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铜川矿务局

铜川矿务局:是1955年在原同官煤矿的基础上建立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成立于1955年11月1日。2004年2月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成立后,为陕煤集团公司下属的国有大型煤炭骨干企业。年核定生产能力1061万吨,2004年全局煤炭产销量首次突破千万吨。矿务局现有生产矿井8对,独立核算单位28个。 截至2006年底,全局在册职工27143人,离退休职工32783人,职工家属共21﹒7万人。企业资产总额51﹒07亿元。建局52年来,累计产销煤炭2﹒876亿多吨,给国家上缴税金15﹒66亿多元。

铜川矿务局基本信息

铜川矿务局玉华煤矿

铜川矿务局简介

1、地理位置

铜川矿务局玉华煤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37公里处的焦坪矿区东北端的印台区玉华镇(原焦坪煤矿),距铜川市37公里。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最低-18.2℃(一月),极端最高37.7℃(6月)。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铁路:铁路运输咸(阳)—铜(川)线与陇海线接轨,矿区专用铁路线梅(家坪)—七(里镇)线直达玉华矿区。

公路:公路运输与210国道及铜(川)—黄(陵)高速公路相接。

铜川矿务局发展

1、矿区历史

铜川矿务局玉华煤矿是国家“八五”和“九五”期间重点煤矿建设项目。是焦坪煤矿的后续煤矿.

1991年12月玉华煤矿正式开工建设。

2002年8月玉华煤矿正式竣工投产。

玉华煤矿是陕煤集团公司的骨干矿井,铜川矿务局一座新型现代化支柱矿井。

铜川矿务局现状

1、矿区条件

玉华煤矿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煤炭建设项目。井田走向7—10.5公里,倾斜宽2.8—4.8公里,井田面积34平方公里。

①储量

玉华煤矿井田地质储量37738万吨,可采储量26280万吨,

②生产能力

玉华煤矿矿井设计年原为产量150万吨,经过改扩建工程,生产能力将提升成为年产3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

玉华煤矿矿井实行一井一面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程度达100%。

2、煤种煤质

玉华煤矿主采侏罗纪4-2煤层,煤层平均厚度10米,煤种为长焰煤,低灰、低磷、低硫,发热量6000大卡以上。

铜川矿务局产量

2002年玉华煤矿原煤产量为116.87万吨。

2003年玉华煤矿原煤产量180.14万吨。

2004年玉华煤矿原煤产量实现222.27万吨。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铜川PVC舞蹈地胶板

  • 全/OS舞蹈地胶 pvc
  • m2
  • 欧氏
  • 13%
  • 北京世纪耐德科技有限公司2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数字四分机

  • 型号:SL-L16-4;特性:可控制四部,DPMR协议;
  • SUCCBLR
  • 13%
  • 河北京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数字三分机

  • 型号:SL-L16-3;特性:可控制三部,DPMR协议;
  • SUCCBLR
  • 13%
  • 河北京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开关盒加

  • 20
  • 13%
  • 宜宾天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办事处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数字一分机

  • 型号:SL-L16-1;特性:可控制一部,DPMR协议;
  • SUCCBLR
  • 13%
  • 河北京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放采集装置

  • 广东2021年3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放采集装置

  • 广东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放采集装置

  • 广东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放采集装置

  • 广东2022年1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放采集装置

  • 广东2020年3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公安警徽

  • 3米×2.8米
  • 1m²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12-06
查看价格

消防牌子

  • 长1.2m高1.55m
  • 1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16
查看价格

消防

  • 规格:120×120×135cm主体采用厚度≥1.8cm优质E1密度板,环保烤漆工艺制作.颜色柔和舒适,搭配合理.除外框外,内部配有优质板材制作的小家具,适合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职业扮演游戏.
  • 1套
  • 2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0-11
查看价格

警察牌子

  • 长1.2m高1.6m
  • 1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16
查看价格

放检测机

  • 见图纸 ,见相关资料(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及主要设备材料表)
  • 1个
  • 1
  • 普通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11-07
查看价格

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

铜川矿务局简介

1、地理位置

陕西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位于铜川煤城东陲的印台区高楼河乡,与蒲城、白水、富平三县接壤,西距铜川市37千米,东距蒲城县45千米。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多年平均气温10.6℃。

降水:降水量累年平均为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东坡矿井四邻西距晋长二级路0.3公里,东元庆集煤站2公里,太洛公路约5公里。

铜川矿务局发展

1、矿区历史

1958年10月东坡煤矿始建。

中途因故停建,1970年东坡煤矿重建。

同年10月份东坡煤矿简易投产。

1984-1988年东坡煤矿进行了改扩建,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

铜川矿务局现状

1、矿区条件

东坡煤矿隶属铜川矿务局,是陕西省煤业集团管辖的企业。东坡煤矿井田面积32.35KM2,全矿现有职工2566人。

①储量

东坡煤矿可采储量4311.4万吨,尚可服务年限为29.3年。

②生产能力

东坡煤矿近几年来,经过对矿井生产、运输、通风和提升系统的技术改造,使矿井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2004年矿井生产能力核定为105万吨/年。

2、煤种煤质

东坡煤矿煤质牌号为焦瘦煤,主要作动力用煤,宜作火力发电,蒸汔机车、建材厂、一般锅炉用煤和民用煤。

东坡煤矿商品煤的各项指标为:灰份30.50%、水份3.9%、硫份低于2.5%、挥发份25%、发热量5300大卡、粘结性4%。

铜川矿务局产量

2004年东坡煤矿矿井生产能力核定为105万吨/年。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资源

