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液液萃取化工基础

《液液萃取化工基础》是2015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戴猷元。

液液萃取化工基础基本信息

液液萃取化工基础图书目录

第1章概述001

1.1液液萃取过程001

1.2液液萃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002

1.3液液萃取中的基本概念004

1.3.1分配定律和分配常数004

1.3.2分配系数006

1.3.3萃取率006

1.3.4相比和萃取因子007

1.3.5萃取分离因数007

1.3.6物理萃取与化学萃取008

1.4液液萃取技术的研究内容及方法009

参考文献010

第2章物质的溶解特性及常用萃取剂011

2.1物质溶解过程的一般描述011

2.2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特性012

2.2.1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特性012

2.2.2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特性014

2.3物质萃取的各种影响因素015

2.3.1空腔作用能和空腔效应015

2.3.2被萃溶质亲水基团的影响017

2.3.3溶质与有机溶剂相互作用的影响021

2.4常用的萃取剂022

2.4.1萃取剂选择的一般原则022

2.4.2中性络合萃取剂023

2.4.3酸性络合萃取剂026

2.4.4胺类萃取剂028

2.4.5螯合萃取剂030

参考文献033

第3章金属萃取的基本原理034

3.1金属离子配合物034

3.1.1金属离子的水合034

3.1.2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形成及稳定性035

3.2中性络合萃取过程036

3.2.1中性金属配合物的萃取036

3.2.2金属配阴离子加合阳离子的萃取过程037

3.3酸性络合萃取过程及螯合萃取过程038

3.3.1酸性络合萃取过程038

3.3.2螯合萃取过程039

3.4离子缔合萃取过程040

3.4.1阴离子萃取过程041

3.4.2阴离子交换过程041

3.4.3阳离子萃取过程041

3.5金属萃取过程的影响因素042

3.5.1萃取剂特性的影响042

3.5.2金属离子成键特性的影响045

3.5.3萃合物特性及其形成条件和存在环境的影响046

3.6协同萃取过程049

3.6.1酸性萃取剂和中性萃取剂的协同萃取050

3.6.2肟与酸性萃取剂的协同萃取051

3.6.3螯合萃取剂和中性萃取剂的协同萃取051

3.6.4其他协同萃取体系051

参考文献051

第4章有机物萃取的基本原理052

4.1简单分子萃取052

4.2有机物络合萃取过程052

4.2.1有机物络合萃取的过程描述052

4.2.2有机物络合萃取体系的基本特征053

4.2.2.1分离对象的特性053

4.2.2.2络合剂的特性053

4.2.2.3稀释剂的选择055

4.2.3有机物络合萃取的高效性和高选择性055

4.3有机物络合萃取过程的机理分析056

4.3.1络合萃取的作用机制056

4.3.2络合萃取的萃合物结构057

4.3.3络合萃取的历程058

4.3.3.1中性磷氧类络合剂络合萃取有机羧酸的历程058

4.3.3.2胺类络合剂络合萃取有机羧酸的两种历程058

4.3.3.3胺类络合剂络合萃取苯酚的两种历程060

4.3.3.4酸性磷氧类萃取剂络合萃取有机胺类的两种历程060

4.4有机物络合萃取的特征性参数061

4.4.1分离溶质的疏水性参数lgP061

4.4.2分离溶质的电性参数pKa062

4.4.3络合剂的表观碱(酸)度063

4.4.3.1络合萃取剂表观碱(酸)度的定义064

4.4.3.2络合萃取剂表观碱(酸)度的测定方法065

4.4.3.3络合萃取剂表观碱(酸)度的影响因素066

4.4.4络合剂相对碱(酸)度067

4.4.4.1以被萃溶质为对象的络合萃取剂相对碱(酸)度的定义068

4.4.4.2络合萃取剂相对碱(酸)度的测定方法069

参考文献069

第5章液液萃取相平衡071

5.1物理萃取相平衡071

5.1.1物理萃取相平衡的一般性描述071

5.1.2弱酸或弱碱的萃取相平衡072

5.1.3萃取相溶质自缔合的萃取相平衡074

5.1.4混合溶剂物理萃取的相平衡076

5.2化学萃取的相平衡076

5.2.1化学萃取相平衡的一般性描述076

5.2.2萃合物化学组成的确定078

5.2.3络合萃取相平衡的质量作用定律分析方法080

5.3萃取相平衡的图示方法081

5.3.1完全不互溶体系直角坐标图082

