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环境质量例行监测
宜宾市站承担全市国、省控地表水断面9个,“九河”地表水断面2个,饮用水断面2个,中心城区6个大气自动监测点位、3个水质自动监测托管站外环境保障,噪声点位263个,降尘点位5个,碱片点位7个,酸雨点位3个以及翠屏区18个乡镇饮用水源地点位的例行监测工作。实时发布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状况,2016年开始开展空气质量试预报工作;每月按时向国家、省两级发送地表水和饮用水水质月报、重点流域水质快报和水质自动监测周报等监测报告;定期编制环境质量季报、半年报和年报。
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
宜宾市站组织全市环保部门所属的监测力量对我市的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每季一次的监督性监测。在开展对县级站承担企业的监督性比对监测工作的同时,还协同市环保信息监控中心开展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在线监测系统的比对监测工作。
应急监测
宜宾市站在近年来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及队伍建设,成立了应急监测小分队,并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应急监测工作。在处理“汶川大地震”、广西河池地表水镉污染、甘肃陇南锑污染应急监测、越溪河水污染事件等环境污染应急事件中,反应迅速、行动快速,为环境保护应急管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撑。
环境监测专项工作
宜宾市站除完成各项例行监测工作外,还承担各项专项监测工作。按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对我市境内凉姜沟和挂弓山断面进行了每月一次的重点区域地表水重金属专项监测,并在枯水期(3月)开展水质重金属全分析监测及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测试;完成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以及饮用水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川滇交界金沙江流域水质监测等工作。
近年来,利用中、省、市财政对地方的环境监测能力投入,添置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带石墨炉)、离子色谱、气相色谱、流动注射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一批先进监测设备。建立了监测中心站网站、网络办公系统和实验室管理系统。先后在宜宾市城区内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6个,国家、省托管的岷江、金沙江水质自动站共3个。
2005年首批通过国家环境监测二级站达标验收,获得认可的技术能力涉及化学、生物、声学、振动、燃料等领域共计400余个项目。已具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水质自动监测、室内空气污染检测、生物监测、汽车尾气监测、有机、重金属、振动等监测能力和饮用水源地水质全分析能力。2100433B
宜宾市站是市环保局直属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站内设机构有办公室、财务室、总工办、质量管理室、综合信息室、中心分析室、现场监测室、自动监测室,共8个室(办)。我站现有核准编制数74名,副高级工程师12名,工程师29名。
从现在的情况的看,这个专业还是很有前途的,现在国家有心致力于治理环境,所以这个专业也相应的吃香;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通过对人类和环境有影响的各种物质的含量、排放量的检测,跟踪环境质量的变化,确定环境质...
北京有环境监测中心站吗?那家公司专业?!!...../甲醛对人体健康危害: 1.甲醛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状,抑制一切细胞机能,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
要去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面试了,环境监测岗,该怎么准备呢?
按照公务员面试的那套准备就可以了,基本没有专业问题。都是结构化面试。
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计量认证项目
资 质 认 定 计量认证证书附表 2009190111U 机构名称: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发证日期 : 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有效期至: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发证机关: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 家 认 证 认 可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制 (扉页) 注 意 事 项 1.依据本附表提供的检测数据, 用于贸易出证,产品质量评价, 环境、 卫生、安全评价,成果鉴定,具有证明作用。 2.取得计量认证证书的实验室, 在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 结果时,必须按照本附表所限定的检测范围出具检测报告,并在报告左上 方使用 CMA标志。 3.对于授权、验收机构,该证书附表既是计量认证附表,也是机构授 权 /验收证书附表。授权 /验收检验机构,在承担监督检验任务时,其检测 报告上同时使用 CMA和 CAL标志。 4.本附表无发证单位骑缝章无效。 5.本附表页码必须连续编号,每页右上方注明
云南环境监测中心站概况
1 第一部分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建于 1974 年,是全民所有制社会公 益性科研技术事业单位,隶属于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业务上受中 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指导,是国家环境监测一级站和国家环境监测 网成员单位。是云南省环境监测工作的业务技术中心、资料信息 中心、网络中心和培训中心。主要承担云南省行政管辖范围内的 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突发性污染事故及社会委托监测; 编写全省环境质量报告等各类专题技术报告;全省环境监测网络 的业务组织协调、技术交流和监测人员培训。 (二) 2017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介绍 1、以技术支撑气、水、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核心, 全力做好各项专项工作。 一是努力提升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水平,坚决打好蓝天保 卫战。在开展全省 16 个州市政府所在地 24 小时至 72 小时环境 空气质量多模式集合预报的基础上,完
最初是四川省环境科学研究所,1983年成立四川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的运行机制。2008年10月实施了站、院分设,形成了环境监测中心站。
经过30年的发展,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环境监测管理机制、运行体制、 技术体系、质控措施和数据编报等手段,成为全省环境监测的技术中心、网络中心、数据中心和人才中心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组建于1975年,是隶属于沈阳市环境保护局的公益性行政事业单位,肩负全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服务性监测和科研性监测任务,是全市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环境监测网络中心、环境监测信息中心和固体废物分析中心。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同时是国家环境保护大气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依托建设单位。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广州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组建于1974年,初期称为广州市环境监测站。1977年12月批准设立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监测站”与“研究所”是一套人员两块牌子,承担全市环境监测与环保科研任务。1984年8月站、所独立分设,广州市环境监测站改名为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环人[1995]598号文和广州市机构编委穗编字[1996]68号文批准,1996年在站内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广州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与市监测站实行一套人员,两块牌子的运作,业务上接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控司的指导。市监测站是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属下具有政府行为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环境监测,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在监测业务上接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的指导。
本站具有良好的业务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雄厚的技术力量,内设办公室、人事保卫部、监测保障室、财务室、质量管理室、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室、中心检测室、现 场监测室、生态与物理监测室、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室、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室、流动污染源监测室、流动污染源监理室、机动车排污监控室等14个部门,编制为225人,配备了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集多种环境要素监测、机动车排污检测和综合分析的工作能力为一体。本站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具备正确进行环境监测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监测设备设施。现拥有监测大楼两栋,工作用房6700多平方米,装备了相当数量的现代化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原值5600多万元,包括有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水环境监测船,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车、环境空气监测车、摩托车工况排气检测设备、环境监测综合信息演播室、色质联用仪、总有机碳测定仪、流动注射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测汞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子发射光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生物显微镜、噪声分析仪,以及其他大气、水质、生物,水文、气象、噪声、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监测仪器。
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并取得突破,办公自动化系统成功运行,监测业务系统不断完善。行政办公、业务管理的自动化、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本站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监测任务,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主要承担以下职责:按国家统一规定,对本市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定期向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上级监测站呈报本市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动态的技术报告。对全市排污单位的排污状况,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性监测,建立和健全污染源档案,为加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参加本市污染事故调查与应急监测,负责环境污染纠纷的技术仲裁监测。负责机动车排污检测、抽检、路检及其检测的质量监督工作,承担机动车排污检测方面的技术培训和质控考核。l负责本市环境质量评价,组织编写本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本市环境监测月报、季报、简报及监测年鉴。负责本市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和监测网络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技术交流及技术培训,坚决执行监测人员的业务技术考核与持证上岗制度,承担环境监测信息网络业务上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开展环境监测科学研究工作,促进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承担本市区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以及回顾性评价工作,负责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及治理设施运行效果的监测报告。负责制订本市环境监测规划与计划,完成主管部门为进行环境管理所需要的各项监测任务,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服务;承担国家和地方性环境标准、技术规范、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验证任务,参加地方环境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承担广州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和水环境质量的周报工作,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变化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