铜川矿区位于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西部,东临蒲白矿区,西接旬邑、淳化矿区,储量16亿吨;焦坪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南临铜川矿区,北接黄陵矿区,地质储量11.94亿吨,可采储量7.98亿吨,矿井呈东西横向点布,长达100多华里,号称“百里煤海”。所采煤田,按地质年代分为铜川、焦坪两个自然矿区。主要生产焦煤、瘦煤、长焰煤和不粘煤等品种,供应省内电厂、华中、华东电网及其它工业用户和民用。

铜川矿区的东坡、金华山、王石凹等矿生产的焦瘦煤,生产能力达400万吨,主要用于电力等工业;焦坪矿区的陈家山、下石节、玉华矿生产能力660万吨,生产的长焰煤、不粘煤,为优质动力煤。

按照陕煤集团公司“十一五”规划和矿务局的发展目标,在稳定铜川老矿区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战略重点向陕北转移。我们坚信,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铜川矿务局这颗“渭北明珠”,必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璀璨的光芒。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地理

铜川矿务局位于三秦腹地的陕北高原与关中盆地过渡带,北枕连绵起伏的子午岭,南依广袤富饶的渭河平原;南距十三朝古都西安102公里,北距人文初祖黄帝陵80公里、革命圣地延安240公里;交通运输环境十分便捷 ,咸(阳)铜(川)铁路、梅(家坪)七(里镇)铁路和西(安)铜(川)一级公路及305省道直抵矿区中心,西(安)包(头)公路 川境而过。矿区内80多公里的专用铁路与115公里的自营公路。

详情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

铜川矿务局简介

1、地理位置

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地处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西距铜川市35公里。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降水:蒸发量1640mm,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鸭口煤矿至广阳镇路段属铜川矿务局专用公路,

铁路:铁路总长145公里通过县境,铜川-蒲城环形煤炭专运铁路与西延铁路交汇。

公路:公路有渭清、西禹公路,公路总长1414公里。

铜川矿务局发展

1、矿区历史

1958年12月15日鸭口煤矿始建。

1966年12月28日鸭口煤矿移交投产。

铜川矿务局现状

1、矿区条件

鸭口煤矿隶属于铜川矿务局,面积21.3平方公里。

①储量

鸭口煤矿地质储量100万吨。

②生产能力

鸭口煤矿矿井年设计和核定生产能力均为60万吨,服务年限85年。

2、煤种煤质

鸭口煤矿矿井为低沼气矿井,主要可采煤层5#2,瘦混煤品种。

商品煤发热量4800-5200大卡,质量稳定,是优质的工业和电力用煤,建矿以来累计生产原煤1681万吨。

铜川矿务局产量

鸭口煤矿矿井原煤产量由投产初期的4.7万吨/年增加到60万吨/年,最高年产达68万吨。

2002年鸭口煤矿原煤产量42万吨。

2005年鸭口煤矿原煤产量的58.2万吨。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下石节

铜川矿务局简介

1、地理位置

铜川矿务局下石节煤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瑶曲镇境内,东临著名的唐玉华宫森林公园,西临全国佛教名山香山寺,依山傍水,风景独秀。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到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下石节煤矿距铜川市区约54公里、铜川新区45公里,在梅七线瑶曲站设有专线铁路,交通便利。

铜川矿务局发展

1、矿区历史

下石节煤矿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

1980年2月下石节煤矿简易移交投产。

1996-1997年下石节煤矿经一期技改,开始使用综采放顶煤设备,此后连续6年坚持对各生产环节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2000年下石节煤矿矿井形成“一井一面”生产布局,采掘机械化程度100%。

2005年2月6日下石节煤矿经省煤炭工业局核定矿井年生产能力为160万吨。

铜川矿务局现状

1、矿区条件

下石节煤矿井田长4公里,倾斜宽约3.3公里,含煤面积13.2平方公里。

①储量

下石节煤矿可采储量1.27亿吨,原设计服务年限101年。

②生产能力

下石节煤矿矿井年生产能力为160万吨。

2、煤种煤质

下石节煤矿生产的“蛇山”牌优质环保长焰煤被省政府列为“环保型”用煤,被评为90SO环保型指标。

铜川矿务局产量

2000年下石节煤矿原煤产量达89.56万吨,实现扭亏为盈。

2003年下石节煤矿原煤产量达162.8万吨。

2004年下石节煤矿原煤产量达183万吨。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

铜川矿务局简介

1、地理位置

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位于铜川市东郊13公里处的傲背村。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0.6℃,极端最高37.7℃(6月),最低-18.2℃(一月)。

降水:降水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铁路:铁路通过县境,铜川-蒲城环形煤炭专运铁路与西延铁路交汇,铁路总长145公里。

公路:公路有渭清、西禹公路,公路总长1414公里。

铜川矿务局发展

1、矿区历史

王石凹煤矿由前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提出初步设计方案,西安煤矿设计院承担技术设计。

1957年王石凹煤矿开工建设。

1961年11月20日王石凹煤矿建成移交生产,年设计能力120万吨。

铜川矿务局现状

1、矿区条件

王石凹煤矿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是铜川矿区煤炭生产的大型骨干矿井之一,也是当时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一座最大的机械化竖井,全矿现有3574人。

