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铁素体可锻铸铁(ferritic malleable cast iron)
断口外缘为脱碳的表皮层,心部组织为铁素体+团絮状石墨的可锻铸铁。中国国家标准确认其为黑心可锻铸铁。中国专业可锻铸铁厂,90%以上产品都是黑心可锻铸铁。它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农机、铁路、建筑、水暖管件、线路金具等(见可锻铸铁)。
化学成分的选定 因零件的结构特点、牌号要求、熔炼条件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常用的化学成分范围为:C(2.4~2.8)%、Si(1.2~1.8)%、Mn(0.3~0.6)%、P<0.1%、s<0.2%。碳硅总量∑(C+Si)%一般选择在3.4%~4.2%之间,厚壁或强度要求大的铸件可选择低限。高的碳、硅成分有利于改善铸造性、缩短退火周期,但易引起力学性能降低,还可能出现铸态石墨。碳当量偏低时易产生充型不足、缩松、裂纹等缺陷,且退火周期加长。硅量过高会引起低温脆性。此种作用与含磷量的高低有关联。当磷含量超过0.1%时,可能以磷共晶的形式析出,而引起铸件的韧性降低。硫较强烈地阻碍石墨化,且会形成FeS-Fe共晶体分布在晶界上,既阻碍碳扩散,又降低可锻铸铁的塑性,因此要求含硫量尽量低。生产中常利用锰和硫的相互作用来抑制硫的不良影响,并根据下式来决定锰的含量Mn(%)=1.7×S(%)+(0.1%~0.3%)。
退火工艺 退火过程及其组织转变,用图1所示的退火曲线及组织变化示意图来说明。其过程可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升温阶段(0~1)。"1"点温度一般为950℃左右或稍高些,此时铸铁组织由珠光体加莱氏体转变成奥氏体加莱氏体。实际生产中,由于较大的退火炉升温较慢,加热到900℃以上需要10~20h以上,虽然在规定的石墨化退火工艺规范中,没有专门的预处理阶段,但实际上经过300~500℃的时间超过了3~5h,已含有预处理的作用。增加低温预处理的时间,更可以增加厚大断面可锻铸铁的石墨核心数。
(2)石墨化第一阶段(1~2)。在第一阶段保温,自
图1 退火曲线及组织变化示意图
由渗碳体不断溶入奥氏体而逐渐消失,团絮状石墨逐渐形成。第一阶段结束时(到"2"点),组织为奥氏体(γ)加团絮状石墨。这个阶段所需的时问长短以自由渗碳体能全部分解完为准,过长无益且有害。
(3)中间阶段(2~3)。指从高温冷却到稍低于共析温度(710~730℃的范围)的阶段。随着温度的降低,奥氏体中的碳逐渐脱溶,附着在已生成的团絮状石墨上,使石墨长大。到"3"点的组织为珠光体加团絮状石墨。这阶段冷得太慢会增加退火周期,太快会出现二次渗碳体。
(4)石墨化第二阶段(3~4)。在710~730C处保温,可使共析珠光体逐渐分解成铁素体加石墨,石墨继续向已有的团絮状石墨上附着生长,到"4"点时组织为铁素体加团絮状石墨。这阶段所需时间的长短根据珠光体是否能分解完而定。这阶段亦可采用从750C左右开始,以3~5C/h的缓慢速度通过共析区,这样奥氏体可直接转变为铁素体加石墨。这个方法石墨化速度可快些,但控制冷却速度是个关键因素。 (5)冷却阶段(4~室温)。到"4"点以后,再继续保温并不发生组织变化,可用较快速度冷却。为防止回火脆性,冷到500~600rC时即可出炉空冷。铁素体可锻铸铁显微组织如图2所示。
可锻铸铁价格在4000元每吨, 灰口铸铁(gray iron)是第一阶段石墨化过程充分进行而得到的铸铁,全部或大部分碳以片状石墨形态存在,断口呈灰暗色,因此得名,它包括一般...
灰口铸铁(gray iron)是第一阶段石墨化过程充分进行而得到的铸铁,全部或大部分碳以片状石墨形态存在,断口呈灰暗色,因此得名,它包括一般灰口铸铁(简称灰铸铁)、球墨铸铁、麻口铸铁、孕育铸铁、稀土灰...
