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中华民族拥有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记载这一切的除了各种文献和其他实物之外,还有那些静默无语矗立了几百几千年的建筑,亦或只是些许饱经沧桑的残砖断瓦,凝视它们的时候我们仿佛是在触摸历史,感受那些不曾经历的过往。这本书除了按照历史、类型等对建筑进行分类陈述之外,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其大量的图片资料及注解,或展示空间,或描述场景,或突出细部,使我们得以直观而生动地面对那些本已非常遥远的文明。
徐跃东,浙江师范大学毕业,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访问学者。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副教授、艺术系主任。兼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省水彩水粉画家协会理事、省油画家协会理事、湖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近年来在建筑史专家王其钧先生的指导下,开始从事传统民居和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研究,并承担了“南浔民居”的课题研究。其论文在《美术研究》等多种核心期刊上发表,撰写的《民居建筑》一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成为建筑史论领域的新型学者。
作者:徐跃东著
ISBN:10位[7508357256]13位[9787508357256]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1
定价:¥88.00元
1、人民大会堂 1958年9月起,先后从84个平面、189个立面,经过7轮筛选评审后,选出三个方案报送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并于1958年11月动工兴建。17万多平方米的总面积。包括万人大礼堂。5000...
《图解中国建筑史》可以说是一本文字通俗的中国古建筑史全书,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辉煌的古代建筑文化,书中使用了近400张精彩的各类中国古建筑图片,可以让读者更为形象地领略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建筑文化。
从出现巢居和穴居的原始简易住宅到清代辉煌华丽的雄伟宫殿,中国古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久的不断转变的过程,住宅的完善、宫殿的独断、园林的新生,这是一个个生命不断诞生与成长的过程。
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传统文化的象征,拥有美观独特的造型,也富有异乎寻常的深刻内涵。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是从远古流传延续至今的少有的古典建筑传统艺术之一。
本书设计精美,查阅方便,是一本实用经典的建筑史参考书。
序
第一章先秦与秦代建筑的发展
第一节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夏、商、周建筑的发展与形态
第三节秦代的宫殿建筑与苑囿
第四节秦始皇陵与兵马俑
第二章汉代建筑的发展与类型
第一节汉代的宫殿与都城
第二节汉代的苑囿
第三节汉代的陵墓与墓阙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建筑的发展每类型
第一节三国时代的建筑
第二节两晋的建筑
第三节南北朝的建筑
第四节石窟建筑
第四章隋、唐建筑的繁荣与丰富
第一节隋、唐的都城
第二节隋、唐的宫殿建筑
第三节唐代的园林
第四节唐代的陵墓建筑
第五节唐代的宗教建筑
第五章宋、辽、金建筑的发展与成熟
第一节宋代的都城与宫殿建筑
第二节宋代的园林
第三节宋代的坛庙与祭祠建筑
第四节金代的宫殿与园林
第五节宋、辽、金时期的宗教建筑
第六章元代建筑的发展与定型
第一节元代的都城与宫殿建筑
第二节元代的园林
第三节元代的宗教建筑
第七章明代建筑的发展与定型
第一节明代的都城与宫殿建筑
第二节明代的陵墓建筑
第三节明代的礼制建筑
第四节明代的宗教建筑
第五节明代的园林
第六节明代的长城
第八章清代建筑的发展与定型
第一节清代的都城与宫殿建筑
第二节清代的陵墓建筑
第三节清代的礼制建筑
第四节清代的宗教建筑
第五节清代的园林
第六节清代的民居建筑
后记
参考书目2100433B
中国建筑史
第一部份 :中國古代建築特點 1.名词解释 1 间 中国古代木架建筑把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称为“间”, 架 房屋的进深则以“架”数或椽数来表述。 2 步架 : 相邻两檩间轴线的水平距离 3 彻上露明造 出于构造上需要演化而来,不在室内另作天花,而是让构造完全暴露出来,对各个构件作适当 的装饰处理,就形成了“彻上露明造”。 4 大木作,这是我国木构架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等组成。同时又是木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 的重要决定因素,大木是指木构架建筑的承重部分。大木结构的四种基本形式:庑殿、硬山、悬山、歇山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 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小木作 中国古代建筑中非承重木构件的制作和安装专业。在宋《营造法式》中归入小木作制作的构件有门、窗、隔断、 栏杆、外檐装饰及防护构件、
中国建筑史图表 (2)
建筑历史馆 www.175cm.com虚拟再现建筑历史! 1 中国建筑史 序号 朝代 年代 历史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技术 代表建筑或遗址 代表人物 备 注 一 封建社会 距 今 9000~4000 年 1.干阑式建 筑 隼卯技术 出现 1.浙江余姚河姆渡 二者 均属仰韶 文化 时期的居 住遗址2.木骨泥墙 2.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 二 奴隶社会 公元前 21 世纪 ~公元前 476年 (一 ) 夏 公元前 2070 年~ 公元前 1600 年 (二 ) 商 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1046 年 奴 隶 社 会 大 发 展 时 期 郑州商城 青铜器、甲骨文 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的 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考古发现 最早的庭院式建筑 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 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遗址 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 面朝前,有纵有横,布 局已具庭院的雏形 殷虚,晚商都城遗址 (三 )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以下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大多先从文献理出建筑活动之大略,次述实物遗存,再具体分析各代特征。
这本书的最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向世人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中国建筑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与砖石结构相比,终因其不易保存而留存甚少,千年以上的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要想了解中国建筑数千年发展演变之轨迹,文献便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料。但古来正史,记建筑典章制度者多,具体而切实者少;词赋诗文又多务为大言,铺陈华丽,而疏于实指;两部古代建筑官书和诸多民间术书,又多专注于技术做法。又且时过境迁,多数古代建筑术语,在昔往往耳熟能详,至今却恍如天书。所以,文献虽浩如烟海,能够直接应用于总结历史规律者却十分希有,由此亦可见徵引之困难。《中国建筑史》显示了梁先生在文献应用上的深厚功力,除徵引浩博外,凡所徵选,皆属精当,文字却十分精炼深永。
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当代中国建筑史家十书:王世仁中国建筑史论选集》精选的是北京市古代建筑所前所长王世仁最具代表性的学术研究著述进行总结性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