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原位试验通常是确定岩土体工程特性的最好手段,某些情况下是获取有效成果的唯一方法。原位试验用于确定节理发育岩体的地应力和变形特性(模量)、节理发育岩体或岩体内关键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以及岩体中软弱夹层或结构面的残余应力。
岩土工程的原位试验是指在工程现场以及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岩土层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试验仪器对岩土层进行试验,并运用岩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对试验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抽象和推理以判断其状态,以获得所测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划分岩土层,得出其性状参数的综合性试验技术。由于室内的岩样存在体积小、脱离岩体的地质力学性能的全貌等缺点,因而不能充分反映岩体的力学性能。而岩体的野外现场试验就较为全面地反映岩体力学性能的全貌,这是室内试验所不及的。原位试验技术是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点在于:①不用取样;②样本数量大;③快速、经济。由于原位动态试验往往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状态岩体上进行的,所以成果数据更能反映介质的真实情况,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原位试验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原位试验的应力条件复杂,一般很难直观地得出某个参数,而如按反馈分析的方法,则在选择计算模型和确定边界条件时将不得不采取一些简化假设,由此引起的误差也可能使得出的参数不能理想地表征实际岩体的性状,特别是当原位试验中的岩体变形和破坏模式与实际工程中不一致时。其次,原位试验一般只能测定现场现实荷重条件下的参数,而无法预测后者在荷重变化时的发展趋势。最后,原位试验耗时费钱,试验数量因而受到限制,特别是一些大型试验,得到的参数数量甚至少到无法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对于性质变异较大且十分不均匀的岩体来说,少数几个试验点的不具有代表性。总之,对于测定岩体参数,仅仅强调原位试验也是不可行的。关于对室内试验结果影响最大的取样扰动影响,现有的一些精细的取样技术,足可以使取岩样扰动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目前,应用原位试验技术来定量或准定量地评价工程岩体质量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对工程岩体的原位试验或无损检测,获取其原始状态下的多种物理力学参数,再配合一定的大型试脸和室内试验就能全面地取得工程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和质量指标,进而对工程岩体进行评价,为设计、施工等部门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原位试验所使用的仪器轻便、操作简单,工作条件要求不高。可以现场做出切合实际的定量分析评价。
原位试验是在岩体的局部施加载荷测定岩土的反应,以估计岩土的指标,如强度指标、变形指标等。现场试验是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施加载荷测读岩石的综合反应,用于检验设计计算的正确性,测定施工过程中岩体的反应,估计宏观的指标范围以校正原位试验或室内试验的结果。原位试验方法应根据岩土条件、设计对参数的要求、地区经验和试验方法的适用性等因素选用。根据原位试验成果,利用地区性经验估算岩土工程特性参数和对岩土工程问题做出评价时,应与室内试验和工程反算参数作对比,检验其可靠性。原位试验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检验和标定。分析原位试验成果资料时,应注意仪器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方法等对试验的影响,结合地层条件,剔除异常数据。
岩石力学现场试验布置方案应以岩石力学试验设计准则为依据。