不可以的,因为它里面有石墨,锻造的时候石墨发生滑移,形成片状缺陷,性能会下降
用单一炉料生产珠光体和铁素体可锻铸铁
高尔基汽车制造厂利用生产铁素体可锻铸铁的白口铁生产出珠光体可锻铸铁.用电弧炉——冲天炉双联法熔炼白口铁,其成份(%):C 2.4—2.6,Si1.1—1.3, Mn0.40—0.48,Cr<0.06,S>0.06.用碲、铝和硼酸混合物进行孕育处理.在ΠЭο—16型电炉中对铸件进行热处理,珠光体可锻铸铁循环退火l8小时,铁素体可锻铸铁循环退火32小时.由珠光体可锻铸铁生产的铸件只有两种,占可锻铸铁产量的l%.因此,在同一炉中用单炉料生产珠光体和铁索体可锻铸铁,并在浇包中对两种合金进行相应的孕育处理,
铁素体球墨可锻铸铁件生产中铸态石墨的分析
生产中,在铁素体球墨可锻铸铁件的铸态基体上发现了石墨晶核,石墨晶核的形状各异、大小不一。对这样的铸件我们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并且辅以锌气氛退火处理,分析了铸态石墨对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可锻铸铁按照热处理条件的不同,可分为
由于退火工艺不同,各可锻铸铁有不同的断口特征。石墨化退火可锻铸铁,当基体为铁素体时,断口呈黑绒色;当基体为珠光体时,断口呈银灰色。过去曾将石墨化退火可锻铸铁,一律称作黑心可锻铸铁,是不妥当的。为了不混淆视听,标准中已将具有珠光体基体的石墨化退火可锻铸铁,称作珠光体可锻铸铁。脱碳退火可锻铸铁,断口呈银白色,称作白心可锻铸铁。
白心可锻铸铁,由法国人R.A.F. de罗茂于1722年研制成功。将碳、硅含量较低的白口铸铁密封在氧化介质中,在950~1050℃温度下保持几十个小时进行脱碳退火处理,就得到外层为铁素体、中心残留着少量珠光体和团絮状石墨的显微组织。其心部断口呈白色,故称为白心可锻铸铁。
黑心可锻铸铁,由美国人S.博伊登于1826年在引进制造白心可锻铸铁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将碳、硅含量较低的白口铸铁放在中性介质中进行石墨化处理后,在 850~950℃温度下保持几十小时,炉内冷却至720~740℃再保温十几小时,最后得到铁素体基体和团絮状石墨的铁素体黑心可锻铸铁;或在850~950℃下保温十几小时后出炉,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基体和团絮状石墨的珠光体黑心可锻铸铁。性能和用途可锻铸铁中石墨呈团絮状,含量较少,应力集中现象不太显著,对铸铁的有效负荷面积减小不多,抗拉强度可达300~700兆帕,延伸率可达2~12%,切削加工性能、抗氧化生长性能和耐蚀性能良好。可锻铸铁铸态组织为白口,铁水流动性较差,容易产生缩孔,热裂倾向较大,所以一般只适用于形状不太复杂的铸件。此外由于退火时间随壁厚加大而延长,同时过厚的铸件中心部分难达到完全退火,因此白心可锻铸铁件的壁厚一般不超过12毫米,黑心可锻铸铁壁厚不超过25毫米。铁素体可锻铸铁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的轮圈、差速器壳和底盘零件,机床附件中的扳手,输电线路中的瓷瓶铁帽、线夹、碗头排板,纺织机械中的粗纺机和印花机盘头以及水油管道中的弯头、三通、接头、中压阀门等。珠光体可锻铸铁用于气阀摇杆、加煤机零件、高压接头阀体和汽车工业拨叉、差动齿轮箱等。白心可锻铸铁用于汽车零件吊架、驾驶盘柱叉肩、纺织机零件等。发展可锻铸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铸态稳定碳化物,铸件中不出现游离石墨片,缩短退火时间以提高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等方面。此外,铸件厚度和重量限制范围有所扩大,现代已生产出壁厚2~80毫米或重达150千克的可锻铸铁件。
可锻铸铁(malleable cast iron) 汽车用金属材料。由一定化学成分的铁液浇铸成白口坯件,经过石墨化退火,石墨主要呈团絮状、絮状,有时呈少量团球状的铸铁。可锻铸铁与灰铸铁相比,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冲击韧性。可锻铸铁根据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性能以及组织不同分为黑心可锻铸铁、珠光体可锻铸铁以及白心可锻铸铁和球墨可锻铸铁四类。目前中国生产的可锻铸铁90%以上为黑心可锻铸铁。其他三类可锻铸铁应用较少。黑心可锻铸铁强度不高,但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可锻铸铁主要应用于汽车后桥桥壳、转向机构、低压阀、管接头等受冲击和震动的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