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原理》首先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建设的发展历史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结合我国新农村发展现状的需要,借鉴韩国、日本、德国、英国贝丁顿生态村等国外乡村建设的先进理念;同时,介绍了从我国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省望城县“光明村”与我国台湾的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中得到的启示。然后,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的研究方法和设计理念,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和理念在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实践中的运用。在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概论的基础上,着重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中道路交通系统、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供电工程、电信工程、燃气工程、防灾工程、环境卫生工程、居民点规划、景观绿地及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等十项专项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最后,详细介绍了编者所参与过的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设计、镇村同治规划的文本说明书与主要图集,以及由湖南省规划研究设计院编制的经典新农村整治规划案例——韶山村村庄整治规划,以便读者参考。
第1章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
1.1 中国共产党农村建设的历史回顾
1.1.1 农村根据地建设
1.1.2 新中国时期的土地制度改革
1.1.3 合作化运动与人民公社运动
1.1.4 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建设
1.1.5 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建设的经验总结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背景
第2章 国内外农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
2.1 国外农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
2.1.1 韩国、日本农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
2.1.2 德国农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
2.1.3 英国贝丁顿生态村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
2.2 国内新农村建设规划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
2.2.1 我国大陆地区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
2.2.2 我国台湾地区农村建设成功经验与借鉴意义
第3章 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概论
3.1 村镇建设规划概论
3.1.1 村镇建设规划的定义
3.1.2 镇域村镇体系和规模分级
3.1.3 村镇规划的原则
3.1.4 村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3.1.5 村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3.1.6 村镇规划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3.1.7 村镇建设规划的主要图纸成果
3.2 集镇、村庄规划概论
3.2.1 集镇和村庄的定义
3.2.2 集镇、村庄规划编制的要求与原则
3.2.3 集镇、村庄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期限
3.3 村庄整治规划概论
3.3.1 村庄整治的定义
3.3.2 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3.3.3 村庄整治的原则
3.3.4 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的内容与深度
3.3.5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的基本步骤
3.3.6 村庄整治规划的主要成果
第4章 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的研究方法
4.1 门槛分析法
4.1.1 门槛分析法的起源、发展与内涵
4.1.2 村庄门槛分析程序
4.1.3 门槛分析法在新农村规划实践中的应用
4.2 SWOT分析法
4.2.1 SWOT分析法的内涵
4.2.2 SWOT分析法体系的构建
4.2.3 基于SWOT分析法的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4.3 循环经济理念
4.3.1 循环经济理念的原则
4.3.2 循环经济理念的定义与内容
4.3.3 循环经济理念在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中的实际意义
4.3.4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建设低碳型新农村的思路
4.4 镇村同治理念
4.4.1 镇村同治的内涵
4.4.2 镇村同治理念下的新农村规划实践探索
第5章 新农村建设整治专项规划理论与实践
5.1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5.1.1 村镇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
5.1.2 村镇道路交通规划探索与实践
5.2 给水工程规划
5.2.1 村镇给水工程规划理论
5.2.2 村镇给水工程规划实践
5.3 排水工程规划
5.3.1 村镇排水工程规划理论
5.3.2 村镇排水工程规划实践
5.4 供电工程规划
5.4.1 村镇供电工程规划理论
5.4.2 村镇供电工程规划实践
5.5 电信工程规划
5.5.1 村镇电信工程规划理论
5.5.2 村镇电信工程规划实践
5.6 燃气工程规划
5.6.1 村镇燃气工程规划理论
5.6.2 村镇燃气工程规划实践
5.7 防灾工程规划
5.7.1 村镇防灾工程规划理论
5.7.2 村镇防灾工程规划实践
5.8 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5.8.1 村镇环境卫生工程规划理论
5.8.2 村镇环境卫生工程规划实践
5.9 居住区规划
5.9.1 村镇居住区规划理论
5.9.2 村镇居住区规划探索与实践
5.10 村镇景观绿地及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5.10.1 村镇景观绿地及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理论
5.10.2 村镇景观绿地及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探索与实践
第6章 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实例
6.1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回维村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
6.1.1 设计说明书
6.1.2 主要设计图集
6.2 湖南省浏阳市宝盖寺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6.2.1 设计说明书
6.2.2 主要设计图集
6.3 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新农村整治规划
6.3.1 设计说明书
6.3.2 主要设计图集
6.4 湖南常德市临澧县官亭乡镇村同治规划
6.4.1 文本与设计说明书
6.4.2 主要设计图集
参考文献2100433B
出版时间:版 次:1页 数:307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行业经济
对于村庄撤并建社区现象,熟悉基层情况的山东聊城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教授夏正智非常关注。“要通过建设中心城市的办法来吸引农村居民进入中心城市居住和生活,而不是以村改居的方式强制农民‘被城市化’。”夏...
