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曾福生:男,汉族,湖南祁阳人,1964年生,湖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点领衔人,国家百千万人才:[程人选,教育部优秀人才汁划人选,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省哲学社会利’学“百人工程”人选,省121人才卜程第——层次人选。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发丧论文80余篇。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50余项,共获得9项科研与教学成果奖。出版专著7部,主编教材12本。
男,湖南新化人,1976年生,湖南省吉首大学教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刘辉,男,湖南张家界人,1974年生,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
第1章 导言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3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1.5 基本思路和采用的主要方法1.6 分析框架和结构第2章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及其协调发展关系2.1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一般认识2.2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分析2.3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目标2.4 本章 小结第3章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3.1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3.2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描述性指标体系的构建3.3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性指标体系的构建3.4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赋权3.5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3.6 本章 小结第4章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多指标横向综合评价4.1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数据的采集处理4.2 基于anp方法的城乡协调发展绝对水平区域差异实证分析4.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乡协调发展相对水平区域差异实证分析4.4 本章 小结第5章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单指标和多指标纵向综合评价5.1 湖南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演化的单指标纵向分析5.2 湖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演化的单指标纵向分析5.3 湖南省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异演化的单指标纵向分析5.4 湖南省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差异演化的单指标纵向分析5.5 湖南省支农支出占一般财政预算支出比重的单指标纵向分析5.6 湖南省城乡协调发展相对水平的多指标纵向分析5.7 湖南省城乡协调发展绝对水平的多指标纵向分析5.8 本章 小结第6章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swot分析6.1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优势分析6.2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劣势分析6.3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6.4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6.5 本章 小结第7章 国外城乡协调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教训7.1 韩国“新村运动”:背景、过程及其经验借鉴7.2 “拉美陷阱”:界定、特征、原因及其经验教训7.3 本章 小结第8章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践8.1 “十一五”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8.2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难点8.3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8.4 “十五”、“十一五”湖南省人口城镇化的基本情况8.5 现阶段湖南省推进城镇化的重大举措8.6 当前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协调:成绩与问题8.7 推进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建议第9章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和具体对策9.1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9.2 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9.3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促进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推进9.4 统筹城乡生活,促进城乡生活的协调改善9.5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护和建设9.6 本章 小结第10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10.1 研究结论10.2 研究展望附录A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原始数据附录B 评价指标解释及其数据来源附录C 调查问卷参考文献后记
曾福生等著的《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以湖南省为例》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立足于湖南省的省情,以长株潭“两型”社会试点建设为现实背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基于城乡协调发展关系、评价与实证、调控与机制三个模块进行了扎实和细致的研究工作。
对于村庄撤并建社区现象,熟悉基层情况的山东聊城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教授夏正智非常关注。“要通过建设中心城市的办法来吸引农村居民进入中心城市居住和生活,而不是以村改居的方式强制农民‘被城市化’。”夏...
这个的看每户的建筑面积为多少。 一般要求每户的建筑面积为60平左右。 你就按每户60平的建筑面积计算,三万户总计建筑面积 为 180万平。 所以两年 中水泥需求 432000吨的,每年需求216000...
新农村建设包含以下内容:1、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素质教...
农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1 平罗党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时光荏苒,来到高明镇平罗党村工作近一年了,逐渐熟悉和 掌握了基层农村工作。在 2011年 5月 16日至 5 月 20日,我通 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座谈讨论等方式,对高明镇平罗党村的 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 一、基本情况 平罗党村位于高明镇镇西南五公里处,全村辖三个村民小 组,246户, 1012人,耕地面积 2530亩,共 48名党员,其中女 党员 7 名。生产发展中实现了“ 115”种植格局(即千亩苹果、 千亩红堤葡萄、 五百亩桃李杏杂果),是县上有名的水果专业村, 一村一品示范村, 升级晋档一类村。 村班子团结敬业, 社会稳定, 村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 2010 年,实现人均纯收 入超 8000 元,呈现出文明共建、富裕共创、和谐共享的大好局 面。 村子的主导产业是红堤葡萄。主要的水果产品有:苹果、桃、 杏、李子、核桃
绪论
上篇 演变与趋势
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演进与趋势判断
一、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政策演变
二、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演进的实证分析
三、未来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变动趋势
四、政策建议
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
引言
一、文献回顾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三、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
四、总体结论与政策建议
西部地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
引言
一、文献回顾
二、数据的选取和处理及研究方法
三、实证研究及数据输出分析
四、总体结论与政策建议
西部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中篇 协调与发展
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度分析
引言
一、文献回顾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三、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
四、总体结论与政策建议
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
引言
一、 文献回顾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三、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
四、总体结论与政策建议
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度分析
引言
一、 文献回顾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三、实证分析结果及讨论
四、总体结论与政策建议
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度分析
引言
一、文献回顾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三、实证结果分析及讨论
四、总体结论及政策建议
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分析—基于耦合模型
引言
一、文献回顾
二、数据的选取和处理及研究方法
三、实证研究及数据输出分析
四、总体结论与政策建议
下篇 理性与选择
加快推进青海省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研究
前言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特征
二、城镇化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三、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四、青海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进程分析
五、青海省新型城镇化趋势与预测
六、青海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控制性指标体系设计
七、重点地区城镇化指标体系设计
八、青海省新型城镇化的对策研究
西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一、绪论
二、西宁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三、西宁市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四、西宁市新型城镇体系发展
五、西宁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选择
六、西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
七、西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西部地区,笔者希望通过研究西部地区城镇化来推动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书分为三个篇章,上篇为演变与趋势,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演进与趋势判断、西部地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以及西部地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中篇为协调与发展,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度、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耦合度以及工业化耦合度的分析。下篇为理性与选择,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青海省新型程正华指标体系研究以及西宁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城镇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协调的城镇是生态城镇建设的特别要求。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数量猛增、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如何建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生态系统,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我国生态城镇化进程中必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不断提高生态城镇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化水平,改变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不适应发展的旧模式。逐步将以往的传统粗放式“单向型”、“经济型”城镇发展模式过渡到可持续的“闭环型”、“效益型”发展模式,引导绿色食品的消费观念,培育环境友好的商品与服务业体系。完善三大功能,首先,改善生态环境,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改进;其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促使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最后,加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建设,确保生态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