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基本信息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简介

实验室现有建筑设计科学、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工程技术等3个实验中心,下设现代建筑创作、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数字媒体技术、GIS技术、传统建筑文化与保护、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结构、防灾减灾、施工监控与健康监测、岩土与地下结构、城乡环境工程子实验室等13个子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仪器设备1107台(套),总价值9779万元。其中3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68台(套)。实验室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80名,其中: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名,国家勘察设计大师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7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3人、省级培养对象6人,校级培养对象23人。现有研究生1200名,其中博士生近300名;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力学等五个博士后流动站,31名博士后在站从事科研工作。

实验室主体研究工作紧扣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根据当前我国小康社会人居环境建设和城镇化的大背景,紧紧围绕生态宜居城乡规划和绿色建筑这一总目标,密切关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领域国际国内前沿发展动态,突出亚热带地域特色,从生态宜居的城乡规划与设计理论、建筑物理环境与节能、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协同攻关研究,探索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取得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性成果,推动我国及国际上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核心研究方向包括:①亚热带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②亚热带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节能;③亚热带建筑结构与防灾减灾。

2100433B

查看详情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实验室专用彩涂铝板

  • 厚度(mm):定制 产品系列:工程专用辊涂铝板
  • m2
  • 心合
  • 13%
  • 山东亚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实验室隔断

  • 采用不锈钢拉丝型材作为隔断支撑 嵌以5mm浮法系列玻璃进行钢化 玻璃的厚度、硬度、清晰度均符合国家建筑一级标准.钢化玻璃为5+6+5双层中
  • m2
  • 驰诺
  • 13%
  • 重庆市驰诺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央实验室

  • 边台/6000*750*800,含插座6个,12.7mm理化板台面,钢木结构
  • 重庆沪试
  • 13%
  • 重庆沪试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中央实验室

  • 玻璃器皿柜/900*450*1800.
  • 重庆沪试
  • 13%
  • 重庆沪试实验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实验室边柜

  • 1.常规实验边台3400×750×850mm2.全钢结构,基础材料采用1.2mm优质冷轧板3.柜体经酸洗磷化后环氧树脂粉末静电喷涂
  • 13%
  • 广州市钢都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土工格

  • 1、格尺寸:5000×4000×200 2、格焊点距离:400mm 3、格片厚:1mm 4、格单位质量:2200g/㎡
  • 珠海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土工格

  • 1、格尺寸:5000×4000×200 2、格焊点距离:400mm 3、格片厚:1mm 4、格单位质量:2200g/㎡
  • 珠海市2022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土工格

  • 1、格尺寸:5000×4000×200 2、格焊点距离:400mm 3、格片厚:1mm 4、格单位质量:2200g/㎡
  • 珠海市2022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土工格

  • 1、格尺寸:5000×4000×200 2、格焊点距离:400mm 3、格片厚:1mm 4、格单位质量:2200g/㎡
  • 珠海市2021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土工格

  • 1、格尺寸:5000×4000×200 2、格焊点距离:400mm 3、格片厚:1mm 4、格单位质量:2200g/㎡
  • 珠海市2021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铜字(华南理工大学)

  • 4mm厚
  • 6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9-17
查看价格

实验教程(科学实验室1-探究型)

  • 小学科学探究教程
  • 7台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12-29
查看价格

科学探究学生台(科学实验室1-探究型)

  • 规格:2400×1000×780H,采用12.7mm墨绿色物理板,防水、防火、耐磨耐热、防划伤.四周采用12.7mm墨绿色物理板加厚至25mm
  • 6台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12-29
查看价格

理化实验室

  • 1.2mm304#拉丝不锈钢折弯无缝焊接,电镀太空灰工艺内容腐蚀填色,表面防指引处理(电镀和填色工艺参照宝鹰打样确认的门牌) 330×90 Physics & Chemistry Lab
  • 2块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9
查看价格

实验室仪器

  • SPX-S50B-Z
  • 1台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8-29
查看价格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文献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格式:pdf