①生产能力

王石凹煤矿设计能力为年产120万吨。

2、煤种煤质

王石凹煤矿主要生产5#焦瘦煤,发热量在5000-5600大卡,供省内各电厂等用户。

铜川矿务局产量

1973年王石凹煤矿首次达到设计能力,原煤产量达到120.1万吨。

1979年王石凹煤矿原煤产量达到133.3万吨。

1985年王石凹煤矿又以年产原煤151.33万吨的纪录,第三次夺得全国高档普采冠军。

2004年王石凹煤矿原煤产量166.82万吨,为历史最好水平,先后有6年达到和超过矿井设计能力,有13年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徐家沟煤矿

铜川矿务局简介

1、地理位置

徐家沟煤矿地处陕西省铜川市境内, 井田位于铜川市印台区广阳镇,距铜川市21Km。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在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徐家沟煤矿铁路公路经过矿区,交通十分便利。

铜川矿务局发展

1、矿区历史

1958年徐家沟煤矿开始建设。

1966年3月28日徐家沟煤矿正式投产。

铜川矿务局现状

1、矿区条件

铜川矿务局徐家沟煤矿是国有大中型煤炭生产矿井,面积9.75平方公里。

①储量

徐家沟煤矿可采储量为1682万吨。

②生产能力

徐家沟煤矿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

2、煤种煤质

徐家沟煤矿矿井现采煤质牌号为瘦煤。粒度小于50mm,全水分3-5%干基灰分28-35%,干煤无灰基按发分15-19%,应用基低位发热量5300-4800大卡,全硫分1.5-2.5%。

煤的特点为:中灰、中低硫、低磷、高发热量。主要用于省内外电厂的动力用煤。

铜川矿务局产量

2003年徐家沟煤原煤产量也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完成45.1026万吨。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金华山煤矿

铜川矿务局简介

1、地理位置

铜川矿务局金华山煤矿位于渭北煤田铜川矿区东部,行政区划隶属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管辖,东西分别与徐家沟,王石凹矿毗邻。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降水:累年平均降水量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铜川矿务局发展

1、矿区历史

1958年7月金华山煤矿开工建设。

1963年11月金华山煤矿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1977年9月至1987年10月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年。

铜川矿务局现状

1、矿区条件

金华山煤矿隶属于铜川矿务局。金华山煤矿宽约4.5公里,长约5公里,井田面积23平方公里,煤层埋深为480米。

①储量

截止2004年底金华山煤矿保有地质储量7642.9万吨,可采量4710.9万吨。

②生产能力

金华山煤矿建成之初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后经1977年9月至1987年10月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年。

2004年金华山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

2、煤种煤质

金华山煤矿主产煤种为焦瘦煤,商品煤发热量达5100大卡/公斤以上,具有中灰、中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属优质配焦煤及热动力用煤。

铜川矿务局产量

2004年煤炭产量完成63万吨,创出了建矿以来炮采最高记录。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

铜川矿务局简介

1、地理位置

陈家山煤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方向,著名佛教圣地香山脚下,距离铜川市区70KM,行政区属耀州区庙湾镇,为陕北侏罗纪煤田焦坪矿区西部边缘井田。

2、自然条件

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降水:降水量累年平均588m,集中分布于7-9月份为54%,蒸发量1640mm。

风况:向风速受到地形控制,盛行山谷风,主导风向为NE,次主导风向为SW,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18m/S,静风频率塬区18%,谷区34%。

3、交通条件

铁路:铁路通过县境总长145公里,铜川-蒲城环形煤炭专运铁路与西延铁路交汇。

公路:公路有渭清、西禹公路,公路总长1414公里。

铜川矿务局发展

1、矿区历史

1970年4月28日陈家山煤矿开工建设。

1979年6月11日和1981年12月15日分两期工程建成投产。

铜川矿务局现状

1、矿区条件

陈家山煤矿是铜川矿务局大型现代化矿井和国家出口煤基地之一. 井田走向5.5公里,倾斜长2.9公里,面积16.1KM2,矿井现有在册职工3267人,其中:1个综采队,3个综掘队,2个掘进队。

①储量

陈家山煤矿地质储量14174.9万吨,可采储量9446.2万吨。

②生产能力

陈家山煤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于2003年11月30日达产。经过技术改造后,2004年度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260万吨。

陈家山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100%和75.7%。

2、煤种煤质

陈家山煤矿煤质优良,煤质为低-中灰、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不粘煤(BN)。

主导产品“香山”牌优质长焰煤,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远销日本、韩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

铜川矿务局产量

2003年陈家山煤矿原煤产量为165万吨。

2004年陈家山煤矿原煤产量为214万吨。2100433B

查看详情

铜川矿务局文献

谈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选煤厂主厂房的结构设计 谈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选煤厂主厂房的结构设计

谈铜川矿务局东坡煤矿选煤厂主厂房的结构设计

格式:pdf

大小:331KB

页数: 4页

主要介绍不规则钢框架主厂房的结构布置,介绍振动梁计算、构造及制作要求,同时介绍钢柱应力的控制要求及长细比比较大时钢柱的处理方案。所介绍的工程在同等的条件下用钢量较少,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的思想,增加社会效益。

