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换土施工中要控制好“四度”,即在换土施工中要做到虚铺厚度、平整度、压实度、土基高度(高程)都要达到规范要求。具体要做好下列几点。
1、换土前要处理好原地面
(1)对站坪土基部位,原地面的草皮、植物土及其它杂物必须彻底清除,其深度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它部位的换土厚度超过60cm可不铲除草皮,但要割去草棵。
(2)处理好沟塘、坑、井,以免积水而影响大面积的换土作业。
2、测量放线[1]:
(1)恢复线路中心控制点(中线)。
(2)测设中心桩,按每20-25 米整桩号和起止点等控制场地中心的各点测设中心桩,桩面用红漆写明里程桩号。木桩的习惯用法是:方桩用于控制中心准确位置而且还要架设仪器对中,可以在木桩顶面定钉,钉顶的标高与路面设计标高齐平,顶面涂红漆以辨认,在中心线垂直方向一米外钉一标志桩,并写上里程,桩背与地面成45 度,写有里程一面朝上,面向中心方木桩,字号露出地面。其他中心里程桩用扁形木桩、垂直钉入桩位处,上露一多半,写有里程编号的一面要面向线路的起始方向。
(3)根据近似计算结果,测设路基边坡线,测量出各桩左、中、右三点的高程,做好记录,计算出各桩号左右两侧的填筑高度。
(4)按设计顶标面宽度加余宽30-50 公分(以保证边坡密度和压路机械的安全而增加的宽度),放边线点,再用白灰沿边线播撒形成两条白色的边线作为换土范围的明显标记。
(5)分层计算路基的设计宽度。以备在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随时放换土边线,满足施工需要。
施工中车辆通行道路一般分为上、下两条行车道。上、下行行车道分别填筑,即采用半幅施工时,尚未施工的行车道可作为运土车辆的通行道路;上下行车道同时施工时,即全幅施工时,可在路侧布置车辆通行道路(便道)。半幅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两幅地基沉降时间不同,最终沉降量发生的时间不一致,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因此一般应采用全幅施工为宜。
3、布土
合理的土方调配和运土路线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取土场位置及地形确定经济、合理的运土路线。布土时应根据压路机能达到的压实厚度(规范规定或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厚度)计算卸车数量,例如每层换土压实厚度不大于20 公分时,一车土8 立米,可摊铺30 平方米。自卸汽车从取土场把土运到铺筑现场,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等距离布土。只要把布土的位置和稀疏密度掌握好了,就可以提高摊铺速度。
4、注意换土质量,保证换土稳定
换土前,对清除过的原地面,应按相应的压实度标准或设计要求进行碾压密实。碾压中如发现显著沉陷或壅包时,应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填方用土,要严格的选择,宜用匀质的同类土填筑,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换土中不得混有树根、草皮等杂物,严禁用泥炭、淤泥、盐渍土填筑,受冻融影响较小的优质土填在上层,稳定性较差的土填在下层。不同类的土不得混填,防止在填方内形成“水囊”,造成换土不均匀引起沉陷和冻胀等不良后果。
5、换土顺序
换土作业应从低到高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换土经平整、碾压达到压实度标准后方可填筑上层,每层换土表面宜与设计面基本平行。
6、换土分层厚度
换土分层厚度要合适,每层换土的松铺厚度应根据土质和机具的压实功能通过试验确定,不得超厚。采用12t~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一般不大于30cm;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cm;振动式压路机视其功能确定。
7、换土含水量
填方用土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值(即在最佳含水量范围),这是保证碾压达到压实度的重要条件。
换土含水量的大小,不仅关系到碾压工序的难易程度和压实质量,也会影响到工期和工程造价。过湿的土,挖运、装卸、填铺、碾压都后困难,极易出现翻浆;过干的土,碾压前需洒水,既误工期。又难掌握。因此,均不宜直接用做填方。施工中如遇此种情况时,应在取土区采取措施处理,尽量避免运到作业面上再处理。
8、换土接茬
两个换土作业的地方接茬部位,宜同时填筑,分层交错搭接,搭接的程度不小于3m;如不能同时填筑,先填者应按1:5的坡度分层留出台阶。
9、最上一层换土厚度
换土接近设计高时,应加强测量检查,控制好最上一层换土厚度,它关系到高程、平整度、压实度等质量。
最后一层的高程控制,关键是要根据土质及现场试压情况留准虚高,使碾压后的高程符合质量标准,而且表面还符合平整度要求。所以,通常应加桩挂线。
控制好最上一层换土的厚度十分重要,因为最上一层换土既不能太厚又不能太薄,太厚了压实度就达不到;太薄了又易脱皮,不能良好结合,影响质量。最后一层换土以压实厚度15cm为宜。
1、最佳含水量
在施工现场,一定要掌握好碾压前土的含水量,一般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常用测定含水量的土办法是:用手取一把土,如果能捏成团,自由落地后土即散开,这样的含水量一般是合适的。土不能捏成团,表示土太干;土捏成团后落地不散或成饼,说明含水量过大。过干或过湿的土都达不到压实度的要求。