大小:906KB

页数: 1页

<正>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20世纪50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60、70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天宋、符罗飞等为代表的一批曾留学于欧、美、日的知名专家教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建筑领域现实主义学术传统、对建筑自然降温、通风、防潮、古建筑防雷、防洪、防震等展开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华南地区的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实践及岭南建筑风格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形成了严谨、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格式:pdf

大小:906KB

页数: 1页

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20世纪50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60~70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天宋、符罗飞等为代表的一批曾留学于欧、美、日的知名专家教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建筑领域现实主义学术传统、对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所获荣誉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领域和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为工程领域良好类实验室。 2100433B

查看详情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

亚热带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研究方向

2008年04月19日14:38:06

主要研究内容有:

(1)亚热带建筑创作理论、方法与技术

从岭南建筑设计理论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基础,创新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的理论与观念;探索亚热带地区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研究建筑生态地域创作理论指导下的建筑设计原理与方法。在规划环境和建筑设计层面上探讨节能与绿色健康的设计原理。探索地域性建筑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建立亚热带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创作理论。

吸收当代先进技术理念,研究亚热带地域气候、文化背景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运用三维虚拟仿真技术,综合运用环境心理学、行为学和人体工程学等学科的成果,进行设计成果科学性的评判与优化。提高亚热带城市中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创作的科技含量,科学评价建筑创作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推动和完善绿色城市空间环境和生态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建立生态科学实验平台。以健康人居环境为主要对象,研究亚热带地区城市建成环境评价反馈系统和基于人居健康环境关键技术,制定和健全科学的亚热带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亚热带地区城市人居环境模式和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亚热带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

围绕资源紧缺条件下城镇可持续发展这一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核心,研究亚热带地区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结合东南亚地区先进的城镇规划理论与经验,在亚热带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支持系统两个方面,探索亚热带地区城镇化过程的优化模式,提出城镇化中的土地节约型合理利用模式。依托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及各研究室,通过本校环境学科、交通学科、管理学科的交叉研究,促进城市发展策略和方法、城市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技术、城市建筑与景观设计、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等内容的系统研究,为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决策、城镇规划、大型住区、校园规划设计等提供平台和科技支持,形成系统的亚热带地区城镇规划与建设理论与方法。

(3)亚热带传统建筑文化与遗产保护

研究亚热带传统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立亚热带地区历史文化城镇、街区、村落和民居的研究体系。应用三维测量技术及软件,集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等历史环境的信息,为亚热带传统建筑与历史环境建立宏观模型,局部环境的动态模拟和微观的结构模型、构造模型等数字信息平台和空间数据库。应用三维激光扫描等数字化测量技术、无损探伤(红外线、超声波等)的勘测技术、精细维护与修缮技术,建立和完善具备准确断代、精确安全诊断和智能辅助决策的建筑文化遗产实验基地。

亚热带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方向

2008年04月18日14:38:50

主要研究内容有:

(1)湿热地区城市微气候观测试验及调节

基于卫星观测、航拍观测、地面观测的城市微气候实验及分析方法研究;探索降雨量丰沛地区建筑被动蒸发降温的控制模式,研究降雨的小时步长变化规律的识别等关键技术,探索降雨背景下城区、片区、住区、街区热环境的逐级响应规律;建立湿热气候环境的热物理模型;建立住区微气候规划设计、城区微气候规划设计的评价模型。

(2)被动式建筑防热防潮材料构造技术

研究适应亚热带气候特点的被动式建筑节能材料及其构造技术。重点研究透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关键技术;研发低成本规模化的玻璃涂膜、保温砂浆等隔热材料与现代构造技术;研发免维护植被构造、多孔蓄水构造等被动蒸发冷却降温围护结构;研究复合节能墙体湿热环境吸放湿及其干缩响应规律及其实验技术。

(3)建筑能量系统动态控制及其模拟技术

研究建筑热环境的优化设计方法与技术;建立热气候边界条件下建筑物遮阳、通风、隔热设计的质量评价模式和耦合物理模型;研究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现代检测技术;探索热舒适目标下自然通风、机械调风、空调除湿、空调制冷联合控制的节能寻优模式及技术。

