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装饰百科

无轴承电机

无轴承电机是根据磁轴承与电机产生电磁力原理的相似性,把磁轴承中产生径向力的绕组安装在电机定子上,通过解耦控制实现对电机转矩和径向悬浮力的独立控制。无轴承电机具有磁悬浮磁轴承所有优点,需要免维修、长寿命运行,无菌、无污染以及有毒有害液体或气体的传输是无轴承电机典型应用场合。

无轴承电机基本信息

无轴承电机应用领域

目前得到了如下应用。

半导体工业

在蚀刻、制板、清洗或抛光等加工过程中需用腐蚀性化学液体,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液体质量,液体输送泵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像酸液、有机溶剂等腐蚀的化学液体,泵必须无污染可靠传输,并且泵要具有抗腐蚀和耐一定温度的要求。传统气动和薄片泵寿命短,大多数耐温最高只有100℃左右,运动阀和薄片仍然会产生少量的微粒,液体传输也存在着不均匀的脉动,影响了工艺处理质量。采用无轴承电机密封泵能解决传统传输中存在的缺陷,大大满足精密半导体器件生产工艺要求。目前,功率为300W的无轴承电机密封泵已经在半导体工业得到应用。

化工领域

放射性环境或高温辐射环境等恶劣条件下,用无轴承电机密封泵进行废料处理,能解决机械轴承磨损和维修的难题。在化学工业,对有效密封传输和生产系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传统的转轴密封的密封泵,机械轴承需要润滑,据报道80%的故障是由于密封失效引起的,20%是轴承、连接及其它故障。为了安全生产,免遭环境污染,使用无轴承电机密封泵是最佳选择。目前,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和Sulzer泵公司合作完成了功率为30kW的无轴承密封泵样机的研制和测试工作,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生命科学领域

心脏是生命的永动机,一旦发生故障难以修复。利用人工心脏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功能成为心脏病患者生命延续的福音。利用机械轴承的血泵会产生摩擦和发热,使血细胞破损,引起溶血、凝血和血栓,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和Levitronix公司研制成功的无轴承永磁电机驱动的血泵和可以移植到人体内的心脏左心室辅助装置已经在临床中应用。

查看详情

无轴承电机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调心棍子轴承

  • 规格(mm):130×280×93;净重:29;
  • HRB
  • 13%
  • 济南天昊轴承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深沟球轴承

  • 内径(mm):300;厚度(mm):160;品种:滚动轴承;外径(mm):460;规格:Ф32;
  • SKF
  • 13%
  • 上海启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角接触球轴承

  • 保持架材质:铜;品种:滚动轴承;规格:150×320×65;
  • HRB
  • 13%
  • 上海鑫哈轴承机电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角接触球轴承

  • 保持架材质:胶木;品种:滚动轴承;规格:35×72×17;
  • HRB
  • 13%
  • 上海鑫哈轴承机电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角接触球轴承

  • 保持架材质:胶木;品种:滚动轴承;规格:30×62×16;
  • HRB
  • 13%
  • 上海鑫哈轴承机电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轴承

  • 203.0
  • 韶关市2010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轴承

  • 8306.0
  • 韶关市2010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轴承

  • 韶关市2010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轴承

  • 韶关市2009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轴承

  • 韶关市2009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机轴承

  • DF200/L电机
  • 20个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0-21
查看价格

电机轴承

  • Y200L2-6电机
  • 20个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0-21
查看价格

电机轴承

  • Y132S1-4电机
  • 20个
  • 1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0-21
查看价格

轴承6330

  • 轴承6330
  • 6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1-10
查看价格

电机轴承

  • Y132M1-4-J7电机
  • 20个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0-21
查看价格

无轴承电机应用前景

我国开展磁悬浮列车和磁轴承研究多年,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江苏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开展了无轴承电机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朱熀秋教授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J.Hugel教授等共同开展了功率为4kW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研究和应用工作,攻克了传感器检测、功率损耗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功率为4kW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预计2004年将在化工工业、半导体工业等得到应用。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无轴承电机在生命科学、制药行业、化工行业、半导体工业、食品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应用。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很多特殊的电气传动领域必将改变传统的传动和传输方式,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无轴承电机具有很大潜在应用市场,积极开展无轴承电机的研究和应用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查看详情

无轴承电机起源及发展

在费拉里斯和特斯拉发明多相交流系统后,19世纪80年代中期,多沃罗沃尔斯基发明了三相异步电机,异步电机无需电刷和换向器,但长期高速运行,轴承维护保养仍是难题。

二次世界大战后,直流磁轴承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机和传动系统无接触运行成为可能,但这种传动系统造价很高,因为铁磁性物体不可能在一个恒定磁场中稳定悬浮。主动磁轴承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难题,但用主动磁轴承支承刚性转子要在5个自由度上施加控制力,磁轴承体积大、结构复杂和造价高。