5.3.2三角形相图082

5.3.2.1三角形相图中的组成表示法083

5.3.2.2杠杆法则083

5.3.2.3液液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法084

5.3.2.4液液相平衡在直角坐标上的表示法087

5.4萃取相平衡的模型预测方法088

参考文献090

第6章扩散及相间传质过程092

6.1分子扩散及涡流扩散092

6.1.1分子扩散092

6.1.2扩散系数094

6.1.3单相中的稳态分子扩散096

6.1.3.1等摩尔反向扩散097

6.1.3.2单向扩散098

6.1.4涡流扩散099

6.2相间传质099

6.2.1对流传质100

6.2.2相间传质模型101

6.2.3分传质系数103

6.2.4总传质系数103

6.3界面现象及其影响104

6.3.1Marangoni效应105

6.3.2Taylor不稳定性106

6.3.3表面活性剂的影响106

6.4液滴传质特性107

6.4.1液滴和液滴群的运动107

6.4.2液滴和液滴群的传质109

6.4.2.1液滴生成阶段的传质109

6.4.2.2液滴自由运动阶段的传质110

6.4.2.3液滴凝并阶段的传质112

6.4.2.4考虑液滴内外传质的总传质系数112

参考文献114

第7章逐级接触液液萃取过程的计算116

7.1单级萃取过程及其计算117

7.1.1溶剂部分互溶体系117

7.1.2溶剂不互溶体系119

7.2多级错流萃取过程及其计算120

7.2.1溶剂部分互溶体系120

7.2.2溶剂不互溶体系123

7.3多级逆流萃取过程及计算124

7.3.1溶剂部分互溶体系125

7.3.1.1三角形坐标图求理论级数125

7.3.1.2直角坐标图求理论级数127

7.3.2溶剂不互溶体系128

7.3.3多级逆流萃取过程的最小萃取剂用量129

7.3.3.1溶剂部分互溶体系129

7.3.3.2溶剂不互溶体系131

7.3.4两相完全不互溶体系的多级逆流萃取过程计算132

7.4复合萃取133

7.4.1完全不互溶体系的萃取率和去污系数134

7.4.2完全不互溶体系的物料衡算和操作线134

7.4.3双溶质组分分离的操作条件选择原则135

7.4.4多级逆流复合萃取过程的图解法136

7.4.5多级逆流复合萃取过程的公式解法136

参考文献138

第8章微分接触连续逆流萃取过程的计算139

8.1柱塞流模型139

8.2萃取柱内流动的非理想性142

8.2.1非理想流动和停留时间分布142

8.2.2萃取柱内的轴向混合及其影响145

8.3考虑萃取柱内轴向混合的计算模型146

8.3.1级模型146

8.3.2返流模型及其求解方法147

8.3.2.1返流模型的建立147

8.3.2.2线性平衡关系时返流模型的求解方法148

8.3.2.3非线性平衡关系时返流模型的求解方法151

8.3.3扩散模型及其求解方法151

8.3.3.1扩散模型的建立152

8.3.3.2线性平衡关系时扩散模型方程的解析解及其简化153

8.3.3.3分散单元高度及其近似计算156

8.3.4前混现象158

8.4萃取柱轴向混合参数的实验测定159

8.4.1扰动响应技术及其数据处理方法159

8.4.1.1扰动响应法及模型方程159

8.4.1.2扩散模型方程160

8.4.1.3几种主要的模型参数求取方法161

8.4.1.4几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165

8.4.2稳态浓度剖面法166

8.4.2.1基于扩散模型的单变量估值法167

8.4.2.2基于返流模型的多变量估值法168

8.4.3动态响应曲线法169

参考文献171

第9章液液萃取设备的分类及特点173

9.1液液萃取设备的基本条件和主要类型173

9.2液液萃取设备的性能特点174

9.2.1液液萃取设备的特点174

9.2.2液液萃取设备的液泛流速和比负荷175

9.2.3萃取设备的传质速率和总传质系数177

9.3液液萃取设备的选择179

参考文献180

第10章混合澄清器181

10.1混合澄清器及其类型181

10.2箱式混合澄清器的特点185

10.3混合澄清器的设计186

10.3.1混合室的设计187

10.3.2澄清室的设计188

10.4混合澄清器的操作189

参考文献190

第11章柱式萃取设备192

11.1柱式萃取设备的类型和特点192

11.1.1喷淋萃取柱192

11.1.2填料萃取柱192

11.1.3筛板萃取柱193

11.1.4脉冲筛板萃取柱和脉冲填料萃取柱194

11.1.5振动筛板萃取柱195

11.1.6转盘萃取柱(RDC)196

11.1.7混合澄清型萃取柱197

11.2填料萃取柱的设计计算198

11.2.1液滴平均直径dP的计算199

11.2.2特性速度和液泛流速计算200

