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锈叶野牡丹学名Astronia ferruginea Kanehira,为野牡丹科植物,叶呈椭圆形、对生厚纸质,具明显的三出脉,叶表光滑而墨绿色,背面为褐色,可做为观叶及庭园添景树种。
大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深褐色,无毛;小枝四棱形,多少被微柔毛或糠秕。叶对生;叶柄长2~3cm,多少被糠秕;叶片坚纸质或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5~12cm,宽4~7cm,先端急尖或近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 表面无毛,背面密被微柔毛及糠秕,全缘;基脉3出,表面下凹,背面隆起,细脉网状,平整。由聚伞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顶生,多花,密被糠秕及微柔毛,花梗与花萼均被糠秕;花萼钟形,长达2mm,裂片5,宽三角形;花瓣5,宽卵形,先端急尖,长宽各达1mm;雄蕊约8,花丝粗,花药长圆形,药隔膨大,较药室大2~3倍,无距;子房近球形,顶端平截,无冠,花柱长约1mm。蒴果近球形,先端平截,为宿存萼所包;种子多数,线状披针形,长约2mm。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400米的山间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台湾。
全年均可采摘,鲜用或晒干。
您好,价格的话差不多的是在三四十左右的,可以到当地的花鸟市场上看一下的
巴西野牡丹花大、多且密,花为紫色、娇艳美丽。株型美观,枝繁叶茂,叶片翠绿,一年四季皆有花。栽培管理简单、繁殖容易、适应性强,为不可多得的优良观叶、观花园林绿化植物材料,很适宜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可点...
野牡丹种苗价格是5元 牡丹的叶柄凹处多为暗紫、紫红、灰褐、黄绿等不同颜色,叶柄也有粗细、硬软、长短之分,长者可达40cm,短者不过10cm;叶柄的长短,特别是叶柄和枝条夹角的大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 价...
【CAD图纸】野牡丹(平面图)
【CAD图纸】野牡丹(平面图)
牡丹虽美靠绿叶扶——访仪征建筑装饰器材厂
当一股装饰装修热流漫向城乡时,人们把美化窗户作为追求目标之一,喻称它是:“牡丹虽好靠绿叶相扶,环境再美要窗饰配助”。今年4月,我有机会参观访问了江苏仪征一家专业生产窗饰材料的企业——仪征
种群现状:由于盲目开发和人为的毁林开荒,细叶野牡丹的生境遭到严重破坏,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种群数量大幅减少,分布地逐年缩小,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取当年生细叶野牡丹的半木质化枝条,剪除叶片后剪成10厘米长的茎段,置于烧杯中,软刷沾洗洁精清洗茎表,再流水冲洗30分钟,75%酒精浸泡20秒,无菌水冲洗2次,0.2%升汞消毒12分钟,无菌水洗5次,吸干表面水分。将枝条切成1.5厘米单芽茎段为外植体,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待芽诱导成功后,将芽转到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增殖培养;待芽的数量达到要求后,将芽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
培养条件以秒为基本培养基。诱导芽萌发及分化培养基为MS 6-BA(0.5、1.0、1.5、2.0)毫克/升 NAA(0.1、0.5、1.0)毫克/升共9种培养基;芽的生长增殖培养基为MS 6-BA(0.1、0.3、0.5,0.7、1.0)毫克/升 NAA(0.01、0.05、0.1、0.15、0.2)毫克/升共20种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1、0.2、0.3、0.4、0.5)毫克/升共5种培养基。所有培养基均含3%蔗糖和0.8%琼脂,p小时=5.6。培养温度为(25±1)℃,光强为3000勒克斯,光照时间14小时·天。
外植体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12天后,有些腋芽开始萌动,40天后节间部位可分化出1-3个不定芽,同时,有少量茎段基部切口部位形成黄绿色愈伤组织。所选用的培养基对芽诱导率一般在50%以上,最高可达到80%。对诱导率和芽的生长状况而言,培养基MS 6-BA1.0毫克/升 NAA0.5毫克/升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的,培养基MS 6-BA0.5毫克/升 NAA0.1毫克/升的诱导效果最差。由于细叶野牡丹茎段生有细毛,易造成离体繁殖的污染。MS 6-BA1.0毫克/升 NAA0.5毫克/升的诱导率达到80%。