20世纪后半期,为了满足核能开发和利用,需要用超高速离心分离方法生产浓缩铀,磁轴承能满足高速电机支撑要求,于是在欧洲开始了研究各种磁轴承计划。1975年,赫尔曼申请了无轴承电机专利,专利中提出了电机绕组极对数和磁轴承绕组极对数的关系为±1。用赫尔曼提出的方案,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制造出无轴承电机的。

随着磁性材料磁性能进一步提高,为永磁同步电机奠定了有力竞争地位。同时,随着双极晶体管的应用,以及和柏林格尔提出的无损开关电路结合,能够制造出满足无轴承电机要求的新一代高性能功率放大器。大约在1985年,具有快速和负载能力的功率开关器件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出现,使得已经提出20多年的交流电机矢量控制技术才得以实际应用,这样解决了无轴承电机数字控制的难题。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比克尔在这些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首次制造出无轴承电机。

几乎与比克尔同时,1990年日本A.Chiba首次实现磁阻电机的无轴承技术。

1993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R.Schoeb首次实现交流电机的无轴承技术。

无轴承电机取得实际应用,关键性突破是1998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巴莱塔研制出无轴承永磁同步薄片电机,电机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控制系统费用,在很多领域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2000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S.Sliber研制出无轴承单相电机,再一次在无轴承电机研究历史上前进了一步,降低了控制系统的费用,使得无轴承电机实际应用不仅仅是可想的,而且是经济的。无轴承电机像机械轴承支承的电机一样简单,电气控制系统并不复杂,在很多领域采用无轴承电机也很经济。我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技术在中国将取得广泛的应用。

查看详情

无轴承电机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无轴承电机文献

无轴承电机悬浮磁路控制的研究 无轴承电机悬浮磁路控制的研究

无轴承电机悬浮磁路控制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17.1MB

页数: 61页

无轴承电机悬浮磁路控制的研究

电机清洗轴承文件包 电机清洗轴承文件包

电机清洗轴承文件包

格式:pdf

大小:17.1MB

页数: 10页

电机清洗轴承文件包

外转子外转子无轴承电机

随着经济的发展,仅石化资源的供应,难以支撑人类的需求,人们开始把目标转向利用生物资源。动物细胞悬浮培养作为生物资源的主要来源,已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生物反应器作为细胞悬浮培养的核心设备,是维持细胞繁殖生长的重要环节。传统生物反应器内搅拌装置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剪切力,以及空气的泄露、液体的污染都是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国内,现已有很多文献提出了对传统生物反应器内搅拌桨的优化,蒋啸靖专家应用技术模拟了50L搅拌生物反应器中不同的搅拌桨组合对搅拌流场、混合时间的影响,对搅拌桨组合进行了优化。但搅拌桨产生的剪切力对细胞造成的损害,以及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机油对液体造成的污染,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同样的,对于大型生物反应器,优化搅拌桨的技术也被提出了质疑,反应器内的流动、传递、反应过程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特征,因而对于工业大型反应器内的微观分子混合、流动、传递状态远远偏离实验室的小反应器。无法对反应装置进行正常放大,影响了对搅拌桨优化的正确判断。鉴于以上问题,国外的许多学者开始提出用无轴承电机取代传统生物反应器内的搅拌装置的想法。

外国学者Thomas Reichert设计了一款专用于生物反应器内的4槽12极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并成功地进行了实验。Bernhard Warberger对用于生物反应器内的一款2.5kW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流体分布进行了分析。但是国内学者对专用于生物反应器内的无轴承电机的研究还是比较稀缺的,尤其对电机损耗和温度没有详细的分析。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在生物反应器内的使用,避免了剪切力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同时解决电机定期维修和轴承磨损的难题,保证了生物反应器内超洁净和高密封的无菌环境,是代为进行搅拌的最佳选择。

外转子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基本结构的设计

图1为新型生物反应器。为了保证密封性,加强液体环流的产生,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安装在容器底部。

图2中有两种无轴承电机,图2(a)为内转子电机,图2(b)为外转子电机。对于电机的选择,内转子电机在旋转时不能引起环流,不适合用于液体搅拌混合。外转子电机的转子直径大,旋转时能充分混合液体,是用于生物反应器内的最佳选择。

外转子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的悬浮原理

大部分电机采用了双绕组结构,两套绕组叠加在定子齿上,一套绕组提供电磁转矩,另一套绕组提供悬浮力。研究的外转子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仅一套绕组就可以实现转子的旋转和悬浮。单绕组的结构不仅易于加工,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小了电机故障的发生。这款电机可以实现1个轴向自由度和2个扭转自由度的被动控制,还有2个自由度的径向控制。其中1个轴向自由度和2个扭转自由度属于被动悬浮控制,2个径向自由度属于主动悬浮控制。在轴向和扭转方向上的被动悬浮控制原理,如图4所示。