11.2.3总传质系数的计算201

11.2.4柱高的计算201

11.3筛板萃取柱的设计计算201

11.3.1液滴平均直径的计算201

11.3.2特性速度和液泛流速计算202

11.3.3筛板萃取柱传质性能计算204

11.4脉冲筛板萃取柱的设计计算205

11.4.1液滴平均直径的计算205

11.4.2特性速度和液泛流速计算206

11.4.3脉冲筛板萃取柱的操作特性207

11.4.4脉冲筛板萃取柱的传质特性计算209

11.4.5脉冲筛板萃取柱的设计计算举例210

11.5转盘萃取柱的设计计算211

11.5.1液滴平均直径的计算211

11.5.2特性速度和液泛流速计算212

11.5.3转盘萃取柱的操作特性214

11.5.4转盘萃取柱的传质特性计算215

11.5.5转盘萃取柱的设计计算步骤215

11.6柱式萃取设备的性能比较216

参考文献220

第12章离心萃取设备223

12.1离心萃取器及其类型223

12.1.1离心萃取器的分类223

12.1.2连续接触离心萃取器224

12.1.3逐级接触离心萃取器225

12.2离心萃取器的关键参数228

12.2.1离心分离因数

12.2.2离心萃取器的压力平衡和界面控制229

12.2.2.1离心力场条件下的流体静力学方程229

12.2.2.2转筒式离心萃取器的界面控制229

12.2.3离心萃取器的分离容量231

12.2.4离心萃取器的级效率232

参考文献233

第13章萃取过程的强化234

13.1单元操作和单元过程234

13.2“场”、“流”分析的一般性概念235

13.2.1“场”、“流”的定义及特征235

13.2.2“场”、“流”分析的基本内容236

13.2.2.1“流”和“场”的存在是构成分离过程或反应过程的必要条件236

13.2.2.2“流”和“场”按不同方式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过程237

13.2.2.3调控“流”和“场”的作用可以实现过程强化238

13.2.2.4多种“流”和多种“场”的组合可以产生新的过程239

13.2.3常用分离过程的“场”、“流”分析241

13.3从基本原理出发强化萃取过程242

13.3.1提高过程的传质推动力242

13.3.2增大相际总传质系数251

13.3.3增加相间传质面积254

13.4耦合技术及过程强化255

13.4.1过程耦合技术255

13.4.1.1同级萃取反萃取耦合过程255

13.4.1.2萃取发酵耦合过程260

13.4.1.3膜技术与过程耦合263

13.4.2化学作用对萃取分离过程的强化264

13.4.3附加外场对萃取分离过程的强化266

参考文献268

第14章新型萃取分离技术271

14.1概述271

14.2液膜技术272

14.2.1概述272

14.2.2液膜技术的构型和操作方式274

14.2.2.1乳状液膜过程274

14.2.2.2支撑液膜过程275

14.2.2.3封闭液膜过程276

14.2.3液膜分离过程的传质机理及促进传递277

14.2.3.1液膜分离过程的传质机理277

14.2.3.2液膜分离过程的促进迁移278

14.2.4乳状液膜280

14.2.4.1乳状液膜体系的组成280

14.2.4.2乳状液膜分离工艺282

14.2.4.3乳状液膜体系的渗漏及溶胀283

14.2.5支撑液膜体系284

14.2.6封闭液膜体系285

14.3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287

14.3.1概述287

14.3.2超临界流体及其性质287

14.3.3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291

14.3.3.1超临界流体固体萃取工艺291

14.3.3.2液体的超临界流体逆流萃取工艺292

14.3.3.3溶剂循环293

14.3.3.4溶质和溶剂的分离294

14.3.4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294

14.4双水相萃取技术295

14.4.1概述295

14.4.2双水相体系的形成295

14.4.3双水相体系的主要参数297

14.4.4双水相萃取的特点及两相分配298

14.4.4.1双水相萃取的特点298

14.4.4.2影响双水相萃取分配的因素298

14.4.5亲和双水相萃取技术300

14.5膜萃取技术300

14.5.1概述300

14.5.2膜萃取的研究方法及数学模型301

14.5.2.1膜萃取的研究方法301

14.5.2.2膜萃取过程的传质模型301

14.5.3膜萃取的影响因素304

14.5.3.1两相压差Δp的影响304

14.5.3.2两相流量的影响304

14.5.3.3相平衡分配系数与膜材料的浸润性能的影响304