据我了解,规划早已出台,但具体什么时候实施,那就看政府的作为了。当然,鹿邑县政府的办事效率群众都是有目共睹,暂时一段时间肯定指望不上,建议是等等再说,不要轻易盖,要不到时候造成浪费就不值了。具体怎样规...
这个的看每户的建筑面积为多少。 一般要求每户的建筑面积为60平左右。 你就按每户60平的建筑面积计算,三万户总计建筑面积 为 180万平。 所以两年 中水泥需求 432000吨的,每年需求216000...
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
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 一 总论 建设新农村是围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目标进行 的。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则中,应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注重提高村民的素质, 提高土地利用率, 挖掘村庄特色, 处理好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以推动农村社会, 经 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我们下面主要探讨一下新农村的整治规划。 二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和十七大精神,以村庄 “五化 ”(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新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努力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 切实解决村庄存在的脏乱差问题, 不断美 化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 “村容整洁 ”目标,全面推进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 具体措施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整治: 一 房屋建筑赤膊墙 按照现有的房屋样式给房屋 “穿
新农村建设规划
庄窠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基本情况: 村位于红河乡东南部,平均海拔 1540 米, 村域面积 2 平方公里,本村一年四季分明, 雨量集中,气温较低, 光照充足, 土层深厚, 主要以山地褐色土为主,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油菜等 经济作物生长,也适合经济林苹果、核桃栽培。庄窠村 距乡镇 10 公里,全村由 1 个自然 村 5 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 170 户,人口 700 人,党员 22 人 ,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劳 动力数量 170 人,本地务农劳动力 170 人,外出务工劳动力 100 人,村内主要道路长 4000 公里,已硬化 0 米。共有房屋 1190 间, 17850 平方米, 其中砖房 350 间,5250 平方米, 土坯房 700 间, 10500 平方米, 危旧房 140 间,2100 平方米, 小巷道 20 条,总长
第1章 土地整治规划概述
1.1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涵与体系
1.1.1 土地整治的内涵
1.1.2 土地整治规划的含义
1.1.3 土地整治规划的特点
1.1.4 土地整治规划的体系
1.2 土地整治规划的目的和作用
1.2.1 土地整治规划的目的
1.2.2 土地整治规划的作用
1.3 土地整治规划的基本内容
1.3.1 土地整治规划的一般构成
1.3.2 各级土地整治规划的主要内容
1.4 土地整治规划的原则和程序
1.4.1 土地整治规划的指导思想
1.4.2 土地整治规划的总体目标
1.4.3 土地整治规划的原则
1.4.4 土地整治规划的程序
1.4.5 土地整治规划的成果
1.4.6 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土地整治规划的理论基础
2.1 方法论基础
2.1.1 未来学
2.1.2 系统工程理论
2.1.3 控制论
2.2 经济学理论
2.2.1 土地供给理论
2.2.2 成本-收益理论
2.3 土地生态学理论
2.3.1 土地生态学概念
2.3.2 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3 生态学对土地整治的指导意义
2.4 人地协调发展理论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 人地协调理论
2.4.3 土地伦理学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土地整治规划
3.1 俄罗斯的土地整治规划
3.1.1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
3.1.2 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
3.1.3 俄罗斯现阶段土地整治规划的基本目标
3.2 德国的土地整治规划
3.2.1 法律依据
3.2.2 规划机构
3.2.3 规划的目的和要求
3.2.4 土地整治规划的内容
3.2.5 土地整治规划的步骤
3.2.6 土地整治规划有关自然景观的保护
3.3 澳大利亚的矿山土地复垦整治设计
3.3.1 矿山运行设计
3.3.2 土地复垦整治原则
3.3.3 常规土地复垦整治技术规程
3.3.4 特别类型土地复垦整治技术规程
3.4 中国台湾的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