①确定试验位置 确定试验位置是一件既关键又复杂的工作,要进行现场调查,反复地研究工程地质资料,对工程岩体进行分区,确定分区内的试验地点,经过逐步筛选,以达到试件少而精,又具充分的代表性。
②对工程岩体进行分区筛选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首先研究工程岩体分区图和工程岩体结构图,每一分区代表一种工程特性。每一分区的岩性、构造、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等都不同于另一区,在分区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筛选。分区筛选的原则是根据每个分区的岩体结构类型进行判断,判断其工程的稳定程度。
③运用简易手段和分析计算方法找出控制岩体稳定关键部位 为了节省试验工作量,特别是现场大型试验工作量,应该尽量事先利用一些简易手段或设备,运用工程物探和一些经验方法,对岩体力学性质做出预测及判断。同时,还应在充分分析研究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方法,进行灵敏度分析和参数研究,即针对不同岩体,在其设计参数的可能变化范围内,进行不同方案的计算和分析,哪些部位的岩体和哪些参数是控制性的,从而确定岩体力学试验的重点。
④确定试验的主要内容岩体力学试验的主要内容,取决于岩体工程的破坏方式及工程作用的方式。
岩土工程多为隐蔽性工程,由于岩土性质的复杂多变,加之结构体与岩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难以把握,故岩土工程中发生事故的几率很大而且难于发现和补救。因此,重视和强化岩土工程中的监测和检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原位试验(检测)是实际工作中最常用也是最直观可靠的技术手段。
原位试验是指直接在现场地基土层中进行的试验。由于试验土体的体积大,所受的扰动小,测得的指标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近年来,此类试验技术和应用范围均有很大的发展。前面阐述的触探试验也可算是原位试验,不过它所测定的不是土的某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直接测定原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常用的有平板载荷试验、旁压试验、十字板试验、大型直剪试验、压水和注水试验等。
平板载荷试验是一种模拟实体基础承受荷载的原位试验,用以测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地基承载力以及估算建筑物的沉降量等。工程中常认为这是一种能够提供较为可靠成果的试验方法,所以在取原状土样很困难时,如对于重要建筑物地基或复杂地基,特别是碰到松散砂土或高灵敏度软黏土,均要求进行这种试验。
旁压试验又称横压试验,是在钻孔内进行的横向载荷试验,能测定较深处土层的变形模量和承载力。
旁压仪是由旁压器、充水系统、加压系统和变形量测系统4部分组成。旁压器是旁压仪的主要部分。它是外径为56mm的圆柱形橡皮囊,内部用横隔膜分成中腔和上下腔。中腔直接用以量测,称为量测室;上下腔用以保持中腔的变形均匀,将空问问题简化成平面应变问题,称为辅助室。
试验时,先将旁压器竖立于地面上,打开充水系统的注水阀,向旁压器及管路充水。充满后,关闭注水阀门。将旁压器置于钻孔中预定的测试位置。这时旁压器的橡皮囊尚未紧贴在四周的岩土表面上。随后利用加压系统,经量测管(包括辅助管)分级向旁压器加压,量测室和辅助室因内部水压升高而体积膨胀。先是让橡皮囊紧贴于岩土面上,继而挤压四周岩土体,产生轴对称径向变形。显然量测段钻孔的扩张量就是该段橡皮囊的膨胀量,也就是加压时所注入的水量,可以从量测管上的刻度读取。
十字板剪切试验是快速测定饱和软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一种简易而可靠的方法。仪器主要由十字板头和加荷装置及测力装置组成。近年来新式仪器多用自动记录显示器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代替旧有的读数表盘。在软黏土中选用75mm×100mm或75mm×150mm板头,在较硬的土中则选用50mm×100mm的板头较为合适。
如果原位试验数据与土工试验数据不一致时,要根据原位测试孔附近其他勘探孔的情况来判断土性,并结合钻探孔的野外土性鉴别资料综合判定。
给水管道,消防管道需要 水压试验 水冲洗;排水管道需要做灌水试验,通球试验。望采纳
答:是的,不用另计了。但也分什么试验费,如果定额中有的或规定另计专用的试验费是要计入的。
黄土强夯地基原位试验研究
