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梯级水电站群自动发电控制(梯级AGC)是梯级水电站联合经济运行和实时优化控制的重要环节,是水电能源的开发、运行、优化管理及其效益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安全、经济、生态与环境等诸多方面,是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梯级AGC模型及其工程应用方法对于实现水库群优化方案和提高电网运行品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梯级AGC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虽然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真正成功应用实例的文献报道。梯级AGC中涉及到的调峰调频协调、反调节电站运行、模型原理设计、机组振动区处理等问题是影响梯级AGC模型构建与实施的主要难点。针对这些难点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创造性提出了梯级调峰与梯级AGC的协调模型与方法,包括梯级调峰与梯级AGC分层优化模型,滚动优化的经济负荷分配方法,联合躲避振动区策略;构造了改进的梯级负荷分配耗能最小模型;提出了多种高效的梯级水电站群发电优化调度模型求解方法。基于上述理论研究,还开发了一套集成梯级AGC优化控制、发电优化调度、调度信息一体化展示、二次调频评估等多个子功能的梯级水电站群发电优化调度应用软件。研究成果可合理、高效分配各负荷分量,避免了相关条件的实时变化导致厂间大规模负荷转移,协调了梯级水电站调峰与调频运行,联合躲避和减少了机组穿越振动区的风险,丰富了水电系统复杂模型的求解手段,最终保证梯级AGC能够迅速响应、合理分配、经济安全的应用于工程实际。成果已经切实应用于所依托的湖南省电网,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已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检索10篇;获得授权专利2项,申请专利5项;获得国家软件著作4项;培养毕业博士2人,毕业硕士9人。 2100433B
梯级AGC的难点是:在负荷不确定、水库调节性能差别大、梯级水库之间存在水流时滞等复杂条件下,如何协调梯级调峰与调频的关系,并且同时满足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本项目拟通过系统地研究电站电气接入点分区、负荷随机特性、调峰需求、水流时滞、振动区安全约束等因素对梯级出力分配和调整的要求与影响模式,全面掌握梯级AGC对运行条件及其变化的响应规律;应用随机模拟技术研究梯级AGC能力与梯级AGC策略的相互关系,建立梯级AGC评估模型;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梯级负荷特性,研究梯级AGC分层方法和模型,协调梯级调峰与调频的关系;应用随机延迟微分方程成果研究不确定性负荷以及水流时滞对反调节水库水位变幅的影响规律,建立梯级实时负荷分配模型;建立两层模型解决梯级联合避开振动区问题。项目研究成果为梯级AGC模型设计和算法实现提供思路和方法,对于推动梯级AGC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常规水电站 需要人员不间断的巡视维护 。自动化水电站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综合自动化;使水电站逐步实现少人值班,最终达到无人值班(或少人值守)。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水电基地下游4级开发中的最末一个梯级电站,上距溪洛渡水电站坝址157公里,下距水富城区1.5公里、宜宾市区33公里。向家坝加上1386万千瓦的溪洛渡水电站,其总发电量约大于三峡水电...
在同一条洞子里,作这样的区分是为了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的。
梯级水电站AGC的实现方法研究
提出了针对常见的厂内AGC和厂间AGC模型的两种算法。其中 ,厂内AGC的算法中提出了新的机组启停原则 ;厂间AGC的算法中对求电站下游水位进行了可行的简化处理。将此模型和算法运用于清江梯级水电站并进行了仿真计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
如今,广大民众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但是我国的能源可用量却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对水、电能源结构进行调整是势在必行的。其实,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已经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普遍关注.而本研究就将针对“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使广大民众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一个更加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批准号 |
69173326 |
项目名称 |
工程数据库动态版本管理模型与实现方法的研究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F0202 |
项目负责人 |
苑森淼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吉林大学 |
研究期限 |
1992-01-01 至 1994-12-31 |
支持经费 |
4.5(万元) |
《超声成像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系统介绍了超声检测的基本概念、成像原理、成像方法以及有关研究的新成果。《超声成像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C扫描成像、透射层析成像、散射层析成像和反演图像的处理等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C扫描成像显示方法,并对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进行了设计;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几何声学理论,实现基于射线理论的层析重建;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波动声学理论,通过建立散射场的代数描述,转换为不适定问题的求解,进而实现层析重建;第四部分是对超声反演图像的处理部分,主要完成图像的降噪与分割处理。
《超声成像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信息类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超声成像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是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超声成像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C扫描成像、透射层析成像、散射层析成像和反演图像的处理等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C扫描成像显示方法,并对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系统进行了设计;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几何声学理论,实现基于射线理论的层析重建;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波动声学理论,通过建立散射场的代数描述,转换为不适定问题的求解,进而实现层析重建;第四部分是对超声反演图像的处理部分,主要完成图像的降噪与分割处理。
《超声成像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信息类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