鸡西矿务局建井工程处施工经验专辑 鸡西矿务局建井工程处施工经验专辑

鸡西矿务局建井工程处施工经验专辑

格式:pdf

大小:331KB

页数: 未知

鸡西矿务局建井工程处施工经验专辑

天津开滦矿务局大楼概述

天津开滦矿务局大楼在和平区泰安道5号,现为中共天津市委,建于1919~1921年,由英商同和工程司美籍工程师爱迪克生和达拉斯设计。总建筑面积918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希腊古典复兴式,三层混合构。大楼坐南朝北,东西为长向,平面呈矩形。外形庄严肃穆,门前设有坡道,高石台阶两侧筑有水磨石古典式花盆四座。外檐立面一、二层,为高10米14根爱奥尼克巨柱式空廊,空廊两端略突出,墙面转角作壁柱装饰。三层为带阁楼层的檐部,檐口饰齿状。楼内中部是贯通三层的大厅。以爱奥尼克大理石立柱支撑,柱头均以紫铜板制成,做工精细。厅顶作半圆形,井字分格镶彩色玻璃。顶拱上有精美雕饰。厅内地面饰彩色马赛克,周围作大理石墙群。办公用房沿周边设置。主房间内设有木制古典壁柱,并装有古典式壁炉。室内外装修雍容华丽,其造型是欧洲古典建筑形式的代表作。

查看详情

平桂矿务局解放后3

富贺钟解放

1949年11月21日,富贺钟一带解放。12月1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员接管平桂矿务局。从此平桂矿务局从官僚资本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工业生产迅猛发展,创造了五十年代的辉煌业绩。1962年起,随着可采矿产资源的逐渐减少,矿山生产逐渐下滑,企业连年发生经营亏损。1981年到1989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实现了扭亏为盈,获得了新的发展。从1991年起,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调整产品结构,进行二次创业。2000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一批资源枯竭矿山实行关闭破产。平桂矿务局走上了关闭重组之路。五十多年来,平桂矿务局的发展变化大体上可分为六个时期:

大发展时期

(1950-1957年) 1950年3月起,平桂局隶属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总局直接领导,行政上接受平乐军分区领导。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平桂工人激发了很高的生产工作积极性。国家在大力发展国营矿业生产的同时,发展公私合营矿业生产,先后将珊瑚联合公司(1950年接管)、可达公司等私营锡业改组为公私合营;组织和指导民窿和砂民从事采锡生产。富贺钟矿区内锡矿业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既有国营、地方国营单位,又有公私合营单位,还有私营的民窿和个体的砂民。1951年4月军管结束后,矿务局隶属于中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总局广西分局。当年,矿务局成立矿区公安局、平桂机械厂、平桂工人医院。经批准,平桂精锡开始使用"五星SN"商标。

陶铸视察

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广西省委代理书记陶铸到平桂局视察。1952年7月,有色金属 工业广西分局从桂林市迁至西湾,与平桂矿务局合组新的广西分局,管辖全省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下辖10个锡矿和分矿,2个炼锡厂,小型真空砖机,煤矸石制砖机,高效页岩制砖机,大型粘土制砖机;以及锑矿、炼锑厂、煤矿、电厂、机厂等共17个生产矿厂,分布在富贺钟地区(平桂)、恭城栗木矿区(栗桂)、南丹河池矿区(丹桂)、田东炼锑厂(田桂)。同年,先后接管宝胜公司(后改称川岩分矿)、太昌公司(后改称牛庙分矿)、西发公司(后改称花山分矿)、可达公司(后改称可达锡矿),成立平桂工程队,首次接受苏联专家技术指导。这时期平桂矿务局年年盈利,共盈利1357万元,年均盈利452万元,共交税金128万元。

恢复建制

1953年1月,广西分局奉命撤销,恢复平桂矿务局建制,隶属于中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管辖原广西分局所辖单位含:可达锡矿、珊瑚锡矿、栗木锡矿、大厂锡矿、芙蓉厂锑矿、田东炼锑厂、柳州炼锡厂、水岩坝锡矿、水洲寨锡矿、牛庙分矿、花山分矿、川岩分矿、西湾煤矿、西湾电厂、冶炼厂、机械厂等。同年,成立平桂探矿大队,接管天就公司(后改称新路分矿);1954年,成立试验所,水洲寨锡矿搬迁望高,改称望高锡矿;

到1955年,矿务局改由中央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直接领导。次年改由冶金工业部领导,是年8月,分木溜槽选厂开始采用摇床扫选尾矿。当年,重工业部部长王鹤寿视察平桂。此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锡矿业发展迅速,从露天水采砂锡矿发展到开采地下脉锡矿。

1956年,露天水采采场达31个之多,砂锡矿采矿能力达4.84万吨/日,井下脉矿采矿能力600吨/日。露天砂锡水力机械化开采工艺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选矿工艺不断革新,先是用新式木溜槽取代旧式木溜槽,接着创造了胶质螺旋榴槽选矿工艺,最后形成由磨矿机、跳汰机、摇床组成的全机选工艺流程,选矿年处理量达1004万吨。锡冶炼设备不断增加,锡冶炼能力达7000吨/年。

到1956年底,总产值、精锡和钨精矿产量均提前一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产品均以大大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国拨价"上交国家,为国家工业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53年至1957年,精锡年产量从3461吨增至5380吨(其中西湾冶炼厂精锡年产量由2807吨增至4124吨)。全局共投入基本建设资金3315万元,更新改造资金41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从1364万元增至6668万元,净值从895万元增至5249万元。此期间年年盈利,共盈利4931万元,年均盈利986万元,盈利最多的一年(1955年)达1207万元。1957年,平桂局奉命接管泗顶铅锌矿(筹备处),10月,广西省委书记兼省长韦国清视察平桂局。

