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廖传华(1972—),
男,湖北洪湖人。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教授。现为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本科生《过程装备成套技术》、课程设
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的教学工作,编写教材2部。2005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从事以下方向的研究工作: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天然产物有效
成分的高效提取、超细粉体的制备、热力干燥、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技术及工业节水减排技术等。
李聃(1978.9—),
男,四川省内江市人,汉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曾就职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
程研究所,现就职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全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及中海油各级科技、生产项目,研究成果已为十余家企业提供服务;发
表科技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十余项,一项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先后荣获了先进工作者、百名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王小军(1983—),
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研究室副主任,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
际水文科学协会Panta Rhei计划中国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非常规和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及开发利用战略”、中央分成水资源费“煤电产业节水潜力评
估”、“化工行业水资源论证技术要求”等科研项目60余项,在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用水管理以及再生水、矿井水等水资源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
青年基金资助,并获得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水利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杰出青
年岗位能手等称号。
王万福(1966—),
男,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曾任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环保所副所长,低碳经济技术研究所书记副所长,中国石油集团高级技术专家,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负责人。现任中海油能源
发展安全环保工程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水处理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中国石油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数码设计》杂志编委会委员。本人先后在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从事石油
石化环保技术研究、转化应用与科技管理工作。近10年来,本人获授权专利10余件,获省部级技术成果奖10余项, 发表论文30余篇。2100433B
《污泥减量化与稳定化的物理处理技术》是“污泥处理技术与应用丛书”之一。本书将污泥的物理处理技术分为调理、浓缩、机械脱水、干化、固化与稳定化、输送等,分别针对各处理方
法的原理、工作特性、设备及其工业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电离辐射、微波处理、超声波处理等新兴污泥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
污泥无热干化技术采用不加热的方式对污泥进行脱水和干化,只需10分钟就可将污泥的含水率从85%-80%降至55%,后经过不加热状态下的强制通风干化技术,将污泥中的含水率持续降至40%,而能耗只有热干化的...
国内目前最先进污泥处理新技术(污泥处理技术)有哪些,求推荐?
我知道新奥环保是在这个领域还是很有能力的,新奥环保以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为核心,通过对前后端处理技术的整合,具体的你可以咨询一下。
剩余污泥减量化-资源化的研究
通过在人工蚯蚓培养床上对剩余污泥进行为期1 a的脱水、干化等稳定处理,结果表明蚯蚓培养床集浓缩、脱水、稳定、处置和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剩余污泥经蚯蚓食用后其SS,COD和重金属去除率分别达98%,94%和90%,为污泥处置提供了新途径。且该培养床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无二次污染。增殖的蚯蚓和产生的蚯蚓粪都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rCAA是好氧厌氧耦合污泥减量化废水处理技术的简称。
城市职能的国际化与专业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中,城市职能的国际化与专业化已经成为中国城市走向世界,主动纳入世界城市体系的前提。因此,发掘自身的优势与潜力,认识自身的不足,找准自己的城市功能定位,积极参与世界城市分工,向国际化、专业化与专门化方向发展是今后我国城市发展的主流。
上海、北京、广州等向国际化大都市、区域性大城市发展的势头将日益加快。上海重新明确自己的功能定位并积极推进向国际金融中心职能的转变,通过搬迁和撤并1500家工业企业的中心城区的重建,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进行大规模的空间演替。广州将城市发展的方向扩展到珠江以南,并以建设高起点的中央商务区作为城市新的形象定位。南京、大连、重庆、杭州、武汉等特大城市在各自的发展战略规划中都提出了明确的参与国际化城市分工的发展策略。与此同时,各地城市政府都在修编的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重新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编织起国际化大都市、区域性大城市或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新的理想宏图。建设具有国际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国际性的旅游观光城市、消费休闲城市以及时尚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等成为各级城市参与国际化与专业化分工的新的目标定位。毫无疑问,专业分工更为细致、专门化程度更高、比较优势更为明显的城市将在世界新的经济体系与城市体系的重组网络中最先采集到第一桶金。
城市特色的地域化与个性化
保护与发掘城市的文脉与景观特色,弘扬地方文化,极力打造城市特色品牌成为城市政府在城市经营与城市竞争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对过去城市特色模糊、城市发展模式雷同的理性反思。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各类城市地域文化相结合成为发展特色城市的重要文化资源,一批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与个性特色的城市将脱颖而出,水乡特色城市、滨海城市、高原城市、山海城市、沙漠城市等以地理风貌为特色的城市;服装之都、水晶之都、丝绸之都、玩具之都等以产业与资源为特色的城市;以及昆剧之乡、南音之乡、评剧之乡等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城市迅速为世界所了解,并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个性化的特征就是保留城市的历史痕迹,并将她上升为城市的灵魂。因此,在城市的更新改造过程中,为恢复和保留城市的文脉而作出的各种努力都将得到应有的回报,而且也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