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该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电池极芯和外部短路装置,所述电池极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及位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与第一极片电连接的第一极耳、以及与第二极片电连接的第二极耳,所述外部短路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片/隔膜/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第一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与第二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或第二导电片上设有孔,以此来提高外短路效果,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
申请公布号 |
CN109728346A |
申请公布日 |
2019.05.07 |
申请号 |
2017110320527 |
申请日 |
2017.10.30 |
申请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比亚迪路3009号 |
发明人 |
陈永坤; 和林林; 潘仪 |
Int. Cl. |
H01M10/058(2010.01)I; H01M2/34(2006.01)I; H01M10/0525(2010.01)I |
你遇到的也正是全球锂离子电池工厂遇到的问题:一致性问题。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问题是不同的锂电池的一致性很差,不是一般的差,是非常差,所以配组成为电池出厂前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因为许...
锂离子电池过度充放电会对正负极造成永久性损坏。过度放电导致负极碳片层结构出现塌陷,而塌陷会造成充电过程中锂离子无法插入;过度充电使过多的锂离子嵌入负极碳结构,而造成其中部分锂离子再也无法释放出来。
找个电池恢复设备激活一下即可, 把电池用报纸包起来再放进塑胶袋裹好,放入冰箱冷冻库3天(报纸可吸收多余水份); 3天后取出常温下放2天; 2天后将电...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 (2)
涓流充电是用来弥补电池在充满电后由于自放电 而造成的容量损失。 一般采用 脉冲电流 充电来实现 上述目的。为补偿自放电,使蓄电池保持在近似完 全充电状态的连续小电流充电。又称维护充电。电 信装置、信号系统等的直流电源系统的蓄电池,在 完全充电后多处于涓流充电状态, 以备放电时使用。 锂离子电池 的充电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涓流充 电(低压预充) 、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以及充电终 止。 锂电池的充电方式是限压恒流,都是由 IC 芯 片控制的,典型的充电方式是:先检测待充电电池 的电压,如果电压低于 3V,要先进行预充电,充 电电流为设定电流的 1/10,电压升到 3V 后,进入 标准充电过程。标准充电过程为:以设定电流进行 恒流充电,电池电压升到 4.20V 时,改为恒压充电,保持充电电压为 4.20V 。此时,充电 电流逐渐下降,当电流下降至设定充电电流的 1/10 时,充电结束。下图为充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
涓流充电是用来弥补电池在充满电后由于自放电 而造成的容量损失。 一般采用 脉冲电流 充电来实现 上述目的。为补偿自放电,使蓄电池保持在近似完 全充电状态的连续小电流充电。又称维护充电。电 信装置、信号系统等的直流电源系统的蓄电池,在 完全充电后多处于涓流充电状态, 以备放电时使用。 锂离子电池 的充电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涓流充 电(低压预充) 、恒流充电、恒压充电以及充电终 止。 锂电池的充电方式是限压恒流,都是由 IC 芯 片控制的,典型的充电方式是:先检测待充电电池 的电压,如果电压低于 3V,要先进行预充电,充 电电流为设定电流的 1/10,电压升到 3V 后,进入 标准充电过程。标准充电过程为:以设定电流进行 恒流充电,电池电压升到 4.20V 时,改为恒压充电,保持充电电压为 4.20V 。此时,充电 电流逐渐下降,当电流下降至设定充电电流的 1/10 时,充电结束。下图为充
钢壳/铝壳/圆柱/软包装系列:
(1)正极--活性物质一般为锰酸锂或者钴酸锂,镍钴锰酸锂材料,电动自行车则普遍用镍钴锰酸锂(俗称三元)或者三元+少量锰酸锂,纯的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则由于体积大、性能不好或成本高而逐渐淡出。导电极流体使用厚度10--20微米的电解铝箔。
(2)隔膜--一种经特殊成型的高分子薄膜,薄膜有微孔结构,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
(3)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或近似石墨结构的碳,导电集流体使用厚度7-15微米的电解铜箔。
(4)有机电解液--溶解有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类溶剂,聚合物的则使用凝胶状电解液。
(5)电池外壳--分为钢壳(方型很少使用)、铝壳、镀镍铁壳(圆柱电池使用)、铝塑膜(软包装)等,还有电池的盖帽,也是电池的正负极引出端。
钢壳/铝壳/圆柱/软包装系列:
(1)正极——活性物质一般为锰酸锂或者钴酸锂,镍钴锰酸锂材料,电动自行车则普遍用镍钴锰酸锂(俗称三元)或者三元 少量锰酸锂,纯的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则由于体积大、性能不好或成本高而逐渐淡出。导电集流体使用厚度10-20微米的电解铝箔。
(2)隔膜——一种经特殊成型的高分子薄膜,薄膜有微孔结构,可以让锂离子自由通过,而电子不能通过。
(3)负极——活性物质为石墨,或近似石墨结构的碳,导电集流体使用厚度7-15微米的电解铜箔。
(4)有机电解液——溶解有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类溶剂,聚合物的则使用凝胶状电解液。
(5)电池外壳——分为钢壳(方型很少使用)、铝壳、镀镍铁壳(圆柱电池使用)、铝塑膜(软包装)等,还有电池的盖帽,也是电池的正负极引出端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电池组进行诊断的电池诊断装置及电池组。为了能够容易地判断用户所持有的电池组是否为保证对象,另外明确地对旧电池组与新电池组加以区别以使旧电池组无法在市场使用,在由电池诊断装置得出电池组为保证对象的情况下,将已诊断的电池组所保有的信息写入不同于已诊断的电池组的第2电池组中。根据本发明,可容易地判断用户所持有的电池组是否为保证对象。另外,可明确地对旧电池组与新电池组加以区别以使旧电池组无法在市场使用。另外,可更确实地进行特定的用户所使用的电池组的管理。