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简介
现代香港建筑:图集,ISBN:9787800585937,作者:中国计划出版社 贝思出版有限公司2100433B
我想到香港做建筑工,比如扇灰工作等别的工作,有人招请吗?
您好,个人了解如下: 香港设计公司排名如下。 1 WINwin 2 SEWCO FFNS 3 &nbs...
1、推荐香港筑华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园林设计于一体的综合设计公司。公司凭借自身的实力优势,从独特新颖的视角开创了全新的设计理念,为在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景观园...
香港建筑获奖作品展览在清华大学展出
香港建筑获奖作品展览在清华大学展出
介绍香港建筑施工的一些做法和个人体会
作者通过亲身的施工实践,介绍了香港地区建筑施工的一些做法和个人体会。
简介
当初是由二十七位建筑师所组成,成立旨在提升建筑设计、促进和辅助各种相关艺术及科技知识的汲取。除此之外,提高会员的专业服务水准。后来香港建筑师学会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认可。1972年,正式改名为“香港建筑师学会”。现香港建筑师学会共有约150位资深会员。学会的事务由理事会负责统筹。当中成员包括会长、两位副会长、秘书长、财务长、八位理事会员、上届会长(当然委员)和各部门主席。
近段时间来学会更积极参与国际建筑师协会、英联邦建筑师协会和亚洲建筑师协会等组织。
建筑师刘文君
建筑是实用的艺术,建筑师则俨如一个在建筑领域工作的艺术家,使用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进行创作,打造一件又一件的作品,构成一个城市的面貌。建筑师刘文君敢作敢言,提倡推动建筑艺术,批评政府工程藉节省成本之名简化设计,打击创新设计,是本末倒置。
摩肩接踵的摩天大厦构成香港的天际线,相约西九龙酒店顶层的户外餐厅做访问,远眺周边的建筑,是居高临下却又似乎只是平视对望。身形娇小的刘文君,正是这里多幢摩天大厦的负责建筑师之一,熟门熟路地带着记者在低层转乘电梯,再直上酒店76楼顶层。
多年不变的短髮是刘文君的标记,加上常常以裤装示人,带着英气的名字,她俨如就是“利落”的代名词。形象干练,但更令人感受深刻的,却是她的直率敢言;对不同的社会议题的理性分析,但更触动人心的,却是她对建筑的憧憬。
“读得建筑都希望帮到人”
刘文君修读建筑的初衷很简单,“读得建筑都希望帮到人,设计好的环境,多做些大家享受到、欣赏到的(项目)”。入行多年,刘文君在建筑师楼工作过、曾为发展商打工,2008年创立自己的公司,参与过各类不同大小的项目,包括学校、酒店、写字楼,以及大型的住宅及综合项目等。
有人说:“建筑是实用的艺术,建筑师则是一个在建筑领域工作的艺术家”。刘文君认为,建筑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而香港的建筑往往只是做好了科学部分,艺术方面却是乏善可陈,“《建筑物条例》、《消防条例》,这些讲的是安全,基本上建出来没有倒下就是科学啦,但艺术的那一半就复杂很多”。
刘文君没有直接点明什么是建筑艺术,但分享自己对建筑的看法、欣赏的建筑时,她说最看重建筑师怎样在作品上演绎其建筑理念,“建筑是不是硬绷绷的‘死物’呢?有没有想过建筑都可以加入时间元素?令整个建筑物都可以好有动感”。
由西班牙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操刀设计,在美国兴建的Milwaukee Art Museum(密尔沃基美术博物馆),是刘文君喜欢的建筑之一。美术馆外形仿如一隻白色的巨鸟,每天会有三次将“翅膀”开关闭合,早上开馆时打开“翅膀”的遮阳板,将阳光引进大厅,中午太阳炙热时会闭合,直至阳光微弱再打开,闭馆时则可以看到整个“翅膀”关起来。
港政策扼杀创新建筑设计
刘文君指,为鼓励建筑物加入艺术元素,外国有地方政府会要求建筑费的1%至3%需用于为建筑物加入艺术元素,以芝加哥为例,当地要求3%建筑费用于艺术设计,但香港政府完全没有相关概念,而《建筑物条例》对建筑的规管甚至愈来愈紧,窒碍了设计的发挥空间,“外墙多些弧度,你就话我花俏、增加建筑成本,然后楼面计算又争论一番,那我怎么搞?”