14.5.3.4体系界面张力和穿透压305

14.5.4中空纤维膜萃取的过程设计306

14.5.4.1分传质系数关联式306

14.5.4.2中空纤维膜器中流动的非理想性306

14.5.4.3中空纤维膜萃取过程强化的途径307

14.5.4.4中空纤维膜萃取器的串联和并联308

14.6胶团萃取技术和反胶团萃取技术308

14.6.1概述308

14.6.2胶团的结构及性质309

14.6.3胶团萃取310

14.6.4聚合物胶团萃取311

14.6.5浊点萃取311

14.6.6反胶团的结构及性质313

14.6.7反胶团体系的增溶及溶质传递315

14.6.8蛋白质的反胶团萃取研究316

参考文献317 2100433B

查看详情

液液萃取化工基础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压链锯

  • 压链锯(电锯);规格型号:LDC12 流量范围26-34lpm;工作压力105-140bar;切割深度380/500mm;品牌:路洁
  • 路洁
  • 13%
  • 广州路洁经贸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分离机

  • 螺旋挤压式180型
  • 鼎牧
  • 13%
  • 安徽鼎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压破碎镐

  • 压破碎镐;规格型号:LYG20 压力范围90-140 bar;流量26-34 lpm;系统类型开中位;品牌:路洁
  • 路洁
  • 13%
  • 广州路洁经贸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压动力站

  • 压动力站;规格型号:LD13-30 发动机功率13P;输出流量20/30lpm;输出压力155bar;冷却功率5hp;品牌:路洁
  • 路洁
  • 13%
  • 广州路洁经贸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压动力站

  • 压动力站;规格型号:LD18-40 发动机功率18P;输出流量30/40lpm;输出压力155bar;冷却功率5hp;品牌:路洁
  • 路洁
  • 13%
  • 广州路洁经贸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 kg
  • 韶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kg
  • 韶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kg
  • 韶关市2022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kg
  • 韶关市2022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kg
  • 韶关市翁源县2021年1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自动萃取

  • 具体参数详见原档
  • 1.0台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1-16
查看价格

空调冷冻

  • 空调冷冻
  • 1空调冷冻液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09-04-16
查看价格

环氧胶

  • 环氧胶
  • 115kg
  • 3
  • 普通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6-12-06
查看价格

  • 1浙江君合公司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1-08-22
查看价格

3642

  • 3642
  • 2000m²
  • 1
  • 雷帝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5-10
查看价格

液液萃取化工基础内容简介

液液萃取是重要的化工分离单元操作。它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生产能力大、设备投资少、便于快速连续和安全操作等优点。本书包括物质的溶解特性及常用萃取剂、金属萃取的基本原理、有机物萃取的基本原理、液液萃取相平衡、扩散及相间传质过程、逐级接触液液萃取过程的计算、微分接触连续逆流萃取过程的计算、液液萃取设备的分类及特点

查看详情

液液萃取化工基础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液液萃取化工基础文献

化工原理液液萃取计算题-答案(精选) 化工原理液液萃取计算题-答案(精选)

