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湍流理论是一个有关湍流成因的理论学说,研究湍流的起因和特性的理论,包括两类基本问题:①湍流的起因,即平滑的层流如何过渡到湍流;②充分发展的湍流的特性。
大气湍流涡旋能量谱可以分做大尺度的含能区和中小尺度的平衡区两个谱段,在平衡区内湍流从上一级涡旋得到的能量,等于往下一级传输的能量与分子粘性耗散能量之和。平衡区又可分做两个亚区:不考虑分子粘性耗散的惯性...
雷诺实验证实,对于粘滞流体,湍流的发生取决于流场的雷诺数Re =υ/(其中、υ 分别为流体的运动粘度和特征速度,为特征长度)。雷诺数为作用于流体上惯性力和粘性力的无量纲比值。当流体中发生扰动时,惯性力...
对湍流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839年,G.汉根在实验中首次观察到由层流到湍流的转变。1883年,O.雷诺又在圆管水流实验中找出了层流过渡到湍流的条件。在理论研究方面,1895年雷诺曾把瞬时风速分解...
旋流自吸泵内部湍流场大涡模拟
旋流自吸泵蜗壳结构不同于普通泵,具有特殊的流场结构。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和滑移网格技术,通过对设计工况下旋流自吸泵三维非定常湍流场的数值计算,捕捉到泵叶轮和蜗壳内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尾迹区内旋涡的结构与演化特征等重要流动信息,结果表明叶轮内部静压具有一定的非对称性。分析了分离室内漩涡形成的原因。对含气率分布的分析表明,叶轮中气相主要集中于叶片的吸力面区域。对旋流自吸泵的性能进行预测,得到了预测性能曲线,并将预测结果与性能试验结果作了对比,证明了大涡模拟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旋流自吸泵内部流动特性和性能。
低阻力湍流促进器设计与流动特性分析
设计了一种梯形截面的新型螺旋型湍流促进器,分析了速度、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压力、壁面剪切力等物理量的指标变化以及在流场中的分布状态,结合数值模拟分析法探索螺旋型湍流促进器强化传质过程的作用机理,并与传统半圆形截面螺旋型湍流促进器的流体动力学性能和能耗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梯形截面螺旋型湍流促进器流场的最大速度为1.44 m/s,湍动能平均值为0.023 K,壁面剪切力平均值为9.55 Pa,轴向压力降与壁面剪切力的比值为165;半圆形截面螺旋型湍流促进器流场的最大速度为1.17 m/s,湍动能平均值为0.02 K,壁面剪切力平均值为7.35 Pa,轴向压力降与壁面剪切力的比值为155;梯形截面的螺旋型湍流促进器流场的流体动力学性能要优于半圆形截面螺旋型湍流促进器,且压力降与壁面剪切力相比增加幅度较小,即相对阻力更小,在满足强化传质要求的同时消耗更少的能量。
张兆顺,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1957一1959年在中国科学院和清华大学合办的第一届工程力学研究班学习,1959年起在清华大学任教。1979-1981年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航空航天系进修,并于1982年获南安普顿大学应用科学院博士(Ph.D)。1979年起,长期从事湍流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在湍流相干结构、圆管流动稳定性、标量湍流和大涡数值模拟的亚格子模型的研究中有重要贡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担任重要的国际湍流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
1流体机械及其数值仿真基础
1.1流体机械概述
1.2流动控制方程
1.3运动参考系下的流动问题
1.4湍流理论简介
1.5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1.6仿真计算的前处理、求解及后处理
1.7CFD商用软件简介
1.8本章小结
2叶片泵全工况流动仿真及性能预测
2.1概述
2.2叶片泵外特性半经验计算方法
2.3基于CFD的泵外特性计算方法
2.4单级泵流动仿真及性能预测实例
2.5多级泵流动仿真及性能预测实例
2.6本章小结
3气液两相流动仿真
3.1概述
3.2气液两相流基本概念
3.3欧拉-欧拉方法
3.4基于气液两相流的离心泵汽蚀仿真实例
3.5液环真空泵内气液两相流动的仿真实例
3.6离心泵自吸过程的气液两相流仿真实例
3.7本章小结
4固液两相流和固相颗粒运动及磨损
4.1概述
4.2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4.3DEM-CFD耦合
4.4固液两相流磨损模型
4.5运用EDEM-Fluent耦合计算离心泵内固液两相流实例
4.6运用DPM模型计算离心泵固液两相流的磨损实例
4.7本章小结
5多相介质的分离和混合
5.1多相介质分离
5.2多相介质的搅拌混合
5.3水力旋流器固液两相分离模拟实例
5.4两相介质混合过程的仿真实例
5.5本章小结
6流固耦合分析
6.1概述
6.2基于流固耦合结构静力分析
6.3模态分析
6.4液环泵转子静力学性能的计算实例
6.5基于离心泵全流场的流固耦合分析实例
6.6本章小结
7变转速问题的模拟计算
7.1概述
7.2流体机械变转速特性的研究现状
7.3变转速阶段的流动特性
7.4运用变转速方法模拟计算离心泵启动停机过程实例
7.5运用变转速方法模拟计算泵作透平(PAT)启动过程实例
7.6本章小结
8动网格技术的应用
8.1概述
8.2动网格的控制体守恒方程
8.3动网格方法简介
8.4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的二维非定常流动仿真实例
8.5罗茨风机的准三维非定常流动仿真实例
8.6离心泵的三维非定常流动仿真实例
8.7旋喷泵的三维非定常流动仿真实例
8.8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高性能大型低扬程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精)》作者(陆林广)经过30年的潜心研究,将三维湍流理论引入大型泵装置水力设计,并通过局部优化方法与整体优化方法相结合、智能优化方法与传统优化方法相结合的途径,对低扬程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的理论、方法及工程应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成果已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他大型工程的48座泵站得到了成功应用,对较大幅度地提高我国低扬程泵装置水力性能的整体水平发挥了关键作用。本书在作者过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有了深化和提高,可供泵站工程设计者和研究者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