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陷穴

陷穴,是指地表水汇集在节理裂隙中进行潜蚀作用而形成的洞穴。陷穴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个独特的侵蚀现象。由于黄土堆积层质地的不均匀性,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产生溶蚀和侵蚀,并把可溶性盐类淋失,致使下边掏空,当上边的土体失去顶托时,引起黄土的陷落,形成陷穴。多分布在地表水容易汇集的沟间地边缘地带和谷坡的上部,特别是冲沟的沟头附近最易发生。按其形态可分为竖井状、漏斗状和串珠状。 

陷穴基本信息

陷穴简介

陷穴形成机制、分布与类型

陷穴是黄土地区特有的一种陷落现象。地表水沿黄土中的裂隙或孔隙下渗,对黄土产生溶蚀和侵蚀,并把可溶性盐类带走,致使下边掏空,当上边的土体失去顶托时,引起黄土的陷落,形成陷穴。

陷穴多分布在地表水容易汇集的沟间地边缘地带和谷坡的上部,特别是冲沟的沟头附近最为发育。根据陷穴的形态一般可将陷穴划分为几种类型。

漏斗状陷穴,呈漏斗状深度不超过10m,主要分布在谷坡上部和墚峁的边缘地带。

竖井状陷穴,呈井状口径小而深度大。深度可达20m以上,主要分布在塬边地带。

串珠状陷穴,几个陷穴连续分布成串珠状,陷穴的底部常有孔道相通,常见于切沟沟床上或坡面长、坡度大的梁峁斜坡上。串珠状陷穴的穴间孔道孔径扩大,可使陷穴最后遭到破坏,使沟床深切而伸长。所以串珠状陷穴的形成和发展,是黄土地区切沟沟床发展过程的特殊形式。

两个或几个陷穴不断扩大,下部由地下水流串通不断扩大孔道,则在陷穴之间未崩塌的残留土体形成黄土桥。2100433B

查看详情

陷穴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上下塌开关

  • UKS
  • 13%
  • 重庆中正电梯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 63075种类:陶瓷地砖;规格参数:300×600mm;
  • 宏珠
  • 13%
  • 陕西宏珠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格位(存放架)

  • 外径宽420×深400×高310 内径宽390×深400×高280 材质做法铜板,内含骨架
  • 13%
  • 四川富瑞精典景观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格位(存放架)

  • 外径宽815×深400×高310 内径宽785×深400×高280 材质做法铜板,内含骨架
  • 13%
  • 四川富瑞精典景观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上下塌开关

  • UKS
  • 13%
  • 重庆晨星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撑杆插斗

  • 成品覆盖板(红色塑胶面层)、5厚成品镀锌钢板插
  • 1座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2-09-22
查看价格

复合肥10kg/

  • (农家肥 鸡粪4kg/、复合肥 过磷酸钙 4kg/、施用肥泥 2kg/)
  • 7.15t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6
查看价格

育苗

  • PVC,200孔,带托盘,穴盘尺寸大于50×25×3(厘米)
  • 600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3-03
查看价格

施用肥泥2kg/)

  • 施用肥泥 2kg/)
  • 2.3t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7
查看价格

农家肥鸡粪4kg/

  • 农家肥 鸡粪4kg/
  • 1.3t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0-27
查看价格

陷穴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陷穴文献

洞穴、陷穴处理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洞穴、陷穴处理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洞穴、陷穴处理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格式:pdf

大小:38KB

页数: 2页

洞穴、陷穴处理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02010120□□□ 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 工 单 位 项目负责人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2003 施 工 质 量 验 收 标 准 的 规 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单位 验收记录 主 控 项 目 1 洞穴、陷穴处理所用原材料 的品种、规格、质量 第 4.20.5条 2 回填质量 第 4.20.6条 3 混凝土(砂浆)强度等级 第 4.20.7条 4 封闭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质 量 第 4.20.8条 5 浆砌片石(混凝土)支顶墙 或支顶柱质量 第 4.20.9条 6 注浆处理的岩芯无侧限抗 压强度 第 4.20.10 条 7 处理效果及质量 第 4.20.11 条 一 般 项 目 1 灌 浆 处 理 孔间距偏差 ±100 mm 孔深偏差 ±100

黄土陷穴路基施工工艺 黄土陷穴路基施工工艺

黄土陷穴路基施工工艺

格式:pdf

大小:38KB

页数: 2页

黄土陷穴路基施工工艺 1 排查黄土陷穴 要查清黄土陷穴的供给来源, 水量发展方向及对路基可能造成的危害, 视具 体情况采取游追至发源地点。 施工前将对路堤或路堑边坡上侧 50m,下侧 10-20m 范围内陷穴进行逐一排查。 2 陷穴的成因 黄土陷穴大致可分为地面水冲蚀和地下水冲蚀两大类。 而黄土陷穴的形成具 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黄土具有垂直解理的特性,尤其是垂直解理交错处, 水流更易下渗、 侵蚀形成陷穴; 其次,黄土陷穴多集中于冲沟边缘等地势较陡的 位置,这是因为,地势较陡水流速度加快,更易携带黄土流失,为陷穴中黄土的 排泄创造了条件。 本项目陷穴多呈漏斗状、竖井状、串珠状或碟状洼地。 漏斗状陷穴多为地面水通过黄土垂直裂隙、 生物孔洞等通道渗入地下, 当水 流渗入处下部具有良好的排水通道时,借助冲蚀作用,土洞自上至下逐渐形成, 且呈现出上部略大,下部较小的形状。 当地面水下渗处没有适宜

铁路路基陷穴的防治要点有哪些

【学员问题】铁路路基陷穴的防治要点有哪些?

