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词条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大辞海》在线数据库 提供内容 。
污水处理过程各处理单元的工程设备类型。如格栅、沉砂池、沉淀池、曝气池和污泥消化池等。
到二沉池已经达到设计的排放标准了。在加药絮凝(气浮)这一道工序,一般设计去除率是40%-60%。根据原水的浓度和排放标准,可以估算出厌氧和好氧的去除率了。
用钢筋软件计算,可以用筏板基础或者板代替池底,用剪力墙构件代替池壁,定义好构件按照设计图中的标注绘制到图形中去就可以了,但是计算以后还需要做调整的; 调整软件计算的和设计图不相符合部分啊;
滤网和格栅 BOD COD 5%-30% ss 20%-50%沉淀池 5-20% 50%好氧膜法 60-9...
污水处理构筑物估算
池直径 45.00 m 挖方 3409.35 m3 12.5 42616.865 池宽 0.00 m 垫层 41.53 m3 395 16402.9675 池深 4.50 m 底板 658.66 m3 496 326694.844 池壁厚度 0.30 m 底板钢筋 83939.50 kg 5.99 502797.592 格墙总长 90.00 m 池壁 190.76 m3 931 177592.905 格墙厚度 0.30 m 池壁钢筋 43301.39 kg 5.99 259375.296 底板厚度 0.40 m 格墙 121.50 m3 931 113116.5 垫层厚度 0.10 m 隔墙钢筋 16519.14 kg 5.99 98949.6486 地上尺寸 2.50 m 抹面 0.00 m2 22 0 地下尺寸 2.00 m 池盖 0.00 m3 634 0 顶板厚度 0.00 m 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污水厂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 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一、泵前中格栅 1.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2.6×104m3/d=301L/s 栅前流速 v1=0.7m/s,过栅流速 v2=0.9m/s 栅条宽度 s=0.01m,格栅间隙 e=20mm 栅前部分长度 0.5m,格栅倾角α =60° 单位栅渣量ω 1=0.05m3栅渣 /10 3m3污水 2.设计计算 (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2 1 2 1 1 vB Q 计算得 :栅前槽宽 m v QB 94.0 7.0 301.022 1 1 1 ,则栅前水深 m Bh 47.0 2 94.0 2 1 (2)栅条间隙数 6.34 9.047.002.0 60sin301.0sin 2 1 ehv Qn (取 n=36) (3)栅槽有效宽度 B=s(n-1)+en=0.01(36-1)+0.02×36=1.07m (4)
内容简介
《城市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与运行管理》主要阐述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形成、污染特征、污染指标以及地面受纳水体的自净规律和数学模型。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各种工艺流程、处理方法、处理技术,从理论基础到各种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污泥处理及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总体设计,以及对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新工艺、新技术作了比较深入的介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列丛书:城市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与运行管理》可作为高等学校市政工程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工作的技术人员在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中参考使用。2100433B
本书主要阐述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的形成、污染特征、污染指标,以及地面受纳水体的自净规律和数学模型。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各种工艺流程、处理方法、处理技术,从理论基础到各种构筑物的设计和计算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污泥处理及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总体设计,以及对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新工艺、新技术作了比较深入的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给水排水专业和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工作的技术人员在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中参考使用。
第一章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规划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资料和设计文件
第三节 设计步骤
第四节 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污水处理工程的厂址选择
第六节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
第二章 城市污水特征与水体自净能力
第一节 污水的特征
第二节 污水的排放标准
第三节 地面水体的自净能力
第四节 污水处理程度计算
第五节 污水处理程度计算实例
第三章 一级处理工艺设计
第一节 水量调节及调节池
第二节 沉砂池
第三节 沉淀理论与沉淀池
第四节 气浮池
第五节 水解酸化沉淀池
第四章 二级处理工艺设计
第一节 普通活性污泥法
第二节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第三节 生物接触氧化法
第四节 曝气系统设计
第五节 二次沉淀池设计
第五章 深度处理工艺设计
第一节 混凝
第二节 沉淀
第三节 过滤
第四节 膜分离技术
第五节 消毒
第六章 污泥处理
第一节 污泥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污泥调理
第三节 污泥浓缩
第四节 污泥厌氧消化池
第五节 污泥脱水
第七章 污水处理工程的平面布置及高程布置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程的平面布置
第二节 污水处理工程的高程布置
第三节 公用设施及辅助建筑物
第四节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举例
第八章 城市污水处理新工艺
第一节 缺氧一好氧生物脱氮工艺(A1/O工艺)
第二节 厌氧一好氧生物除磷工艺(A2/0工艺)
第三节 厌氧一缺氧一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平方/0工艺)
第四节 AB法工艺
第五节 SBR活性污泥法工艺
第六节 氧化沟工艺
第七节 水解一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第八节 IJNPOR工艺
第九章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参考资料
第一节 有关设计的参考资料
第二节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污水处理厂部分,GBJ 14—87)
第三节 工程设计标准、规范及要求
参考文献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