3.4.1 农地重划规划作业程序
3.4.2 农地重划区划定和设计
3.4.3 市地重划规划作业程序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土地开发规划
4.1 土地开发与土地开发规划
4.1.1 土地开发的含义与特点
4.1.2 土地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4.1.3 土地开发的类型
4.1.4 土地开发的形式
4.1.5 土地开发的规律
4.1.6 土地开发的原则
4.1.7 土地开发的任务
4.1.8 土地开发规划
4.2 土地开发规划的任务、依据和原则
4.2.1 土地开发规划的任务
4.2.2 土地开发规划的依据
4.2.3 土地开发规划的原则
4.3 土地开发规划的类型与内容
4.3.1 土地开发规划的类型
4.3.2 土地开发规划的内容
4.4 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4.4.1 我国待开发土地资源的现状特征
4.4.2 待开发土地资源的调查
4.4.3 待开发土地资源评价
4.5 土地开发规划的编制
4.5.1 土地开发规划编制的原则
4.5.2 土地开发规划编制的步骤
4.5.3 土地开发规划方案的编制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5章 土地整理规划
5.1 土地整理的内涵、范畴与模式
5.1.1 土地整理的内涵
5.1.2 土地整理的范畴
5.1.3 土地整理的任务
5.1.4 土地整理的原则
5.1.5 土地整理的模式
5.2 土地整理规划的体系与内容
5.2.1 土地整理规划的体系
5.2.2 土地整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5.3 土地整理规划的依据、原则与程序
5.3.1 土地整理规划的依据
5.3.2 土地整理规划的原则
5.3.3 土地整理规划的程序
5.3.4 土地整理规划的关键和要点
5.4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
5.4.1 耕地整理项目规划
5.4.2 园地整理项目规划
5.4.3 林地整理项目规划
5.4.4 牧草地整理项目规划
5.4.5 村镇用地整理项目规划
5.4.6 建设用地整理项目规划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6章 土地复垦规划
6.1 土地复垦概述
6.1.1 土地复垦的概念
6.1.2 土地复垦的意义
6.1.3 土地复垦的特点
6.1.4 土地复垦的类型
6.1.5 土地复垦的原则
6.1.6 土地复垦的模式
6.1.7 土地复垦的技术
6.2 土地复垦规划的依据和原则
6.2.1 土地复垦规划的类型
6.2.2 土地复垦规划的依据
6.2.3 土地复垦规划的指导思想
6.2.4 土地复垦规划的原则
6.3 土地复垦规划的程序与方法
6.3.1 土地复垦规划的程序
6.3.2 土地复垦规划的方法
6.4 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与实施管理
6.4.1 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
6.4.2 土地复垦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6.5 采矿土地复垦规划
6.5.1 采矿土地复垦的概念
6.5.2 采矿土地复垦规划设计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7章 土地治理规划
7.1 土地治理的内涵与类型
7.1.1 土地治理的概念
7.1.2 土地治理的类型
7.2 土地治理规划的内容、原则与程序
7.2.1 土地治理规划的内容
7.2.2 土地治理规划的原则
7.2.3 土地治理规划的程序
7.3 中低产田治理规划
7.3.1 中低产田治理的意义
7.3.2 中低产田治理规划的内容
7.4 水土流失地治理规划
7.4.1 水土流失地现状调查
7.4.2 水土保持生物措施规划
7.4.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规划
7.5 风沙地治理规划
7.5.1 风沙地生物措施规划
7.5.2 工程措施及其配置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8章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
8.1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概述
8.1.1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含义
8.1.2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意义
8.1.3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特点
8.1.4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内容
8.1.5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主要方法
8.1.6 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的程序
8.2 土地整治规划的经济效益预评估
8.2.1 经济效益预评估
8.2.2 经济效益预评估指标体系
8.3 土地整治规划的社会效益预评估
8.3.1 社会效益预评估
8.3.2 社会效益预评估的步骤与方法
8.3.3 社会效益预评估指标体系
8.4 土地整治规划的生态效益预评估
8.4.1 生态效益预评估
8.4.2 生态效益预评估指标体系
思考题
参考文献2100433B