调整时期

(1958-1965年)

1957年11月,奉冶金工业部和广西省委命令,平桂矿务局改为广西省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受冶金部和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双重领导,负责管理全省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并接手管理原冶金部地质局湖南分局在广西的204勘探队、215勘探队、粟木勘探队及冶金部在平桂的工程处。矿务局党委也改为广西省委派出机构,归省委直接领导。这年,冶金部先后在平桂局召开全国性"螺旋榴槽选矿经验交流会"和开办"全国水力开采先进经验学校"。

1958年6月,广西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奉命搬迁南宁办公。11月中旬,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批准,重新成立平桂矿务局,所辖厂矿全在富贺钟矿区,计有珊瑚锡矿、望高锡矿、牛庙锡矿、水岩坝锡矿、新路锡矿、里松矿、西湾发电厂、西湾选炼厂、西湾机修厂等9个厂矿。

1958年,按上级要求组织"大跃进",虽然生产计划所定指标偏高,但是由于职工干劲大,主要产品产量完成了计划,创造了富贺钟矿区年产精锡4336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同时,西湾选炼厂用火法炼出了我国第一批特号锡(含锡99.96%)。里松矿生产了钛铁矿、独居石、锆英石、褐钇钶等新产品,时发电厂装机容量近12800千瓦,全局发电9182万千瓦时。是年,时任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视察平桂矿务局。

1959年,全局砂锡矿采矿生产能力达4.25万吨/日;选矿生产具备重选、磁选、浮选等工艺,应用全机选流程处理含锡褐铁矿、褐钇钶砂矿工艺更臻成熟;全年生产精锡4001吨。里松矿首次采用水力机械化开采褐钇铌矿,并用螺旋摇床进行选矿试验。12月,第一座运用磨机、跳汰机、摇床(磨、汰、摇)联合作业的新型选矿流程的新路锡矿金窝肚1000吨/日砂锡矿采选场建成,次年元月投产。

1960年,因国民经济开始出现困难影响以及可采资源逐渐减少,矿业生产开始下滑,精锡年产量降至2500吨左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前四年(1958-1961年)年年盈利,年均盈利677万元。

1962年,出现解放后第一次亏损,全局亏损345万元。

1963年亏损105万元。1964年到1965年,两年均略有盈利,共盈利83万元。

1958至1965年,全局共投入基本建设资金5148万元,更改资金478万元,期未固定资产原值8221万元,净值585l万元,这八年共交税金1971万元,1962年,冶金部部长吕东、中南局第二书记王任重(由广西区党委书记覃应机陪同)先后视察平桂。

1963年起,平桂局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局领导。10月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座处理难选砂矿机械化采选场-水岩坝矿新桂采选场。

1965年,第一座1500吨/日全跳汰流程机选厂建成投产。同年,西湾选炼厂鼓风炉烟化炉系统建成投产。

挫折时期

(1966-1976年)

从1966年5月开始的"四清"运动起,平桂进入一个动乱时期。

特别严重的是1968年5月24日至7月8日期间,矿区内严重对立的两大派群众组织在西湾地区发生大规模武斗,附近5个县的武装民兵亦前来参加武斗。"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局非正常死亡人数多达475人。因开展"文化大革命",全局处于半停产状态,珊瑚锡矿长营岭坑口、煤矿大岭和天塘坑口因武斗停产而被地下水淹没,局内各种规章制度废弛,国有资产损失严重,浪费惊人。

1968年,精锡产量仅858吨,是解放后产量最低的一年,全局亏损965万元。

1969年起,虽然逐渐恢复生产,但砂锡矿可采资源继续减少,生产能力随之下降,全局采场和坑口减少到16个,其中,砂锡矿采场13个,采矿生产能力仅为1.1万吨/日;钨锡矿坑口3个,生产能力仅为200吨/日:砂锡矿因品位越来越低,难采难选,生产成本直线上升。

1966年至1976年的11年中,除1966年盈利189万元外,其余10年共亏损3792万元。十一年共交税金1863万元,共投入基本建设资金1245万元,年均仅113万元,投入更改资金2363万元。

至1976年,固定资产原值减少到6988万元,净值3048万元。这期间,1966年在可达建成第一座900吨/日砂锡矿干采采场;机厂建成白铁球车间,解决了铁球铁棒自供问题;冶炼厂从精锡冶炼中回收砒霜成功;新路矿木桥面场回收锌精矿成功。

1970年建成龙水金矿水电站、西湾选炼厂炼铜车间、上皇350千瓦水电站;

1971年,里松矿开采褐钇铌风化壳的回面渡采场建成,选炼厂用电解法从高铅锡中回收铅、铋成功;

1972年,珊瑚矿处理难选中矿的白钨车间建成,机械厂建成炼铁高炉投产;

1973年,水岩坝矿白沙塘采选场改建为钛白粉车间,搪瓷型钛白粉产能为500吨/年。同年建成龙水金矿大洞电站。

1975年,龙水金矿张公岭坑口选厂建成;

1976年,选炼厂建成5000吨/年硫酸工程投产(5年后停产)。这期间,1967年1月起由广西军区军管,1968年8月起,矿务局行政上受梧州地区领导,业务上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局领导。

