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温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法

《温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法》意在为及时、公正地解决征地补偿标准争议,保护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征地工作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浙江省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裁决办法》,结合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温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法基本信息

温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法办法内容

第一条 为及时、公正地解决征地补偿标准争议,保护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征地工作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浙江省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裁决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因实施依法批准征地行为而发生的征地补偿标准争议的协调,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征地补偿标准争议的协调机关。协调机关设立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公室,具体负责征地补偿标准争议的协调事宜。

第四条 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必须遵循合法、合理、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原则。

第五条 为做好征地补偿标准争议的协调工作,征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财政、人力社保、农业、统计等相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

第六条 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分为申请、受理、协调和处理4个环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期间,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

第七条 本办法所称申请人,是指被征收集体土地及地上附着物(除房屋外)、青苗的所有权人。本办法所称被申请人,是指具体承担征地工作的实施单位。

第八条 对土地补偿费的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书面协调申请。对地上附着物(除房屋外)或者青苗补偿费有争议的,由地上附着物或者青苗的所有权人提出书面协调申请。

第九条 申请人对征地补偿标准有争议的,可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60日内,向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提出协调申请。

第十条 申请人申请协调,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协调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材料;

(三)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属证明;

(四)协调确需提供的其他资料。

申请人委托代理的,其代理人不得超过2人,并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协调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地址)、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委托代理人的姓名、联系方式;

(二)申请协调的具体事项;

(三)事实、理由与依据。

第十二条 协调机关接到协调申请后,在3日内进行材料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通知书;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告知理由。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不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期限提出协调申请的;

(二)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申请人资格的;

(三)申请人材料提交不齐全,经告知仍未在规定期限内补全的;

(四)同一事项经过协调或者放弃协调后,又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申请协调的;

(五)裁决机关已作出裁决的;

(六)经过法院判决的;

(七)其他不属于征地补偿标准争议范围的。

第十四条 协调机关自受理协调申请之日起3日内,向被申请人送达协调申请书副本和答复通知书。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答复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向协调机关提交书面答复和有关证据材料。

第十五条 协调机关应当对申请协调事项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并全面收集有关证据。调查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调查应当制作调查笔录。

第十六条 协调机关应当在召开协调会5日之前,将协调会的时间和地点告知申请人与被申请人。

第十七条 协调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主持人宣读协调纪律和协调工作要求;

(二)听取申请人陈述意见;

(三)听取被申请人陈述意见;

(四)听取有关单位意见;

(五)核实证据资料;

(六)主持人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提出协调意见;

(七)询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是否愿意按照主持人提出的协调意见,协商解决争议事项;

(八)宣布协调结果。

第十八条 协调机关应当自受理协调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协调,并制作协调笔录。协调笔录应当由申请人、被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九条 经协调一致的,协调机关应当制作和解协议书,由协调机关、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共同签名盖章;协调不成的,协调机关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协调结果,申请人可自收到书面告知之日起15日内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裁决,并将申请书直接递交省裁决办公室。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协调并作出终止协调决定书:

(一)受理协调申请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自行达成协议的;

(二)经协调机关协调,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达成一致意见的;

(三)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协调或者撤回申请的;

(四)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协调的;

(五)经审查不属于征地补偿标准争议情形的。

第二十一条 因情况复杂等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协调处理意见的,经协调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第二十二条 协调机关受理协调申请,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协调活动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三条 因征收集体土地而对房屋补偿、安置有争议的,不适用本办法。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查看详情

温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法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集中协调信号机机柜

  • 外形尺寸约:600x1500x1500mm ,3.0mm厚304不锈钢板喷塑处理,带优质卡口锁;用于存放防雷器、开关,传输设备等,防尘、通风、散热效果好、自动恒温; 【电源AC220V接入;防雷保护;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漏电保护;排风;加热;双开门】
  • 13%
  • 广州瑛纬特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不锈钢波纹补偿

  • BWG-16C DN50
  • 盾安阀门
  • 13%
  • 浙江迪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不锈钢波纹补偿

  • BWG-16C DN65
  • 盾安阀门
  • 13%
  • 浙江迪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不锈钢波纹补偿

  • BWG-16C DN150
  • 盾安阀门
  • 13%
  • 浙江迪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不锈钢波纹补偿

  • BWG-16C DN80
  • 盾安阀门
  • 13%
  • 浙江迪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80 臂长65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125 臂长60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160 臂长70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QTZ200 臂长70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塔式起重机

  • TC6513-6 臂长65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 台·月
  •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浙江温州市龙湾天河三得利电视线

  • 75Ω/TVPE
  • 1km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2-02
查看价格

城乡协调(飞屏展示)

  • 互动程序 城乡协调(飞屏展示)
  • 1套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城乡协调(飞屏展示)

  • 页面设计 城乡协调(飞屏展示)
  • 1套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集中协调式信号机

  • 1、名称:集中协调式信号机
  • 5台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5-31
查看价格