“(艺术设计)多做些(钱)就多花些,如果没有诱因,发展商会不会愿意做?条例限制这么多,审批本来慢,规规矩矩还好,但如果想有什么突破,那你慢慢等”,刘文君认为,政府应该提供诱因,鼓励私人发展商在建筑物加入艺术元素。
对于政府提出节省工务成本,在工务工程减少不必要设计,现时是建筑师学会理事会成员的刘文君批评,政策是对创新建筑设计的严重打击,“建筑项目基本上极少超支,而现在的基建超支亦是社会问题引致,包括项目拖延、工程集中,推高成本,这都完全与设计无关,但现在却说要减少不必要设计,这完全是本末倒置”。
本身亦是香港建筑中心副主席的刘文君续指,港人对建筑艺术的认知不多,可能是政府不重视建筑设计的原因之一。她举例指,欧美国家公民的自小教育,已学会欣赏不同的建筑风格,因而对建筑艺术有一定的看法及要求,但香港的教育以考试为本。她认为政府在推动公民文化教育、艺术欣赏等方面都应该多做工夫,而香港建筑中心近年努力推广欣赏建筑艺术。
不过,在今时今日的香港,建筑欣赏又似乎变成规划争议,而商业建筑包括大型综合商厦、各类私人住宅楼宇等,容易被扣上不同的罪状:扼杀街道小店、剥削小市民……刘文君对此有着很理性的看法,贯彻她的敢言:“(建楼)游戏规则就是要炒尽”。她表示,在香港严谨的建筑条例下,建筑师的工作很大程度是要在框框内计算,但亦应保留小店特色,两者并存。总括而言,刘文君希望建筑在实用与艺术之间取得平衡。
建筑师的工作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面对近年城市及社会发展的种种争议,刘文君依心直说,表明赞成发展保育价值不高的绿化地及郊野公园,增加房屋及发展用地,并建议收紧公屋审查,并每年抽查及要求住户申报,以揪出有物业的富户,回收更多可供再分配公屋。
“我讲得就预着被人话”,刘文君没有回避对发展郊野公园争议表明立场,明确表示赞成郊野公园及绿化地的发展。在她看来,社会发展本来就应该以人为本,现时香港没有足够的发展用地,而楼价贵到普通市民根本负担不起,通过增加土地及房屋发展解决问题是“好Logical”,所以她反问“点解将树的价值看得比人更重要?点解绿化地、郊野公园不能动?”
