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土地盐碱化的英文为Land salinization。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盐碱地有望变“绿洲”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一种耐盐基因
我国科学家从一种盐生植物中成功地克隆出一个耐盐关键基因,并已导入多种植物。这一发现,将有望使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约四分之一的盐碱地变为“绿洲”。
土地盐碱化
山东师范大学赵彦修、张慧两位教授主持的课题组,从1999年开始这项研究,最近在测定了1755个盐地碱蓬基因的序列后发现了这一基因。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计划专家组对这一研究成果进行了验收。国家专利局在2010年第18卷第28期的专利公告上公布了这项成果。
这个基因的全名叫作“Na+ / H+ 逆向运转蛋白(SsNHX1)全长cDNA”。由这种基因决定的一种蛋白,使碱蓬能在细胞内形成一种“离子区隔化”解钠离子毒的机制。
据介绍,盐地碱蓬是我国盐碱地上普通的一种藜科植物。它能耐3%的盐度,可以在海水中生长。在盐碱地上可长到1米高,在海滩上,长度可达30厘米。课题组研究人员将这一基因转移到拟南芥上做了对比试验:在1/2海水浇灌条件下,拟南芥能完成生活史;在盆栽条件下,15天不浇水,复水后仍能恢复生长并结实。而对照株均死亡。在所有已知公开发表的资料中,他们培育的转基因植物耐盐性是最强的。
目前,这一成果已经得到应用,培育出了适宜盐碱地生长的转基因植物幼苗。记者在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科学院实验室看到,新培育出的耐盐转基因植物已有蕃茄、大豆、水稻、速生杨4种,在上千个培养基内长势良好。工作人员称,过不多久,就可以实施移栽了。
盐碱土是地球陆地上分布广泛的一种土壤类型,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5%。仅我国,盐碱地的面积就有3300多万公顷。在山东省的黄河三角洲地带,每年新增加的盐碱地达6000多公顷。大量的土地因此而荒废。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耕地资源日趋减少的人口大国而言,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把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中国盐碱地大部分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这些地区地处中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带,不利和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存在。大部分地区气候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有一定的水资源开发潜力,相对人少地多农业生态潜力较大。一旦消除了土地盐碱化这一主导制约因素后,农业生态系统的巨大潜力必将得到发挥。土地盐碱化治理和预防对农业生态系统退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未来食物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国盐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及滨海地区.
地下水矿化度与土壤盐碱化
根据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在80年代初的调查估算,中国现有农林牧土地面积68912万公顷,受盐碱化危害的农林牧土地面积有3382万公顷,占农林牧总土地面积的4.91%,而农林牧各业盐碱化土地面积占各业总土地面积分别为6.62%、0.84%和6.10%。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估算,中国有潜在盐碱土约1733万公顷,即如不合理利用和管理,就会发生盐碱化的土地。
滴灌能控制土壤盐碱化其主要原理是因为滴灌所使用的水量少,少量少则水中的无机盐量就会相对减少,由水蒸发后产生的盐碱物质就相对于浇灌要少得多了,这样就会比较有利于控制土壤盐碱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能从根...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如果你所开垦的耕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该宗土地被村委会收回,应该向土地开垦者支付土地开垦费用和提高耕地地力的相应补偿。
绿化池底铺塑料布碎石垫层将盐碱水通过淋水管收集到淋水井后排出
1、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
2、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盐碱地发生的各种自然条件随地而异。有的土地早已盐碱化,这就是现有的残余盐碱土而有些地区的土地原来没有盐碱化,但由于生产措施不当,造成土壤积盐或盐碱加重。就建国后土地盐碱化发展的历史与趋势看,可以分为3个阶段:
,由于不合理的开垦荒地和发展灌溉农业,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1958~1978
土地盐碱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
年间,中国有660万hm耕地退化为次生盐碱土。中国在60~70年代建设了很多大型灌溉工程,对提高灌区土地生产力和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因各种原因,各灌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次生盐碱化现象。
,国家和各省开始大力治理盐碱地,停止一些不合理灌溉,完善排灌配套工程,以及采取生物和农业技术措施等,使灌区地下水位得到控制,到80年代,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盐碱土面积约减少一半左右,盐碱化程度也发生很大变化。河套和新疆等地区尽管在一些老灌区的次生盐碱化得到控制,但总体上,土壤的盐碱化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由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再加上干旱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使人们对次生盐碱化发生的警惕性放松,导致排水设施破坏,华北和东北平原土地盐碱化的危险性增加。西北、东北西部和内蒙古等地区,由于人口压力,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注意排灌工程的配套、用水的管理和调节,土地盐碱化面积仍在不断扩大。从中国土地盐碱化程度、发展趋势、次生盐碱化发生的危险性以及对21世纪中国食物需求安全性和世界食物贸易的影响等方面考虑中国土地盐碱化防治问题远比其他国家迫切。