此后,1979年7月,矿务局再次隶属于广西区冶金局。

恢复整顿时期

(1977-1980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进入恢复、整顿期。

1979年下半年,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年底,所辖生产厂矿有珊瑚锡矿、水岩坝锡矿、新路锡矿、龙水金矿、西湾选炼厂、西湾机修厂、西湾焦化厂、工程队等。期间,锡矿业继续呈下滑趋势,精锡年产量在933吨至1090吨之间徘徊,但低品位锡矿采选工艺和锡冶炼工艺日益成熟,一级锡以上品级率一直保持100%。

1979年,在国家首次评审和颁发优质产品奖时,西湾选炼厂生产的精锡继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后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是广西当时唯一获国优金奖的产品。同月,珊瑚矿黑钨精矿和水岩坝钛白粉双获广西区优质产品称号。这几年中,企业经济效益仍无大的好转,除1978年盈利61万元外,其余三年共亏损470万元,但四年共交税金734万元。在生产建设方面投入基本建设资金5387万元,年均1347万元;投入更新改造资金1740万元。

企业发展方面:

1977年,西湾焦化厂投产,焦炭生产能力2万吨/年。同年12月,里松矿研制的波形条床摇床,获冶金工业部科技成果奖。1978年,里松矿风化壳矿床采选试验项目获自治区科学大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1978年,局卫生科和冶炼厂、广西医学院合作完成的"肺锡末沉着症的研究"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自治区批准水岩坝矿为"大庆式"企业,地质勘探队获冶金工业部全国有色系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优异成绩奖。

1979年,自治区批准平桂工程队为"大庆式"企业,龙水矿100吨/日金采选工程竣工投产。从7月起平桂矿务局又隶属于广西区冶金局。

扭亏为盈

(1980-1990年)

1980年12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复函冶金工业部(简称"三委"批示),同意平挂矿务局"在五年内生产的锡和钨精矿交外贸部优先安排出口,其中150吨锡作为国家外贸计划内安排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出口指标,其余的锡和钨精矿由外贸部代销,外贸差价(扣除外贸手续费后,外汇按国家规定内部结算价折成人民币)留给企业,弥补亏损,多余的作为发展基金。外汇分成按国家规定办"。"三委"批示极大地鼓舞了全局职工。

1981年,珊瑚矿长营岭新建的2000吨/日锡钨采选厂正式投产,井下采矿能力和锡钨选矿能力获得较大提高。全局固定资产从1980年的7860万元增至1.19亿元,净值从3281万元增至7414万元。当年甩掉了连续十三年的"亏损帽",盈利106万元。这期间,1980年,机修厂制氧车间建成投产,生产能力30万立方米/年。当年自治区领导赵茂勋、周光春先后来局检查工作。新路矿白面山深埋砂锡矿地下水采800吨/日采选工程建成投产。珊瑚矿黑钨精矿和水岩坝矿黑钨精矿分别荣获1980年度广西名牌产品和广西优质产品称号。"飞碟"牌精锡也荣获冶金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1981年,水岩坝矿黑钨精矿又荣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当年10月,冶金部授予水岩坝矿"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称号,平桂局"飞碟牌"精锡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并自此逐步形成平桂局"飞碟牌"产品系列。

1982年,冶金部在平桂局召开锡选矿会议。冶炼厂与试验所共同制定的锡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列入国家标准,并获国家标准总局科技成果奖。

1983年4月起,平桂矿务局成为新成立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简称中色总公司)的直属企业。当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平桂局黑钨精矿评为中国有色总公司优质产品和广西名牌产品。

1984年,进行了全面的企业整顿,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西湾选炼厂首次炼出含锡99.99%的高级锡,"飞碟牌 精锡再次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珊瑚矿和水岩坝矿生产的"飞碟牌"黑钨精矿首次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飞碟"牌黑钨精矿、"飞碟"牌钛白粉商标获国家商标注册证书。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全国冶金尾矿学术会、中色总公司安全工作会议先后在平桂召开,水岩坝矿被国家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安全月活动先进单位"。

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平桂矿务局继续享有产品出口优惠政策。除继续每年上交150吨锡外,其余的锡和钨精矿由国家代理出口,凡计划出口以外的,两年内免征出口关税。

1987年,"飞碟"牌精锡评为中色总公司优质产品,而精锡、锐钛型搪瓷钛白粉、黑钨精矿则同获广西优质产品称号。其间因全局砂锡采矿场仅剩下3个,其中两个为复采老尾矿,砂锡采矿能力为850吨/日左右,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脉矿坑口4个,井下采矿能力在1000吨/日左右。但主要产品仍然继续保持高质量,精锡产量徘徊在996吨到1891吨之间。

1989年,平桂局的"飞碟牌"精锡和黑钨精矿继续保持国优金质、银质奖。其间,水岩坝矿钛白粉继搪瓷型后,又开发出涂料型,生产能力从1500吨/年提高到3500吨/年。全局多种经营项目获得较大发展,涉及16个行业。珊瑚矿的仲钨酸铵,桂林办事处的招待楼,建安公司的大理石、聚脂/环氧粉末,勘探队的塑料偏织袋,新路矿的上皇-大巢梯级水电站,机械厂和珊瑚矿联办的人造金刚石等先后投产或运营,矿产业以外的产业产值及利润均占全局总额中的l/4以上。