金鼎征地青苗

  • 胸径200cm
  • 1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5-15
查看价格

温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法通知公告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法的通知

温政发〔 2011 〕47 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温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温州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查看详情

温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法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温州市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办法文献

温州市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评审员申报 温州市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评审员申报

温州市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评审员申报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 2页

为了顺利实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规范施工双方行为,尽快完善合同争议评审解决机制,有效解决合同纠纷,,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招聘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评审员。

征地补偿中青苗费补偿标准 征地补偿中青苗费补偿标准

征地补偿中青苗费补偿标准

格式:pdf

大小:17KB

页数: 1页

青苗补偿费标准: 《土地管理法》规定,被征用土地,在拟定征地协议以前已种植 的青苗和已有的地上附着物, 也应当酌情给予补偿。但是,在征地方 案协商签订以后抢种的青苗、抢建的地上附着物,一律不予补偿。 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规定。实践中,可按下列办法执行: 1、在征用前土地上长有的青苗,因征地施工被毁掉的,应由用 地单位按照在田作物一季产量、 产值计算,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 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 2、对于刚刚播种的农作物,按其一季产值的 1/3补偿工本费,对 于成长期的农作物,最高按一季产值补偿。 3、对于粮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够得到收获的,不予补偿, 不能收获的按一季补偿。 4、对于多年生长的经济林木,要尽量移植,由用地单位支付移 植费,如必须砍伐的,由用地单位按实际价值补偿,对于成材林木, 由林权所有者自行砍伐,用地单位只付伐工工时费,不予补

山东省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裁决暂行办法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裁决暂行办法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7〕52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裁决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八月八日

查看详情

山东省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裁决暂行办法暂行办法

山东省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裁决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裁决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协调和省人民政府裁决的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案件。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是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的裁决机关。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承办依法由省人民政府裁决的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案件(以下简称裁决机构)。

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制度,所属职能部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做好有关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的协调、调查、处理工作。

第四条 协调和裁决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正公开、及时便民、先协调后裁决的原则。

第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的规定。

第六条 各级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农业、劳动保障、财政、建设、统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做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农业人口统计、土地补偿费分配办法等基础性工作,为征地工作顺利进行、减少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提供保障。

第七条 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中确定的征地补偿标准有争议的,应当先向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申请协调;协调不成的,方可向原征地批准机关申请裁决。

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和裁决期间,不影响征地方案的实施。

第八条 征收土地方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依法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同时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申请举行听证、协调、裁决的权利和期限。

第九条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对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争议的,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日内,向批准该公告的市、县人民政府申请协调。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协调完毕。

协调一致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作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协调书,经争议双方签字后生效。

协调不成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申请裁决的途径和期限,并在告知书上载明协调过程及协调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原因。申请人可以自收到告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裁决机构申请裁决。

第十条 下列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可以申请协调或裁决:

(一)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依据的适用;

(二)被征土地的地类、等级的认定;

(三)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均耕地面积的认定;

(四)被征土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

(五)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倍数的确定;

(六)征地区片综合价标准的适用。

因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种类、数量的认定引起的争议,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处理。

第十一条 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适用标准有争议,申请协调或裁决的,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提出。

对青苗、地上附着物(除房屋外)的补偿标准有争议,申请协调或裁决的,由其所有权人提出。

对区片综合地价的适用标准和计算有争议,申请协调或裁决的,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提出。

第十二条 申请裁决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裁决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争议标的物的相关权属证明;

(四)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五)市、县人民政府协调不成的告知书;

(六)裁决机构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证据,并对其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三条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裁决申请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十四条 裁决申请书应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法(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住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三)申请裁决的具体请求事项;

(四)事实、理由与依据。

第十五条 裁决机构应当自收到裁决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对裁决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符合受理条件的,制作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

申请人申请资料不齐全的,裁决机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资料。前款规定期限自资料补正齐全之日起计算。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不予受理:

(一)超出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期限申请协调、裁决的;市、县人民政府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中未告知申请人申请协调或者裁决期限,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满1年提出协调、裁决申请的;

(二)对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及支付方式有异议,申请协调、裁决的;

(三)经协调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又以同样理由申请裁决的;

(四)申请人撤回申请后,又以同样理由申请协调或裁决的;

(五)人民法院或者行政复议、信访机关对争议事项已经受理或者已有结果的;

(六)对征地目的、征地程序、征地面积等不属于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的其他事项。

(七)不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七条 裁决机构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5日内,将裁决申请书副本发送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裁决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0日内,向裁决机构提交书面答复和有关证据、依据。

第十八条 申请人认为承办人员与裁决申请事项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有权申请承办人员回避。承办人员与裁决事项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裁决机构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承办人员的回避,由承办机构负责人决定。

第十九条 裁决机构应当对裁决申请事项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并依法收集有关证据。

对裁决申请事项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被调查人应当按照调查人员的要求提供有关文件和材料。

调查应当当场制作调查笔录,由被调查人、调查人员分别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条 裁决机构在裁决过程中,可以组织争议双方进行调解,并提前5日将时间和地点通知争议双方。