渤海西调入疆的新讨论
海水西调入疆路线示意图。
海水西调入疆路线示意图
为解决新疆水资源困境,给新疆水资源解决方案增添新智慧,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新疆财经大学和东西部经济研究院主办,新疆哈密地区发改委、内蒙古锡盟发改委、新疆鹏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新疆中正仁和集团承办的“陆海统筹 海水西调高峰论坛”,2010年11月5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曾恒一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此次高峰论坛关于“海水西调引渤入新”事业的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此设想是通过大量海水填充沙漠中的干盐湖、咸水湖和封闭的构造盆地,形成人造的海水河、湖,从而镇压沙漠。同时,大量海水依靠西北丰富的太阳能自然蒸发,作为湿润北方气候的水气供应源增加降雨,从而达到治理我国沙漠、沙尘暴,彻底改变华北、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的目的。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在于生态、能源、地缘、文化和民生的聚合。新疆水资源平衡问题的解决,不仅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更具有社会效益、政治效益。“海水西调引渤入新”事业,将大大加强新疆欧亚大陆桥向西桥头堡的战略地位。高峰论坛还呼吁各界参与“海水西调”的论证与实施;破解困扰新疆发展的三大问题,即水资源平衡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油气等矿产资源有效开发问题;着力推进新疆长治久安。
渤海海水西调入疆的思路一经推出,引起了网络上的广泛关注,有人叫好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其中沿岸土地盐碱化是最受关注的问题,预料也是决定该方案最终能否实施的最大挑战。
基于危险度与风险格局的土地盐碱化监测区优先级评价
为提高盐碱化监测和防治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该文选取与盐碱化形成有关的土壤质地、蒸降比、地下水矿化度、土地利用程度、盐碱化历史敏感性,以及与盐碱化扩散有关的地貌、数字高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坡度、土壤质地等因子,借助BP神经网格、最小阻力模型、灰色关联度、叠加法和空间分析法,开展黑龙江省土地盐碱化监测区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黑龙江盐碱地监测区面积为2 981.72万hm~2,占研究区的67.10%,其中高、中、低级别监测区占区域面积的20.18%、14.68%、32.23%;2)盐碱地监测级别总体呈现西部>东部>中部、北部、南部,高级别和中级别监测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西南部和北部以及三江平原东北部地区,低级别监测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东部、三江平原南部、东南部山地区。研究结果及过程为土地盐碱化监测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参考。
浅谈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及整治措施
黄河三角洲地区由于濒海位置、地下水埋深、气候、人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土地盐碱程度高,开发利用程度低,极大制约着当地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拟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实际情况,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成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盐碱土地整治方法,提出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地开发整治的具体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各措施的可行性、实用性。
水库蓄水将改变地下水的状态.水位升高容易侵没土地.造成土地盐碱化或沼泽化。在侵没区,由于土壤通气条件相对较差,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微生物减少,对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过分湿润容易致使植物呼吸困难,根系衰败,水分不断渗透到达耕作层时,会直接破坏包气带,造成土壤沼泽化。库岸渗漏会对地下水充分补给,蒸发作用强烈时水中盐分于地表浓集,造成土地盐碱化,引起植物产生生理干旱。
1、对土壤产生的影响
水库蓄水将改变地下水的状态.水位升高容易侵没土地.造成土地盐碱化或沼泽化。在侵没区,由于土壤通气条件相对较差,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微生物减少,对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过分湿润容易致使植物呼吸困难,根系衰败,水分不断渗透到达耕作层时,会直接破坏包气带,造成土壤沼泽化。库岸渗漏会对地下水充分补给,蒸发作用强烈时水中盐分于地表浓集,造成土地盐碱化,引起植物产生生理干旱。
2、对环境地质造成的影响
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这是由于蓄水面积加大,水压增加,在水压力下会使演示的断裂面及裂缝产生润滑.改变地应力的平衡状态。若水利工程修建于地震强度相对较弱或地震较少的地区,所诱发的地震更为强烈。此外,水库蓄水会抬高水位,降低岩坡抗剪强度,因而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塌方、岩体失稳。水库渗漏改变周围的水文条件,若水库为尾矿水库或者污水库,势必会导致地下水体及周围地区发生污染。
水库蓄水将改变地下水的状态。水位升高容易侵没土地。造成土地盐碱化或沼泽化。在侵没区,由于土壤通气条件相对较差,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微生物减少,对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
过分湿润容易致使植物呼吸困难,根系衰败,水分不断渗透到达耕作层时,会直接破坏包气带,造成土壤沼泽化。库岸渗漏会对地下水充分补给,蒸发作用强烈时水中盐分于地表浓集,造成土地盐碱化,引起植物产生生理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