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前景与开发利用示范” 项目是大型部省合作项目“江苏省生态地质调查与监测”的一个子课题。为缓解苏锡常地区深层地下水禁采后供水紧张的矛盾,通过开展浅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前景调查,进行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为浅层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项目系统查明了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发展变化规律;对水质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据水质评价结果,浅层地下水中铁锰离子处理后,较好级以上的潜水面积达6200km2,微承压水面积达4640km2。进行了浅层地下水系统防污染性能及水质适用性分区,评价结果服务于当地土地利用和地下水保护规划有关部门,取得明显成效。采用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建立反映该区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的数值模型,以不发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为控制目标,评价微承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潜水天然资源量为10.46108 m3/a;微承压水可开采资源量约为3.1108 m3/a,资源量丰富,具有广阔的开采前景。在总结国内现有浅层地下水取水井型的基础上,采用大口井、子母井、排井三种井型进行取水工艺研究。建立的8处工程示范效果较好,出水量是传统井型的3-5倍,最大出水量达1000m3/d,由于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为解决当地中小企业的用水问题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依据各井型的适用条件进行分区推广,指导浅层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为研究浅层地下水开采后的环境效应,对埋设的地面形变监测墩、分层标进行长期测量,确定了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通过定期的水位、水量、水质的动态监测,分析开采后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变化,提出浅层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质改善的观点。结合水质、水量计算评价结果、目前的地面沉降情况及取水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进行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分区及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当地水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规划成果为区内的浅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布局进行调整。 2100433B
获奖序号 |
20090032 |
项目名称 |
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前景调查与开发利用示范 |
主要完成单位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
主要完成人 |
王彩会、徐玉琳、陆徐荣、季克其、邱祖林、陈杰、于军、姚炳魁、王素娟 |
获奖证书编号 |
KJ2009-2-27 |
奖种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
等级 |
二等 |
您好,这个其实无所谓浪费不浪费,因为城市用水和农村用水都是有的,我们大部分使用的水都是地下水,因为农村使用水大部分是浇地这样其实是可以形成一种循环性的。
世界水资源现状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
水空调原理很简单,就是从第一品井里抽出地上水然后流经室内散热器把恒定的温度留下,然后再排回第二口井。 不知你在建新房时,家里的空调管道系统装好了没有,如果都装好那就简单多了,...
庄浪县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
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以参证站水文资料为依据,按照行业技术标准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对庄浪县地下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估得出:庄浪县地下水资源量为2836.9万m3,其中纯地下水资源量为389.7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71.1万m3;2009年开采率为12.98%;葫芦河、水洛河流域尚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第六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第六章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工程
成果登记号 |
20120089 |
项目名称 |
河西走廊典型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
第一完成单位 |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
主要完成人 |
程旭学、闫成云、陈崇希、赫明林、喻生波、王有权、贾贵义、韩巍、曹炳媛、屈君霞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3-01-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05-12-01 |
主题词 |
甘肃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水资源配置 |
任务来源 |
国家计划; |
项目属国家国土资源大调查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领域。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城市、工业、大中型港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该项目的实施,查明了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潜力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保护方案建议。其主要科技内容、科技进步作用以及应用推广情况如下: 1. 基本查明了渤海湾、辽东湾、莱州湾泥质海岸带全新世以来三个不同尺度(近万年来、近千年来及近百年来)的地质环境演化规律,查明了环渤海地区近三十年以来(渤海湾等重点地区近百年以来)海岸侵蚀与淤积速率,为环渤海海岸带开发利用、灾害防治等规划提供了警示性资料。 2. 建立了环渤海平原区第四纪地层的岩相分析方法。以《中国地层指南》为依据,厘定了第四系及上第三系的几个重要地层单位,理顺了环渤海地区第四纪地层层序,建立了环渤海地区第四纪地层结构研究的统一平台。 3. 采用多因子模糊数学评判法对环渤海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分区评价。 4.查明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潜力,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优化开发调整方案建议,为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5.查明了环渤海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变化特征,提出了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性对策建议和重点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建议,为区域国土规划、城市与港口建设布局提供了依据。 6.建立了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空间信息系统,实现了跨行政区、跨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应用。 7.项目成果资料及时得到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环渤海地区环境地质调查与地质环境管理工作。 该项目成果及时提交给环渤海沿海省、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使用,成为各省、市政府有关部门全面掌握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条件及其演化的重要依据。 2100433B
获奖序号 |
20080015 |
项目名称 |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
主要完成单位 |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省地质矿产调查院、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
主要完成人 |
孙晓明、王卫东、徐建国、邢忠信、王兰化、王宏、杨齐青、王强、孙维义、王丽瑛 |
获奖证书编号 |
KJ2008-2-9 |
奖种 |
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 |
等级 |
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