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通过本项目研究,发表SCI论文2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培养硕士生1名,协助培养博士生1名(目前在美国科罗拉多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个(3人次),完成了课题任务。 混凝土孔隙中水分传输驱动力为液态水的毛细孔压力梯度或气态水的水蒸气分压梯度,课题基于气液平衡的开尔文方程,建立孔隙中水分传输方程。假设每一种孔的孔隙率与孔半径的关系均符合Rayleigh-Ritz模型,基于等温吸附曲线预测混凝土的孔径分布。由孔隙中水分传输方程及孔隙分布积分建立基于孔隙结构的混凝土水分传输方程,其中考虑了热湿的耦合传输。进行了水分传输试验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在等温干燥过程中微裂缝对干燥速率的影响较大;在湿润条件下,大毛细孔的增多会导致湿润前沿向内移动速度的增大。 基于二维上骨料的累计分布函数获得各骨料颗粒粒径,随机投放椭圆形或多边形骨料,采用Voronoi划分方法对水泥砂浆相进行离散化,在Papadakis碳化理论基础上建立细观尺度上不考虑界面过渡区的混凝土碳化随机模型。对1000个含有椭圆形或多边形粗骨料的混凝土截面的骨料分布密度进行分析表明,骨料形状对碳化深度平均值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而粗骨料的随机分布对碳化深度的变异性有较大影响。 制作复合构造试件,其截面骨料面积保持恒定,变化骨料边界长度,变化骨料表面粗糙度。对三种试件分别进行不碳化和碳化后的水蒸气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首先随着截面骨料周长的增大而增大;随后渗透系数随着截面骨料周长的增大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光滑骨料试件的渗透系数较大。 在粗骨料和砂浆之间的创建无厚度的界面过渡区单元,认为CO2在界面过渡区单元沿着骨料表面的纵向方向和垂直于骨料或砂浆面的横向方向传输介质,纵向方向的传输路径为各ITZ单元的形心之间的连线,假定粗骨料为完全无孔隙固体只需考虑与相邻砂浆单元的传输,从而在基于孔隙结构的混凝土传输和碳化随机模型基础上建立带界面过渡区的混凝土碳化随机模型。理论模型分析表明:碳化深度随着ITZ与砂浆CO2扩散系数之比DITZ/DM的增大而增大;碳化深度随着ITZ厚度增大而增大。 2100433B
在细观尺度上,按蒙特卡罗方法随机生成骨料单元,采用Voronoi网格划分水泥砂浆单元,用零厚度界面单元构建界面过渡区;结合三相复合板一维热湿耦合传导试验和理论反演,确定界面过渡区的几何物理特性表征;建立水泥砂浆、界面过渡区、骨料组成的多相复合材料在时变环境作用下内部温湿度场的理论模型;引入Papadakis混凝土碳化基本理论框架,建立能考虑热-湿-二氧化碳气体耦合传输及碳化反应过程的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系统;并用热湿耦合传输试验、时变人工环境作用下碳化试验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探讨热湿耦合作用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模型能从细观层次上对宏观现象作机理性分析,是全寿命设计的基础理论;能更准确预测和评估一般大气环境中时变温度和湿度作用下的混凝土碳化深度,为设计经济耐久的新建结构和正确评估既有结构耐久性能提供一个理论依据。
混凝土的碳化是混凝土所受到的一种化学腐蚀。空气中CO2气渗透到混凝土内,与其碱性物质起化学反应后生成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称为混凝土碳化,又称作中性化。
一般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有环境因素、原材料因素、施工操作因素等。 影响混凝土碳化的因素如下几点。 ①水泥品种。水泥品种是影响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因素。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中的掺合料含有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
测碳化很简单: 1.在砼表面凿个小洞,深1cm左右; 2.用洗耳球或小皮老虎吹掉灰尘碎屑; 3.在凿开的砼表面滴或者喷1%的酚酞酒精溶液; 4.用游标卡尺或碳化深度深度测定仪测定没有变...
水泥混凝土碳化的预测模型
[ 3] 陈欢欢 , 王雷 . 温拌沥青: 十年 内取代现有 技术 [ N ]. 科学时 报 , 2008. [ 4] 黄文元 , 秦永春 . 沥青 温拌 技术在 国内 外的应用现 状 [ J]. 道路工 程 , 2008. [ 5] 左锋 , 叶奋翻译 . 国外温拌沥青混 合料技术与性能评价 [ J]. 中外公路 , 2007. [ 6] 孙大权 , 王锡通 , 等 . 环境友好型 温拌沥 青混合料 制备技 术研究 进展 [ J]. 石油沥青 , 21 ( 4). [ 7] 蔡春华 , 曹亚东 , 等 .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研究 [ J]. 市政与交 通 , 2006 ( 6). Application Exploration ofW arm m ix Asphalt Technique in Xinjiang R egion SU M ing, YU Jiang, YE Fen (
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随机模型
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随机模型
前言
第1章绪论
第2章混凝土的细观模型
第3章混凝土耐久性数值计算方法
第4章骨料对水分传输过程的影响
第5章细观尺度上的氯离子扩散过程
第6章细观尺度上的混凝土碳化过程
第7章细观尺度上的钢筋锈蚀过程
第8章工程应用
参考文献 2100433B
本书系统介绍了细观尺度上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数值模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示例。第1章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2章阐述了混凝土细观模型的模拟方法。第3章介绍了混凝土耐久性所涉及的数值计算方法。第4~7章分别研究了细观尺度上的水分传输、氯离子扩散、混凝土碳化及钢筋锈蚀和混凝土开裂问题。第8章给出了具体的工程实例以阐述细观尺度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式。对应章节对关键概念和理论给出了详细的解释,并提供了关键程序源代码,以便于更直接地理解细观尺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我国热湿气候地区多孔建筑墙体热湿耦合迁移对其热工性能、建筑能耗及室内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本项目以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学为理论基础、以建筑围护结构内的热湿迁移及湿积累问题为工程背景对我国南方热湿气候地区多层墙体的热湿耦合迁移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非平衡热力学方程,考虑墙体内部水分蒸发冷凝等因素,建立多层墙体热湿耦合迁移动态数学模型以及热、湿及空气迁移动态数学模型。在典型热湿气候地区长沙,搭建足尺寸构件热湿耦合迁移实验台验证热湿耦合迁移动态模型,吻合良好。研究了建筑中的一些热湿迁移问题,例如,分析了太阳辐射对墙体热湿迁移的影响,研究表明太阳辐射对墙体热湿迁移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解得到了墙体内冷凝率和液态含湿量的分布曲线以及达到临界含湿量所需的时间;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墙体的热湿迁移特性;分析了热湿气候地区湿迁移对墙体传热两的影响及几种墙体材料湿分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模型及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能推动我国多孔介质墙体热湿迁移研究,对工程中热湿问题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