“一边话无地建屋,一边就围住一些不准动,现在我们是不是要玩死自己?”刘文君认为,位处城市边缘的绿化地及郊野公园,在发展上确实面对交通、配套等问题,但仍然适合作低密度发展,例如现时香港面对人口老化,政府可以考虑划出保育价值不高的绿化地及郊野公园,用作发展适合退休人士居住的社区,因为不少老人家其实喜欢休闲、清幽的居住环境。
“活人不行,死人又怎样?”刘文君指,现时骨灰龛位不足,但市民又普遍不喜欢在住宅附近兴建骨灰龛场。她认为骨灰安置同样可以多元化发展,香港可以参考外国,用纪念公园的模式,安置先人骨灰,而绿化地及郊野公园是发展纪念墓园的合适选址。
促收紧公屋审查 揪出富户
身兼房委会委员的刘文君又建议收紧公屋审查,并每年抽查及要求住户申报,以揪出有物业的富户,回收更多可供再分配公屋,“(建议)是不受欢迎,但你不能讲不够但又不做?。”
刘文君早前在一个土地问题论坛上建议“找私家侦探查公屋户”,被指语出惊人。她解释指,她的原意是房屋署应设法收回公屋富户单位,但如果政府无足够人手资源审查,可考虑把工作外判,甚至是找侦探找出富户,“不是我倡议,但主持人问可以去到几尽,那我就老实讲我的看法。”
刘文君认为,现时公屋户入住十年才审查,实在太耐,应该要求每年申报一次资产。她又说,她个人不赞成政府永无止境建公屋,因为政府及纳税人的负担会愈来愈重,政府应该就公屋问题有长远的规划及方向。
公职王有遗憾:未能推动培养青年德育
刘文君是名副其实的“公职王”,在过去十多年参与过的公职及服务不下三十个,各项公职涵盖天上地下、生养死葬。为做公益,她百无禁忌,怀疑考察墓地“撞鬼”都不怕,但遗憾在青年事务委员会任期内未能重推中国历史科成为必修科,并推动多元化教育。
刘文君似乎总是很忙碌,每次见面都是一手手袋一手装满文件的环保袋,而访问后的下一个行程都是开会,关于工作上的会议、关于不同公职的会议。
为什么愿意投入这么多时间参与各种公职?刘文君说,读建筑是希望帮到人、改善环境,而参与公职及服务亦是同样的心态,“尽量看看是不是帮到手,大家都希望社会不同方面都有改善”。
“历史一定要读 仁义道德一定要教”
各项公职及服务涵盖不同的范畴,其中在青年事务委员会任期内未能推动政府承担对青年人的文化德育培养,是刘文君至今仍然未能释怀的遗憾。刘文君说,读书时的历史科成绩很差,自己亦不是教育专家,但认为认识历史是培养公民价值观的重要一环,故在2007年至2012年担任青年事务委员会期间,她提出希望加强年轻人的历史认识,亦建议通过不同的奖励计划,鼓励学生在课外选择学习有兴趣课题或活动,推动多元化教育,“我在美国读大学都要必修美国历史啦,大家不喜欢,那就不叫‘公民教育’,但历史一定要读,仁义道德一定要教”。
刘文君认为,文化是推动年轻人多元发展的重要一环,“金融、地产可能不是年轻人的世界,如果社会不够多元化发展,年轻人找不到定位,当有人走出来讲本土、讲保育,可能只是口号式的人物,但已经一呼百应。我觉得香港这几年确实付出了代价”。
参与各类公职期间有不少深刻及难忘的事。刘文君忆述,早年担任香港华人永远坟场管理委员会委员及发展委员会主席期间,多次视察本港及周边地区的墓地,试过有一次考察墓地后怀疑“撞鬼”,“人们常说,好心有好报。做公益嘛,百无禁忌啦”。
至于刚刚卸任的城规会委员一职,刘文君难忘早两年审议中环军事码头及新界东北规划期间,遇上数以千计的市民申述意见,委员俨如返正职般要日日听六、七小时,“坐了16日,那时我去城规会多过返公司”。
2015年内地与香港建筑业论坛今天在宁夏银川举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出席论坛。来自内地与香港建设主管部门、专业团体和企业界人士共聚塞上湖城,共商“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下,城市建设特色发展之路。
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已成功举办了17次,在促进内地和香港建筑业转型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次论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联合主办,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合作共赢”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流理念,分享经验,推动内地与香港建筑业在改革发展、国际市场开拓、建筑设计、新材料应用、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更好地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当前,宁夏正处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本次论坛的举办,为宁夏学习借鉴香港和内地兄弟省市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程质量、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宁夏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着力创新宁夏城市规划的新理念,提升宁夏建筑设计的新思路,打造宁夏建筑质量管理的新模式,探索各方合作共赢的新机制,把宁夏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
与会的领导和业界专家认为,内地与香港建筑业界多年来相互合作,在工程、建筑、环保、科技创新及应用等专业服务上具有竞争优势,要善用“一带一路”的机遇,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措施,发挥两地在绿色建筑的专长,利用创新技术,拓展市场。在提高绿色建筑节能标准方面,香港建筑业有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内地建筑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