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一是站在理论和专业的高度,对城市规划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读者梳理自身工作经验,提升理论素养的”参考书”;二是把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放到城市规划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自身丰富的工作阅历中来阐述和检验,对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学者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则是丰富和鲜活自身理论学识,走出理论”城堡”,连接“生活地气”的“营养书”。同时,由于本书语言通俗易懂,行文简明扼要,又有来自云南、昆明和呈贡新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现实话题,也很适合大众化与兴趣型阅读。
第一编 城市规划随想
01 城市规划随想20条
第二编 城市规划研究
02 论城市规划师的远见
03 城市规划管理的深层次内涵
04 从翠湖时代走向滇池时代
—昆明城市空间的演进
05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CBD规划设计的概念与内容
06 关于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探讨
07 集中专家智慧 研究城市发展
08 学法初步
09 规划审批的政府流程再造
10 西方城市规划的演进
11 美国城市规划的管理手段与内容
12 加拿大城市规划建设见闻
13 韩国清溪川改造工程
—一个值得昆明学习的河道整治范例
14 滇中五大高原湖泊城市群构想
15 “公交优先”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16 城市以水论成败
17 如何做好城市旧区改造拆迁工作
18 GMS 会议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9 拆违透绿与行政执行力
20 住宅·城市·政府公共政策
—城市住宅价格与供给若干公共政策研究
21 现代城市安全的形势与对策
22 城市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
—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启示
23 为了新昆明更加美好的明天
24 从美国“精明增长”看新昆明的走向
25 一个理想:昆明城市“新客厅”与“高原西湖”
26 昆明呈贡新城区的历史必然性
27 从美国中西部的开发看云南城市化进程
28 昆明建城理念的演进
29 西部大开发与玉溪市城市CI战略
30 江苏水乡城镇的特征及演进
31 论我国大城市中高校校园建设的走向
32 面对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的城市规划方略
33 低碳城市理念在昆明呈贡新区的实践
34 省会城市新区:引领中国城市化
35 中国城市化的呈贡模式
第三编 访谈与调研
36 城市文化特色的张扬与提升
—云南省广播电台2005年9月1日直播采访昆明市
规划局周峰越副局长实录
37 为什么呈贡会成为云南的第一个
—昆明市呈贡区委书记专访
38 呈贡的信心
—昆明市呈贡区委书记谈支柱产业
39 “新城市主义”建设呈贡
—再访昆明市呈贡区委书记
40 城市规划反射的人性光芒
—呈贡新区建设实录
第四编 附录
41 昆明市级行政中心设计方案诞生记
42 彼得·卡尔索普为本书赠言
43 本书责任编辑审稿意见
后 记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分类标准有
没有废止。 1993年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是指导我国村镇建设的基本法规,有效促进了村镇建设活动及其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乡(镇...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问题探讨
城市规划设计既能形象地设计城市空间环境,还能作为一种控制成果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当它与城市经济、文化目标联系起来时,就可以成为振兴或复苏经济、文化的一种手段。一方面是一种直接表达设计实体的具体设计,从设计成果中,人们可以非常直观地体会设计实体建成后的空间环境和效果,感触到对经济、文化复兴的实效;另一方面城市规划设计也是导则和管理政策的形式,作为一种对城市规划的合理充实指导和约束后续设计,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能够更好地控制城市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同时还能维护、延续城市文脉,使城市发展两个关键因子较好地协调发展,为人类营造舒适的城市环境。
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其“蓝图”是管理城市的主要依据。随着城市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促进我市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圳工务署处长郭伟新在CBIMS论坛上发言
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深圳工务署,我们是深圳市政府的一个部门,当时学习模仿香港的模式创新财务,集中政府工程建设的部门,把所有深圳市政府投资的项目都归到我们这个部门负责建设管理及监督。我们今年统计有130多个项目,从前期到施工,每年要完成的投资是六七十个亿。
2012年我们了解BIM技术以后,发现BIM应该是未来信息化尤其在建筑领域的一场革命,通过BIM可以促进建筑质量品质的提升,提高整个工作效率,所以我们从2013年开始逐步试点应用BIM技术,一直到现在。
我认为现在要做的是建立开放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和信息标准体系,把政府的工程决策、项目执行、过程监管机业务咨询等所有内容与BIM结合起来并固化到我们的流程中,就是把对一个项目建造的所有行为、所有的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审批信息都放到里面,用BIM传递且在不同阶段应用,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现在发布了工务署政府公共工程的实施纲要,这个纲要的发布对我们非常有意义。第一解决了我们的路线图时间表,第二从顶层设计上来指导BIM的应用。作为企业应用BIM比较简单,企业讲效益,只要老板做决策就可以,但政府不一样,政府工作要按照程序,不是某一个人说好就行,需要各部门都认可,还要流程达到标准后才能往下做。我们应用BIM有三个阶段的改革,2015年之前是初步的启动阶段,2015到2017年每年都有计划,属于变化的阶段,2017年我们希望做到全面普及,相信到2017年底我们的市场又是另外一个景象。
今天我想谈的是《政府公共工程BIM应用的实践与思考》,在BIM进入新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更好地使用BIM的问题。我从业主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应该怎么看待BIM。业主为什么要用BIM?为什么花钱去鼓励这个技术?花很大精力和工夫培育市场到底值不值得、应不应该?