黄土强夯地基原位试验研究——针对新华山车站强夯地基,通过原位测试试验,分析比较了强夯前后,检验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得出了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非常有效的结论,以推广该方法。
嵌岩灌注桩原位试验的设计
嵌岩灌注桩原位试验的设计——嵌岩桩原位试验可很好地了解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和承载性状,论文以某一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嵌岩桩的现场原位试验设计,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数据的获取等,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岩体的原位试验包括变形试验、强度试验和地应力测试3个方面。在变形试验中,有测定岩体各种模量的承压板法和液压枕法,以及测定隧洞围岩抗力系数的经向液压枕法和水压法。强度试验主要为岩体的直剪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常与承压板法变形试验结合进行。原位三轴试验也在探索研究中。地应力测试可在钻孔(孔底、孔壁和孔径)中或岩体、地下洞室围岩表面上进行,直接测得岩体的应变,再用岩体变形参数计算地应力。
土体的原位试验主要包括以下项目:①载荷试验,是在试坑或钻孔中模拟天然地基条件施加垂直荷载,观测沉降与荷载的关系。根据荷载与沉降关系曲线确定地基土体的承载力和计算变形模量。②旁压试验,是将旁压器安置在钻孔中,通入高压水使旁压器向孔壁施加水平压力,孔壁土体发生变形,测量压力与孔壁土体的变形,绘出压力-变形曲线,并据以求得地基承载力。③十字板剪切试验,是将十字板头(由4块矩形钢板呈十字形焊接在轴杆上)压入钻孔中,等速转动轴杆带动十字板头,根据对所施加的纯扭矩与土体对十字板头的阻抗力矩相平衡的原理,计算土体的抗剪强度。此种试验仅适用于饱水的粘性土。④触探,是将一定形状的特制探头压入或用重锤击入钻孔孔底,根据土体对探头贯入的阻抗力,求得土体的某些工程地质参数。用静力将锥形探头压入土体中的为静力触探,由试验可直接测得贯入阻力以及锥头阻力和侧壁摩擦力。利用它们可以对土体分层,确定土体的承载力,或者通过经验关系或估算粘性土体的压缩变形指标、饱水粘性土体的抗剪强度以及砂土的密实度等。用一定质量的重锤将锥形探头击入土体中的为动力触探。动力触探以一定落矩将探头击入土体中一定深度所需要的锤击数为主要指标。标准贯入试验实质上是一种管状探头(常称为标准贯入器)的动力触探。根据不同类型动力触探的锤击数,可以确定不同类型土体的地基承载力,或者通过经验关系,估算粘性土和砂土的抗剪强度,以及粘性土的压缩变形指标,判断粘性土的稠度状态以及砂土的密实度和振动液化的可能性。
在工程实践中,关于试验的类型、项目、条件和方法的选定,取决于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以及建筑物建成后岩、土体实际的存在条件。2100433B
岩石参数是工程优化设计的基本依据,原位试验是工程岩体参数研究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复杂条件下岩体的力学特性与参数取值问题,本书在总结我国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实践的基础上,研发岩体原位高压变形试验与直剪试验、真三轴试验及流变试验新技术,集成创新岩体结构及微细观破坏过程精细探测技术,对复杂条件下工程岩体变形特性、强度特性、流变特性及微细观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书涵盖作者团队近十年研究成果,旨在推动我国复杂条件下水工岩体原位试验方法的发展,解决我国西部复杂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岩石力学关键技术问题。
第1章 绪论 1
1.1 岩体变形及强度性质常规原位试验技术 1
1.1.1 承压板法岩体变形试验 1
1.1.2 隧洞径向加压法岩体变形试验 5
1.1.3 岩体强度特性原位直剪试验 6
1.2 岩体原位三轴试验技术现状 7
1.3 岩体原位流变试验现状 7
1.4 裂隙岩体破坏过程精细测试研究现状 8
1.4.1 岩体结构螺旋CT扫描成像 8
1.4.2 岩石试验红外热成像 9
1.4.3 岩石破坏过程声发射测试技术 10
1.5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现状 11
1.5.1 岩体变形模量取值方法 11
1.5.2 岩体强度参数取值方法 12
1.5.3 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方法 12