2、换土的层厚要合适
换土的分层厚度与碾压的遍数、压实度的要求、土的种类、含水量的大小、压实机械的性能等都有关。站坪土方换土通常松厚为25cm~30cm,土质地带为30cm,人工夯实为20cm。
3、碾压方法
(1)从低到高,从边到中,适当重叠。在单面坡地段碾压时,压路机宜从低处逐渐向高处碾压。双面坡地段,宜从两边开始向中间碾压,这种碾压方法可以防止土在碾压过程中的移动及往外滑动,并且有利于排水。为了防止漏压,前后两次碾压时,碾轮主轮应适当重叠,重叠量一般为10cm~15cm。
(2)先轻后重,速度适当。碾压时可先用6t~8t的压路机预压一下,以提高压实层上部的压实度,然后再用10t~15t的压路机碾压,如一开始就用重型压路机碾压易产生高低不平现象,影响碾压效果。为保证碾压的均匀性,碾压速度不能太快,一般行驶速度应控制在2km/h以内。
(3)碾压遍数。应在达到压实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土的性质、含水量、松铺厚度、压实度系数、碾压机械等情况确定。施工时应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现场试验得到的大概控制遍数及压路机的轮迹确定。压路机手可根据已压遍数请工地试验室人员及时检查压实度,决定是否需要继续碾压。
(4)碾压作业段的长度不宜大于100m。两个作业段的接茬处,主轮的重叠范围不应小于5m。当天的土方要当天完,不得过夜。在雨季施工时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碾压更应及时,作业段的长度可适当缩短。
碾压过程中发现有高低不平处应及时找平,压到规定遍数后做压实度试验,合格后经监理认可后方可填上层土方。凡机械难以碾压到的边角地段要用人工夯打密实。压实度试验要作记录,写明取样地点、桩号、换土层数、土类、试验结果等,以便核查和整理成竣工资料。
(5)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是含水量,土类,以及压实功能。在施工现场因为已经有标准击实,换土类别和标准填料基本一致,因此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含水量。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在压实前最好实测一下填料的实际含水量,经验证明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正负2%-5%进行碾压效果最好。如果填料含水量过大,碾压遍数再多也达不到标准。因此在实测含水量的基础上,如果含水量过大,应考虑将土摊开晾晒待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碾压,否则将出现因含水量过大碾压达不到标准或出现软弹现象。现场实测含水量的简单办法是用酒精燃烧法简单易做很适合施工现场操作。如果因工期关系没有时间晾晒,可以考虑掺拌石灰的方法减少土的含水量,或者可以将填筑厚度适当减少的办法加以解决。不过这两种方法都要增加成本,应该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已求获得适当予补偿。
土壤换填又称换土。挖除路堤基底的软土,换填强度较高的黏性上或砂卵石等的工程措施。可从根本上改善地基的性质,不再留有后患。适用于软土层位于地表、土层较薄和易于排水施工等情况。可用人工、机械或爆破方法进行挖除。换土深度一般在3m以内。
吉林市工程,吉林定额。要求换填种植土 填种植土你可以套用园林绿化定额中的回填土的子目,然后种植土补充一个主材,把价格调整一下就可以了。你这个换填的话,别忘了套用挖运土的子目。
(1)施用粉 每平方米的苗床,掺入100~200g的粉,其酸性有效期可维持2~3年。 (2)施用亚铁粉末 每平方米施入150g的亚铁粉末,施后可降低0.5~1.0单位的pH值;对于特别粘重的土壤,用量...
土壤侵蚀类型1、陆地表面,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和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土壤侵蚀一词系指侵蚀的类型或形态,如水蚀、风蚀、重力侵蚀等侵蚀类型,...
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
不同土壤-南天竹系统的土壤酶活性分异
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离不开土壤基质的改善。采用盆栽法,研究了生长在黑色石灰土、紫色土、黄壤3种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南天竹土壤酶活性的情况。试验表明: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天门冬酰胺酶的活性均表现出黑色石灰土>紫色土>黄壤,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是紫色土>黑色石灰土>黄壤,三者之间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p<0.05)。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分析说明土壤pH和全磷(P)对土壤酶的活性影响不大,而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全氮(N)和土壤含水率与部分土壤酶活性呈显著相关。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酶相关性表现各异。
【学员问题】换填法的施工要点?