化工原理液液萃取计算题-答案(精选)

格式:pdf

大小:1.7MB

页数: 10页

化工原理液液萃取计算题-答案(精选)

液压基础、原理 液压基础、原理

液压基础、原理

格式:pdf

大小:1.7MB

页数: 21页

液 压 基 础 第 1 部分 液压传原理 动力装置:柴油机、汽油机、电动机 传动装置:改变速度、方向、力矩 工作装置:铲刀、挖掘斗、, 动力装置 --------- 传动装置 ---------- 工作装置 一 传动的分类与特点 1.机械传动 优点:古典、成熟、可靠、不易受负载影响 缺点:笨重、体积大、自由度小、结构复杂、不好实现自动控制 2.电气传动 优点:远距离控制、无污染、信号传递迅速、易于实现自动化等 缺点:体积重量偏大、惯性大、调速范围小、易受外界负载的影 响, 受环境影响较大; 3.气体传动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实现无级变速;气体粕性小,阻力损失小,流速 可以很高,能防火、防爆,可在高温下工作。 缺点:空气易压缩,负载对传动特性的影响较大,不宜在低温下工作,只适于 小功率传动。 二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1.液压传动: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转换。 机械能 --

萃取塔液-液萃取设备

用于液-液萃取过程的设备,其作用是尽快使化合物在两种溶剂间的溶解度之比达到K值。采用的方式是利用两种溶液重度的不同,或者外加能量,如搅拌、脉冲、振动等。将一种液体破碎成液滴,分散在连续的液体中,以提高质量传递效率,连续多次萃取过程都采用塔式萃取设备,即萃取塔。有以下不同结构和类型:如填料萃取塔、筛板萃取塔、转盘萃取塔、振动筛板塔、多级离心萃取塔等。转盘萃取塔及填料萃取塔结构示意图如下:

在转盘式萃取塔内,中间是由旋转的轴串起的大小、间距相同的多个圆盘,称为转盘,随着轴的旋转而做匀速转动。转盘被固定在塔壁上的大小、间距相同的环形圆盘隔开,称为定盘。一种溶液(密度较小的)由塔的下部连续进入塔内,由于浮力的作用,向塔的上方流动,被连续旋转转盘的离心作用被打碎并分散成液滴,另一种溶剂(密度较大)由塔的上部连续进入塔内,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流动,并充满全塔,被打散的液滴分散在连续的溶液中,通过液滴与溶剂的接触,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选择性地溶解在连续的溶剂中,进行质量传递。在填料萃取塔中溶液的破碎是通过填料的作用。转盘的数量、间距等结构,填料的大小和高度是根据物料的性能和要求分离的程度和纯度等因素计算得到的。

查看详情

连续液液萃取塔用途

用于液—液、液—固、固—液—液传质系统

化工类:磺胺类药以及其他药物的生产过程;从发酵液中提取抗生素;从发酵液中提取色素。

中药类:用有机溶剂从药用植物中提取生物碱;用有机溶济从银杏中萃取黄酮;用于多种中药化学万分的萃取,如多糖类、蛋白质酚类、皂甙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类。

食品类:用于奶蛋白、曲拉粉、蜂王浆、食品添加剂。香料香精等萃取工艺。

色素类:用于天然色素的纯化分离如番茄红(黄)素、枸杞子(红)黄素、枝子红(黄)色素,菊花黄素、蒙花素、辣椒红素等。

查看详情

萃取塔液-液萃取原理

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转移,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分配定律是萃取方法理论的主要依据,物质对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的物质时,它能分别溶解于两种溶剂中,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该化合物与此两种溶剂不发生分解、电解、缔合和溶剂化等作用时,此化合物在两液层中之比是一个定值。不论所加物质的量是多少,都是如此。用公式表示:

K=CA/CB

式中CA、CB分别为表示C化合物在A、B两种互不相溶溶剂中的浓度,K 在一定温度下是一常数,叫做分配系数。要把所需要的化合物从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一次萃取往往是不够的,需要多次萃取,采用上述公式就能算出,萃取的剩余量,和需要萃取的次数。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