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早期的数控系统是由硬件电路构成的称为硬件数控(Hard NC),1970年代以后,硬件电路元件逐步由专用的计算机代替而称为计算机数控系统,一般是采用专用计算机并配有接口电路,可实现多台数控设备动作的控制。因此现在的数控一般都是CNC(计算机数控),很少再用NC这个概念了。
早期多采用固定接线的硬线数控系统,用一台专用计算机控制一台设备。后来采用微型计算机代替专用计算机,利用编制不同的程序软件实现不同类型的控制,可增强系统的控制功能和灵活性,称为计算机数控系统 (CNC)或软线数控系统。后来又发展成为用一台计算机直接管理和控制一群数控设备,称为计算机群控系统或直接数控系统 (DNC)。进一步又发展成为由多台CNC与NC设备和DNC计算机组成的网络,实现多级控制。到了80年代则发展成将一群机床与工件、刀具、夹具和加工自动传输线相配合,由计算机统一管理和控制,构成计算机群控自动线,称为柔性制造系统(FMS)。数控系统的更高阶段是向机械制造工业设计和制造一体化发展,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相结合,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的完整自动化系统。
数控系统由信息载体、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受控设备组成。信息载体采用纸带、磁带、磁卡或磁盘等,用以存放加工参数、动作顺序、行程和速度等加工信息。数控装置又称插补器,根据输入的加工信息发出脉冲序列。每一个脉冲代表一个位移增量。插补器实际上是一台功能简单的专用计算机,也可直接采用微型计算机。插补器输出的增量脉冲作用于相应的驱动机械或系统用来控制工作台或刀具的运动。如果采用步进电机作为驱动机械,则数控系统为开环控制。对于精密机床,需要采用闭环控制的方式,以伺服系统为驱动系统。
数字程序控制系统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s
用代表加工顺序、加工方式和加工参数的数字码作为控制指令的数字控制系统,简数字程序控制系统称数控(NC)系统。在数控系统中通常配备专用的电子计算机,反映加工工艺和操作步骤的加工信息用数字代码预先记录在穿孔带、穿孔卡、磁带或磁盘上。系统在工作时,读数机构依次将代码送入计算机并转换成相应形式的电脉冲,用以控制工作机械按照顺序完成各项加工过程。数控系统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都较高,特别适合于工艺复杂的单件或小批量生产。它广泛用于工具制造、机械加工、汽车制造和造船工业等。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形式:(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优点: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和安全,缺点是由人工操作,速度受到限制,不能控制多个对象。(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实时性好,可靠性高和适应性强。(3...
一般需单独计算。垂直立线这一段一般是采用金属软管敷设的。
其实是一回事。英文原名: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直译的话即为分布式控制系统或分散控制系统,只是其也有集中操作管理的功能,所以一般我们用的都是意译:集散控制系统。现...
基于DSP的变频压缩机PMSM数字控制系统
基于DSP的变频压缩机PMSM数字控制系统——本文介绍一种新设计的变频压缩机驱动控制器。该控制系统采 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压缩机驱动电机,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特性出发引进转子磁场定向的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以TMS320F2801DSP芯片为控...
ddc直接数字控制器控制系统
ddc直接数字控制器控制系统
《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丛书》序言
第6届《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丛书》编辑委员会的话
前言
绪论
0.1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和现状
0.2 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0.3 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特点
0.4 数字控制系统的一般问题
第1章 数字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
1.1 概述
1.2 连续域等效设计法
1.2.1 数字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1.2.2 连续域离散化的方法
1.2.3 数字PID控制
1.2.4 数字PID控制的改进
1.3数字控制系统的z变换分析
1.3.1 z变换及其性质
1.3.2 数字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1.4 数字控制系统的离散化设计
1.4.1 最少拍系统的设计
1.4.2 最少拍无纹波系统的设计
1.4.3 数字调节器的实现
1.5 数字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
1.5.1 数字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
1.5.2 数字控制系统的一般性质
1.5.3 状态空间设计法
1.5.4 状态观测器
1.6 数字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的实际考虑
1.6.1 数字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6.2 量化误差与比例因子
1.6.3 数据处理及数字滤波
参考文献
第2章 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硬件基础
2.1 概述
2.2 微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的一般问题
2.2.1 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2.2 交流电机的数字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2.2.3 微处理器芯片的选择
2.3 微处理器和控制芯片简介
2.3.1 单片机
2.3.2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2.3.3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
2.3.4 并行处理器和并行DSP
2.3.5 专用集成电路(ASIC)
2.4 交流电机数字化控制系统构成
2.4.1 总线系统
2.4.2 接口和外围设备
2.4.3 实时控制
2.4.4 信号检测
2.5 系统开发和集成
2.5.1 对开发系统的要求
2.5.2 通用数字化开发平台
2.5.3 硬件系统设计中的抗干扰问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电压型PWM变频调速异步电机数字控制系统
3.1 概述
3.2 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3.2.1 变压变频(VVVF)控制原理
3.2.2 异步电机变压变频时的机械特性
3.3 电压型PWM变频器
3.3.1 电压型PWM变频器的主电路
3.3.2 PWM技术分类
3.3.3 PWM性能指标