首先一个问题是政府公共工程为什么要用BIM。政府工程有自己的特殊性,不是企业老板花钱建什么都可以,政府做投资拿的是纳税人的钱,建什么项目是有讲究的,自然有特性。有六点原因让我们应用BIM。
第一是项目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需要。目前建筑行业总体来讲还是比较低端和低效的,管理也比较散漫,我们需要改变现在离散低效干扰多的管理方式,这是我们的需要。
第二是工程监督的需要。建筑质量是大事,现在大家都注重质量,但是楼盖起来了究竟如何进行质量上的监督?传统的方式是用一个监理,国家有法规强制监理,还有质量安全总站到现场去抽查检查,但这种方式比较落后。
第三是政府公共工程的信息安全需要。政府的很多项目链条很长,例如从幼儿园到保育院到学校到老人院,包含人生的每个阶段,涉及百姓民生所以每个人都很关注。我们的信息安全很重要,不能流失。
第四改变审批周期和模式方面的需求。众所周知,政府对于项目的审批流程很长,基本都是几十项许可,怎么通过BIM技术来改变我们的审批模式,这也是我们的需要。
第五是廉洁的需求。政府建筑工程领域需要外部的纪检监督,实时自动全覆盖地进行监督,而IM技术可以做到业务全覆盖、过程全记录、结果可追诉,通过应用BIM来增加我们的廉政监督需要,保证项目质量和参与人员都不出纰漏。
第六是公众服务的需求。模型是为了建造服务的,通过BIM技术建造了一个楼,建造从开始设计到施工可能需要五六年时间,但是建造好的楼立在那里要五十年一百年,所以模型的应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在后期的应用阶段,这个模型怎么用很关键,这其中涉及到公众服务的需要。基于以上六点BIM技术所带来的优势,所以我们在做政府投资项目时会选择应用BIM。
之前很多BIM的应用都是单个的、无序的、传统的应用,到了现在的新阶段我认为应该改变。今年我们选择了三个项目,建立项目级的协同平台应用,要求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所有团队必须把数据共同传递过来,做到从无序升级到指导全部的应用。另外标准的制定很重要,标准应该很具体很细致,如果没有标准我们的应用就只是探索,没办法形成体系。必须在项目开始之前从设计阶段就要有指引,构件怎么划分、怎么定义、怎么命名、怎么分类,这些都要有规定。否则设计院做很多模型,到施工阶段基本没用,到施工阶段模型就废了。造成这样的问题第一是因为我们尚在探索阶段,第二是我们的体系问题,设计院执行的是设计标准,施工单位执行的是施工标准,设计院的同行对施工标准不熟悉,对工艺、材料不熟悉,施工单位对设计标准又不熟悉,只遵从设计院做的设计模型和施工做的施工模型都是不行的,这是我们下一步要改变的现状。
目前在深圳我们选择的项目中,施工阶段有19个项目进行了BIM多角度全方位的应用,通过这些应用来提升效率,制定标准和改变流程,这是我们今年的目标,已经开始实施了。我们计划从2016年起,在此基础上从应用型常规到建立标准、流程、评价为核心的BIM技术应用体系。现在BIM应用是单一的,某个层面的,不标准不系统,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验和与跟华的合作,能够形成一个体系。到第三年2017年我们计划推行所有项目全过程全专业的共享。
BIM的应用要以全员、全专业、全过程建设和管理为总体目标,通过协同平台搭建、标准制定、应用价值点梳理、流程再造等一系列工作提升应用水平。我们要借助BIM的技术来改变现有的管理流程和模式,包括设计师的一些做法都需要改变,可能改变不是那么快,但是一定会改。总体来讲现在BIM的应用开始发生变化了,这个新阶段会很漫长,不是一天两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探讨,一起把BIM技术推广应用得更好。
《关于建筑的思考:探索建筑的哲学与实践》(Architectural Reflections) 一书重新发掘了现代建筑兴起的本意与原则,而这些本意与原则在上世纪30 年代中被打压、排挤,到了60 年代更是被揶揄、嘲笑。接下去的后现代主义则是以偏概全地试图否定现代建筑。作为杰出的学者和功力深厚的建筑师,威尔逊教授通过理论与实践,向人们阐述了现代建筑中被正统派忽略了的人文主义基础,论述了只有坚持人文主义,现代建筑才有未来。
《管理者手记:企业转轨时期的实践与思考》主要是作者在辽河油田八年工作期间,源于基层实践,用心总结与思考,有感而发的真实记录。也从一个大型石油企业的微观层面展现了国企改革转轨的探索与实践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