1.5.4 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取值存在的问题 13
第2章 岩体原位抗剪试验新技术 14
2.1 坝基软岩大型抗力体试验 15
2.1.1 试验概况 15
2.1.2 岩体变形特征 15
2.1.3 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20
2.1.4 岩体抗剪强度及允许抗力 20
2.2 边坡岩体拉剪强度试验 21
2.2.1 试验概况 21
2.2.2 试验成果 21
2.2.3 岩体拉剪强度准则 22
2.3 岩体高压直剪试验 24
2.3.1 试验设备 24
2.3.2 试验方案 25
2.3.3 试验成果 25
2.3.4 岩体强度参数分析 26
2.3.5 试样直剪破坏特征 31
第3章 高应力条件下岩体原位变性试验 32
3.1 岩体原位高压变形试验技术研发 33
3.1.1 刚性承压板中心孔法岩体高压变形试验技术 33
3.1.2 中心孔法岩体变形模量分层反演取值方法 36
3.1.3 岩体原位试验微机伺服控制试验技术 39
3.2 深埋隧洞岩体刚性承压板中心孔法高压变形试验 41
3.2.1 高应力环境岩体松弛及试样制备 41
3.2.2 中心孔岩体波速测试及高精度钻孔电视摄像 42
3.2.3 刚性承压板中心孔法变形试验 44
3.2.4 高地应力环境下不同深度岩体的变形参数 46
3.2.5 应力水平对岩体变形参数的影响 49
3.3 柱状节理玄武岩变形模量分层反演分析 52
3.3.1 试验研究目的 52
3.3.2 柔性板中心孔法岩体变形试验 52
3.3.3 柱状节理玄武岩变形模量分层反演 56
3.3.4 柱状节理玄武岩变形模量综合分析 57
3.4 石英云母片岩伺服控制原位变形试验 58
3.4.1 试验研究目的 58
3.4.2 伺服控制承压板变形试验 58
3.4.3 石英云母片岩变形特性各向异性特征 60
第4章 复杂应力路径岩体原位真三轴试验 62
4.1 YXSW-12岩体原位真三轴试验系统 63
4.1.1 试验系统组成 63
4.1.2 工作原理 66
4.1.3 系统功能 67
4.1.4 试样制备 67
4.1.5 试验方法 68
4.1.6 成果处理 70
4.2 柱状节理岩体力学特性原位真三轴试验 73
4.2.1 岩体原位真三轴试验应力路径 73
4.2.2 三向应力作用下柱状节理玄武岩变形特性 74
4.2.3 柱状节理玄武岩三轴强度特性 79
4.2.4 柱状节理玄武岩卸侧压破坏特征 80
4.3 深埋岩体原位高压真三轴卸侧压破坏试验.81
4.3.1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 81
4.3.2 深埋大理岩原位真三轴应力-应变曲线特征 83
4.3.3 深埋大理岩原位真三轴强度特性 85
4.3.4 深埋大理岩原位真三轴破坏特征 91
4.4 薄层大理岩化白云岩力学特性原位真三轴试验 92
4.4.1 试验布置及试验方案 92
4.4.2 薄层大理岩化白云岩各向异性变形特征 94
4.4.3 薄层大理岩化白云岩卸侧压破坏强度特性 98
4.4.4 薄层大理岩化白云岩卸侧压破坏模式 100
4.5 石英云母片岩变形破坏特性原位真三轴试验.100
4.5.1 试样制备及试验方案 100
4.5.2 石英云母片岩各向异性变形特性 102
4.5.3 石英云母片岩真三轴强度特性 105
4.5.4 石英云母片岩原位真三轴试验破坏特征 110
第5章 岩体原位流变试验 111
5.1 岩体原位流变试验新技术 112
5.1.1 岩体原位载荷流变试验技术 112
5.1.2 岩体原位真三轴流变试验技术 117
5.2 三峡永久船闸花岗岩原位单轴、三轴压缩流变试验 124
5.2.1 单轴压缩流变试验 124
5.2.2 常规三轴压缩流变试验 126
5.2.3 流变模型及流变参数 126
5.2.4 三峡永久船闸边坡岩体长期变形分析 127
5.3 薄层大理岩化白云岩真三轴流变试验 129
5.3.1 试验布置与加载方案 129
5.3.2 岩体流变曲线与流变特征 130
5.3.3 流变模型及流变参数 131
5.3.4 长期强度 134
5.4 高应力条件下大理岩原位真三轴流变试验 136
5.4.1 试验布置 137
5.4.2 高应力下大理岩流变特征 137
5.4.3 深埋大理岩流变模型及流变参数 139
5.4.4 深埋大理岩流变破坏特征 141
5.5 石英云母片岩真三轴卸侧压流变试验 143
5.5.1 试样制备与加载方案 143
5.5.2 石英云母片岩真三轴卸侧压流变特征 144
5.5.3 石英云母片岩真三轴卸侧压流变模型及流变参数 146
5.5.4 石英云母片岩长期强度 148
5.6 柱状节理玄武岩原位载荷流变试验 150
5.6.1 试验目的与加载方案 150