土地整治规划是重要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科学指导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刘双良主编的《土地整治规划》以土地主管部门和专业实践领域的土地整治规划工作为本底,吸收借鉴了前人的相关理论成果,并关注了近年来国土、农业等部门有关土地整治规划的新动向,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土地整治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技术,《土地整治规划》具体内容包括:土地整治规划概述、土地整治规划的理论基础、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土地整治规划、土地开发规划、土地整理规划、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治理规划、土地整治规划预评估。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提高村庄整治规划编制质量,根据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庄整治规划是村庄规划广泛应用的重要类型之一,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据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并与土地利用等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 村庄整治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在报送审批前,应当在村庄内予以公示,并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经批准的村庄整治规划应在村庄内予以公布。
第五条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应规划编制资质,编制人员应熟悉农村情况。
第六条 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为主要目的,以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条件、治理村庄环境、提升村庄风貌为主要任务。
第七条 尊重现有格局。在村庄现有布局和格局基础上,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和环境,保持乡村特色,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便村民生产,慎砍树、不填塘、少拆房,避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
第八条 注重深入调查。采取实地踏勘、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全面收集基础资料,准确了解村庄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
第九条 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村民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需求和村庄建设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开展规划编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
第十条 保障村民参与。尊重村民意愿,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在规划调研、编制等各个环节充分征询村民意见,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公示规划成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规划编制全过程,避免大包大揽。
第十一条 编制村庄整治规划要按依次推进、分步实施的整治要求,因地制宜确定规划内容和深度,首先保障村庄安全和村民基本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和配套设施,有条件的可按照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的要求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第十二条 在保障村庄安全和村民基本生活条件方面,可根据村庄实际重点规划以下内容:
(一)村庄安全防灾整治:分析村庄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提出排除隐患的目标、阶段和工程措施,明确防护要求,划定防护范围;提出预防各类灾害的措施和建设要求,划定洪水淹没范围、山体滑坡等灾害影响区域;明确村庄内避灾疏散通道和场地的设置位置、范围,并提出建设要求;划定消防通道,明确消防水源位置、容量;建立灾害应急反应机制。
(二)农房改造:提出既有农房、庭院整治方案和功能完善措施;提出危旧房抗震加固方案;提出村民自建房屋的风格、色彩、高度控制等设计指引。
(三)生活给水设施整治:合理确定给水方式、供水规模,提出水源保护要求,划定水源保护范围;确定输配水管道敷设方式、走向、管径等。
(四)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整治:提出现有道路设施的整治改造措施;确定村内道路的选线、断面形式、路面宽度和材质、坡度、边坡护坡形式;确定道路及地块的竖向标高;提出停车方案及整治措施;确定道路照明方式、杆线架设位置;确定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位置;确定公交站点的位置。
第十三条 在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和配套设施方面,可根据村庄实际重点规划以下内容:
