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一章 生态工程与管理模式
一、生态工程与林业生态工程
(一)生态工程
(二)林业生态工程
二、管理模式
(一)管理模式的定义
(二)管理模式的分类
(三)管理模式涉及的因素
第二章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系统学理论
(一)生态系统结构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
(三)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育观
(四)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生态工程学理论
(一)生态工程学的核心原理
(二)生态工程学的生物学原理
(三)生态工程学的系统工程学原理
三、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经济管理理论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
(二)生态经济管理理论
四、系统工程理论
(一)系统与系统论
(二)系统工程
五、项目管理理论
六、参与式发展理论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一、林业生态工程发展阶段
二、我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二)退耕还林工程
(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四)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六)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七)长江流域等五个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意义
(一)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关键
(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三)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第四章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与管理模式
一、国外林业生态工程概述
(一)美国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
(二)前苏联西伯利亚等地区林业生态工程
(三)加拿大“绿色计划”
(四)法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和意大利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
(五)评述
二、美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模式
三、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启示
第五章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模式
一、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的发展
(一)传统的造林管理模式
(二)国家补助性质的工程造林管理模式
(三)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项目管理模式
(四)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运作的管理模式
二、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的比较
(一)项目发展周期比较
(二)项目管理理念比较
(三)项目管理过程比较
三、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
(一)整合前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
(二)整合后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
四、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管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一)工程参与方责任义务没有合理划分
(二)工程没有按项目进行管理
(三)工程建设的市场化外部运行机制没有建立
五、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一般模式
(一)政府推动
(二)一家负责,多部门分工协作的一体化管理
(三)按工程化运作,按项目化管理,对重点工程进行全过程控制
第六章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管理模式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况综述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基本涵义
(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基本原理
(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内涵、目标和内容
(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的成效
(五)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二、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的核心
(一)经济需求逐年增长,供求矛盾日趋尖锐
(二)生态需求增长迅速,供求矛盾日益显现
(三)天保地区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具有了潜在的需求
(四)林业职工、农民对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
三、以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一)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主要目标的生态资源经济化模式
(二)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目标的产业转移和重构模式
(三)小结:两类模式的综合分析
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模式案例分析
(一)选点依据
(二)宝兴县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三)天保工程实施后对宝兴县的影响分析
(四)宝兴县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
(五)宝兴县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机制
(六)宝兴县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
(七)小 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模式
一、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综述
(一)我国实施退耕还林的背景分析
(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我国退耕还林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
(四)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和成效
(五)退耕还林的特点分析
(六)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问题与管理机制
(一)退耕还林工程管理过程的总体认识与分析
(二)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三)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机制
三、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模式
(一)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模式的比较和评析
(二)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模式的设计
第八章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管理模式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概况
(一)我国实施三北工程的背景分析
(二)实施三北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目前三北工程的目标和主要成就
二、三北防护林工程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
(一)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发展历程
(二)三北防护林工程经营管理思想的演进
(三)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相关政策
三、三北防护林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模式
(一)工程管理机构和责任主体
(二)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林业生态工程是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工程的建设效果。本书以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理论(生态系统学理论、生态工程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经济管理理、系统工程理论、项目管理理论、参与式发展理论等)为指导,对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历程以及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探讨了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借鉴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的一般管理模式。同时,结合目前中国正在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等重大林业工程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分别构建了其相应的管理模式。本书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与实践结合紧密;可供相关科研、生产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还可作为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物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
老版本(848)4.0时点击【返回项目】按钮,新版本(1850及1860)时点击右上角里边的(黑色的)小叉叉关闭,据自动回到项目管理界面了。
在前面,我们深度分析了百安居中国和红星美凯龙的商业模式,相比之下,居然之家的商业模式就简单的多了。一句话概括,居然之家是以中高端为经营定位,为顾客提供设计、材料、家具、家居用品及饰品等“一站式”服务,...
我国政府投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对政府投资林业生态工程造林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其运行机理进行研究,构建了“三系三管一主体”的项目管理模式,旨在为探讨和创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林情的市场化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提供点滴借鉴。
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林业经济信息化是目前非常重要的途径及方法,能够推动中国林业和全球林业实际程度基本上保持一致,逐渐变作了全球林业研究人员普遍接受的观点。本文分析了如何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个人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林业生态工程学(第3版)》由林业生态工程基础理论与概况、林业生态工程营造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与规划设计技术等四大模块组成,包括绪论、林业生态工程基本理论、林业生态工程概况、人工林培育基础知识、人工造林技术、水源保护林工程、山地水土保持林工程、平原防护林工程、海岸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工矿废弃地复垦林业工程、能源林工程、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等13 章。
(1)传统森林培育和经营技术是以林地为研究对象,在宜林地造林,在有林地上经营;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是在某一区域内设计、建造、调控人工或天然森林生态系统。
(2)传统森林培育和经营技术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木本植物的种间和种内关系以及林分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林业生态工程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
(3)传统森林培育和经营技术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营;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4)传统森林培育和经营技术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林业生态工程则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各类土地采用综合措施,如“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林业生态工程的类型:
1.生态保护型林业生态工程;
2.生态防护型林业生态工程;
3.生态经济型林业生态工程;
4.环境改良型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的作用:
1.水土保持的作用,即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效益;
2.防止荒漠化和沙漠化的扩大;
3.森林缓解水资源危机;
4.森林改善大气质量;
5.林业生态工程可保护生物多样性;
6.减少噪声污染;
7.林业生态工程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①对林业生态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工程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思想准备,没有使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因而造成工程建设并没有真正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工作不扎实、进度不快,法律保护难落实,缺乏有力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未得到全民的共识和形成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毁林事件时有发生。
②林业生态工程不仅是一项跨世纪的生态建设工程,而且建设区多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投入严重不足,国家投资少,补助标准偏低,与工程需要不相适应,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随着工程进展,造林难度不断增加,造林成本不断提高,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③一些地区缺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意识不强。林业生态工程未与总体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当地环境和相关产业综合规划,因而使之功能难以正常发挥。没能做到因地制宜以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④树种比例失调,树种单一,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易遭受病虫害危害,防护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⑤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强度樵采和滥砍滥伐现象。 一些地方林业基础薄弱,科技人员偏少。尚有部分乡(镇)没有林业站,或虽有林业站,但没有专业技术员与可靠的专项经费来源,形同虚设。
①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树立生态经济思想
②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③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④增加资金和技术投入
⑤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⑥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配套工程建设
⑦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