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1章 绪论
1.1 分离过程的演变历程
1.1.1 分离工程的起源
1.1.2 分离工程的发展
1.2 分离工程学科
1.2.1 分离工程学科的构架
1.2.2 分离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 分离过程的分类
1.3.1 有相产生或添加的分离过程
1.3.2 有分离介质的分离过程
1.3.3 采用固体分离剂的分离过程
1.3.4 有外加场的分离过程
参考文献
第2章 料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
2.1 预处理
2.Ll加热
2.1.2 凝聚和絮凝
2.1.3 其他预处理方法
2.2 固液分离
2.2.1 影响固液分离的因素
2.2.2 沉降
2.2.3 离心
2.2.4 过滤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多组分精馏
3.1 设计变量的确定
3.1.1 单元的设计变量
3.1.2 设备的设计变量
3.2 多组分物系泡点和露点的计算
3.2.1 多组分系统的泡点计算
3.2.2 多组分系统的露点计算
3.3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
3.3.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3.3.2 最小回流比
3.3.3 最少理论塔板数和组分分配
3.3.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
3.3.5 多组分精馏塔的简捷计算方法
3.4 多组分精馏的严格计算
3.4.1 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3.4.2 三对角线矩阵法
3.5 气液传质设备的效率
3.5.1 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3.5.2 气液传质设备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3.5.3 气液传质设备效率的估算方法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特殊精馏技术
4.1 共沸精馏
4.1.1 共沸物的特性和共沸组成的计算
4.1.2 共沸精馏共沸剂的选择
4.1.3 分离共沸物的双压精馏过程
4.1.4 共沸精馏流程
4.1.5 共沸精馏计算简介
4.2 萃取精馏
4.2.1 萃取精馏基本概念
4.2.2 萃取精馏溶剂选择
4.2.3 萃取精馏流程及举例
4.2.4 萃取精馏计算简介
4.3 加盐精馏
4.3.1 气液平衡的盐效应及溶盐选择
4.3.2 溶盐精馏
4.3.3 加盐精馏
4.4 反应精馏
4.4.1 反应精馏类型
4.4.2 反应精馏过程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新型萃取技术
5.1 双水相萃取
5.1.1 双水相体系
5.1.2 大分子和颗粒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
5.1.3 双水相萃取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5.1.4 双水相萃取过程及设备
5.2 超临界流体萃取
5.2.1 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
5.2.2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和设备
5.2.3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吸附与离子交换
6.1 吸附现象与吸附剂
6.1.1 吸附现象
6.1.2 吸附剂
6.2 吸附平衡与速率
6.2.1 吸附等温线
6.2.2 单组分气体(或蒸气)的吸附平衡
6.2.3 双组分气体(或蒸气)的吸附平衡
6.2.4 液相吸附平衡
6.2.5 吸附速率
6.3 固定床吸附过程
6.3.1 固定床吸附器
6.3.2 固定床吸附器的流程及操作
6.3.3 固定床吸附器的设计计算
6.4 变压吸附过程
6.4.1 变压吸附操作原理
6.4.2 变压吸附循环流程
6.4.3 变压吸附过程计算和工艺条件
6.5 离子交换过程
6.5.1 离子交换树脂
6.5.2 离子交换原理
6.5.3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用
6.5.4 离子交换过程设备与操作
6.5.5 离子交换过程计算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膜分离过程
7.1 反渗透
7.1.1 反渗透的原理
7.1.2 描述反渗透过程的数学模型
7.1.3 反渗透工艺
7.1.4 反渗透的应用
7.2 纳滤
7.2.1 纳滤过程
7.2.2 纳滤分离机理和分离规律
7.2.3 纳滤过程的数学描述
7.2.4 NF膜的种类
7.3 微滤和超滤
7.3.1 过程特征和膜
7.3.2 浓差极化和膜污染
7.3.3 预测渗透通量的数学模型
7.3.4 微滤和超滤的组件和工艺
7.3.5 工业应用
7.4 电渗析
7.4.1 电渗析过程
7.4.2 电渗析中的传递
7.4.3 电渗析工艺
7.4.4 电渗析的应用
7.5 渗透汽化
7.5.1 渗透汽化过程
7.5.2 渗透汽化中的传质
7.5.3 渗透汽化模型和计算
7.5.4 渗透汽化的应用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薄层色谱、柱色谱和纸色谱
8.1 薄层色谱法
8.1.1 吸附剂
8.1.2 铺层及活化
8.1.3 点样
8.1.4 展开
8.1.5 显色
8.1.6 比移值
8.2 纸色谱法
8.2.1 点样
8.2.2 展开
8.3 柱色谱法
8.3.1 吸附剂
8.3.2 溶剂
8.3.3 装柱
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 结晶
9.1 结晶过程的原理
9.2 晶核形成与晶体生长
9.2.1 初级成核
9.2.2 二次成核
9.2.3 晶体的生长
9.3 工业结晶过程
9.3.1 常用的工业起晶方法
9.3.2 过饱和度的形成与维持
9.3.3 简单结晶过程的计算
9.4 晶体的质量控制
9.4.1 晶体质量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9.4.2 产品的结块
9.4.3 重结晶
9.5 结晶设备
9.5.1 冷却结晶器
9.5.2 蒸发结晶器
9.5.3 真空结晶器
9.5.4 盐析与反应结晶器
9.5.5 结晶器的选择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 综合实例
10.1 工业实例1:乙二醇的生产
10.1.1 概述
10.1.2 乙二醇的生产方法概述
10.1.3 乙二醇的直接水合法生产流程
10.1.4 流程中涉及的分离过程
10.1.5 安全、能耗和环保问题
10.2 工业实例2:头孢菌素C的分离与提纯