【解答】(1)对于超出原地面标高的垫层或换填材料的密度高于天然土层密度的垫层,宜早换填,并应考虑其附加的荷载对建筑及邻近建 筑的影响。
(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保持无积水状态。
(3)基坑开挖施工时及施工后均严禁扰动下卧软层,防止其被践踏、浸泡或冻结。为此,基坑开挖时应在坑底保留厚约200mm的一层原土。待铺填垫层时再挖至设计标高。
(4)垫层铺填前,应做好验槽工作。于地基的孔洞、沟、井、暗塘、墓穴等,应将其挖除并核实。垫层铺筑时, 应稳定,防止塌土混人垫层中。
(5)用碎石或卵砾石作垫层材料时,基坑底部要先铺填一层厚150一300mm的砂垫层,并用木夯夯实。不得使用振捣器,以防下部 软弱土层(特别是淤泥或淤泥质土层)表面受到局部破坏。如果淤泥或淤泥质土层厚度较小,在碾压荷载下抛石能挤入该层底面时,可 采用抛石挤淤处理。即先在软弱土层上堆填块石,然后将其压入以置换和挤出软弱土。
(6)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面应挖 成阶锑形或斜坡搭接形,备分层搭接位置应错开0.5-1.0m水平距离。搭接处注意夯压密实。并按先探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
(7)砂或砂石垫层的密实化处理是关键工序之一,直接影响垫层质量。常用的密实处理方法包括:振动法(平振、插振和夯实)、 碾压法等。施工时在基坑内分层铺填砂或砂石,并逐层进行密实化处理,在下层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每层铺填厚度主要根据振动能量大小、设备重量和密实化原理的不同确定,一般在150一350mm.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在第一类泥沼地区,路堤高度小于3m时,应采取部分挖填的方法,换填深度一般超过2m,横向换填底宽应等于路基面宽;路堤高度大于3m时,一般不予挖除;当淤泥表面干裂时,可采用齿墙式的路堤断面,即挖除路堤基底两侧的淤泥(每边可挖3m宽),换填良好的土质;淤底横向坡度陡于1:10时,应进行整平处理。
2)在第二类泥沼地区,泥沼深度小于3m时,不论路堤高度多少,均应将泥沼全部挖除,换填渗水土,使路堤落到沼底。为便于泥炭的挤出,表层植物覆盖层要铲除,在路堤两侧开挖泥炭接收沟;泥沼深度大于3m时,应考虑部分换填和采取路堤两侧增建反压护道的措施换填深度不得小于3m;沼底横向坡度陡于1:15时,应进行整平处理。
3)在第三类泥沼地区,不论泥沼多深,路堤均应落到实底上,或将泥炭皮挖除后,抛填片石沉落到沼底。路堤水下部分的边坡根据换填的土质种类及泥沼水中的深度而定;沼底横向坡度陡于1:20时,应进行楚平处理。
【学员问题】换填法施工要点?
【解答】(1)对于超出原地面标高的垫层或换填材料的密度高于天然土层密度的垫层,宜早换填,并应考虑其附加的荷载对建筑及邻近建 筑的影响。
(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保持无积水状态。
(3)基坑开挖施工时及施工后均严禁扰动下卧软层,防止其被践踏、浸泡或冻结。为此,基坑开挖时应在坑底保留厚约200mm的一层原土。待铺填垫层时再挖至设计标高。
(4)垫层铺填前,应做好验槽工作。于地基的孔洞、沟、井、暗塘、墓穴等,应将其挖除并核实。垫层铺筑时, 应稳定,防止塌土混人垫层中。
(5)用碎石或卵砾石作垫层材料时,基坑底部要先铺填一层厚150一300mm的砂垫层,并用木夯夯实。不得使用振捣器,以防下部 软弱土层(特别是淤泥或淤泥质土层)表面受到局部破坏。如果淤泥或淤泥质土层厚度较小,在碾压荷载下抛石能挤入该层底面时,可 采用抛石挤淤处理。即先在软弱土层上堆填块石,然后将其压入以置换和挤出软弱土。
(6)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面应挖 成阶锑形或斜坡搭接形,备分层搭接位置应错开0.5-1.0m水平距离。搭接处注意夯压密实。并按先探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
(7)砂或砂石垫层的密实化处理是关键工序之一,直接影响垫层质量。常用的密实处理方法包括:振动法(平振、插振和夯实)、 碾压法等。施工时在基坑内分层铺填砂或砂石,并逐层进行密实化处理,在下层密实度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每层铺填厚度主要根据振动能量大小、设备重量和密实化原理的不同确定,一般在150一350mm.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