梁:概念模型/ 117
5.1 三种模型——心智模型、概念模型和实现模型/ 119
5.2 心智模型/ 122
5.3 概念模型/ 150
5.4 实现模型/ 187
06产品的微观系统:信息架构/ 189
6.1 什么是信息/ 191
6.2 信息结构/ 192
6.3 信息结构与信息架构/ 199
6.4 概念模型与信息架构/ 200
6.5 设计产品的信息架构/ 202
6.6 不同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 207
07产品的重要表现形式:视觉系统/ 210
7.1 什么是视觉系统/ 211
7.2 模式匹配/ 219
7.3 比喻在设计中的运用/ 227
7.4 视觉系统的表现规律/ 230
第三部分:精神实质
08系统性设计管理/ 236
8.1 系统性设计思维的培养/ 239
8.2 用系统性思维解决设计管理问题/ 241
8.3 系统性思维管理工具/ 251
8.4 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254
8.5 用系统性思维来设计产品/ 257
09设计师的宣言/ 264
9.1 让我们为系统找准方向/ 265
9.2 让我们设计有良心的产品/ 267
9.3 让我们逆流而上/ 269
9.4 让我们一起创造知识/ 270
9.5 让我们成为思想领袖/ 272
9.6 让我们为人生找准方向/ 277
参考文献/ 280 2100433B
本书主要介绍了系统思维相关的基础知识, 以及这些知识在产品设计、设计管理中的运用。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知识基础、灵活运用和精神实质。知识基础部分主要从设计师的角度阐述了系统思维相关的理论基础。灵活运用部分主要以互联网行业、产品与服务行业为视角, 阐述了系统思维运用的三个层面——产品服务生态系统、概念模型和信息架构。精神实质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性的设计管理的方式、方法, 以及上升到精神层面的设计师的宣言。
本书适用于有一定设计理论基础的设计师、产品经理、设计管理者、企业高管、创业人员, 以及在校的相关专业师生们。
梁颖,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 (UXIC)个人理事、UXPA中国签约作者。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设计系,研究生毕业于美国硅谷的加州艺术学院(CCA),她具有丰富的交互设计理论知识,尤其擅长交互设计的系统思维,师从系统性思维大师休·杜伯里(Hugh Dubberly)。目前在锐捷网络公司负责教育类产品的设计工作。曾在网龙网络公司负责体验设计培训、课程研发,以及教育类产品体验设计。也曾在华为担任交互设计师,负责的产品平台包括车机、手机、平板、智能电视机等。
武润军,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荣誉学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国际用户体验创新大赛(UXD Award)评委,国际互联网体验设计协会(UXDC)成员,现任网龙UED北京团队负责人,曾在多家上市公司担任过设计团队负责人。擅长以系统性思维的视角驱动管理与决策以及复杂系统的信息架构与设计研究,具有丰富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和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