10.2.1 CPC的物化性质
10.2.2 CPC盐生产工艺
10.2.3 CPC的生产环节
10.2.4 工艺特点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1章 Aspen Plus在化工分离计算中的应用
11.1 Aspen Plus简介
11.1.1 Aspen Plus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11.1.2 Aspen Plus的物性数据库
11.1.3 Aspen Plus的热力学模型
11.1.4 Aspen Plus的物性分析工具
11.1.5 Aspen Plus的单元模型库
11.2 Aspen Plus基本操作
11.2.1 Aspen Plus的启动
11.2.2 Aspen Plus的流程设置
11.2.3 物流数据及其他数据的输入
11.2.4 结果的输出
11.2.5 灵敏度分析和设计规定
11.2.6 物性分析和物性估算
11.2.7 物性数据回归
11.3 Aspen Plus塔设备计算中的单元模块
11.3.1 DSTWU模块
11.3.2 RadFrac模块
11.4 Aspen Plus应用实例
11.4.1 二元混合物连续精馏的计算
11.4.2 三元混合物连续精馏的计算
11.4.3 乙醇-水-苯恒沸精馏的计算
习题
参考文献 2100433B
内容包括料液的预处理与固液分离,多组分精馏,特殊精馏技术,新型萃取技术,吸附与离子交换,膜分离过程,薄层色谱、柱色谱和纸色谱,结晶,综合实例和Aspen Plus在化工分离计算中的应用,各章均有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工、制药、生化、应化、轻工等专业分离工程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化工、石油、材料、轻工、环境治理等部门从事科研、设计和生产的技术人员参考。
色谱有多种,按固定相类型和分离原理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大孔吸附树脂、凝胶色谱、聚焦色谱等。最常用的是吸附色谱分离技术。吸附色谱法是指混合物随流动相通过吸附剂(固定相)时,...
硫化物沉淀,氢氧化物沉淀,盐沉淀,共沉淀,有机溶剂沉淀等。
和传统分离技术相比较,为什么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降低分离过程能耗
膜分离是一种特殊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薄层物质,利用流体混合物中组分在特定的半透膜中的迁移速度不同,经半透膜的渗透作用,改变混合物的组成,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 我们不难发现膜分离技术在物质浓缩以...
现代分离技术论文
《现代分离技术》课程论文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膜分离技术以其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的 优点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 特点、发展 历史及其在工业生产、 食品工业、制药行业和海水淡化等领域的应用, 并简述了 膜分离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微滤;纳滤;超滤;反渗透 1 膜分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历史 [1] 膜分离现象早在 250 多年以前就被发现 , 但是膜分离技术的工业应用是在 20世纪 60年代以后。其大致的发展史为 : 20世纪 30年代微孔过滤; 40年代渗 析;50年代电渗析; 60年代反渗透; 70年代超滤 ; 80 年代气体分离; 90年代 渗透汽化。数十年来 , 膜分离技术发展迅速 , 特别 90年代以后 ,随着膜 (TFC 膜 ) 的研制成功 ,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渗透
油水分离技术
厚德诚信、持续创新、互利共赢! 科力迩,尽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共创碧水蓝天! 油水分离技术 对于油水分离处理,常用到的有油水分离机。油水分离机也叫油水分离器,其主要 原理是采用油水的比重不同,运用过滤、沉淀、浮升等方法汇集一体进行油水分离的。 一, 气浮分离 气浮法是依靠水中形成微小气泡, 携带絮粒上浮至液面使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条件 是附在油滴上的气泡可形成油 -气颗粒。由于气泡的出现使水和颗粒之间密度差加大, 且颗粒直径比原油油滴大, 所以用颗粒之间密度代替油密度可使上升速度明显提高。即 当 1 个气泡(或多个气泡)附在 1 个油滴上可增加垂直上升速度,从而可脱除直径比 50μm 小得多的油滴。 二, 重力式分离 由于油、气、水的相对密度不同,组分一定得油水混合物在一定得压力和温度下, 当系统处于平衡时就会形成一定比例的油、气、水相。当相对较轻的组分处于层流状态 时,较重组分液滴根据斯
PAGE为Polyac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的简写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
传统铝塑分离技术:化学法分离.(缺点:需要用水和化工原料,成本高,工艺烦琐,对环境有污染,对人有危害.)现已淘汰.
现代物理分离设备:设备物理分离.(特点:不需要化工原料和水,设备直接分离整状分离;环保,成本低,工艺简单)
膜分离是 在20世纪初出现,上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膜可以是固相、液相、甚至是气相的。用各种天然或人工材料制造出来的膜品种繁多,在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上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性。
大多数人会认为,膜离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其实不然,膜分离技术非常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水、果汁、牛奶、保健品、中药、茶食品、饮料、调味品等我们随时可能接触到的,都会用到膜分离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不但会越来越广泛,而且其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世界膜和膜组件的销售额已接近80亿美 元 ,成套设备和膜工程的市场则已达到数百亿美元,而且每年还在以10%~20%的幅度递增,显示出这一新兴产业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