【解答】路基陷穴是路基下面隐伏的洞穴顶部塌陷引起的一种路基病害。塌陷有时能使轨道悬空,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后果,这些洞穴有三类,一是石灰岩地区的岩溶洞穴;二是黄土地区的黄土陷穴;三是人工遗留的洞穴,如古墓、古窖、古井、遗弃的坑道等。有些洞穴,修建铁路时未发现,或发现未作处理,有些黄土陷穴是在铁路建成后,因路基排水不良,水流集中潜蚀而成。石灰岩溶洞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湖南、湖北西部及广东的西部和北部也很发育,北方主要分布在山西与河北的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和燕山一带。黄土陷穴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

形成原因:造成洞穴顶部塌陷的主要因素是水的作用和列车荷载作用。洞穴在水的侵蚀、潜蚀作用下和列车动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洞顶的岩土结构逐渐遭到破坏,承载力也逐渐丧失,最终突然塌陷。

预防措施:预防洞顶塌陷,必须预先弄清楚影响路基稳定范围内,隐伏洞穴的分布情况、形状大小、埋藏深度、顶部厚度、洞穴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及洞穴的发展趋势等,而后采取工程措施,预防洞穴塌陷。但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在新线勘测设计或施工阶段才有可能。通车后在运营条件下,很难做到。黄土路基,只要做好路基排水,就能预防新生陷穴的发生。

整治措施:陷穴发生后,首先应根据陷穴发生的部位、规模、对路基稳定性或行车安全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确定是否紧急处理。发生在轨道下面的陷穴,对行车安全危害较大,应采取紧急措施,如填实陷坑,整修线路,扣轨慢行,派人看守,情况危急时,应封锁线路。其次应做细致调查,查清塌陷洞穴的成因,形状大小,平面位置,埋藏深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及可能的发展趋势,为彻底整治提供依据。常用措施有:

(1)开挖回填。如暂不危及行车安全,此措施应作为首选,它能确保质量,不留后患;

(2)塌陷洞穴在轨道下方,无法开挖,可钻孔灌砂、灌注泥浆、砂浆或混凝土浆;

(3)规模较大或与暗河相通的溶洞塌陷,可采用网格梁、地基梁、框架梁跨越,或其他类梁跨越等。

无论采用何种措施,都要做好排水,尤其是黄土陷穴,排水设施有效、完善与否是整治成败的的关键。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查看详情

一建《公路工程》每日1练:地基陷穴处理方法(10.18)

地基陷穴处理方法有灌砂法、灌浆法、开挖回填夯实、导洞和竖井等方法,适用于各种形状的陷穴的是()。

A、灌砂法

B、灌浆法

C、开挖回填夯实

D、导洞和竖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基陷穴处理方法。开挖回填夯实:本法适用于各种形状的陷穴。参见教材P29。

查看详情

一建市政复习:铁路路基陷穴的防治要点有哪些

路基陷穴是路基下面隐伏的洞穴顶部塌陷引起的一种路基病害。塌陷有时能使轨道悬空,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后果,这些洞穴有三类,一是石灰岩地区的岩溶洞穴。二是黄土地区的黄土陷穴。三是人工遗留的洞穴,如古墓、古窖、古井、遗弃的坑道等。有些洞穴,修建铁路时未发现,或发现未作处理,有些黄土陷穴是在铁路建成后,因路基排水不良,水流集中潜蚀而成。石灰岩溶洞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湖南、湖北西部及广东的西部和北部也很发育,北方主要分布在山西与河北的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和燕山一带。黄土陷穴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尤其是黄河中游地区。

形成原因:造成洞穴顶部塌陷的主要因素是水的作用和列车荷载作用。洞穴在水的侵蚀、潜蚀作用下和列车动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洞顶的岩土结构逐渐遭到破坏,承载力也逐渐丧失,最终突然塌陷。

预防措施:预防洞顶塌陷,必须预先弄清楚影响路基稳定范围内,隐伏洞穴的分布情况、形状大小、埋藏深度、顶部厚度、洞穴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及洞穴的发展趋势等,而后采取工程措施,预防洞穴塌陷。但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在新线勘测设计或施工阶段才有可能。通车后在运营条件下,很难做到。黄土路基,只要做好路基排水,就能预防新生陷穴的发生。

整治措施:陷穴发生后,首先应根据陷穴发生的部位、规模、对路基稳定性或行车安全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确定是否紧急处理。发生在轨道下面的陷穴,对行车安全危害较大,应采取紧急措施,如填实陷坑,整修线路,扣轨慢行,派人看守,情况危急时,应封锁线路。其次应做细致调查,查清塌陷洞穴的成因,形状大小,平面位置,埋藏深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及可能的发展趋势,为彻底整治提供依据。常用措施有:

(1)开挖回填。如暂不危及行车安全,此措施应作为首选,它能确保质量,不留后患。

(2)塌陷洞穴在轨道下方,无法开挖,可钻孔灌砂、灌注泥浆、砂浆或混凝土浆。

(3)规模较大或与暗河相通的溶洞塌陷,可采用网格梁、地基梁、框架梁跨越,或其他类梁跨越等。

无论采用何种措施,都要做好排水,尤其是黄土陷穴,排水设施有效、完善与否是整治成败的的关键。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