1985年,矿务局制定了"矿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深度加工,外引内联,工贸一体"的办矿方针,确定了"开发能源,稳定锡钨,加强冶金,扩大建材,发展化工"的战略措施,号召进行二次创业。当年,精锡产量达2570吨,创1961年以来最高纪录。"飞碟"牌锡铅焊料评为广西区优质产品。平桂工人医院评为广西区首批7所"文明医院"之一,冶炼厂获广西质量管理奖。年底,中国有色总公司总经理费子文到平桂检查工作。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产值年均增长9.1%,产量年均增长7.5%,利润年均增长25.2%,出口产品为国家创汇5420万美元,上交税金2000多万元。在重新发展时期的前九年(1981-1989年),平桂局年年盈利,共盈利3679元,年均盈利408,7万元。

1990年,因锡、钨国内外市场疲软,价格猛跌,加上离退休职工猛增至5471人,营业外支出增大,全年亏损580万元。以上10年,共上交税金4921万元。国家基本建设投资888万元,更新改造资金共投入6429万元。

1990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96亿元,净值8838万元。这期间,1986年,水岩坝矿从钛白水解母液中提取氧化钪工艺流程投产,成为国内从钛白水解母液中提取氧化钪的首家生产单位。同年,全国有色系统28个科研、勘探、教学、生产单位的80多名专家汇集平桂,召开"平桂矿区找矿资源讨论会"。平桂冶炼厂锡铅焊料获广西区优质产品称号。1987年,矿务局被中国有色总公司评为全国有色工业系统先进矿山,荣获"振兴矿业"奖杯。同年,珊瑚矿与中南工业大学合作研制,应用于仲钨酸铵生产的热球磨机,获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平桂桂林招待所新建6800多平方米的7层接待大楼竣工营业。冶炼厂、珊瑚矿分别被中国有色总公司评为安全生产红旗单位和先进单位。当年,新路矿上皇--大巢梯级水电站的大巢站正式发电,装机容量2 X1000千瓦。建安公司的聚脂/环氧粉末涂料厂、地质勘探队塑料编织袋厂先后建成投产。

1988年,全局盈利1187万元,是自1981年扭亏为盈以来盈利最多的一年。

1989年,经广西区技术监督局计量定级评审复查,矿务局被确认为"二级计量单位"并荣获证书。同年"飞碟"牌精锡锭在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黑钨精矿荣获中色总公司优质产品称号。水岩坝矿工程师杨评章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于9月赴京参加国庆庆典及全国劳模大会。同年,机械厂女工潘火娇被中国有色总公司、中国机械冶金工会全国委员会评为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特等劳动模范。10月,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等评定、平桂矿务局列为1988年中国行业50家最大经营规模工业企业,位于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第7位。

本年内,"飞碟"牌精锡第三次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黑钨精矿第二次荣获国优银质奖。平桂联合化工厂的聚酯/环氧粉末涂料被评为全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广西优质产品及广西新产品开发成果三等奖。水岩坝矿3500吨/年涂料型(BA01-01)钛白粉改扩建工程完工,开始试生产。冶炼厂获中国有色总公司颁发的质量管理奖。机械厂与珊瑚矿联办的桂东超硬材料厂第一台压机投产,生产人造金刚石单晶。并于次年产能达40万克拉/年。

1990年,全国有色系统40多名专家学者又汇集平桂,召开平桂地区找矿科研交流会。年内,机械厂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联合研制的JT-5型锯齿波跳汰机,继1988年获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后,荣获国家科技成果证书。同时,"飞碟"牌跳汰机获国家商标注册证书。冶炼厂被中国有色总公司评为全国有色金属工业系统安全生产红旗单位。锡铅焊料第二次评为广西区优质产品。

调整产业结构

(1991-2000年)

1991年4月至次年5月,平桂局实行住房、医疗、人事、劳动、工资等各项制度深化企业改革。

199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将平桂矿务局列为"三个一批"中的扶持型企业。平桂局与中色总公司签订《实行"多种经营、老矿复苏"改革试点协议书》后,加快了多种经营发展步伐,水岩坝矿阻燃塑料异型材料、新路矿隔热镇水粉、建安公司酯基硫醇锡(有机锡)相继投产,开始筹建赛特磁记录材料厂。

该年,多种经营的产值比1991年增长52.7%,占全局总产值的43%,全局固定资产原值突破2亿元,净值9416万元。经全国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审核批准,平桂矿务局定为国家大型一档企业。由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大型一档企业证书。此期间,1991年,"飞碟"牌精锡和黑钨精矿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飞碟"牌DYTA、PYTA-7750型液压径向跳汰机荣获银奖。平桂钛白粉厂经国家化工部验收合格、获得化工部第一批颁发的钛白粉生产许可证。本年起,平桂矿务局开始升挂国家质量奖旗。同年,珊瑚矿的仲钨酸铵,飞碟牌精锡、黑钨精矿、锯齿波跳汰机和聚酯/环氧粉末涂料五种产品同时荣获广西优质产品称号。

自1970年创办的水泥厂产能扩大到8.8万吨/年。本年,锡铅焊料,锡基轴承合金、精铅、精铋均使用"飞碟"商标,分别获得国家商标注册证书,"飞碟"系列进一步扩大。

1992年,在全国三氧化钛颜料标样评选会上,钛白粉厂的BA0卜-01钛白粉获第三名。年内,珊瑚矿长营岭坑口采矿队队长刘明树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和授予的"全国优秀班组长"称号。水岩坝矿阻燃异型塑料制品厂,新路矿隔热防粉厂、建安公司酯基硫醇锡(有机锡)厂等相继建成投产。平桂局"八五"重点工程电厂6000千瓦机组正式并网投入运行。

