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聚烯烃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新型高效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剂是发展新型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的关键。本项目以获得热稳定、长寿命、高活性、高共聚能力或高立构选择性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为研究目标,系统研究了取代水杨醛亚胺、beta-二酮亚胺、吡咯醛亚胺和酚膦衍生物等配体的电子效应、空间位阻和几何形状对非茂和半茂过渡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的影响,揭示了中心离子的电子结构、配体的电子和空间效应对非茂与半茂钛、锆、铪、钒、铬和中性镍催化剂活性、立构选择性、共聚能力、热稳定性、官能团耐受性、助催化剂和单体适应性、聚烯烃支化结构和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借助计算机分子模拟手段,研究了新型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和共聚能力、立构选择性、烯烃与极性单体高效共聚的催化反应机理。建立了功能化等规聚丙烯的新合成方法,包括丙烯与omega-卤代-alpha-烯烃、烯丁基苯乙烯和omega-(9-蒽基)-alpha-烯烃的区域/立构选择性共聚及其后续的亲核取代、硫烯加成和D-A环加反应和接枝共聚反应。利用非茂铪催化剂,实现了丙烯与硅基alpha,omega-二烯烃的立构选择性-环化可控链转移共聚反应,建立了长链支化聚丙烯的合成新方法。
以获得热稳定、长寿命、高活性、高立构选择性或高共聚能力的烯烃聚合催化剂为目标,系统研究配体电子效应、空间位阻和几何形状对过渡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的影响,揭示中心离子的电子结构、配体的电子和空间效应对非茂与半茂过渡金属催化剂活性、立构选择性、共聚能力、热稳定性、官能团耐受性、助催化剂和单体适应性、聚烯烃支化结构和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规律。借助计算机分子模拟手段,研究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构效关系与催化反应机理,为新型高效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发展功能化聚烯烃材料的新合成方法,包括合成烯烃与功能单体的无规、嵌段与接枝共聚合物。发展可控配位聚合新技术,合成含有乙烯侧基的反应性聚烯烃中间体,将其与茂金属氢卤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再经活化引发烯烃接枝聚合反应,合成均质与杂化型的长链支化聚烯烃;研究烯烃与不对称双烯烃单体的可控共聚合技术,建立超支化聚烯烃的新合成方法。
近代催化重整催化剂的金属组分主要是铂,酸性组分为卤素(氟或氯),载体为氧化铝。其中铂构成脱氢活性中心,促进脱氢反应;而酸性组分提供酸性中心,促进裂化、异构化等反应。改变催化剂中的酸性组分及其含量可以调...
●活性高,可低温硫化 ●稳定性好 ●抗毒性强&n...
第八族过渡金属一直因为其特殊的催化性能而备受关注。一百多年前,学者们首次获得的金属-烯烃络合物就是零价铂与乙烯的化合物,即著名的蔡司盐;其后才获得其它第八族过渡金属与各种烯烃的缝合物,比如二茂铁等。但...
NT-1型PE高效催化剂及其催化乙烯聚合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光衍射仪分析了NT-1型催化剂工业化产品的形态结构,讨论了催化剂的浓度、聚合温度、氢气压力、共聚单体浓度对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T-1型催化剂不但具有独特的物相结构,而且催化聚合性能优良。
高效分解水制氢新型复合催化剂
<正>美国休斯顿大学联合加州理工大学开发出一种能高效分解水制氢的新型复合催化剂,水制氢效率已达实用水平,且成本低、无毒,有望克服水制氢的难题,推动氢燃料电池的发展。这种复合催化剂由钼硒化硫和多孔的硒化镍组成。钼硒化硫属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LTMDs),其边缘部分催化活性最高,为了提高催化效能,需要将LTMDs更
序一
序二
第1章 导论1
1.1 金属有机烯烃聚合催化剂发展史3
1.2 金属有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分类4
1.2.1 茂金属催化剂4
1.2.2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7
1.2.3 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11
1.3 金属有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前景13
参考文献14
第2章 茂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17
2.1 茂金属烯烃聚合主催化剂19
2.1.1 茂金属催化剂的含义、特点和研究现状19
2.1.2 催化活性中心及烯烃聚合机理21
2.1.3 茂金属结构与其催化特性的关系36
2.2 茂金属烯烃聚合助催化剂59
2.2.1 助催化剂的分类60
2.2.2 助催化剂的合成方法65
2.2.3 助催化剂的作用机理69
2.2.4 助催化剂的表征71
2.3 稀土茂金属化合物77
2.3.1 概述77
2.3.2 2价稀土茂金属化合物78
2.3.3 3价稀土茂金属化合物79
2.3.4 稀土单茂化合物82
2.3.5 稀土化合物在烯烃聚合催化中的应用83
2.4 结论与展望88
参考文献88
第3章 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97