5.6.2 流变曲线与流变特征 151
5.6.3 流变模型及流变参数 152
5.7 软岩地基载荷流变试验 153
5.7.1 试验目的与试验方案 153
5.7.2 页岩地基流变特征与流变模型 156
5.7.3 桩-页岩复合地基流变特征与流变模型 159
5.7.4 桩-页岩复合地基流变机理分析 160
第6章 裂隙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精细测试 162
6.1 精细测试综合集成技术 163
6.1.1 岩体结构超声CT成像 163
6.1.2 SCT扫描成像 164
6.1.3 声发射定位技术 166
6.1.4 红外热成像 171
6.2 岩体破坏过程波速-应力-应变关系及特征强度判断 173
6.2.1 岩体单轴压缩全过程波速-应力-应变关系 174
6.2.2 岩体真三轴加载破坏全过程波速-应力-应变关系 175
6.2.3 岩体真三轴卸侧压破坏波速-应力-应变关系 177
6.2.4 基于波速-应力-应变关系的岩体强度特征值判定 178
6.3 含裂纹岩块单轴压缩破裂过程精细探测 180
6.3.1 含裂纹岩块渐进破坏过程的红外热成像 180
6.3.2 岩块破裂过程微裂纹空间形态CT扫描重建 183
6.3.3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含裂纹岩块渐进破坏过程的精细描述 185
6.3.4 含裂纹岩块渐进破坏过程的断裂机制分析 190
6.4 岩体直剪破坏声发射特征及微裂纹平面定位 192
6.4.1 原位直剪试验过程声发射测试 192
6.4.2 岩体直剪破坏声发射信号时序特征 192
6.4.3 岩体直剪破坏声发射信号频谱特性 193
6.4.4 岩体直剪破坏声发射平面定位分析 194
6.5 岩体真三轴破坏微裂纹三维空间定位 195
6.5.1 岩体真三轴试验过程声发射测试 195
6.5.2 柱状节理玄武岩卸侧压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及空间定位 196
6.5.3 深埋大理岩卸侧压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及空间定位 203
6.5.4 石英云母片岩真三轴卸侧压破坏试验过程声发射特征 208
6.6 岩体开挖松弛过程声发射监测及锚固效果评价 211
6.6.1 洞室开挖围岩声发射监测及松弛圈划分 211
6.6.2 洞室底板松弛特性声发射精细监测 214
6.6.3 基于声发射精细监测的岩体锚固效果评价 218
第7章 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222
7.1 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 223
7.1.1 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值常用方法 223
7.1.2 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取值规范要求 224
7.1.3 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取值存在的问题 225
7.2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影响因素 226
7.2.1 开挖松弛效应 226
7.2.2 尺寸效应 228
7.2.3 应力水平效应 229
7.2.4 复杂应力路径效应 232
7.2.5 中间主应力效应 233
7.2.6 不同试验方法对岩体强度参数取值的影响 236
7.3 岩体变形强度参数统计分析与经验取值 238
7.3.1 岩体变形模量统计 238
7.3.2 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统计 241
7.3.3 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地质建议值统计 243
7.3.4 岩体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取值 245
7.4 典型工程岩体力学参数取值 246
7.4.1 葛洲坝202号泥化夹层剪切强度参数取值 246
7.4.2 三峡永久船闸边坡岩体变形强度参数取值 249
7.4.3 清江水布垭地下厂房岩体变形强度参数取值 251
7.4.4 锦屏二级深埋引水隧洞围岩力学参数取值 257
7.5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研究展望 266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