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针对大型移动通信卫星和对地观测卫星对大口径、高精度星载天线的迫切需求,本项目以索网式天线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天线反射面变形主动控制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结合参变量变分理论与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索网天线结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进行了结构力学分析;建立含有压电作动器的大型索网式天线结构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给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结构主动控制的新型快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求解天线反射面变形主动控制问题;建立面向大型天线结构分布式控制的有限元模型,考虑各子模块之间的测量信息交互,提出了分布式振动控制策略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完成系统方案设计并搭建了星载天线反射面变形主动控制演示实验系统,验证了提高天线反射面型面精度主动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参变量变分原理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比传统算法具有更稳定的收敛性和更高求解精度;快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可以高效求解大型索网式天线结构的反射面变形主动控制问题,通过主动控制可明显提高反射面的型面精度;采用可扩展的分布式控制器,大型空间天线结构的振动能够得到有效抑制,且控制系统的容错性能良好;通过实验更进一步验证了主动控制在提高天线反射面精度方面的有效性。以上研究工作为研发新一代大口径、高精度星载天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在进一步提高和保持天线反射面精度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100433B
本项目以大型电子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的索网式结构天线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轨环境下索网式空间结构变形控制的分布式主动控制理论和方法,并完成控制方法的实验验证。为新一代大型索网式星载天线结构设计和反射面变形的精准可靠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建立面向分布式控制的索网式空间结构动力学模型;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发展结构变形前馈控制方法;研究结构变形控制的分布式H2/H∞反馈控制方法;设计和搭建结构变形主动控制实验系统,并完成索网式结构变形分布式主动控制方法实验验证。
怎样理解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的相同之处?如控制者、控制对象、控制结果?
相同的地方,控制者相对来说是不同的,而控制对象的话可以认为都是工程的质量或者是工程的某一个目标,可以认为是相同的,控制结果的话要看具体的控制力度了,两者的控制结果相对来说主动控制是要好一些的。
上述被动控制尽管具有很多优点,但毕竟属于事后控制,即纠偏措施是基于偏差出现后对偏差所进行的分析,这也是被动控制一词的由来。显然,被动控制至多只能做到控制已产生的偏差,但不能预防或杜绝偏差的发生。此外,...
亲爱的楼主: 什么是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哪些类型? 化学中的空间结构是指分子中各个原子在空间位置分布,即分子的立体构型。 比如:甲烷分子,在空间是个四面体结构,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个平面对称具有对称中...
空间结构动力灾变主动控制优化设计研究
空间结构动力灾变主动控制优化设计研究——针对空间结构的动力灾变控制,以超磁致伸缩材料为核心元件,利用其输出力大、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驱动电压低等磁控特性设计出一种将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磁致伸缩作动杆,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通过试验...
复杂空间结构体系的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初探
复杂空间结构体系的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初探——本文主要针对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的工程特性做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工程系统的稳定裕度、阵风响应、颤振失稳以及传感器位置的优化、控制律方程的降阶等基本概念和工程应用方面问题的做了初步探讨,结合分析颤振主动抑制...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工程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热致响应的分析
1.2.2 热致变形的控制
1.2.3 热诱发振动的控制
1.3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空间结构热致变形的热流主动控制
2.1 引论
2.2 控制热流作用下的热一结构动力学方程
2.3 热致变形的主动控制
2.3.1 给定热驱动器布置的控制热流优化
2.3.2 热驱动器的合理布置
2.4 热致变形主动控制的数值算例
2.4.1 悬臂梁热致变形的主动抑制
2.4.2 悬臂梁动态形状追踪的主动控制
2.4.3 空间桅杆热致变形的主动抑制
2.4.4 环形可展开天线热致变形的主动抑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结构热诱发振动的热流主动控制
3.1 引论
3.2 热一结构动力学状态方程的建立
3.2.1 瞬态热传导状态方程的建立
3.2.2 结构动力学状态方程的建立
3.3 控制热流的最优控制律设计
3.4 最优控制热流的求解流程
3.5 热诱发振动主动控制的数值算例
3.5.1 太阳能帆板热诱发振动的主动控制
3.5.2 空间桅杆热诱发振动的主动控制
3.5.3 空间反射面天线热诱发振动的主动控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热流作用下悬臂梁结构的热颤振准则
4.1 引论
4.2 热一结构耦合振动方程的建立
4.3 热一结构耦合振动方程的近似求解
4.4 耦合热诱发振动的稳定性分析与热颤振准则
4.5 悬臂梁耦合热诱发振动稳定性分析的数值算例
4.5.1 太阳热流垂直悬臂梁轴线入射
4.5.2 悬臂梁轴线指向太阳
4.5.3 悬臂梁轴线指离太阳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结构耦合热诱发振动的稳定性分析与热流主动控制
5.1 引论
5.2 空间结构的热一结构耦合动力学分析
5.2.1 热一结构耦合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5.2.2 耦合矩阵Bt的求解
5.2.3 热一结构耦合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5.3 空间结构耦合热诱发振动的稳定性分析
5.4 空间结构耦合热诱发振动的热流主动控制
5.5 耦合热诱发振动的稳定性分析与主动控制的数值算例
5.5.1 哈勃望远镜太阳翼耦合热诱发振动的稳定性分析
5.5.2 哈勃望远镜太阳翼耦合热诱发振动的热流主动控制
5.5.3 空间桅杆耦合热诱发振动的热流主动控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围绕热致变形会降低空间天线反射面的形面精度、空间桅杆的指向精度,热诱发振动会对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造成影响,而不稳定热诱发振动的发生则可能使航天器整体失效,因此,大型柔性空间框架结构热致响应的主动控制和热诱发振动的稳定性分析成为现代航天器研制中亟待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介绍,本书提出了采用热流驱动进行空间结构热致变形主动控制和热诱发主动控制的新型控制方法。
日前,河南电网10万千瓦电池储能首批示范工程洛阳黄龙站首套集装箱电池储能单元日前一次并网成功,成为国内首个并网的电网侧分布式电池储能电站项目。据了解,今年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将承担在国内开展首批10万千瓦电网侧分布式电池储能工程的示范建设任务,示范工程将落地河南9个地区的16座变电站。
据介绍,这些建设的10万千瓦电网侧分布式电池储能工程,每个存储电量能够达到10万千瓦时,按每个家庭同时开5000瓦电器计算,将可满足2万个家庭同时用电1小时。
(来源:中电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