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土壤学(南方本)的修编,本着在新形势下,科学要为生产建设服务、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采用删繁、改错、添新的原则。该书大体上分为土壤学基本原理和我国南方的土壤两大部分。内容上加强了基础理论,增添了近代土壤科学的成就。在讲述我国土壤分布的基础上,着重阐明我国南北土壤的差异和南方土壤的特点及其利用改良途径,较突出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学和土壤肥力学的观点。将第一版中的高产土壤的培育和土壤普查两章删去。全书共分八章。
《土壤学 南方本(第2版)》在修改过程中还得到西南农业大学土壤教研室的老师,在编写内容、修改文字、绘图等工作方面给予大力帮助,我们表示十分感谢。
第二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
第一节 土壤母质的形成
一、土壤母质的来源
二、岩石的风化与土壤母质的形成
三、风化产物搬运与堆积的类型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一、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三、各种自然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四、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五、土壤的形态特征
第二章 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的粒级与性质
二、土壤质地分类
三、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
第二节 土壤生物
一、土壤微生物
二、其它土壤生物
三、土壤中的酶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性质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三、土壤腐殖质
四、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及其调节
第四节 土壤胶体
一、土壤胶体概念
二、土壤胶体组成
三、土壤胶体电荷的产生
第三章 土壤固相部分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土壤吸收性能
一、土壤吸收性能概述
二、土壤对阳离子的吸收与交换
三、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
四、土壤对阴离子的吸收与交换
五、土壤吸收性能的重要性
第二节 土壤酸碱性
一、土壤酸度的类型及来源
二、土壤碱度
三、影响土壤酸碱度的因素
四、土壤的缓冲性
五、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六、土壤酸碱性的调节原理
第三节 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
一、土壤孔隙性
二、土壤结构性
第四节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
一、土壤的粘结性与粘着性
二、土壤的膨胀性与收缩性
三、土壤的可塑性
第四章 土壤——液相和气相部分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土壤的热性质
一、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
二、土壤热性质
三、土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四、土壤热状况的调节
第二节 土壤水分性质
一、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
二、土壤水分类型和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三、土壤水分的能量状态
四、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五、土壤水的饱和流动与土壤的透水性能
六、土壤水的不饱和流动与土壤供水性能
七、土壤气态水的运动和土壤水分的蒸发
八、土壤水分的调节途径
第三节 土壤空气性质
一、土壤空气组成和含量
二、土壤的通气性
三、土壤通气性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四、土壤通气性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第四节 土壤养分性质
一、土壤氮素
二、土壤磷素
三、土壤钾素
四、土壤中的硫、钙和镁
五、土壤微量元素
六、土壤养分状况的调节途径
第五节 土壤中热、水、气、肥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 土壤生理性、生产性和土壤肥力
第六章 我国土壤的分类系统和分布概况
第七章 我国南方的旱作土
第八章 我国南方的水稻土
主要参考文献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书名: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09002197
条形码: 9787109002197
尺寸: 25.6 x 18.6 x 1 cm
重量: 340 g
请输入您的回1.有计划地轮作换茬.合理安排不同蔬菜,并尽量考虑不同蔬菜的科属类型、根系深浅、吸肥特点及分泌物的酸碱性等.2.定期进行土壤消毒.(1)药剂法.可用拌土或用粉熏蒸的方法杀菌.(2)日光法....
改良土壤有三种途径:水利措施、农业生物措施、化学改良措施1、水利措施:包括排水、灌溉、放淤;2、农业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种植耐碱作物与绿肥;3、化学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化学改良剂。
改良土壤有三种途径:水利措施、农业生物措施、化学改良措施1、水利措施:包括排水、灌溉、放淤;2、农业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种植耐碱作物与绿肥;3、化学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化学改良剂。
地质地貌学,土壤学实习报告
地质地貌与土壤学 实习报告 学 院: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姓 名: 颜玺钰 班 级: 2010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学 号: 2010102278 指导老师: 唐春 程洪 南昌工程学院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日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课本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 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 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提高教学效果; 学会野外 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 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土壤学野外实习,主要是认识土壤主要类型,了解土壤类型,掌握土壤剖 面的挖掘技术,掌握土壤学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 二、实习要求 (1)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 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
岩石与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通过岩石与土壤学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体系,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构建岩石与土壤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社会输送具有高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和科研人才.
本教材对有的实验项目介绍了多种测定方法,以供使用者参考;有的实验为定性实验,主要验证课堂讲授的土壤学基本原理和现象,可加强学生对土壤学课程内容的理解;有的实验为土壤学常规分析项目,主要培养学生进行土壤分析的技能,为将来从事土壤科学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本教材可为本、外专业的土壤学实验通用。本、外专业土壤学实验具体实验项目,可由任课教师从中指定选用。本教材也可供从事与土壤科学研究相关的科研人员、分析技术人员参考。
土壤学是研究土壤及其生成的学科,是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它对研究植物的生长,繁殖以至分布都起着重要影响。 从农业角度来看,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让植物生长的疏松表层。
国际土壤学大会是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国际性会议(二战期间有中断),由国际土壤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Soil Sciences,缩写作IUSS)负责。
在已经举行过的18次会议中,欧洲有8次,美洲有5次,亚洲有3次,大洋洲和非洲分别各有1次。最近的一次国际土壤学大会,即第18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召开于2006年7月9-15日的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协议中心(Pennsylvania Conven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