裁决机构组织调解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

第二十一条 调解应当制作调解笔录,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认为对其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错误的,有权申请补正。

第二十二条 经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由裁决机构制作调解书,经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

经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裁决机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决定。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裁决并下达中止裁决决定书:

(一)裁决需要以人民法院判决结果或者其他有关机关的决定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办结的;

(二)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形需要中止裁决的。

中止裁决的情形消除后,恢复审理。中止时间不计入裁决期限。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止裁决并下达终止裁决决定书:

(一)受理裁决申请后,当事人自行达成协议的;

(二)经裁决机构调解,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的;

(三)申请人撤回裁决申请的。

第二十五条 裁决机构应当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裁决决定。因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裁决决定的,经裁决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当事人。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第二十六条 裁决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裁决决定:

(一)征地补偿安置适用标准符合法定标准的,决定维持;

(二)征地补偿安置适用标准符合法定标准,但计算有误的,决定变更;

(三)征地补偿安置适用标准未达到法定标准的,决定撤销,并责令市、县人民政府在规定期限内依法重新确定。

第二十七条 作出裁决决定,应当制作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裁决书,由裁决机构负责人签发,并加盖“山东省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专用章”。

第二十八条 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裁决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和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代理人的姓名、职务;

(二)裁决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三)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四)裁决结果;

(五)不服裁决的救济途径和期限;

(六)裁决机构和日期。

第二十九条 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裁决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三十条 裁决机构应当将与裁决事项有关的全部材料立卷归档保存。

第三十一条 裁决机构受理裁决申请,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裁决活动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本省行政区域内因征地补偿安置标准争议引发的土地信访案件,已经依法裁决的,信访部门可以不予受理。

查看详情

安徽省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办法办法

安徽省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办法

安徽省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办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征地补偿争议裁决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由省人民政府裁决的征地补偿争议。

法律、法规对征地补偿争议的裁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承办由省人民政府裁决的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工作。

第四条 征地补偿争议先协调后裁决,并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

第五条 征地补偿争议裁决期间,不停止征地方案的实施。

安徽省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办法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六条 当事人对征地补偿有争议的,自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30日内,向市、县人民政府申请协调。

市、县人民政府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协调完毕。协调达不成协议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告知当事人申请裁决的途径和期限。

当事人自协调不成之日起15日内,可向省人民政府申请裁决,并将申请书直接递交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逾期申请的,不予受理。

第七条 对青苗、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有争议,申请裁决的,由其所有权人提出。

对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有争议,申请裁决的,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

对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有争议,申请裁决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的,由被安置人员提出;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单位的,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其他单位提出。

第八条 申请裁决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的材料;

(三)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四)经过市、县人民政府协调的证明;

(五)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应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裁决申请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九条 申请书应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法(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住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三)申请裁决的具体事项;

(四)事实、理由与依据。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接到裁决申请书后,在10日内进行审查,符合条件,决定予以受理的,制作受理通知书,并发送申请人;不符合条件,决定不予受理的,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报省人民政府审定后,发送申请人。

第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裁决申请书副本发送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市、县人民政府。

市、县人民政府自收到裁决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向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答复和有关证据。没有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的,不影响裁决的进行。

第十二条 当事人认为承办人员与裁决申请事项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有权申请承办人员回避。承办人员认为自己与裁决申请事项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的,应申请回避。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回避申请应及时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承办人员的回避,由承办机构负责人决定;承办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决定。

安徽省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办法第三章 调查和协调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对裁决申请事项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并收集有关证据。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裁决申请事项进行调查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被调查人应按照调查人员的要求提供有关文件和材料。

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员应制作调查笔录,由被调查人、调查人员分别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四条 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前,应先行协调。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的,在5日前将协调的时间和地点通知当事人。协调的地点尽可能在申请人的住地附近。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时,可以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

第十五条 协调应制作笔录,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当事人认为对其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错误的,有权申请补正。

第十六条 协调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协调后达成一致意见的,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作协调协议书或者协调会议纪要,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

安徽省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办法第四章 裁 决

第十七条 经协调,当事人对征地补偿争议未达成一致意见的,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出如下裁决意见:

(一)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合法的,决定维持;

(二)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达到法定标准,但计算有误的,决定变更;

(三)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的补偿标准未达到法定标准的,决定撤销该征地补偿标准,并责令市、县人民政府在规定期限内依法重新确定征地补偿标准。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裁决申请之日起90日内,提出裁决意见。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裁决意见的,经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裁决意见报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自收到裁决意见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

第十九条 裁决应制作裁决书,加盖安徽省人民政府征地补偿争议裁决专用章。

第二十条 裁决书应写明: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和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及代理人的姓名、职务;

(二)裁决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三)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四)裁决结果;

(五)不服裁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裁决日期。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裁决书直接送达或者邮寄送达当事人。

第二十二条 裁决结束后,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与裁决事项有关的全部材料立卷归档。

安徽省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办法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