根据磁阻力特性可知,当轴向发生位移时,磁拉力会将转子拉回磁阻小的方向,发生扭转时,也会产生磁拉力使其回到平衡位置。

在电机中心位置,维持着一个磁平衡。但是在力量不稳定的情况下,任何轻微的位移,都会使转子偏离原来的位置,甚至可能完全与定子失去联系。而径向位置的悬浮控制,就是用来消除电机的转子偏心位移。电机径向悬浮控制属于主动悬浮控制,是实现电机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磁轴承电机有两套绕组,分别为转矩绕组和悬浮绕组。但单绕组无轴承电机定子上只有一套绕组,产生两种极对数不同的磁场。悬浮绕组打破了原有的磁场平衡,使气隙中磁场分布不均匀,引起一部分磁场增强,一部分磁场减弱,产生磁拉力(麦克斯力)。

查看详情

轴向主动悬浮的三自由度无轴承永磁电机基础研究结题摘要

无轴承电机利用磁轴承和电机结构的相似性,将转矩输出功能和悬浮功能集成于一体,不仅继承了磁轴承无接触、无润滑、无磨损、无机械噪声等特点,也解决了磁轴承电机体积过大的问题,为电机驱动高速化领域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较于其他类型无轴承电机,永磁型无轴承电机具有功率密度大、寿命长、效率高和体积小等特点,在飞轮储能、涡轮分子泵、高速离心机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更具实用化优势,已成为电机驱动高速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然而目前单个的无轴承永磁电机一般只能实现径向两个自由度的悬浮,能够实现转子三自由度稳定悬浮的磁悬浮机构均存在较多缺陷。本项目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径向和轴向三个自由度主动控制悬浮的新型无轴承电机结构,该新型无轴承电机集成度更高,进一步提高了轴向空间利用率,更易于实现大功率超高速运转;并且采用交替极结构的无轴承电机实现径向悬浮,具备固有的悬浮控制与转矩控制解耦特性,悬浮控制模型简单,大大降低了控制系统设计难度。 本项目着眼于积极推动永磁电机无轴承技术在高速离心泵、风机、主轴电机、飞轮贮能等领域的实用化,以从电机本体的角度实现简化无轴承电机系统的机械结构,降低整个系统体积与成本为研究目标而开展的基础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 (1)掌握和完善了无轴承交替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理论,初步建立了三自由度无轴承永磁电机的径向和轴向悬浮的数学模型,构建了基于MATLAB/SIMULINK的转矩控制和轴/径向悬浮控制子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和控制算法的正确性。 (2)利用数值解析法,建立了无轴承交替极永磁电机空载气隙磁场的全局解析模型。运用解析法求解出的空载气隙磁场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显示,解析法获得的气隙磁密波形与有限元法波形较吻合,验证了全局解析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基于摄动法推导并求解偏心情况下的无轴承交替极电机解析模型,气隙磁通密度的解析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相吻合,证明了偏心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完成了三套基于功率集成模块(IPM)和MOSFET的转矩控制、径向悬浮控制、轴向悬浮控制功率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调试;完成了三套基于DSP的数字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调试,为整个控制系统硬件的顺利集成和调试打下坚实基础。 (4)完成了一台三自由度悬浮无轴承永磁电机实验样机的设计、制作与安装调试,并完成了电机转矩控制与径向与轴向单个自由度的悬浮控制实验 2100433B

查看详情

轴向主动悬浮的三自由度无轴承永磁电机基础研究中文摘要

无轴承电机是将轴承支撑与转矩输出功能集成于一体的新型电机,是高速电机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其中永磁型无轴承电机因其功率密度大、悬浮功耗比小、效率高和体积小等优势而受到广泛重视。由于传统无轴承电机一般只能实现两自由度的主动悬浮,在构造五自由度全悬浮的磁悬浮电机系统时,需要额外附加轴向磁轴承,因此系统体积较大,轴向利用率低。本项目研究中首次提出一种采用交替极永磁电机来实现轴向与径向悬浮均主动控制的新型磁悬浮电机结构,电机构造更为紧凑,功能更趋完善。其中为解决三自由度主动悬浮中轴向与径向悬浮之间、转矩控制与悬浮控制之间的耦合性难题,采用解析法和场-路结合的方法建立轴径向悬浮与转矩的数学模型,并利用三维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耦合性问题,优化电机本体设计,进而从控制的角度实现三者解耦。本项目研究将为无轴承电机在高速驱动领域的实用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我国在此领域实现自主创新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