(一)环境卫生整治:确定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引导分类利用,鼓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利用,实现就地减量;对露天粪坑、杂物乱堆、破败空心房、废弃住宅、闲置宅基地及闲置用地提出整治要求和利用措施;确定秸秆等杂物、农机具堆放区域;提出畜禽养殖的废渣、污水治理方案;提出村内闲散荒废地以及现有坑塘水体的整治利用措施,明确牲口房等农用附属设施用房建设要求。
(二)排水污水处理设施:确定雨污排放和污水治理方式,提出雨水导排系统清理、疏通、完善的措施;提出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的整治、建设方案,提出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位置、规模及建议;确定各类排水管线、沟渠的走向,确定管径、沟渠横断面尺寸等工程建设要求;雨污合流的村庄应确定截流井位置、污水截流管(渠)走向及其尺寸。年均降雨量少于600毫米的地区可考虑雨污合流系统。
(三)厕所整治:按照粪便无害化处理要求提出户厕及公共厕所整治方案和配建标准;确定卫生厕所的类型、建造和卫生管理要求。
(四)电杆线路整治:提出现状电力电信杆线整治方案;提出新增电力电信杆线的走向及线路布设方式。
(五)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合理确定村委会、幼儿园、小学、卫生站、敬老院、文体活动场所和宗教殡葬等设施的类型、位置、规模、布局形式;确定小卖部、集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规模。
(六)村庄节能改造:确定村庄炊事、供暖、照明、生活热水等方面的清洁能源种类;提出可再生能源利用措施;提出房屋节能措施和改造方案;缺水地区村庄应明确节水措施。
第十四条 在提升村庄风貌方面,可包括以下内容:
(一)村庄风貌整治:挖掘传统民居地方特色,提出村庄环境绿化美化措施;确定沟渠水塘、壕沟寨墙、堤坝桥涵、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等的整治方案;确定本地绿化植物种类;划定绿地范围;提出村口、公共活动空间、主要街巷等重要节点的景观整治方案。防止照搬大广场、大草坪等城市建设方式。
(二)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保护:提出村庄历史文化、乡土特色和景观风貌保护方案;确定保护对象,划定保护区;确定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案。防止拆旧建新、嫁接杜撰。
第十五条 根据需要可提出农村生产性设施和环境的整治要求和措施。
第十六条 编制村庄整治项目库,明确项目规模、建设要求和建设时序。
第十七条 建立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鼓励规划编制单位与村民共同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庄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防止重整治建设、轻运营维护管理。
第十八条 村庄整治规划成果应满足易懂、易用的基本要求,具有前瞻性、可实施性,能切实指导村庄建设整治,具体形式和内容可结合地方村庄整治工作实际需要进行补充、调整。
第十九条 村庄整治规划成果原则上应达到“一图二表一书”的要求。
第二十条 “一图”主要包括:
(一)整治规划图(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1:1000)
村庄用地布局方面:明确村庄内各类用地规划范围。
安全防灾方面:标明地质灾害隐患区域范围、防护范围、防护要求;河流水体防洪范围;村内避灾疏散道路走向、避灾疏散场地的范围。
给水工程方面:标明给水水源位置、应急备用水源位置、保护范围;给水设施规模、用地范围;给水管线走向、管径、主要控制标高;提供给水工程设施建设工程示意图。
道路整治方面:标明各类道路红线或路面位置、横断面形式、交叉点坐标及标高;路灯及其架设方式;停车场地的位置和范围。
环境卫生方面:标明环卫设施(垃圾收集点、转运场、公共厕所等)、集中畜禽饲养场、沼气池等的位置、规模、用地范围;提供环卫设施建设工程示意图。
排水工程方面:标明污水处理设施规模、用地范围;排水管(渠)走向、尺寸和主要控制标高;截流井位置、标高。标明水面、坑塘及排水沟渠位置、宽度、主要控制标高;提供排水设施建设工程示意图。
电杆线路整治方面:标明电力、电信线路的走向;电力电信设施的用地范围。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标明公共活动场所的范围;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用地范围。
绿化景观方面:标明主要街巷、村口、水体及公共活动空间等重要节点的整治范围;提供重要节点整治示意图、绿化配置示意图、地面铺装方式示意图、水体生态护坡、硬质驳岸等的整治示意图。
文化保护方面:标明重点保护的民房、祠堂、历史建筑物与构筑物、古树名木等的位置和四至;划定保护区的范围;提供保护要求示意图。
主要整治项目分布图:标明整治项目的名称、位置。
村域设施整治方面:标明村域各生产性服务设施、公用工程设施的位置、类型、规模和整治措施。
第二十一条 “二表”主要包括:
(一)主要指标表:包括村庄用地规模、人口规模、户数、各类用地指标。
(二)整治项目表:包括整治项目的名称、内容、规模、建设要求、经费概算、总投资量以及实施进度计划等。
第二十二条 “一书”是指规划说明书,内容包括:村庄现状及问题分析,附现状图,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1:1000;整治项目内容和整治措施说明;工程量及投资估算;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以及有关政策建议等。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