嫩芽在继代培养基上培养10天左右,有约17%长出黄绿色的愈伤组织,25天左右在愈伤组织的表面直接分化出丛芽,其余近83%直接在接种芽的基部形成丛生芽。丛芽分割成单芽在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快速增殖,在大多数芽的基部重新形成丛生芽,只有少量经过愈伤组织途径再分化出大量的丛芽。待不定芽长到6-8厘米时,将其叶片去除,根据节间长短切割成1厘米左右的单芽或2芽茎段,不断在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每30天继代1次,6个月时统计,平均每月可增殖3.2倍。在所有培养基中MS附加0.56-BA毫克/升与低质量浓度的NAA配比的芽增殖效果较好,其中MS 6-BA0.5毫克/升 NAA0.05毫克/升和MS 6-BA0.5毫克/升 NAA0.1毫克/升的平均每月芽增殖倍数为3.6。该激素配比下生长的芽颜色正常,但芽状体态显得不如M秒附加0.76-BA毫克/升的粗壮。随着继代培养时间延长至45-55天不转瓶,在丛生芽的基部可直接长出根系,但根系较短,且细弱。经过MS 6-BA0.5毫克/升 NAA0.05毫克/升和MS 6-BA0.5毫克/升 NAA0.1毫克/升继代培养,平均每月芽增殖倍数最高。
将芽切成4-5厘米长,转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1周后可见到基部根的形成,1个月后生根率100%。其中,主根1-3条,而须根则较丰富。低质量浓度的NAA对诱导根系生长效果最好,根长、粗壮且侧根丰富。在生根培养1个月后,全部生根,其中1/2MS NAA0.1毫克/升根系生长状态最好。
温室炼苗3天,将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将幼苗移栽到灭菌的草炭:珍珠岩:腐叶土=1:1:1的栽培基质中,并在温室中生长,注意遮阴,3个月后统计成活率,87%以上的移栽植株能够成活。第二年5-6月份开出紫红色花朵,单朵花开放时间为1天,从花蕾现色到花朵脱落的可观赏期约为7天。
扦插材料:选择2年生袋装母株。剪取健壮无病虫害的1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长25-30厘米,各剪成3段,按枝条部位分成顶部、中部和基部。顶部长8-10厘米,保留2个节位,带叶2片;中部长8-10厘米,保留2个节位,带叶2片;基部长8-10厘米,保留2个节位,不带叶(自然生长状态),3类扦插枝条各捆成把,每捆50枝。
扦插基质:选用红壤、谷壳灰、椰糠作为基质材料,按照比例配用。
插床:苗床设于遮光率为70%的荫棚下,苗床南北向,宽90.0厘米,长10.0米,高25.0厘米,用营养袋作插床,营养袋规格:口径8厘米×高度13厘米。营养袋平稳置放于苗床上。
插前:扦插前将扦插基质在阳光下充分暴晒,然后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装袋。扦插深度约为插条长度的1/3(2-3厘米),压实插条周围的基质,再用喷壶浇透水,使插穗与基质充分接触。插后晴天每天浇水1-2次,保持基质手握有湿润感。
扦插:细叶野牡丹1年4季均可扦插生根,以春季用顶部枝条作插穗最有利于生根。一般不提倡冬季扦插。以红壤:谷壳灰=4:1为基质,在春季用顶部枝条作插穗,生根率平均可达95.37%。
小灌木和灌木,直立或匍匐上升,高30-60厘米,分枝多,披散,被紧贴的糙伏毛。叶片坚纸质或略厚,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顶端广急尖或钝,基部广楔形或近圆形,长2-4厘米,宽8-20毫米,全缘,具糙伏毛状缘毛,5(-3)基出脉,叶面密被糙伏毛,毛隐藏于表皮下,仅尖端露出,有时夹有微柔毛,基出脉下凹,背面沿脉上被糙伏毛,有时其余被微柔毛,侧脉互相平行;叶柄长3-6毫米,被糙伏毛。
伞房花序,顶生,有花(1-)3-5朵,基部有叶状总苞2,常较叶小;花梗长约3-5毫米,密被糙伏毛,苞片2,披针形,长5-10毫米,宽2-4毫米,被糙伏毛;花萼管长约7毫米,直径约5毫米,密被略扁的糙伏毛,毛有时具极少分枝,裂片披针形,长约7毫米,外面被糙伏毛,里面无毛,具缘毛,裂片间具1小裂片,棒状,较裂片短;花瓣玫瑰红色至紫色,菱状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长2-2.5厘米,宽约1.5厘米,顶端微凹,具1束刺毛,被疏缘毛;雄蕊长者药隔基部伸长,弯曲,末端具2小瘤,花丝较伸长的药隔略短,短者药隔不伸延,花药基部具2小瘤;子房半下位,顶端被刚毛。果坛状球形,平截,顶端略缢缩成颈,肉质,不开裂,长约8毫米,直径约l厘米;宿存萼密被糙伏毛。花期7-9月,果期10-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