查看详情

平桂矿务局解放前

光绪33年

(1907年。),广西巡抚在西湾设官矿局委张继龙任总理,以西湾大岭为中枢,搭棚为局,就地收矿(此为平桂矿务局前身,亦成为广西官办有色金属矿冶业的开端),成为富贺钟矿区首次设立的官方矿政机构。官矿局先是购销私营公司和民矿采挖的煤炭、锡砂和锡块,稍后开办大岭煤矿(于清宣统元年,即1909年开始凿井,次年井成,开始排水采煤),继续鼓励私营锡业公司和商人领取执照,采冶锡矿,交集锡块。从此,官矿局兼有矿政和矿业双重职能。

民国元年

(1912)辛亥革命后的政局基本平稳,官矿局恢复收购锡砂、锡块,并支持商人洗砂、冶炼,所产锡由官矿局运销,矿业日渐发达。民国6年(1917年),官矿局开始购销钨矿砂。收购的锡、钨经香港运销法、美、英、日等。民国7年(1918年)官矿局在富贺钟矿区设望高、白沙、松木、新村坪、立头源、水岩坝、庙湾、莲塘、半路圩、贺街10个收砂分局,收购锡、钨矿砂。之后几年,因战乱,矿业停闭;至民国14年(1925年)时贺县县长请兵恢复官矿局,并借地八步办公,次年搬回西湾,修筑西湾至钟山公路。

民国17年

设模范矿场于水岩坝,开始采用砂泵、水枪等机械设备采矿,木榴槽选取矿。同年,设提炼总厂于西湾,提炼各收砂处交来的锡砂,为自炼精锡之始。尔后由于战乱矿业时盛时衰,管理机构数度易名,曾先后称为富贺钟三县矿务整理处(1925年)、富贺钟官矿局(1929年)、富贺钟矿务局、富贺钟矿务整理处(1930年)、富贺钟矿务整理委员会(1931年)。稍后,随着广西省矿政机关的变更,又先后称为广西省建设厅驻富贺钟办事处(1932年)、广西省矿务局驻富贺钟办事处(1934年)、广西省矿务局(在西湾办公、1934年)、广西省矿务局驻平桂区办事处(1935年)、平桂区矿务办事处(1936年)。民国25年,省营锡矿经理处成立于望高,开采陶马岭、冯屋排锡矿。同年,开始建设广西电力厂八步分厂(厂址在西湾龙头山)。此后数年间,私营锡业最盛,注册的大小民矿单位多达849家,其中锡业公司82家,民窿430家,水庄、旱庄、明湖等小矿点337个。此期间,富贺钟矿区年产粗锡2000余吨。从民国21年(1932年)起,重新勘测矿区,调查地质,探测萌渚岭(姑婆山)水源,筹建锡矿公司并钻探西湾煤矿,制订矿章,划分矿地,商矿日益发达,贺成、海华、济华、民利、钟宝、大中等大公司相继成立。民国23年、24年,官商合营的茶盘源锡矿、西湾煤场相继成立。到民国26年(1937年)国民政府对西湾煤田和富贺钟砂锡矿进行调查,首次将砂锡矿按成因分为冲积砂矿和残坡积砂矿两大类。

民国27年

(1938年)10月1日,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与广西省政府合资组建平桂矿务局,资本总额500万元,会、省各半,所辖矿厂有望高锡矿、西湾煤矿、西湾电力厂(原八步电力分厂),并筹建炼锡厂和机械厂,因受广西省政府委托,全权办理平乐、桂林两区所产锡砂之收购、提炼及精锡之营运事宜,平桂故此得名。矿务局本部设西湾龙过水处。与此同时,平桂区矿务处设西湾黄花山麓不再行使矿业职能,仅保留矿政职能,负责管理平乐、桂林地区的私营锡业公司和砂民。民国27年(1938年)八步电力分厂建成,正式发供电,装机容量2 X 1600千瓦,是当时广西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不久,西湾电力厂遭日寇飞机轰炸,被迫停业发电,矿业生产因缺电呈滑坡状况。西湾电力厂迁址重建后,又因日寇逼近矿区,全局奉命疏散,1940年夏,电厂发电机及锅炉等设备,移至观音山岩洞内重新安装。两年后方恢复发电、采锡、炼锡、采煤等正常生产。1941年2月,炼锡厂建成广西首座8.5平方米粗炼反射炉,次年半路圩炼铁厂建成。1943年8月,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察西湾煤田,在平桂局礼堂演讲。同年9月,筹建水岩坝锡矿场(次年2月建成)。1944年,炼锡厂所产精锡质量提高到99.8%,并按国际标准铸锭(25公斤/锭),在国际市场信誉日高。私营锡矿业亦逐步恢复。较长时间内,平桂矿务局自产锡砂不多,主要靠收购私营锡业公司和砂民所采的锡砂,以供冶炼和运销。民国38年(1949年),富贺钟矿区共有私营锡业公司和矿庄353家。此时,平桂矿务局所辖锡矿的砂锡矿采矿生产能力为2277立方米/日,炼锡厂年产精锡314吨,煤矿的采煤生产能力为90.7吨/日,年产原煤2.9万吨,年产焦炭201吨,发电厂装机容量3200千瓦,年发电量1538万千瓦小时。全局职工2160人。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