3.4 正弦PWM技术
3.4.1 电压正弦PWM技术
3.4.2 电流正弦PWM技术
3.4.3 磁通正弦PWM技术
3.5 其他PWM技术
3.5.1 优化PWM技术
3.5.2 随机PWM技术
3.5.3 SVPWM过调制技术
3.5.4 同步调制PWM技术
3.5.5 小结
3.6 PWM变频调速异步电机开环控制
3.6.1 开环变频调速系统
3.6.2 开环通用变频器的软件设计
3.7 异步电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
3.7.1 转差频率控制系统构成
3.7.2 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起动过程分析
3.7.3 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4章 全数字化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4.1 概述
4.2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4.2.1 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4.2.2 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原理
4.2.3 转差频率矢量控制原理
4.2.4 气隙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原理
4.2.5 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原理
4.2.6 定子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系统
4.2.7 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4.2.8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
4.3 全数字化矢量控制系统设计
4.3.1 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调节器设计
4.3.2 矢量控制中的电流调节器
4.3.3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矢量控制
4.3.4 全数字化矢量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构成
4.4 矢量控制中的磁通观测
4.4.1 开环观测模型
4.4.2 闭环观测模型
4.5 无速度传感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4.5.1 动态速度估计器法
4.5.2 基于PI调节器的自适应法
4.5.3 自适应速度观测器
4.5.4 转子齿谐波法
4.5.5 高频注入法
4.5.6 神经元网络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全数字化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5.1 概述
5.2 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
5.2.1 电机数学模型
5.2.2 空间矢量PWM逆变器
5.2.3 磁链和转矩闭环控制原理
5.3 磁链和转矩控制性能分析
5.3.1 磁链控制性能分析
5.3.2 转矩控制性能分析
5.3.3 磁通和转矩的估算和观测
5.4 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的实现
5.4.1 电压矢量的选择
5.4.2 控制系统硬件的实现
5.4.3 低速控制性能分析
5.4.4 改进算法
5.5 无速度传感器直接转矩控制
5.5.1 直接计算法
5.5.2 模型参考自适应法(MRAS)
参考文献
第6章 全数字化同步电机控制系统
6.1 概述
6.2 电励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6.3 电励磁同步电机高性能闭环控制
6.4 永磁同步电动机及其数学模型
6.4.1 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6.4.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6.4.3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磁转矩方程
6.4.4 永磁同步电机的机械传感器
6.5 PMSM数字控制系统
6.5.1 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策略
6.5.2 数字化PMSM伺服系统总体设计
6.5.3 全数字PMSM伺服系统的性能
6.6 永磁同步电机无机械传感器控制
6.6.1 永磁同步电机无机械传感器技术概述
6.6.2 利用定子端电压和电流计算的方法
6.6.3 观测器基础上的估算方法
6.6.4 模型参考自适应法
6.6.5 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估算方法
6.6.6 人工智能理论基础上的估算方法
6.7 转子初始位置的检测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交流异步电机多变量数学模型及广义派克方程
A.1 三相电机模型
A.2 坐标变换
A.3 广义派克方程及其复变形式
A.4 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及状态方程
A.5 静止αβ坐标系下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
附录B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法
B.1 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思路和要求
B.2 典型系统
B.3 典型系统参数和性能指标的关系
B.4 非典型系统的典型化
附录C 变频器控制下的异步电机参数测量
C.1 定子电阻测量方法说明
C.2 短路实验方法
C.3 空载实验方法
参考文献2100433B
《机械电气设备·刺绣机数字控制系统(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24114.1-2009)》是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数字控制技术,在介绍了交流电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和硬件基础之后,分别阐述了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不同控制方法及其数字化的实现,重点介绍了已得到广泛应用的矢量控制系统、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控制规律和设计方法,并对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和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也给予了详细的介绍。 本次修订,第2章,增加一些新的硬件设计方案,如CPLD和FPGA的方案等。第3章增加近在高铁和地铁中用得比较多的特定消谐PWM、中间60°调制PWM、SVPWM过调制、方波调制等。第4章,增加近研究比较多的模糊控制、模型预测控制(MPC)、多相电机矢量控制、双馈电机控制等。第6章,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部分的内容进行较大修订。
本书适宜于从事电气传动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的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