(4)声环境模拟评价中的缩尺模型与可听化技术

研究声景观的设计方法、评价体系及其相关理论;环境噪声和室内厅堂声场的数值模拟理论和建筑声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缩尺模型和可听化技术在厅堂音质与噪声控制方面的应用技术及其在大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声环境对人的心理、生理及行为的影响和听觉机理。

(5)建筑光学研究

各类型建筑物采光技术与采光评价体系、光生态保护研究、建筑室内外照明节能研究、城市照明规划与绿色照明工程、光环境评价体系与标准研究、照明设计与照明技术研究。

亚热带建筑结构与防灾减灾研究方向

2008年04月17日14:39:22

主要研究内容有:

(1)结构设计与施工理论及方法

随着现代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的多样化,新型结构体系及其构件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建筑的关键技术支撑。为此,实验室拟重点在新型结构体系、超高层/大跨结构分析、设计理论和施工监控技术、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方法、智能结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开展较系统的研究,丰富现代结构体系,发展其设计、施工、监测、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2)结构抗灾理论与方法

实验室拟通过风洞实验、数值仿真、现场监测等途径,进行亚热带沿海地区超高层/大跨结构的抗风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探索高含水量软土地基的地震软化机理与预防措施,以及地基-基础-结构耦合振动理论;研究超高层/大跨结构的抗震理论与方法;探索整体结构的抗火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提高亚热带滨海地区结构抗腐蚀性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沿海地区软土特性与复杂基础工程的设计理论与方法。

查看详情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概况

华南理工大学的亚热带建筑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初,是我国高校建筑学科领域“老八校”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筹组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入六、七十年代,以林克明、冯秉全、龙庆忠、林其标、谭天宋、符罗飞等为代表的一批曾留学于欧、美、日的知名专家教授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建筑领域现实主义学术传统、对建筑自然降温、通风、防潮、古建筑防雷、防洪、防震等展开了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对华南地区的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实践及岭南建筑风格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逐步形成了严谨、务实、创新的研究理念和专业教育特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在国内建筑教育界享有较高学术地位。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建筑学科已成为全国特别是华南地区教育和科研重要基地,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专业素养的建筑学科人才,孕育了莫伯治、佘峻南、何镜堂、吴硕贤等四位院士和九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978年国家批准我校成立教育部亚热带建筑研究室;2005年设立亚热带建筑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初,在原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以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为核心,融合声学、光学、交通、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城市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经科技部批准建立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同年11月正式启动建设,是全国高等学校建筑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建筑设计科学、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工程技术等3个实验中心,下设现代建筑创作、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数字媒体技术、GIS技术、传统建筑文化与保护、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结构、防灾减灾、施工监控与健康监测、岩土与地下结构等12个子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100多台(套),价值5000余万元,其中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近40台套,实验室总面积近11000平方米。实验室现有人员112名,其中固定研究成员81名(包括两院士2名,珠江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以上培养对象2人),流动人员31名(其中博士后13名)。现有研究生740多名,其中博士生150多名。

实验室主体研究工作将紧扣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密切关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领域国际国内前沿发展动态,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指引,以亚热带建筑科学技术研究为特色,探索建筑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在亚热带区域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物理学、节能技术、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建筑结构和防灾减灾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高水平的自主创新性成果,推动我国及国际上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核心研究方向包括:①亚热带空间环境与建筑设计;②亚热带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节能;③亚热带建筑结构与防灾减灾。

近年来,在学校“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大力扶持下,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何镜堂院士、吴硕贤院士的引领下,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崭露头角,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实验室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近百项,总经费超过2亿元;发表学术论文约1200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230篇;专著与教材67部;主持或参加编制的国家与地方标准共32项;申请或授权专利25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0余项、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2项、国家级金奖2项、国家级银奖5项、国家级铜奖3项、建设部一等奖4项等。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国了较大提升,呈现出了非常良好的跨越式发展势头。通过数年建设,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和竞争力的建筑科学应用基础研究基地、高素质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建筑科技文化承传与创新基地和学术交流基地 。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