3.1 钛、锆、铪催化剂99
3.1.1[O?O]类配体钛、锆配合物99
3.1.2[N?O]类配体钛、锆、铪配合物100
3.1.3[N?N]类配体钛、锆、铪配合物114
3.1.4 含有S、P等其他配位原子的钛、锆配合物119
3.1.5 其他的钛、锆配合物121
3.2 钒催化剂121
3.2.1[O?O]类配体钒配合物122
3.2.2[N?O]类配体钒配合物122
3.2.3[N?N]类配体钒配合物124
3.2.4 其他类型钒配合物127
3.3 铬催化剂128
3.3.1[N?O]类配体铬配合物129
3.3.2[N?N]和[N?N?N]类配体铬配合物131
3.3.3 其他类型配体铬系催化剂133
3.4 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活性聚合135
3.4.1[N?O]类配体钛、锆活性聚合催化剂136
3.4.2[N?N]类配体钛、锆活性聚合催化剂142
3.4.3 其他的钛、锆活性聚合催化剂147
3.5 非茂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前景147
3.5.1 工业应用的钒、铬催化剂147
3.5.2 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工业开发148
3.6 结论与展望152
参考文献152
第4章 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161
4.1 引言163
4.2 镍系催化剂163
4.2.1 镍系阳离子催化剂164
4.2.2 镍系中性催化剂181
4.2.3 镍系两性催化剂194
4.3 铁系和钴系催化剂198
4.3.1 含吡啶二亚胺及类似配体的催化剂198
4.3.2 含吡啶单亚胺配体的催化剂207
4.3.3 含其他配体的催化剂208
4.4 铜系催化剂209
4.5 结论与展望210
参考文献211
第5章 烯烃聚合催化剂负载技术217
5.1 均相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特点219
5.2 负载化对烯烃聚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220
5.3 负载型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组成222
5.3.1 载体222
5.3.2 活性组分227
5.3.3 助催化剂228
5.4 催化剂的负载化工艺与负载化机理228
5.4.1 载体的处理228
5.4.2 负载化机理230
5.4.3 特殊负载化工艺235
5.5 聚烯烃催化剂的表征238
5.5.1 形态学表征方法239
5.5.2 表面性质表征240
5.5.3 体相性质表征242
5.5.4 程序控温技术244
5.5.5 粒径分布与力学性能表征244
5.6 结论与展望245
参考文献246
第6章 金属有机烯烃聚合物253
6.1 茂金属聚乙烯(mPE)255
6.1.1 引言255
6.1.2 mPE的聚合工艺和产品范围255
6.1.3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258
6.1.4 单反应器双峰分布聚乙烯277
6.1.5 支化和超支化聚乙烯282
6.2 茂金属聚烯烃塑性体283
6.2.1 主要生产厂商及产品牌号283
6.2.2 主要商品284
6.3 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286
6.3.1 引言286
6.3.2 主要生产厂商及产品牌号287
6.3.3 主要商品288
6.3.4 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的应用领域292
6.4 等规聚丙烯292
6.4.1 引言292
6.4.2 茂金属等规聚丙烯的合成293
6.4.3 茂金属等规聚丙烯的聚合机理与结构缺陷295
6.4.4 茂金属等规聚丙烯的性能297
6.4.5 茂金属等规聚丙烯的微观结构表征301
6.4.6 茂金属等规聚丙烯的应用304
6.5 间规聚丙烯307
6.5.1 丙烯间规聚合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307
6.5.2 丙烯间规聚合机理311
6.5.3 间规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312
6.5.4 间规聚丙烯的开发与应用312
6.6 无规聚丙烯313
6.6.1 合成无规聚丙烯的单活性中心催化剂313
6.6.2 无规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320
6.6.3 无规聚丙烯的应用前景321
6.7 间规聚苯乙烯321
6.7.1 苯乙烯间规聚合催化体系322
6.7.2 苯乙烯间规聚合机理330
6.7.3 间规聚苯乙烯的结构和性能332
6.7.4 间规聚苯乙烯的开发与应用333
6.8 聚丙烯嵌段共聚物337
6.8.1 聚丙烯立构嵌段共聚物337
6.8.2 丙烯与其他烯烃的嵌段共聚物340
6.8.3 丙烯与极性单体的嵌段共聚物343
6.9 环烯烃共聚物344
6.9.1 环烯烃共聚物的类型344
6.9.2 制备环烯烃共聚物的催化共聚合体系345
6.9.3 环烯烃共聚物的结构与形态358
6.9.4 环烯烃共聚物的主要性能及应用状况362
6.10 结论与展望369
参考文献369
提出以具有浊点(Cp)特性的温控膦配体为稳定剂制备过渡金属纳米簇催化剂的设想,以期获得一种具有温度传感智能的新型纳米簇催化剂。这种以含乙氧基链结构的温控膦配体为稳定剂,通过过渡金属盐的化学还原法和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热分解法合成的纳米簇催化剂将兼具纳米尺寸颗粒催化剂的高活性,又有逆反温度水溶性特征。即这类在室温下溶于水的纳米簇催化剂可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实现温控相转移催化,开创首例水/有机两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