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好大的一个话题啊。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很多国家都对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具体标准,如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新西兰、澳大...
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2009-07-28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注册地址位于天津市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天大道1620号生态科技园研发大厦15层。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
生态城市(英文:Eco-City),是一种在生产生活中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城市能耗,以降低热量及工业、生活废弃物排放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在充分研究国内外生态城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内涵;在具体分析天津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津市深化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建议:第一,深化生态城市五大体系建设;第二,制定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城郊各区县3个层次的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策略;第三,制定和完善生态城市建设保障机制。
天津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在分析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进展和生态城市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天津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天津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保障措施,为天津建设生态城市起到指导作用。
四川大汉市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属台资大汉园景集团成员,该园景集团系世界知名园景跨国公司,其分公司分布在香港、欧洲及中南美洲。在大陆的北京、上海、广州、山东、新疆、武汉、顺德、成都等地均有分公司。大陆资产上亿元,国林基地5千余亩,是实力雄厚、稳健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
四川大汉市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前身为大汉集团成都分公司,成立于1995年,后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于2002年成立四川大汉市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公司通过十几年的行业积累,从原来的单一经营项目发展到以园林景观、市政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为一体的集团公司,现拥有园林施工贰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资质。同时公司的经营项目也包含国内外观赏植物的培育及销售。企业以“志存高远 鸿鹄大汉”为精神,以“专业造就品质 品位提升境界 关怀滋润生活”为理念,以“追求进步 创造价值回报社会”为宗旨,为创建美好的人居环境而不懈努力。
公司坚持“以科技领先、绿植景观、善美环境、顾客怡然”的质量方针,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3年被四川省生态工程建设评为“示范单位”称号, 2004年被评为成都市“十佳园林景观企业”, 2005年被成都市金牛区评为创建国家城市园林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获得“中国AAA级信誉园林绿化企业”并在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担任“理事单位”,2008年获四川省建设厅颁发的“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荣获“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十大贡献企业”,2010年由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授予“最佳诚信企业”称号。在不断得到行业管理机构认可的同时,公司也不负众望,在园林景观及市政建设项目中,先后获得各类荣誉: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景观工程被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评为“2011年度四川省优秀风景园林工程 金奖”,成都市沙河整治市政工程获“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舜苑"para lb52e2" label-module="para">2100433B
内容简介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2009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国内率先提出实现绿色建筑100%的目标。当时,我国绿色建筑建设工作刚刚起步,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体系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加强。首先,国家标准并不能完全满足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其全过程评价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施工、运营的评价方法并不完备。其次,各地报建审批程序普遍缺少对绿色建筑的强制性要求,导致一些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不能全部落实设计要求,使得部分绿色建筑停留在图纸上。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绿色建筑的设计大多按照技术条文得分进行评级,造成部分“高...(展开全部)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市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2009年,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国内率先提出实现绿色建筑100%的目标。当时,我国绿色建筑建设工作刚刚起步,绿色建筑发展总体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体系和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加强。首先,国家标准并不能完全满足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其全过程评价体系并不完善,针对施工、运营的评价方法并不完备。其次,各地报建审批程序普遍缺少对绿色建筑的强制性要求,导致一些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不能全部落实设计要求,使得部分绿色建筑停留在图纸上。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绿色建筑的设计大多按照技术条文得分进行评级,造成部分“高分低能”的伪绿色建筑。除此之外,在市场推广初期,各种绿色建材、设备的使用会小幅度提升建筑造价。在全国建筑市场招投标机制下,如何破解这个矛盾,引导绿色建材、技术的应用以及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生态城突破了以单体建筑为对象的绿色建筑管理方法,确立了以城市系统为背景的绿色建筑研究思路,并开展了相关探索。一是生态城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评价技术规程》、《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施工技术管理规程》、《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选用材料和产品目录》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运营导则》等技术标准,同时,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住建部科技项目等支持,经过历时5年实践和监测验证,制定了《天津生态城能耗基准线试行标准》,成为国内首个基于城市节能减排目标的绿色建筑定量化能耗标准。同时,形成了从设计、建造、验收、运营的绿色建筑全过程评价方法。二是围绕定量化的绿色建筑标准,创新了绿色建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了与绿色建筑评价为核心的规划建设管理体系,结合项目实践,探索了围绕绿色建筑定量化性能的设计方法以及运营管理体系,制定了配套的激励政策,形成了生态城特色的绿色建筑管理模式,为生态城绿色建筑发展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三是在国内率先探索绿色建筑的第三方评价模式,组建了国内首个绿色建筑评价的专业队伍——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为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领域的规范标准、管理流程、技术体系的制定以及新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开创性的工作为生态城赢得了一系列荣誉,生态城成为国家首个绿色生态城区、首个绿色建筑基地、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等。天津生态城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探索经验也为住建部和各地所了解、学习和推广。本书即汇总了天津生态城5年来在绿色建筑的标准规范制定、设计方法、绿色施工、绿色运营以及绿色产业促进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本书的成稿凝聚了绿建院所有同事的心血,是绿建院五年来围绕天津生态城100%绿色建筑目标实现开展的探索结晶。全书由戚建强进行策划、统稿、审定,并对各章做了详尽的校阅、修改和补充。陈晖、郑立红、邹芳睿、李文杰、王瀛、崔雅楠、赛娜以及绿建院众多同事均参与了本书的写作和讨论。在此,向绿建院所有同事的努力、付出和坚守表示一并的感谢。向绿建院的股东单位天津生态城国资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御道工程咨询公司的无私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的成稿特别感谢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原副主任蔺雪峰先生,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研究院的起步、发展和成长与蔺先生的关怀指导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也非常感谢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建设局副局长王萌先生、规划科科长孙晓峰先生、城管局副局长刘文闯先生,我们同时非常感谢生态城管委会副巡视员李东先生、靳美珠女士、管委会副主任张彦发先生、建设局局长戴雷先生。天津大学周志华教授2100433B
近日,笔者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悉,生态城正以节水为核心建立水循环利用体系,通过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系统,多渠道开发利用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源,实行分质供水。到2015年,非传统水源使用率将达到50%,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控制在120升/日,这将对我国北方水质性缺水城市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按照整体规划,未来数年,中新生态城所有项目建设从前期建设到后期运营以至居民生活,均应用节水型工艺、安装使用节水型设施和节水型器具,所有节水工程与工程主体同时设计、施工、验收。
同时,在项目建设中,生态城将采取一水多用、串联用水、循环用水,加大再生水和非常规水的使用比例,优先采用再生水搅拌、再生水养护。城中的建筑物屋顶、路面、停车场、广场等一切露天场所,均设计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引入蓄水池,可补充景观用水,也可用于绿化清洁用水。居民的生活废水、工厂的生产废水则通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产出的中水可用于冲马桶、清洁路面等,水循环利用率将达到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