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产自福建、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辽宁、吉林、北京(模式产地)。朝鲜、日本也有。
【性味归经】甘、淡、微酸,凉。归肝、胆、小肠经。
【功能】清利湿热,解毒。
【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
【成分】不详
【药理】无
【用法用量】10-30g;鲜品可用50-100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无
多年生草本。不育枝及花茎细,匍匐而节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长10-25厘米。3叶轮生,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8毫米,宽3-7毫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聚伞花序,有3-5分枝,花少,宽5-6厘米;花无梗;萼片5,披针形至长圆形,长3.5-5毫米,先端钝,基部无距;花瓣5,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8毫米,先端有稍长的短尖;雄蕊10,较花瓣短;鳞片10,楔状四方形,长0.5毫米,先端稍有微缺;心皮5,长圆形,长5-6毫米,略叉开,有长花柱。种子卵形,长0.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月。
垂盆草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垂盆草,别名卧茎景天、爬景天(Sedum sarmentosun Bunge),是景天科景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肉质草本,不育枝匍匐生根,结实枝直立,长10~20cm。叶3片轮生,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5mm,宽3~5mm。分布于我国吉林、辽宁、华北、华东等地,在辽宁省的辽南、辽西地区常生于山坡岩石缝隙中。垂盆草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长
基本信息
门中文名 |
被子植物门 |
门英文名 |
Angiospermae |
纲中文名 |
双子叶植物纲 |
纲英文名 |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
菫菜目 |
目英文名 |
Violales |
科中文名 |
景天科 |
科拉丁名 |
Crassulaceae |
属中文名 |
景天属 |
属拉丁名 |
Sedum |
种中文名 |
狭叶垂盆草 |
种拉丁名 |
Sedum angustifolium Z. B. Hu et X. L. Huang |
生境 |
本种没有生境资料 |
是否中国特有 |
是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内分布 |
浙江省 |
垂盆草常见病为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防治方法:发病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锌500倍液、75%百菌清500溶液交替喷洒。
土壤:垂盆草不择土壤,田园土、中性土、砂壤土均能生长,生命力极强,茎干落地即能生根,忌贫瘠的土壤,表现出生长衰弱的现象。
施肥:垂盆草栽植须适量施入有机肥,经过粉碎的棉籽饼、麻酱渣或鸡粪干均可,垂盆草生长过程中每半月少量施用一次复合化肥。
温度:垂盆草适宜生长温度为15℃至28℃。
光照:垂盆草忌强光照的环境,遇强光表现出叶片发黄的现象,在具有一定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
浇水:垂盆草生长速度快,需水量比较大,施肥后要立即浇灌清水,以防肥料烧伤茎叶或根系,土壤不能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