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1章 图学概论及制图基本知识
1.1 设计图学概论
l.2 制图的基本规定
1.3 制图的基本技能
第2章 AutoCAD绘图基础
2.1 AutoCAD软件概述
2.2 AutoCAD 2010绘图环境
2.3 AutoCAD 2010新增的相关功能介绍
2.4 AutoCAD 2010操作基础
2.5 AutoCAD 2010绘图操作流程
2.6 用AutoCAD绘制平面图形
第3章 物体的视图
3.1 正投影及三视图的形成
3.2 物体的视图及其回转体表面的交线
3.3 视图的阅读
3.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5 用AutoCAD绘制组合体视图
第4章 轴测图
4.1 轴测图的基本原理
4.2 轴测图的基本作图方法
4.3 轴测图的尺寸标注
4.4 用AutoCAD绘制轴测图
第5章 常用表达方法
5.1 基本视图和其他视图
5.2 剖视图和断面图
5.3 其他表达方法
5.4 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
5.5 用AutoCAD绘制斜视图和剖视图
第6章 产品的零件图与装配图
6.1 概述
6.2 零件的常见类型及其表达方法
6.3 装配图的画法及其特殊规定
6.4 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
第7章 展开图与焊接图
7.1 展开图的概念和画法
7.2 焊接图的有关规定和标注
第8章 建筑施工图
8.1 建筑施工图的基础知识
8.2 总平面图
8.3 建筑平面图
8.4 建筑立面图
8.5 建筑剖面图
8.6 建筑详图
8.7 用AutoCAD绘制建筑平面图
第9章 室内设计施工图
9.1 室内设计平面图
9.2 室内设计立面图和剖立面图
9.3 室内设计顶棚平面图
9.4 室内设计地面平面图
9.5 室内设计详图
9.6 用AutoCAD绘制室内设计平面图
第10章 透视图
10.1 透视图的基本原理
10.2 透视图的画法
10.3 用AutoCAD绘制透视图
附录1 AutoCAD 2010常用命令参考
附录2 常用标准件
参考文献
读者信息反馈表2100433B
本书共分10章,包括图学概论及制图基本知识、AutoCAD绘图基础、物体的视图、轴测图、常用表达方法、产品的零件图与装配图、展开图与焊接图、建筑施工图、室内设计施工图和透视图。本书介绍了国际新版本的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2005,并将其内容融入全书各章,与手工绘图同步介绍。为方便教学,本书有供配套使用的教学光盘。本书与聂桂平编著的《现代设计图学基本训练》(第3版)配套使用。
1、在进行现代简约风格装修设计时,表现出的是高度技术室内空间的气氛,是不同于传统风格的,选材方面为金属、塑料、涂料及合成材料等,经过特殊的处理手法和施工工艺来达到要求,才适合现代设计的要求。还有就是...
1.设计过程的数字化,不仅要完善工程对象中确定性变量的数学描述和数学建模,而且更要研究非确定性变量,包括随机变量、随机过程、模糊变量(人的智能、经验、创造力、语言及政治、经济、人文等社会科学因素)等的...
八大设计风格包括:美式乡村风格、古典欧式风格、地中海式风格、东南亚风格、日式风格、新古典风格、现代简约风格、新中式风格
本书与聂桂平编的《现代设计图学》(第3版)配套使用。内容包括制图基本规定、图样画法与尺寸注法、轴测图、零件图与装配图、建筑施工图、室内设计施工图、展开图、焊接图、透视图和AutoCAD绘图。
目录
前言
线型1
尺寸注法2
平面图形3
物体的三视图4
由立体图画三视图10
物体表面的交线15
读图23
轴测图33
常用表达方法37
视图上的尺寸标注51
螺纹及螺纹联接件54
装配图58
展开图61
焊接图63
建筑施工图65
室内设计施工图78
透视图85
AutoCAD绘图91
读者信息反馈表〖〗Ⅳ参考文献
(同原稿日文书)
聂桂平编著.设计图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聂桂平等编著.工业设计表现技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董国耀等编著.机械制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盛谷我等编著.工程制图.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谢步瀛等编著.土木工程制图.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霍维国等编著.室内设计工程图画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段其骏等编著.设计图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100433B
本书第2版自2008年问世至今已经走过6个年头,承蒙很多高校材料力学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和同学以及业余读者的关爱和支持,已经连续印刷了10次。 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同年,相应的教学成果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本书第3版被列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3年被批准为清华大学“985”三期名优教材建设项目立项。
最近的6年里,著者秉承不断提高课程重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育与教学理念,先后在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北京邮电大学从事“材料力学”研究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坚持全过程讲授这门课程,授课对象每年约200名。在同事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对于教育和教学改革又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收获。材料力学(第3版)将着重反映6年来我们在研究型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怎样在基于普遍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怎样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增强课程教学的学术性;怎样挖掘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度;怎样对传统内容中的某些概念、理论和方法加以改革和更新,突出挑战性。基于此,本书第3版修订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调整了部分章节,将材料的力学性能从“第2章 轴向载荷作用下杆件的材料力学问题”中独立出来,形成“第3章 常温静载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重写了“剪力图与弯矩图”作为第6章;将原来的第6章分为3章: “第7章 平面弯曲正应力分析与强度设计”和“第8章 弯曲剪应力分析与弯曲中心的概念”以及“第9章 斜弯曲、弯曲与拉伸或压缩同时作用时的应力计算与强度设计”;将原来的第8章分为: “ 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和“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设计准则及其工程应用”,分别列为第11章和12章;将原来的12章也分为两章: “动载荷与动应力概述”和“疲劳强度与构件寿命估算概述”,分别列为第16章和第17章。
第二,增加了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有: 部分非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梁的位移叠加法中的逐段刚化法;应变分析;细长压杆实验结果;线性累积损伤与疲劳寿命估算等。
第三,将力系简化的方法引入横截面的内力分析,改革传统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画法。
第四,正确处理变形与位移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将确定梁的转角和挠度的章节名改为“梁的位移分析与刚度设计”。
第五,在部分章节引入“反问题”: 相对于正问题,反问题的解答不是唯一的,通过对于反问题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于正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创新思维。
第六,在部分章节设计了“开放式思维案例”作为学生课外学习和研究的资源。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对于刺激思维鼓励创新是一种有效的措施。材料力学(第3版)第七,增加了若干工程案例以及灾难性工程事故的力学解析。
第八,增加和改变了部分例题和习题。
随着课程研究型教学在更多高校开展、深入和发展,材料力学的课程教学以及教材建设还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己任,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材料力学教材的质量。
这一版的初稿于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在国内完成;2013年7—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定稿。定稿期间,得到旅加的赵渊先生和范心明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本书出版之际,著者谨表诚挚谢意。
诚挚地感谢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关爱,希望大家对本书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宝贵意见。
范钦珊20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